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北洋軍閥卷四 統一之戰 第六百八十章 汪兆銘馮尹彬爭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卷四 統一之戰 第六百八十章 汪兆銘馮尹彬爭執

卷四 統一之戰 第六百八十章 汪兆銘馮尹彬爭執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10日  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西門吹燈零零七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注冊用戶登陸后不受影響,注冊是完全免費的,感謝廣大書友:)

少女的情懷是很奇怪的,長輩們越是壓抑越是反抗,等葉文宜到了學校之后,在女伴們的鼓噪職之下又托人給夏銘郵寄了一封信。那夏銘因為是孤兒出身,對感情一事即遲鈍,又十分之慎重,但是少年的心理也經不起美麗的廣東少女的敲打,終于裂開了一條縫隙。兩人暗中鴻雁傳書,互訴衷腸,漸漸地已經離不開彼此。而夏銘也時不時偷偷前往女校與葉文宜相見,兩人定下等葉文宜畢業之后便結婚的生死盟約。

少年男女的感情是浪漫而不計后果的,這也導致了兩人身上將來發生的一些列悲劇的開始。葉祥福在得知女兒私定終身之后,便將她關在家中,并且偽造了一封絕交信,措辭嚴厲拒絕了夏銘,言語之間將夏銘說的一文不值,尤其是夏銘之地位之低賤,配不上商人之女。這讓年輕沖動的夏銘憤怒不已,他大哭一場之后,寫下絕交信,張奎安見夏銘終日郁郁寡歡便與他交談,得知此事后一轉眼便想到了事情前后。不過他有意鍛煉夏銘,便沒有點破,讓他多學會思考,又收他為徒,傳授他的學問。

這夏銘經過打擊之后很快站了起來,跟在張奎安身后,成了他的愛徒,夏銘隨后也跟著張奎安扶搖直上。若干年后夏銘路過廣東的時候聽一個廣東官員說起才得知,葉文宜在接到了他的拒絕信之后,跳樓自殺了,那葉祥福也沒想到一直柔弱的女兒性子卻如此剛烈。悔之晚矣。而從葉文宜自殺之后,葉家也落敗了下去,在潮汕當地被傳位笑談。有道是葉祥福有眼不識金鑲玉。葉文宜烈女一縱只為君,不知有多少勢力眼的父母見到了此時受到了教育。

孫立文一行人的火車抵達北京火車站之后,王茂如派馮尹彬去迎接他們直接到浦貝勒府相商,王茂如對孫立文致歉說自己不得不低調,孫立文表示同意,只是他說這北方的天氣真是太難受了,尤其是冬天。王茂如哈哈一笑說你們南方的冬天才難受。屋子里冷的不行,外面比屋子里還暖和。孫立文說我們是廣東,你說的是上海武漢那里。廣東一年到頭都沒有那么冷的時候。

孫立文與王茂如兩人的密議其他人自然須在其他地方等待,胡漢人等人謹坐在客廳之中,馮尹彬陪著他們,笑說:“諸位請隨便。不要拘謹。”

蔣偉光仔細看他。忽然一拍大腿道:“你是江蘇馮繼華?”

馮尹彬笑道:“是,我是馮繼華。”

胡漢人驚奇不已,仔細看了看,嘆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未曾想到執掌江蘇十萬陸軍的馮繼華竟然如此年輕,只是……你如今是?”

馮尹彬道:“如今我擔任秀帥副官長。”

蔣偉光道:“你已經位列北洋將軍軍銜了吧?如何只做一個上尉的副官長?”

馮尹彬道:“如今我的軍銜是中校,北洋軍銜與國防軍軍銜并不統一掛鉤,許多地方自己給自己封個將軍封一個元帥在國防軍中都不可行。吾常聞各地軍閥常常自吹自擂為元帥。豈不可笑,國防軍之中。僅有一個秀帥才被稱之為元帥,其他人手握重兵尚且不敢自稱元帥。國防軍之中被封為元帥者,無不為開疆裂土之輩,若不為中華民族做出貢獻,只在內戰上作威作福,談何元帥?便是吳佩孚,如今也僅僅為國防軍上將,軍中若是有人叫一聲吳大帥,不說別人,便是吳佩孚都得罵他居心叵測。”

蔣偉光道:“這自然是極好,只是如此一來,各地軍閥肯定不愿接受。”

在場的都是青年精英,而馮尹彬的年紀最輕,但是卻位高權重且經歷非凡,他到底是年輕氣盛說話之間也不懂回轉,便直接說道:“國家統一大勢所趨,自己做土皇帝乒民眾百姓之事,即將消失。”

胡漢人機警道:“繼華賢弟可是再說,國防軍今年即將南征?”

馮尹彬笑道:“南征與否不再我之所想,我今只是作為一名普通國防軍軍官所想。我想其他熱血青年也希望中國盡早統一,渴望求的一戰。”

“統一?誰不想統一,只是這個政府是誰統一?獨裁者統一還是自由的人民統一。”汪兆銘激動地說道,說起來這個時候的汪兆銘一門心思想著為國為黨,或者說他現在一門心思為的是民黨,汪兆銘后期之所以成為賣國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爭權的失敗。在屢次敗給蔣偉光之后,尤其是蔣偉光對廣東籍國民黨員逐步打壓,使得汪兆銘后期開始不擇手段地與蔣偉光爭權。

只是此時此刻,他還沒有流露出任何賣國賊的表現,反倒是他刺殺載灃使得該年輕人成為民國美男子兼斗士,在民黨內部,他的地位也是排在第四號,遠高于蔣偉光。(話說永豐艦事件之前,蔣排在國民黨內十名開外,永豐艦之后,蔣也只是五名以內,孫立文活著的時候,蔣始終是一個醬油哥,充其量是一個高級醬油哥,民黨的任何重大決策都與蔣沒毛關系。)

馮尹彬畢竟年輕沉不住氣,聳了一下肩膀,道:“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獨裁?你們民黨希望建立的一黨制國家不是想獨裁嗎?你們笑話我們,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北洋北洋,我北洋做事情光明磊落!不像某些人,哼!”

汪兆銘道:“民黨從未反對任何其他黨派參政議政,其他任何黨派都可以與民黨一統競爭,我們國民黨才是真正的為國為民。而軍閥制才是獨裁者的倪端,一個統一的軍閥制的國家,其危害更甚于黨派下的國家。”

胡漢人眼看兩人要吵起來,連忙笑著說道:“兆銘,繼華,你二人都是年輕人之中的翹楚,理念之爭原本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必如此。你們在此吵了一個翻天覆地,可能大總統與秀帥已經達成合作了,如此一來豈不不美?”

馮尹彬坐在一旁不再言語了,汪兆銘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不過他也不知怎么了,看到馮尹彬便覺得別扭,覺得看不慣他,便忍不住鏘了起來。

為了打破尷尬,蔣偉光適時地說:“繼華老弟,聽說你曾經做過特工,破獲過一次重大間諜潛伏案,你講一講這個故事,我們倒是很有興趣聽上一聽。”有了蔣偉光的插科打諢,氣氛倒是緩和了不少。

而屋子內的孫立文倒是和王茂如兩人聊得不溫不火,孫立文說話富有感染力,而王茂如屬九尾狐的,也是極具誘惑力,一句話在腦子里轉九遍的主,兩人便是有爭執之處,也會錯開。

孫立文對王茂如那首《中華恨》詩孫文很是喜歡,大氣中一種舍我其誰大漢民族誰與爭鋒的氣勢迎面撲來,他贊言了王茂如的這首詩,并對王茂如以前寫過的詩一一點評。王茂如沒想到孫文對文學的造詣也如此之好,點評精辟獨特,沒想到他除了造反專家外,也是一個文學頗深的學者。王茂如道:“立文公若不是一個政治家,專心做一名學者,怕是中國又出現了一個辜鴻銘似的人。”

孫立文連連表示不能和辜教授相比,他才是中國之奇才,兩人東南西北地聊了一下午,倒是越聊越歡,兩人合作數次,也都算是老朋友了,此時已經成了莫逆之交。兩人談了一下自己這兩年的經歷,孫文又對王茂如決定入關非常感興趣,能夠抓到僅有的一點點時機趁虛而入,這時間即不能在直皖之戰之前,也不能在直皖之戰結束,孫文對王茂如的軍方抓準機遇的能力很是佩服。

王茂如笑說:“立文公,國防軍并非我一人之國防軍,這是多少人的國防軍,并非我抓住時間和機遇,是手下的功勞。”

當天晚上孫立文等人秘密住在了浦貝勒府中,王茂如請他們晚宴,孫立文等人又見到了王茂如的妻妾們,只覺得王茂如生活奢靡,酒宴之后孫文因為精力不濟便先休息了。倒是王茂如興致勃勃請其他人看電影,就在府內放映電影,當那胡漢人見到朱三小姐朱淞筠的之后頗為尷尬。因為當初正是他派人編排朱啟鈐的女兒朱淞筠,從而影響北方談判的。

這王茂如做事跟袁世凱做事絕不相同,袁世凱做事萬事都擺在面上,縱然動用手段,但是都是看得見摸得著。可是王茂如做事先是編好陷阱,掛好魚鉤,再一步一步地將將對手引入網中,等到敵人發覺之后發現已經深陷漁網且渾身掛著魚鉤了。

胡漢人只覺得孫立文與王茂如的這一場政治交易絕不簡單,也絕不那么容易,他現在看不出王茂如與孫立文的交易對他自己有什么好處,可是他卻知道王茂如這個九尾狐絕不會做吃虧之事。他內心反對與王茂如深入交涉,這個人如果不消滅,就不要碰著,碰著了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被他給鉆了空子賣了還給他數錢。在民黨內部,也許只有胡漢人才時時刻刻對王茂如保持著警醒吧。(。。。)


上一章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