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第一七四章 新安殺降(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逐鹿 >>逐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四章 新安殺降(下)

第一七四章 新安殺降(下)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3日  作者:尹三問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尹三問 | 逐鹿 
第四卷楚軍將文/

近日因為在魏宮遇到李玉娘的事情,尹旭一直心神不寧,大部分心思都牽掛在大梁。在一些事情上有些后知后覺,有些本該早就注意到,早就想到的事情都遲鈍了。

項羽這么一問,尹旭才反應過來——新安殺降。

秦二世三年,也就是歷史記載的漢元年,巨鹿之戰結束,章邯在殷墟投降的四個月之后。諸侯聯軍到達新安,項羽擔心二十萬秦國降卒反叛,遂聯同英布與蒲將軍坑殺之。

坑殺二十萬人,一件仍人窒息的事情!

二十萬條生命被無情抹殺,無論如何,尹旭都接受不了這樣一個事實……

尹旭略微思索,又發現一點問題。那就是項羽不偏不倚,單單問英布和自己是何意思?加上自己所知的歷史,尹旭立即嗅出了不尋常!

歷史上跟隨項羽殺降的是英布和蒲將軍,如今蒲俊在自己麾下,在某種程度上自己代替了蒲將軍的角色。

按照這個邏輯分析,再想想剛才和章邯的對話,項羽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他已經打定主意殺掉這二十萬秦國人。

項羽變了很多,從定陶之戰,項梁死去的時候就開始了。等到這次巨鹿之戰結束,這種變化愈發的強烈,愈發的明顯。

項羽的變化,不僅僅是變的自負驕傲,剛愎自用。還變的殘忍,繼而殘暴,這么多的生命說殺就殺了……在巨鹿對付王離,全殲十余萬人,可以說是戰場形勢所迫,是必須的。

那現在這些手無寸鐵的秦國降卒呢?二十萬條生命,竟然能下的去手……殘暴已經到了何種程度?尹旭猜測這其中有位項梁報仇的成分,因為這一直是項羽的一個心結。上次很艱難地接受章邯的投降,便是個最好的例子。即便報仇,這個方式也太過的不可思議。

局勢的變化影響了性格變化,兩者共同作用,影響了項羽和尹旭的關系☆羽已經越來越容不下尹將軍,越發的忌憚他們這些并非嫡系的功臣,準確地說范增才是始作俑者,巨鹿之戰和三戶津偷襲做先鋒,都是范亞父借刀殺人的伎倆。

只是自己運氣一直不錯,奈何項羽、范增賊心不死。這一遭又來算計,殺降卒是要背上千古罵名的。只要項羽今日在新安動手,不出幾日,天下的輿論風潮會是一片指責。

這個結果項羽應該是所有預見的,很多人認為他會因此顧慮的,但尹旭知道項羽只要決定了,是不會有絲毫顧慮的。

即便是背上罵名,他也會一意孤行去做,而且要拉上英布和自己。英布因為把握不到項羽的意圖,輕率地答允聽從項羽命令。而尹旭因為穿越者的先天優勢,先一步堪破了,還會上當嗎?

尹旭很清楚,新安殺降對于項羽之后的影響。首先是在道義上理虧,為人指責,還成為劉邦討伐他的一大罪名;其次,是徹底失去了秦國故地百姓的心。

要知道這二十萬秦軍都是三秦父老子弟,項羽者一劍砍殺下去,會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此,關中百姓算是恨透了項羽。連帶著投降了幾個高級將領章邯、董翳、司馬欣也都被怨恨,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

也是為何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巴蜀入關中后,三秦王迅速敗亡的一個原因,從而平白便宜了劉邦⌒細算起來,項羽的敗亡未嘗不是始于此事此事呢?

還有就是項羽的殘暴讓不少人害怕,以至于多數諸侯是懾于威勢暫時歸附,并非心悅臣服!此次殺了降卒,難保以后不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誰還敢投降于他項羽呢?天下道義之士,也會因此而不來歸附。可以說項羽此舉大大的失策,太過的得不償失。

這樣的事情竟然拉上自己,項羽實在太不厚道了,一向愛惜名譽的尹將軍自然不會答應。更何況是二十萬人的生命,能眼睜睜地看著逝去嗎?尹旭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心,想要盡力阻止。沉吟道:“上將軍,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一句廢話,等若沒說!

項羽緊追不舍地問道:“如何從長計議?”

尹旭想了想,說道:“或可部分采納章邯將軍的意見,寬以待人!”

章邯驚訝地看了一眼尹旭,想不到尹將軍會為自己說話,心中不由多了一絲好感。

范增狐疑地看了一眼尹旭,目光一如既往地深邃,誰也猜不到他到底在想什么。

英布聽到尹旭這么說,回頭審視自己的處理方式,似乎有些不大妥當‖時也佩服尹旭,在項羽明確表態之后,依舊敢出言反對。單是這份勇氣,已經是少數。

項羽面無表情問道:“如何寬以待人?這些秦國兵卒一個個桀驁不遜,寬恕有用了嗎?今日饒過了,明日依舊我行我素,難以根治。”

尹旭答道:“除此之外,再無他圖,末將以為可以稍微耐心點。恩威并施,加強管理,或許可試試!”明明知道有一條非常之道,但是不能說出來,尹旭也抱著一絲僥幸,希冀項羽也難以啟齒。

項羽沉聲反問道:“有很多時間嘗試嗎?今日聯軍將士死了幾十人,傷者過百人,這就是嘗試的代價。如果東來你認為沒有辦法,我告訴你一個!”

尹旭抬起頭,與項羽對視一眼,心情無比復雜。

項羽冷冷的目光分外傲然,目不轉睛看著尹旭,吐出一句話:“坑殺所有秦國降卒!”

坑殺!

尹旭心中冷笑,果不其然,項羽我行我素的打算殘暴。哪怕是為項梁報仇,方式也太過極端。

尹旭轉頭看向范增,如此不理智的行為,范亞父該是會阻止的?事實上范增并未動作。尹旭不禁好奇,莫非此事他父子二人已經商討過,還得到了范亞父的首肯?

如果說項羽是剛愎自用。那么范增呢?老謀深算的他不會沖動的,怎么容許項羽犯這樣的錯誤?他究竟葫蘆里買的什么藥?

聽到坑殺兩個字,章邯心頭巨震,項羽竟然真要這么做?從剛才否決自己的語氣中,他已經感受到異常,暗自分析也曾想到過這個可能,但是又很快否定了。坑降這種事輕易不敢亂來!他不相信項羽會這么沖動,冒天下之大不韙,做愚蠢的是事情。

事實上,項羽真這么干了,章邯心中冷笑,自己也被坑了進去,成了最為可悲,可憐的的叛賊。不僅背叛了自己的國家,還搭進去二十萬部將的性命,名節算是徹底毀了!

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并不打緊,要緊的是二十萬舊部的性命。章邯大為驚慌,立即撲出來說道:“上將軍,請您高抬貴手!將士們已經臣服,上將軍威武無敵,定能震懾。在下也會加緊管束,絕對不會再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章邯是真著急了,神情與言語惶急不已,幾乎帶著哭腔!

項羽根本不屑一顧,冷冷道:“章邯將軍這會著急了?早干嘛去了?任由這些降兵鬧下去,不知道會有多少聯軍將士枉死。秦國兵卒的命就是命,我聯軍將士的命就如同草芥?你章邯管不住,我來替你管!”

項羽這番話說的明顯有些強詞奪理,幾十個諸侯聯軍士卒能和二十萬秦國士卒等同?雖說生命無價,數量上的差異是在太大。但話從項羽的口中說出來,即便是強詞奪理又能如何?又有誰敢反駁呢?

章邯虎軀顫抖,幾乎癱倒在地上說不出話來……

眾將這才反應過來,上將軍要做什么,不由的驚駭不已。雖說大部分人害怕項羽的威勢,不敢反駁,但還是有人直言勸諫。

虞子期出面道:“上將軍,古來坑降不義,此事還望您三思!”

季布也道:“上將軍,為名聲計,還請您三思。”

鐘離昧道:“上將軍,畢竟有二十萬人,怕是太過殘忍。不若只斬殺鬧事惡徒,無罪者饒過吧?”

項伯也勸說道:“羽兒啊!這樣做不大妥當,切莫沖動!”

他們的話,項羽聽著,卻沒有任何表態☆伯也是項羽的叔叔,不禁覺得大失面子,為不能阻止侄子犯錯誤感到沮喪!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次遇到類似事情,他的處理方式可能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引發的后果卻是不可估量的……

眾人驚訝地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亞父范增一直不曾表態,準確地說是不曾反對,這樣看的話,似乎算是默認了。難道范亞父也支持?眾人不覺壓力沉重……

英布這才感覺有些大事不妙,剛才的回答太過輕率,此事已經被項羽牽連進去。殘暴坑殺降卒的罪名,自己是跑不了了,當真是太不小心了。看人家東來,多么的謹慎小心。

其實尹旭的日子并不好過,項羽又追問道:“東來,你認為呢?我給你的建議如何?”

尹旭沉聲道:“上將軍還請三思,末將不敢茍同!”

范增悠遠的目光看過來,一直凝視著尹旭,不曾說話☆羽則是眉間一冷,目中寒光陡生,質問道:“是不是因為你手下那三萬人馬也是秦國人?”

尹旭如同墜入冰窖,這才想起項羽剛才所說的是——所有秦國降卒,也包括自己麾下,蘇角那三萬人馬。剛才直接先入為主,忽視了“所有”二字,想法簡單地認為項羽要殺的只是章邯那二十萬人,沒想到他的用心竟然如此險惡……

坑殺降卒,尹旭不會也不忍。殘害自己的部下,更是不可能……

尹旭搖頭道:“并非如此,上天有好生之德,無論是誰的生命都是寶貴的,還請上將軍垂憐。再者殺降不祥,也是為了上將軍的名譽著想。末將也相信上將軍的魅力與實力,還請上將抽空親自訓導二十三萬降卒。

為了二十三萬人的性命,自己寧愿交出三萬人馬,訓導二字便是尹旭傳遞給項羽的意思。

章邯心頭一震,想不到尹旭有這份心,多少有些動容。

范增眉目一動,臉色沉了許多☆羽倒是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說道:“我要是訓導不了呢?”

項羽的潛臺詞很明顯,我就是要聯通你的人馬一起殺了,你能怎么辦?

尹旭出列行禮道:“上將軍,這二十萬人末將不便過多參言。但蘇角投降末將時,末將承諾過,與他們禍福與共,同甘共苦。既然他們非死不可,那末將也只能陪著他們了!”

說完,斷水離身連著劍鞘一起插在地上,傲氣凌然,視死如歸。

項羽眼中寒芒一閃,尹旭這是將了他一軍,殺那三萬人就要殺他尹旭。可是尹將軍能殺嗎?

如今尹旭名揚天下,戰功赫赫,敬仰者無數,豈敢輕動?范增也只敢借刀殺人,消磨實力,明著動手是絕對的不敢的。尹旭篤定了這一點,所以才敢這么做的。

項羽冷冷道:“東來,為何要這般固執?二十萬消耗的糧草巨大,隨時有反叛的可能,尤其是離秦國越來越近○秦之戰勝利就在眼前,若是fù人之仁,很可能前功盡棄!”

尹旭道:“有敖倉在后,關中在前,糧草充足,不虞擔心。至于反叛,當初是正規軍,且被我軍打的落花流水。如今不過是手無寸鐵的降卒,就更不用怕的。眼下確實接近秦關,故土情懷或許會讓他們蠢蠢玉動,不若讓他們分隔駐扎在魏韓一帶,以后再解散或是收編!”

項羽靜靜看著尹旭,冷冷的目光有些復雜,許久沒有說話。

尹旭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沉聲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還請上將軍饒恕他們,可憐他們!”

章邯看著尹旭,心情復雜,不管尹旭出于什么樣的本意。但切切實實有幫自己的部將求情,這份恩情他會牢記心中……

一直不言不語的陳平站在后面,眼光悠遠復雜,時而點頭時而搖頭,也不知他究竟是何想法?

顯然尹旭這么做是在逼迫項羽表態,要上堵上一把,二十萬能不能薄或許消渺茫。但是自己的三萬人馬,一定要留下,是為前途計,也是兌現承諾和對生命的尊重。尹旭相信,自己的運道不想不錯,加上現實原因的分析,多少有些贏面。

項羽有些無奈了,他沒想到尹旭會這般強烈,用這樣一種“屈辱”的方式,來求自己,來逼自己!如何是好呢?

項羽的目光落到范增身上,只見范亞父輕輕點點頭,什么也沒說,但項羽已經知道意思。

現場的氣氛有些壓抑,眾人都不由自語地攥緊拳頭,等待著最后的絕對,一個關系到數十萬人生死的決斷……

項羽看著尹旭,凝視片刻說道:“蘇角投降在前,三戶津之戰有功,平日素來紀律嚴明,不可同一而論。只要臣服效忠,嚴守軍令,不穩罪。至于那二十萬蠢蠢玉動的叛軍,一個不留!”

這句話說出,許多人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心中狂震。

“叛軍”這是項羽給下的論斷,二十萬的秦軍的身份陡然變化。不是說的降卒殺之不祥不義嗎?那好,我殺的是心懷不軌的叛軍,能奈我何?

章邯站立不穩,一下子倒在地上,全身顫抖不已。眼中一片茫然,嘴巴抖動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喉間發出嗬嗬的聲響……

尹旭也頹然無力,落倒在地,自己的努力僅僅薄了三萬人。那二十萬生命究竟還是保不住,一個讓人窒息的,無法接受的晴天霹靂驟然襲來……

眾人一片聳動,即便都是寫身經百戰的沙場猛將,也有些不忍。二十萬人,說殺便殺了,他們無法想象明日的新安會是怎么的血腥,怎樣的慘烈。二十萬孤混野鬼又不知要哭訴到何年何月?

項羽怡然不懼,吩咐道:“英布,你和龍且去執行吧!對了,我想趙國的士卒應該很樂意參與的,趙王以為如何?”先前的狀況,各國諸侯壓根就插不上嘴。

英布是有苦難言,他怎么也沒想到項羽會狠下心殺降卒,之前親率地答應聽命行事。如今自然是推脫不得,斬殺二十萬手無寸鐵的親兵,他很難忍下心,奈何有言在先,軍令不可違。這一遭是被項羽坑了,只能背上這天大的罪名了,唉!

趙王歇又能說什么?昔年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大軍,趙國一直深以為恥。如今項羽要坑殺秦軍,可以說是為他趙國報一箭之仇,還要他親自操刀。即便是背上不義的罪名,自己也得扛著忍著。

一直不說話的范增發言了:“蘇角所部皆開饒過,不過那三萬士卒終是秦人。眼看著就要進入函谷關了,到了秦國故地說不定會鬧出什么亂子來。就如東來所言,整編了駐扎在新安一帶吧!”

陳平聽到之后,眼光閃動落到尹旭身上,有些同情,有些擔憂,有些期待……

范增一說完,項羽便起身扶著他離開了,眾人也都四散離去,唯獨尹旭仍舊跪在原地,一動也不動……

英布、龍且、趙國張耳幾人不折不扣地執行了項羽的命令,十萬精銳投入戰斗,在新安展開一場沒有懸念的殘殺!

無數的大坑挖開,無數的秦國降士被逼著跳入其中,他們手無寸鐵,饑寒交迫也沒有力氣反抗。有的少有反抗或者異常舉動,都毫不猶豫地被諸侯聯軍士卒斬殺。

大坑里,無數的秦國士卒叫罵著,哀嚎著。黃河岸邊數十里之內盡可聽聞,被斬殺者也不計其數,濃重的血腥味彌漫在空氣中令人作嘔。

一鏟鏟黃土揚起,落入大坑之中,落到秦國士卒肩上,身上。絕望與死亡一起降臨,哀嚎聲與血腥味被塵土所掩蓋,越來越小,直到最后沒了聲息,沒了氣息!

整整一天,新安一直籠罩在沉重的氣氛中,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也許是慘狀震動了老天,也許是太多孤混野鬼游蕩,這個夜晚,新安的天氣很是一場。

冷冷的北風一夜不止,如同鬼哭狼嚎一般,聞之不免傷心害怕。天氣也格外的寒冷,士兵都不敢輕易走出營帳……甚至是撒尿也不敢出來。

回到營帳,范增才長嘆一聲,說道:“今日又沒占到多少便宜!東來很聰明,想把罪名推給他……難啦!”

項羽也郁悶道:“想不到他會這般強烈,打一開始就不給面子,竟然不識相地直接反對!竟然這樣逼我,真以為我不敢殺他……”

范增道:“現在確實動他不得,只能先便宜他了,不過不打進。讓他把軍隊留在新安,讓他孤身入關中,我們有的是機會了軍隊,他還有什么憑恃?”

項羽嘆道:“只能如此了,我本意是把他拉進來一起,再順手除掉他的三萬秦國邊軍,沒想到反被他擠兌。”

范增道:“把他和軍隊分開,最好是能打擊或是消滅這支人馬!”

項羽笑道:“知會魏韓兩國了,魏豹已經爽快地答應了。”

范增輕輕點點頭,凝神看著項羽,問道:“羽兒,今天這是做的對嗎?畢竟二十萬……”范亞父之所以首肯項羽的行動,就是為了把尹旭算計進去,未曾想到沒有成功,故而有些失落沮喪。坑殺降卒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也讓他很是擔心!

項羽凝神呆立片刻,說道:“沒事,已然殺了,我看以后還有誰敢不聽話。”

范增看著帳外漆黑的夜色,輕嘆道:“聽說東來還在那跪著……”

項羽點頭道:“不錯,蒲俊他們幾個已經去勸了,婆婆媽媽的,隨他去吧……”

營帳外的荒地上,夜晚的寒風迎面吹來,尹旭無力地跪在地上,一直不曾起身,直到蒲俊、蘇岸和蘇角三人到來。

“將軍,起來吧!”蒲俊輕聲勸慰。

蘇角噗通一聲跪在尹旭身前,沉聲道:“將軍……”話一出口,便泣不成聲了。

今日尹旭為了他們,向項羽屈服,甚至是下跪,才換回了他們三萬人的性命。坑殺現場的慘烈他們一清二楚,若是沒有尹旭,他們的下場是一樣的,此刻已經成為黃土之下的冰冷的尸體。

也許以前投降尹旭是迫于形式,不得以而為之。是誤以為被秦國朝廷和帝王拋棄,被章邯的友軍拋棄。他們投降存活是為了報仇,還有便是斷水所承載的扶蘇、蒙恬的故主情懷!

他們一直覺得像個二等士兵,對尹旭也不見得心悅臣服,隨著時間越來越長,這種歸附逐漸淡然。然而今天,尹旭為了他們不惜“犧牲尊嚴”,同時還為二十萬毫無關系的章邯舊部求情。

雖然尹旭這么做有許多其他動機,但蘇角堅信尹旭有很大程度的真心在內。否則他不會在這里跪這么久,蘇角看得出尹旭頹然傷心并非作為。今日的事,讓他們之間的聯系愈發的緊密,蘇角和士卒們的歸屬感也更加強烈,從而誠心誠意地為尹將軍效命。

蒲俊和蘇岸扶著尹旭,從地上站起來,攙扶著向自己的營帳走去。尹旭回頭一眼,二十萬秦兵的埋骨之處,黯然長嘆一聲。旋即看向項羽的中軍大帳,露出冷冷的笑意。

在尹旭心里,今日這一跪,跪的不是他項羽,而是對生命的敬畏,對部署的關愛,和一顆仁慈之心。今日雙膝落地,不是對他項羽的屈服,而是徹底的分道揚鑣。尹旭心中暗暗發誓:來日一定要百倍千倍地找回今日的面子……

這一跪,項羽并未占到任何便宜,相反很多東西正在或者即將離他而去。尹旭收獲的卻很多,首先他已經得到蘇角部三萬將士真心歸附。今日為秦國降卒求情,換來的會是三秦父老來日的感恩與支持。還有其他一些尹旭預想不到的人和事,在將來的日子里都是莫大的臂助。

再者,尹旭贏得了仁慈的贊揚,在未來的日子里,對民心向背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真可謂,名利雙收,只是目前尚看不出來。

回到營帳,尹旭收攝心神,說道:“今日之事已然如此,薄身家性命已經實屬不易,面臨的處境也很不好。”

蘇角再次誠懇感謝道:“將軍,今日恩德,蘇角銘記于心。”

尹旭苦笑搖頭道:“看你說的,禍福與共這話不是隨便說的,你們跟著我,我就要保護你的生命安全,不容許別人傷害你們。將來還要帶著大家一起共富貴!”

蘇角激動不已,點頭道:“一定,我們都很期待那一天。”

尹旭輕笑道:“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我們還是先顧眼前吧!想必你們也知道了,項羽命令,不讓我帶你們進函谷關!”

“將軍,項羽不安好心啊!”蘇岸一直都是心直口快。

尹旭點頭道:“不錯,項羽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留下你們,讓我單獨進關中,如咸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蒲俊擔憂道:“今日將軍與他項羽之間發生沖突,先后算計您多次,可見他們居心叵測。他們這么做為的就是將軍落單,沒了臂助救援,再加害與您。”

尹旭苦笑道:“意料之中的事情,為今之計,只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蘇角擔憂道:“將軍豈不是很握,不奉命行事又不行,這可如何是好?”

尹旭倒是很坦然,輕松道:“不用擔心的,你們以為項羽若是要加害我,會如何行事?”

這個……蒲俊分析道:“不外乎明暗兩種手段,明就是為將軍羅織罪名,然后按照軍法處置陷害將軍,暗,便是暗中施詭計,暗害將軍,最直接的辦法便是行刺。”

“那可能性分別有多少呢?”尹旭自信詢問。

蒲俊分析道:“只要將軍小心謹慎,不讓項羽抓到項羽的把柄,他也能奈何。以將軍今時今日的地位,他不敢明著對將軍做什么。至于行刺或是暗害,倒是很有可能〈來的關中畢竟風起云涌,龍爭虎斗,將軍到了咸陽自然難免避免,定會進入漩渦中心,須得小心背后有人陷害♀出時還得小心有人行刺暗殺,只要帶上足夠的侍衛,以將軍的身手和敏銳,當無大礙。”

蘇岸嘆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還得得小心防備著才是。范增那個老家伙不是說,不讓秦國舊日將士入關嗎,我們還有六萬義軍將士,將軍帶他們進去,也能是個大大的臂助。”

尹旭道:“這就是了,明知治我罪,一方面要考慮天下和諸侯的反應與議論,另外還得考慮你們的存在☆羽和范增以為讓軍隊留在函谷關外,我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其實不然,有你們的存在,他們必然會有所忌憚,內外呼應,我反而更加安全。至于暗殺,那就盡管來吧,我會怕他們?所以……”

“所以什么?”看著尹旭故作高深的笑容,蘇岸撓頭詢問。

蒲俊反應最快,說道:“所以最好如項羽、范增所言,索性不帶大軍,只身入秦。”

“六千人也不帶?”蘇岸訝然追問。

尹旭輕輕點點頭,表示贊同。

蘇角不禁擔憂道:“這樣行嗎?將軍的安全?”

尹旭想了想,說道:“軍令不可違,就遂了范亞父的心愿吧!不過你們的擔心也不無道理,那就帶上一千人吧!一千人數量不多,很容易讓人忽視,不會讓項羽他們忌憚。而這一千人于我而言,足夠自保!”

蒲俊補充道:“這一千人絕對要是身手不錯,經驗豐富,反應靈敏,而且對將軍要絕對的忠心耿耿。”

尹旭點頭道:“這是你們三個負責挑選,要盡快!”

“將軍放心好了,奔萬無一失!”此事事關尹旭性命安全,蒲俊、蘇岸、蘇角都不敢大意。

尹旭道:“現在說說留駐新安的事情!”

蘇角問道:“將軍有何打算?”

尹旭沉吟道:“首先你得留下,三萬將士是你的舊部,你和他們熟悉,所以必須。

蘇岸問道:“那我和俊哥隨您入關中?”

“伯洲你隨我去!”尹旭搖頭道:“蒲俊還是留在這處!”

蒲俊心頭一震,有些不大愿意接受這個提議。此番關中如關中進咸陽,尹旭握重重,蒲俊自然是想貼身保護。卻不想將軍只帶走蘇岸,卻留下自己。雖然心中疑問,但蒲俊一直不曾開口詢問了,穩重一直是他的優點。他知道將軍肯定會解釋的。

對于這個答案,蘇岸趕到驚喜的同時,也有些詫異。將軍留下蒲俊要他做什么呢?

尹旭說道:“我意,讓蒲俊和蘇角一起留在新安。你們這三萬是是我在外唯一的憑恃,也是以后立足的資本,所以絕對不容有失。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駐軍也是。你們駐留,難鱉羽和范增不會有什么算計,一不小心著了道就麻煩了。”

“所以我想讓你們二分兵兩處駐扎,互為犄角,互為策應,防備有人偷襲‖時趁機加緊訓練,隨時等候我在關中的消息,配合行動當確鞭虞。”

聽到這樣的安排,蘇角不禁面露迷惘之色。

尹旭心知肚明道:“蘇角不要誤會,今日你我推心置腹,彼此之間都該坦誠,互相信任∫留下蒲俊沒有別的意思,為的也是你們的安全,只有你們安然無恙,我們所有人才能安全。”

其實之所以這么安排,除了規避風險,讓他們互為策應外,很大一個原因是看中蒲俊的個人素質。在新安的這支部隊是他的身家性命所在,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也很多,蘇角一個人未必能夠應付的過來。

蒲俊為人精明睿智,對自己的忠誠更不用說,并非自己不放心蘇角。而是要加強在原來秦國邊軍對自己的認同,自己沒有時間,便只能通過蒲俊來間接實施。他相信頭蒲俊在,這三萬人馬便不會有問題≡己才能安心如關中,全力應付可能的危局。

蘇角歉然點點頭,說道:“將軍放心好了,蘇角會聽從蒲將軍調遣,隨時配合您的行動。”

這邊是意外的收獲,最高指揮權和歸屬問題自己還未談,蘇角便主動提了出來。蒲俊也正是自己的所屬意的人選,這樣最好不過。

尹旭點頭道:“那好,這邊一切都拜托你們二人了。”

蒲俊和蘇角齊聲道:“將軍放心好了,定不辱命。”

“伯洲,隨行的一千近衛就交給你帶領∫消此事之后,伯洲你可以獨擋一面。”尹旭對蘇岸滿懷期待。

蘇岸激動笑道:“將軍放心好了,伯洲定全力以赴。”

蒲俊拍拍他的肩膀,打趣道:“別光顧著樂呵,保護將軍的重任就交給你了。若是出了任何差池,仔細我扒了你的皮。”

“哈哈,俊哥放心好了。”眾人相視大笑,之前的沉重氣氛頓時沖淡了許多。

新安坑殺二十萬降卒之后,眾人情緒不覺有些黯然☆羽毫不放在心上,于次日起便拔營起行,準備西入秦關。尹旭留下蒲俊和蘇角統率三萬將士,自己帶著蘇岸和一千近衛隨軍西行。

新安殺降的消息很快傳來出去,暫時尚未引起風波。目前最引人矚目的地方不是別處,正是秦國東方三關!!。(創客)


上一章  |  逐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