允許訪問IP
吃辣的人肯定知道野山辣和小米辣,這兩大頂級辣椒各有千秋,但都讓喜辣者欲罷不能,而作為生活剛需品的辣椒市場是無比廣闊
小米辣出產于云南、貴州等地,當屬大中華區第一辣,不過小米辣雖然口味辛烈,卻又香味不濃
這里就要取同樣級辣的野山椒了,這種辣椒皮薄肉厚,辣味醇厚,無論是制成泡椒或者鮮吃都讓人萬分喜愛
小米辣入口辣椒強烈,卻辣味不散,不容易入味其它菜色湯底,比較適合拌涼菜,辣椒碟子
而野山椒就不同,一經料理,整個菜色都充滿著濃濃的醇厚椒味,比較適合烹飪熱菜
真要分出高下,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另外還有一些如二荊條也比較鮮辣,碎后色澤也比前面兩種要好,用來做豆瓣醬正好
川菜大師傅,一般取以上三種辣椒按比列密制辣椒醬,取各種辣椒的色澤,辣味,辛烈,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完美辣椒油醬
而這里面的野山椒因為出產的地域不同,品種稍稍不同,各地叫法不一,又名:朝天椒,指天椒,子彈頭……
這里又不得不提到川內鼎鼎大名的店鎮[七星朝天椒],也就是貢城和江城的交界處,因其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致使店鎮附近種出的七星朝天椒味道最為正宗,大一些的川菜館子都會選其店鎮附近的朝天椒,但多的川菜館卻是就地取材,減少成本所以很多人或許都吃過野山椒,卻沒吃過最正宗的店七星朝天椒,即便川人也是如此
既然店鎮的辣椒如此好,那應該發達了,卻不盡然,店鎮依然是貧窮的代名詞
而龍洞鎮距離店鎮不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氣候環境和店鎮相差不大
近年來,因為年輕勞力大量外出,年老者和年幼的孩童對七星辣椒的需求降到了最低,種植的農戶十不存一,方文自己家里就有好些年沒種植過七星朝天椒了
“大山的子孫喲像太陽喲”
午后,方文精神抖擻的高歌在山頭間,五月,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真的不多,方文選了野番茄,另外就是七星朝天椒種植,另外就是一些二荊條,這是用來調治豆瓣醬的,川人食用的大多菜色都需要用到豆瓣醬因為錯過的種植的最佳時節,方文也沒期待能有多大收獲,只是這些種子都是珠子照射發光后的產物,實在忍不住現在就種植了
土地不夠用的事情也解決了,左右兩戶村民的土地都空了出來,只是選了些好地種植山了油菜,現在也快收割了方文一戶花了五百塊錢,把地給租了過來,本來是免費讓他種的,不過方文卻不想占這點小便宜
三戶的土地一疊加,他能種植的土地面積竟是過了十畝,一畝差不多七百個平米,他能使用的面積竟是達到了近萬平米,只要勤勞,都種植上農作物,每年收入肯定不錯
只是一個老農,每年能獨自種植出兩畝地就很不錯了,方文也是丈著自己年輕力氣大,也才勉強照顧得過來
土地面積一多,這肥料錢就上來了,花了斤一千大洋,買了一小車的肥料,也就是尿素等等……
南瓜,冬瓜,苦瓜,絲瓜,胡瓜,黃瓜,梅瓜,這些藤條農作物其實不占土地,在院子里或是坡坡坎坎就能種植,方文也種了許多
在有豌豆,黃豆,土豆,魔芋,芹菜,白菜,生姜,茄子,大蒜等等,也不管是不是季節適宜,只要發光后的種子,都取一些種植在土里,反正等上一個月珠子又會發光也不怕浪費了,最多浪費一把子力氣,和一些肥料錢而已
蔬菜種了一地,不過這果樹卻沒種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好比你吃了枇杷,里面的種子也能發芽,但是幾年后,等果樹長大后,你會發現不能掛果,或是掛果后苦澀無比,難以入口食用
果樹的苗種一般只能在專門的店里購買才行,自己培育苗種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術,方文卻是不懂的,在說果樹成材不容易,也只能放在一邊,以后在說
“方文,我到了呢”
“恩,我馬上就下來”方文放下鋤頭,也不去管腿上的泥濘,大步往公路上走去昨日已經往二叔家挑了一百斤發光后的大米過去,又搬了一缸酒,先讓爺爺奶奶們吃上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如何,方文本就身強體強,吃這種大米,雖然身體暖烘烘的,力氣也有些增長,卻是效果不明顯
一到公路,除了青春靚麗的女孩王曉燕,還有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年歲大約六十歲上下,穿了一件白褂,黑褲,布鞋,行李隨意放在腳邊,此時如果手里拿著兩顆鋼珠,到像是一個拳師,不過老者的給人的氣質卻似一個學者,只是作風有些灑脫而已
“方文,這就是我的外公,外公這就是我說的方文”女孩介紹道
方文一時不知道該怎么稱呼,以他奔三的年紀其實叫老人叔叔最合適,但是他和女孩是朋友,總不能跟著叫外公,想了想開口道:“老爺子好,歡迎來村里常住”
老人一聽,笑呵呵的說道:“小兄弟,麻煩你了,我們各交各的,你要是不介意,直接叫我老哥或是老叔都成”
“那成,我就直接叫您老叔了”方文笑著叫到,看老人比較好相處,到也松了口氣,如果老人是[古悶派]的傳人那以后相處就為難了
三人到了家,也不管老人在院子口四處打量周圍的環境,女孩拉上方文小聲說道:“我外公是大學的生物教師,現在退休在家,上次吃了我送你的米,這才鬧到要到你們村里來看看“女孩說著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道歉的意思”
方文聽后嚇了一跳,不過又一想,這發光的米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有什么不同,外人吃了也就吃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守護好珠子就成
“沒事,我知道怎么做了”
“謝謝你了,方文,那個,那個,你還有那種米嗎,我們還沒吃飯呢”女孩不好意思了
方文呵呵一笑,“你先去給你爺爺泡茶,我這就去做飯”
老人站在壩子邊上打量了半天,村里的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都非常好,說是山清水繡也不為過,但是這種山村川內不知有幾多,不用說放大到整個大中華區了,這山村里真的能種植出那種大米嗎,老人搖了搖頭,卻又滿懷期待,此時懷里小心的放一張單子,卻是那幾粒的檢查結果,這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卻又不能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