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第一六一章 早圖良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逐鹿 >>逐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六一章 早圖良謀

第一六一章 早圖良謀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5日  作者:尹三問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尹三問 | 逐鹿 

黑夜之中,見司馬欣消失的全無影蹤,再也追不上!

趕來相救的黑衣人也不多做停留,用箭壓制著斷后,也迅速撤離,消失在樹林之中。t;t;第t;一t;中t;文t;

到安全地界,眾人這才拉下臉上面的黑布。微弱的光芒下,依稀可見領頭那人赫然是蕭公角,項羽麾下的楚國將軍。

只聽道:“上將軍和紹興侯果然妙計,司馬欣這下是鐵了心恨上趙高了。,趕緊回巨鹿交差去!”

等候抓捕司馬欣的那批人,可是郁悶到了極點。以逸待勞,眼見就要成功,卻被人亂了事,無奈只得悻悻回去交差。

其實還有比他們更郁悶的,趙九領著褐衣騎士追趕,卻不知司馬欣臨時改換了路線,連個人影都沒見到。

一想到回去之后趙高勃然大怒的場景,趙九的心情格外的沉重,刀疤臉拉得老長,看著極其惡心。

果然,回到咸陽相,迎來的是趙高一頓狂風暴雨的怒吼。吼得是章邯不識抬舉,司馬欣偷偷逃,還有趙九等人的無能。

趙九很郁悶,為何自己的運氣總是這么差……

咸陽令閻樂見狀使個眼,屏退左右,這才道:“岳父大人息怒,人已經了,也無可奈何。若是章邯那邊有個風吹草動的,說不定陛下和朝臣要怪罪到您頭上,所以還得早作打算吧!”

趙高瞧了一眼婿,思索片刻問道:“殺了胡亥?立子嬰?”

閻樂點點頭:“胡亥不得人心,殺了他是向天下和臣民有個交代,子嬰好歹是扶蘇之子,立他為王,朝臣的歸屬和認同會更強一些。反正只是個傀儡,大權還是在岳父您的手中。”

趙高言又止好幾次。終于提起勇氣,問道:“如何下手?不好會落個謀逆的下場!”

閻樂搖頭道:“岳父大人莫要擔心,咸陽一切都在您和小婿掌握之中。不過在咸陽宮動手肯定是不行,不若騙胡亥入住行宮,在以緝拿盜賊為名。將其斬殺,再將行刺的罪名推到盜賊和那些不識時務的大臣身上。豈非一舉兩得?”

趙高坐在原地。沉默了許久,終于下定決心,沉聲道:“好吧,如這么辦吧!”

“是,小婿這就著手安排!”

閻樂嘴角掠過一絲得意的笑容,看來客所言不錯,殺了胡亥,自己會成為最大的潛在得益者。

趙高是個太監,唯獨只有一個兒。便是自己的妻子。岳父百年之后,大權自然會交到自己手中。至于唯一威脅的趙成,因為此次幫助章邯說項調王離支援趙國的事,以至于兵敗連累趙高。已經被多番斥責,疏遠了很多。

到時候。只要尋個合適的機會殺了子嬰,這王位還不是……想到這,閻樂已經忍不住在偷笑!

世間事。總是幾家歡喜家愁!涇水行宮,兩個老頭接到消息時候,不由的都仰天長嘆,捶頓足。

提醒司馬欣逃,途中攔截軟禁,等候子嬰的消息,誰知失誤了。司馬欣逃了,似乎被咸陽某位正直的臣子救,這樣一個結果讓二人哭笑不得。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司馬欣出了函谷關,回棘原去了,而且他認定趙高要殺他。

天知道章邯得到消息,會做出怎么樣的反應?這可是大秦帝國最后一絲希望,就這樣完蛋了?一時間,他們只覺得天昏地暗,沉重的氣氛壓的他們喘不過起來。

許久,長須男子才道:“已然如此,天不佑秦啊!”

白發老者憂心忡忡道:“章邯未知有何異動,楚國劉邦在已經進入韓地,不日就會近函谷、武關一帶,大秦……大秦……”半句話終究沒有說出來。

長須男子道:“謀劃照舊,只能寄希望章邯心念大秦,再堅持些時日了!”

“只能如此了!”

此時此刻,哪怕有一絲僥幸的希望,他們都不愿,也不會放棄。

卻說司馬欣一路狂奔回到棘原,顧不得一路風塵,疲憊不堪,立即前去面見章邯。

一見到司馬欣臉不好,情緒低沉,章邯便有種不好的預感,還是心懷僥幸地問道:“怎么樣?”

司馬欣搖頭道:“末將能有命回來,再見上將軍實屬不易!”

章邯心一沉,問道:“辛苦了,如何?”

司馬欣這才嘆道:“趙高根本不見末將,還派人追殺末將,若非有人相助,此刻已然身首異處。末將通過咸陽昔日同僚好友打聽到,趙高不僅不信任上將軍,還將您罪責全部推到您身上,若非您暫時手握重兵,只怕……”

章邯的心不由的沉到了谷底,半晌,默然無語。

司馬欣見狀勸諫道:“上將軍,您該早圖良謀!二世皇帝深宮淫樂,不問政事,趙高指鹿為馬,禍亂朝綱,已然沒有希望!”

良謀?何為良謀?退兵還是降楚?一時間章邯心亂如麻,不知該如何應對!

正在章邯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封信從漳水以北的巨鹿送來,是趙將陳余和楚將軍尹旭聯筆信函。

章邯展開,只見信上寫道:章邯將軍見字如面,白起為秦將,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殺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數,長平一戰大挫悍趙之銳氣,秦始士有出關東侵之可能。然終因范睢讒言,被秦王賜死。

恬為秦將,修長城,卻匈奴七百余里,開辟榆中幾千里的地域,終也身首異處。何也?蓋因戰功赫赫,秦庭無法論功行賞,功高震主,令君王寢食不安,故而羅織罪名,依照國法堂而皇之處死。

足下以少掌兵作戰,積功為上將軍,作戰三載,損兵折將數十萬,然東方起義不減發增,諸侯軍同時并起。咸陽臣趙高諂諛禍國,猜忌將相,殘害忠良,為時己久,天下皆知。目下形勢危急,其亦懼怕二世問罪,或會用殺死將軍,借以卸責任,另派他人替代將軍,以此脫罪。

將軍在外日久,咸陽朝廷與將軍多有隔閡,有功一死,無功敗績亦一死,將軍可愿引頸就戮?

今上天亡秦,天下人無論愚慧,皆知曉此理。將軍在內不能直言規諫,在外為即將滅亡之秦將,孓然孤立又可堅守多日?豈不可哀!

將軍何不倒戈聯絡眾諸侯,簽訂和約,共戰攻秦,裂土封王,南向而坐,稱孤道寡;比之自身伏砧受戮,妻子族人被株連,孰優孰劣?

望將軍深思熟慮,為將軍和麾下將士身家命計,正確抉擇,早圖良謀。吾等翹首以盼,敬候佳音!!。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逐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