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生物帝國【167章】 入駐高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生物帝國 >>超級生物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167章】 入駐高峰

【167章】 入駐高峰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8日  作者:壯鄉小仨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壯鄉小仨 | 超級生物帝國 
壯鄉小仨)

167章入駐高峰

從渝州返回海城之后,歐陽知行就帶著手下的科研人員對‘麻瘋樹’進行下一步的改良工作,力爭在十月份的時候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改良麻瘋樹’。

對于一般的育種研究來說,三五年的研究周期并不算長,甚至于有些特殊植物的育種研究需要十年八年的時間才能有所成效。但是,漫長的研究周期規律在‘瑪卡生物’這里就完全被破除了,這里的科研人員甚至可以收發由心地控制植物的生長速度、規律,以滿足自己的科研需求。

‘植物營養液’的存在對于所有的植物學家來說,確實是一種令人震撼!

一般來說,植物的生長規律是輕易不會被改變的,地球上常用化肥、催長素等等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讓植物能夠增產或是提前收獲。但是,這種增幅的效果也是有一定局限的,并不能改變植物的生長規律。

比如需要一百天才成熟的水稻,即便你再怎么使用化肥和催長素,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可以收獲;一年成熟一次的水果,也不可能在半年的時間就可以吃到嘴里,……。

但是,被地球人看成天經地義的規律在‘瑪卡生物’這里就全部失去了意義,因為‘植物營養液’的存在。

和一般植物催長素、花費之類可以小幅度增加植物生長速度的作用完全不同,段磊始脫于‘瑪卡技術’配置出來的‘植物營養液’。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植物的生長速度,幾乎是可以把植物的生長周期壓縮在五分之一甚至更短的時間內。

以‘改良沙棘’為例,沙棘本身的生長周期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生長、開花、結果、成熟等階段。但是,在‘改良沙棘’的科研以及育種階段,如此慢的速度就不太適宜了。若是按照正常的生長速度,‘改良沙棘’起碼需要五年的時間才能有科研成果,或許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夠投入實際的生產中。

但是,在‘植物營養液’的作用下,沙棘的生長周期被大大縮短。從一年變成了三個月,最快的時候達到了兩個月。這樣的速度意味著在短短的一個季度之內,‘改良沙棘’可以完成一次生長周期,最終在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了全部的科研工作,在今年年初開始向市場推出。

可以說,這兩年多以來,‘瑪卡科技’高密度推出不同類型的新型植物,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莫過于‘植物營養液’。若是沒有‘植物營養液’大幅度加快植物生長速度。縮短植物的生長周期,才使得‘瑪卡生物’的科研人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推出如此多的科研成果。

如若不然,即便是段磊擁有先進的‘瑪卡技術’,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讓‘瑪卡生物’快速發展起來。

對于在‘瑪卡生物’工作的科研人員來說,最讓他們驚訝的并不是段磊層出不窮的先進技術,而是用于培育植物的‘植物營養液’。

不過。哪怕是陳翰墨、歐陽知行等核心人物,也是不知道‘植物營養液’的具體配方,要想仿照也是無從下手。整個‘瑪卡生物’科研、生產所需要的‘植物營養液’都是由段磊親自配置母液,然后再根據生產、科研的具體需要,調配出合適的濃度。澆灌給實驗植物們。

外界的商業間諜也是對這種神奇的‘植物營養液’有著強烈的興趣,甚至不惜派出潛伏的間諜,試圖獲得‘植物營養液’的秘密。上一次的泄密事件中,就有一位陳翰墨的研究生偷偷藏了一些‘植物營養液’帶出‘瑪卡基地’。只不過,由于‘植物營養液’的配置過程相當復雜,配方也是無人了解。因此逆向研究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所以,時至今日,‘植物營養液’依舊是‘瑪卡科技’的獨門配方。

當然了,也有過不少公司內部的人員,在向段磊打聽,為什么不大量生產‘植物營養液’,推向市場,為‘瑪卡科技’創造更大的財富和名氣?

其實。這樣的想法在段磊的心里也是有過無數次,只不過,‘植物營養液’的配置成本實在是太高了,頂多也就是能運用在重要植物的育種研究之上,要想量產就不太現實了。

畢竟,在普通作物上澆灌‘植物營養液’,所收獲的產出甚至都不達不到成本的一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虧本生意!

這一次‘麻瘋樹’的研究也是大量運用了‘植物營養液’,這樣才能讓歐陽知行在短短的半年之內就已經是篩選出了年畝產五百公斤的‘改良麻瘋樹’,緊接著大踏步地朝著畝產一噸的目標前進。

這一次歐陽知行在南桐鎮進行了一個星期的考察,收集了不少當地土壤、水體樣本,并且走訪了當地的農戶,對南桐鎮的氣候狀況有了一個清晰地了解。

有了這些具體的資料,再加上‘瑪卡生物’原本的技術儲備,歐陽知行對于在十月份之前拿出預定的研究成果有著極大的信心。因此,一回到海城,他又開始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之中。

為了能夠給歐陽知行的項目組提供最佳的實驗環境、條件,段磊指示后勤部的工作人員,做好保障工作!

歐陽知行可以心無旁騖地投入科研工作中,但是作為‘瑪卡科技’核心人物的段磊,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就多了去了。哪怕現在以段秉義為首的公司管理層已經幫助段磊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日常事務,但是段磊仍舊是覺得有些分身乏術的感覺。

這不,一回到海城。他立刻被數不清的文件包圍,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窩在行政大樓的董事長辦公室里,不停地簽署各種文件。

雖說現在‘瑪卡科技’基本上實現了無紙化辦公,但是這只是針對公司內部的日常工作,平時‘瑪卡科技’和其他企業之間產生合作的時候,依舊會產生大量的紙質文件。這些文件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由段秉義簽署,但是在眾多涉及到資金流向、股權投資等等方面的文件,還需要段磊親自簽署才能生效。

在這一點上,段秉義和段磊都是分得相當清楚。畢竟一家企業要有一定的規矩,才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在段秉義看來,雖然自己是段磊的父親,但是在企業的運營之中并不能用親情帶取代,倒反是更需要規范的制度來約束每個人的行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段磊即便是在百忙之中,也是要抽出時間把公司的事務處理完畢,才能夠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把辦公室里堆積如山的文件處理完畢之后。段磊開著Q7在‘瑪卡園區’內轉悠,權當是散心,也順便看看這片建設熱土又有了什么新的變化。

對于旁人來說,‘瑪卡園區’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工業園區罷了,但是對于段磊來說,這片園區卻是他事業的起點。也是將來‘瑪卡科技’賴以輝煌的基石。

因此,開著車子在園區中轉悠的時候,段磊有一種獸王在自己領地中出巡的錯覺,或許,這并不是錯覺!

雖然段磊可以通過‘叮叮’的監控系統。對園區內的一切變化了若指掌,但是這種近距離觀察所帶來的沖擊是在屏幕上所沒有的。

隨著‘瑪卡基地’以及‘瑪卡造船工業區’的大規模基礎建設陸續展開,也是帶動了整個‘瑪卡園區’的全面發展,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了海城最活躍的工業開發區。

先前,浦江區政府為了減少‘瑪卡園區’在項目規劃、土地審批等等方面的阻力,僅僅是把整個園區的面積劃定為四個平方公里。大約六千畝左右而已。在曹少坤等政府官員看來,六千畝的土地,已經是可以媲美一個副處級架子的開發區,在如今政策偏嚴的狀況下,已經算是相當出格了。

浦江區政府的想法就是在‘瑪卡園區’中實行邊發展變征地的模式,盡量做到資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把大批土地囤積在手里。

在這片土地上,除開各種交通道路、公共綠地以及公用設施所占用的土地。能夠劃撥給企業的土地面積也不過是五千畝左右。而作為‘瑪卡園區’的核心企業,‘瑪卡科技’的‘瑪卡基地’就已經是占據了一千五百畝的地盤,僅僅剩下了三千多畝土地給其他的企業。

當然了,在普通人看來,這三千多畝的土地已經算是非常龐大的數目,依托‘瑪卡科技’而生的企業再怎么也不能把這些工業用地占完。畢竟,在今年五月份之前,除了‘瑪卡科技’以外,整個‘瑪卡園區’內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大手筆投資。

以投資總額最高的海城汽車蓄電池項目,也僅僅是投資3個億,廠房占地三百畝,擁有工人三百多人罷了。至于其他的項目,就更加別提了,也就是一兩億的投資,百來畝、百十個工人的規模罷了。因此,在此之前,包括曹少坤在內的政府官員都覺得,‘瑪卡園區’四平方公里的面積,足夠整個園區的企業開發上好幾年。

但是,形勢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

在‘瑪卡科技’宣布從政府手中征用緊靠著‘瑪卡基地’沿海10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始投資20個億,建設‘瑪卡造船工業區’的時候,整個‘瑪卡園區’頓時變成了一個香餑餑!

眾所周知,造船工業不僅僅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更是一個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行業,‘瑪卡科技’在園區附近投資建設造船基地,在未來將會全方位地帶動‘瑪卡園區’內相關企業的發展。因此,當‘瑪卡科技’的建設規劃一出來,‘瑪卡園區’管委會頓時就門庭若市了。

一艘萬噸遠洋輪船。將會是包括機械、電子、冶金、新材料等等數十個行業尖端技術的完美結合,無論是哪一家造船企業,都不可能把一艘輪船上的技術、配件完全吃透。每當一個造船基地的建設,都會吸引無數的相關配套企業跟進,在造船基地的周圍建廠、建立研發機構或者是設立辦事機構。

因此,當‘瑪卡造船工業區’的建設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瑪卡園區’也迎來了園區成立之后最火爆的企業入駐高峰期!

這段日子以來,‘瑪卡園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能接收到數量不菲的入駐申請,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和造船工業相關的。另外,隨著‘瑪卡造船工業區’修建大批深水碼頭的消息開始傳出來。更多和航運、物流、運輸等行業的相關企業也是紛紛向‘瑪卡園區’提交了入駐申請。當然了,大家并沒有能確定‘瑪卡造船’已經能夠成功運營,但是這并不妨礙嗅覺敏銳的企業要搶灘的舉動。

當然了,在面對眾多企業入駐熱情的時候,‘瑪卡園區’乃至浦江區政府展現了令人驚訝的高效率,讓所有的企業、機構都感到驚訝。

園區管委會一邊從眾多的申請中篩選出合適的企業,開始讓他們入駐已經實現‘五通一平’的成熟工業用地;同時,管委會還以極快的速度征用了‘瑪卡園區’以及‘瑪卡造船工業區’周邊的閑置土地。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一時之間,整個‘瑪卡園區’在瞬間就被擴展到20個平方公里,當然了,這其中也是包括了‘瑪卡基地’以及‘瑪卡造船工業區’在內。

現在,段磊開著車子在園區內轉悠,映入他眼簾的。就是一片轟轟烈烈的建設熱潮,即便是天上的驕陽也是稍顯遜色了!

園區中,一部分的施工隊伍就是海城市政公司的施工隊,他們將對園區內的下水道、公共綠地、公用設施、路燈、水電管線、網絡等等設施進行建設,并且配合水電、電信、移動等等企業。做好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隨著‘瑪卡園區’已經被海城市主要領導確定為15年重點建設的項目,這些公共設施的建設在第一時間就進入了建設高潮。

與此同時,海城公交集團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對市區前往‘瑪卡園區’的公交線路進行立項勘測,這樣一來,等到七月一號市區通往‘瑪卡園區’的出海通道竣工通車之后,‘瑪卡園區’內的普通工人出入市區就變得輕松許多了。

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才能深刻地認識到,領導一重視,難題也就不難了!

在此之前,‘瑪卡科技’也曾經多次向公交集團申請,開通‘瑪卡園區’前往市區各主要位置的公交路線,但是卻總是收到‘研究、研究’的敷衍說法。但是段磊不可能總是把唐向軍的招牌拿出來,因此‘瑪卡園區’通往市區的交通一直處于一種很尷尬的狀態。

這一次,首輔一視察‘瑪卡園區’。海城市政府開始把‘瑪卡園區’當成15年海城市重點建設項目,公交集團的領導頓時是聞弦歌知雅意,立刻對‘瑪卡園區’的交通狀況重視了起來。

如今整個‘瑪卡園區’的建設熱潮段磊也是通過‘叮叮’無孔不入的信息收集系統有了一個很清晰的了解。尤其是那些遞交入駐申請,甚至于已經開始在‘瑪卡園區’動工建設的企業、研究所等等,段磊更加是有過相當仔細的研究。

段磊清楚,即便是‘瑪卡造船’掌握了‘叮叮’所提供的一整套先進造船技術,‘瑪卡造船’也不可能一家企業獨立就把一艘萬噸巨輪的所有配件都生產。

從降低成本、優化配件品質的角度出發,‘瑪卡造船’只需要專注于船用鋼材、燃氣輪機、傳動軸、螺旋槳、龍骨、電子設備等等核心技術的開發、制造就可以了,而把一些次要的配件外包給其他的企業,節省資源。

這也是為什么‘瑪卡造船工業區’一開工,就有大量的配套企業紛紛落戶‘瑪卡園區’,他們早就摸透了造船工業的一些規律,知道‘瑪卡造船’一家企業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他們吃肉,總是要剩下點湯給其他的企業。

在段磊的計劃中,‘瑪卡科技’的一家獨秀并不算成功,只有依靠著‘瑪卡科技’的發展,帶動‘瑪卡園區’內各個企業的共同發展,‘瑪卡科技’才能算是一家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企業。

因此,在‘瑪卡造船’開始啟動建設的時候,段磊就在考慮,如何利用這個契機,帶動園區內各個配套企業的技術水平提高,最終讓國內的造船配套企業在世界造船工業中占據一定的位置。

從‘叮叮’那兒段磊獲得了一整套造船技術,從最關鍵的燃氣輪機到最不起眼的防水墊等等,一應俱全。如今的段磊,正在考慮著如何整合‘瑪卡園區’內的相關配套企業,把‘叮叮’提供的技術吃透,最終應用于實際的生產中。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上一章  |  超級生物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