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逐天下
果然,次日廣武山的和談中,張良做出讓步,同意楚漢以鴻溝為界,以東屬楚國,以西屬漢。16kbook更新
由此一點,虞子期了然心中,漢國之前可能存了三心二意之心,與越國有什么聯系。
現在漢國使臣被越王暴打驅趕,劉邦也是知難而退了,除了繼續和西楚國和談還有什么選擇呢?
“張良先生,今日怎么變的如此爽快?”虞子期不陰不陽地詢問,言語之中略帶著幾分嘲諷。
張良沉聲道:“談不上什么是否爽快,只是和談到了這個地步也該有個定論了。”
“呵呵,是嗎?”虞子期心中暗自嘲諷,卻沒有直接說出來,有些事情點到為止,沒必要因此太過傷及劉邦和張良的面子。不過不明說可以,偶爾調笑幾句,圖個一時之快什么的還是不錯的打算。
“不然……將軍以為呢?”張良佯作外強中干,倒是更有幾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更加印證了虞子期心中的猜想,或許事情就是這樣吧!
張良心中了然,西楚國必定是得到了李澤被打的消息。實際上這不過是越王尹旭為了迷惑項羽的計策的。李澤這會子是安然無恙,正在返回漢國的路上。至于西楚國的嘲諷完全不必在乎,虞子期的言語在張良看來反而是一種諷刺。可憐西楚國到現在仍然不知道內情,還在自大之中,可憐,真是可憐。
楚河漢界的事情確定了,和談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完成。這一點確定下來,接下來的一下步驟才能繼續談下去。
張良道:“首先一點,和談結束之后,漢王的家人必須安全送。”
虞子期笑道:“那是自然!”
一旦和談有了結果,劉邦的家人也就沒有任何用處,沒必要繼續留著。虞子期心里也清楚,這也是漢王劉邦被迫答應和談的一個緣故。
張良暗自松了一口氣,楚河漢界的那些不管怎么商定。對漢國而言并沒有太多實際意義。反倒是劉邦的家人,才是重中之重。這件事情只要有了著落,其他的一切都無所謂了。
虞子期繼續道:“關于貴我兩國聯合對付越國的事情。貴國漢王有什么想法呢?”
張良點頭道:“現在越國是貴我兩國共同的敵人,和談結束之后,我隊就會向巴蜀和臨江一帶集結,向越國發起進攻。此番貴我兩軍聯合夾擊。想必能夠徹底擊敗西楚國。”
虞子期笑道:“那就好,我國會直接從淮南想越國的江東和洪都一帶發起進攻。至于開戰的時間,到時候貴我兩國再進一步商議。”
“好的……”對于漢國而言,與西楚國商議怎么對付越國的軍事行動完全是沒有意義。張良也不過是為了敷衍和迷惑他們罷了!
楚漢廣武山和談就這樣告一段落,張良也徹底松了一口氣回到了滎陽城。
大功臣李澤也及時趕了。見到劉邦和張良之后也及時稟報了消息,更加確定了了越國并沒有欺騙的成分。事情的經過也完全了然于心中,對越國的認識也進一步的加強。劉邦和張良也就完全放心了,重點開始布置接下來的事情。
滎陽漢王府里,劉邦嘆道:“這下好了,預想的事情全都順利完成,一切都妥當了。”
張良沒有吭聲,劉邦繼續說道:“子房先生。我們什么時候開始動兵?”
“不著急。先看看項羽那邊的動作……”張良沉聲回答。按照楚漢和談的約定,漢國的主要兵力該調集往巴蜀和臨江國一帶。可是實際上漢國的軍隊主要進攻方向將會是彭城,是不可能輕易調動的,只是目前需要得瞞過項羽才行。
張良續道:“等著項羽撤軍之后再做打算,現在我們按兵不動,項羽會以為是我們擔心他們會反戈一擊。做出的防御,可能會有所疏忽。”
劉邦笑道:“如此甚好。最好是趁著項羽撤軍的時候,給予他沉重一擊。然后南方有越隊的配合,從而一舉打敗楚軍。”
此時此刻,劉邦在預想著成功擊敗楚軍后的景象。這一天他期待了好久好久,現在終于要實現了,劉邦的心情自然而言地有些激動。
張良輕輕搖頭道:“漢王,有句話臣不知道當不當講?”
劉邦搖頭道:“沒有什么不當講的,該說什么就說吧!”心中的激動之情也隨之冷淡下去。每當張良話里有話的時候,就可能會出什么事情,這是多年的經驗了。
張良續道:“雖然和越國建立了結盟關系,可是在對付西楚國這件事上還是不要過多指望越國。”
“為什么?”劉邦有些奇怪,費了這么大的功夫才于越國結盟,到頭來卻指望不上,那豈非是白費功夫?
張良解釋道:“越國是從南方出兵的,主要作戰的地域將會是在淮南,而西楚國的主力確是在北方。所以與西楚國的決戰將會是在北方,主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何況現在必須要考慮戰后的事情,戰爭之中誰出的力大,誰占領的地方多,誰將來獲取了利益就更大。”
滅楚之后,越國和漢國之間不可能存在和平,這是劉邦早就意識到的問題。因此張良一提到利益的問題,劉邦這心里就開始打鼓了,有些心動了。
可是……
劉邦說道:“楚軍戰斗力本來就比較強,要是真正開戰,項羽可就是拼死反撲,威力將更加驚人,我們獨自未必能承受得起。”
說實在的,一直以來劉邦心中都有些畏懼項羽,這也為何他愿意選擇和越國結盟來對付西楚國的緣故。遠的彭城慘敗就不說了,單單是前些日子西楚國大軍對滎陽和成皋的猛攻,都讓他感覺有些害怕。要是說單獨面對項羽的拼死反撲,劉邦心里還是有些發毛的。
張良作為的漢國第一謀主,從最開始的時候就跟隨在劉邦身邊,自然懂得漢王的心意。見到劉邦面露難色,就知道漢王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當即道:“漢王,臣知道漢王所的擔憂,所以在對付西楚國這件事情上不能太過依賴越國,也不能單獨靠我們自己。”
劉邦疑惑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張良解釋道:“漢王,到現在為止,韓信和彭越都還是您的臣子。”
“他們?”劉邦苦笑道:“一個個都承認是寡人的臣子,可是當滎陽危難的時候,卻都一個個袖手旁觀,一聲不吭,一個都指望不上。”
張良道:“以前沒有指望上,這次最好還是要指望他們。”
“如何指望?”劉邦無奈道:“韓信和彭越,哪一個肯聽寡人的話?”此事地劉邦而言一直就是個痛,一心一意沒最后養出兩只白眼狼來,尤其是韓信。
張良搖頭道:“漢王你也知道,韓信和彭越現在都是自大獨立,想要讓他們服從命令出兵自然是沒有可能。唯一能夠調動他們的自然是利益了,只要有利益在,他們自然會為之心動。現在楚漢和談的消息傳出之后,韓信和彭越也擔心到時候漢王勢力急速擴大之后,他們自己的處境。所以臣認為,只要許諾利益,調動他們的軍隊參戰還是很容易的。”
“這……”劉邦對此有些猶豫。
張良續道:“漢王,若是韓信和彭越的軍隊參戰,項羽的主力也就不那么可怕,滅楚之戰將會事半功倍,大局為重啊!”
一收益,劉邦的心里就有些觸動了。
“那么如何許諾才能調動韓信和彭越呢?”劉邦還是遲疑著問出了這個問題,他動心了,或者說是現實讓他不得不做出讓步。
張良說道:“韓信是齊王了,現在唯一能讓他動心的只有土地了,漢王可以許諾,西楚國的臨近東海的土地可以盡數為其所有,想必韓信對此有興趣的。
至于彭越,他在外黃多年,控制了那些領地,前不久大梁也成為其囊中之物。他現在是有實無名的梁國之主,早在彭城之戰的時候,漢王便許諾要冊封其位梁王,奈何因為發生意外遲遲沒有兌現。想必彭越先自愛最需要的便是這個名號,若是漢王冊封他為梁王,并許諾大梁到定陶的土地為其所有,梁隊將會盡數出動。”
劉邦沒有做聲,他還在思考之中,張良之語有些打動他了。或許又要分出去那么多土地,心里有些不情愿。
張良續道:“這樣也好……韓信和彭越參與進來之后,以后和越國對峙的時候,他們也會參與進來,無形之中將會加大我們這邊的籌碼。有其實韓信,當他的領地擴大的時候,的野心也會跟著擴大的。”
劉邦沉默許久,點頭道:“好的,那就這么辦吧……”
事到如今,對于漢國而言沒有退路,只有全力以赴打敗西楚國才有生存和發展的可能。所以有的暫時的犧牲還是要做的,劉邦也有幾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