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北洋軍閥卷四 統一之戰 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的應對之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卷四 統一之戰 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的應對之策

卷四 統一之戰 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的應對之策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01日  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西門吹燈零零七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搜小說


請牢記涅書

說白了這鬼車軍團就是京畿戍衛部隊,保護首都和京津唐地區安全,因此這支部隊并不需要主動參加戰斗,它是一支以防守為重點的部隊,也和其他身經百戰的部隊無法比較。這支部隊可以說是百煉部隊卻不是百戰之師。

鬼車軍團軍團長為蓋天久,軍團參謀長為韓麟春,第八師團長王其垣,第二十六師團長王耀斌,第三十四師團長商元青,隨后王茂如委任任衛國擔任鬼車軍團后勤長,調任西北軍楊宇霆為軍務長。

從西北軍調走楊宇霆,這又間接地削掉了張作霖的一支臂膀。而楊宇霆擔任京畿戍衛鬼扯軍團軍務長,足以對得起張作霖的心理價位了,只是楊宇霆從此之后就在王茂如的眼皮子地下,再也不敢有小心思了。

湖北軍中有一位武將不得不提,這人就是前湖北督軍王占元手下最勇猛的戰將孫傳芳,此君擊敗湘軍之后儼然已經成為王占元下第一人。只是當時很不湊巧吳佩孚入住兩湖,任命蕭耀南為湖北督軍,此君原本也能受到吳佩孚重用,更不湊巧的是,剛剛入了吳佩孚法眼之后,直系接受國防軍整編。

這孫傳芳還真是命運多舛,比起歷史中孫傳芳的一帆風順來說,王茂如倒成了斬斷孫傳芳升遷的劊子手一般,幾次都是因為國防軍而耽誤了他的升遷。國防軍整編之后,孫傳芳一直沒有安排職務,但是他的軍隊大半并入第三十四師團中。隨后孫傳芳被任命為陸軍部參謀司作戰處二處處長。王茂如將孫傳芳安排在自己附近觀察,他要看一下孫傳芳這個歷史上直系最能打的將軍有什么能耐和野心。

不過孫傳芳在王茂如身邊并沒有顯示出叛逆與野心來,全心全意為國防軍進行策劃。在剿滅浙江陸軍的過程之中,做出了極大貢獻,贏得了王茂如的信任。

盡管為了保護東北老巢八個軍團有三個置于東北與外東北,然而進一個第五軍朱雀軍團防備東北,王茂如還是放心不下,尤其是支撐著整個國防軍軍備的五個兵工廠,實乃國防軍重中之重。王茂如的這種擔心也得到了蔣方震與何如飛。米少波等人的支持,于是在京津唐戍衛軍鬼車軍團成立之后,國防軍總參謀長蔣方震宣布成立第九軍團。

第九軍團駐防地為東北吉林省濱江州哈爾濱市。稱號為勾陳軍團。所謂勾陳者,乃上古瑞獸之中極其兇殘的一只,性喜殺戮,殘忍。屬性為西方之金。為兇惡剛猛之神獸。

勾陳軍團下轄第十一騎兵師,第十五師團,以及由青龍,騰蛇,朱雀三個軍團精簡下的士兵組成的第三十五師團。該軍團作為保護東北的最核心區域的一支部隊,起到的是戰略威懾的目的,并且該軍團負責守護東北第一兵工廠,東北第三兵工廠。東北第四兵工廠,中東鐵路。薩爾圖空軍基地,責任重大。而該軍團軍團長,王茂如力排眾議,委任有嗜血魔王之稱的青年將軍張鑲武擔任,原山西晉軍的智囊徐永昌擔任勾陳軍團總參謀長。

新任勾陳軍團軍團長張鑲武今年三十七歲,他本來就是一個嗜殺善戰之人,他的善戰和宮小旗的善戰還不一樣,宮小旗將作戰視作一種成就,一種藝術,并且宮小旗還在晚年著書力作寫下《戰爭與藝術》一本書,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不過張鑲武的善戰體現在對殺敵的渴求上,他似乎是為了殺人而渴望一戰。駐防在哈爾濱,張鑲武心中并沒有多少幸福感,他的幸福感體現在戰場上,也因此張鑲武立即向王茂如提出申請,希望自己上戰場以洗刷自己沒有資格擔任這個軍團長一職。的確,在國防軍中,比張鑲武資歷老的人有都是,而張鑲武只是一個降將而已,按理來說怎么論也論不到他來做軍團長,因此由張鑲武擔任勾陳軍團長在軍中引起好一陣非議。

這勾陳之名倒是符合了張鑲武的性格,殘忍,好殺,好斗,性格剛烈。

王茂如可是太知道張鑲武的所想了,因此拒絕了張鑲武南下的要求,內戰若是殺戮過重,將來畢竟留下千古罵名。接下來要進行的是統一戰爭,若是把張鑲武放到南方戰場上去,這小子不得殺死多少同胞呢。國內戰爭還是以和平為主,逐步瓦解,逐步實現和平統一,打仗只是一種手段,卻不是目的。若是把張鑲武給放到南方,那打仗便從手段升級到了目的了,豈

不是讓王茂如的計劃泡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張鑲武這人就是嗜殺,平時添亂,但是戰爭之中,這張鑲武的勾陳軍團倒是一把大殺器。

國防軍除了九支軍團外,還有一部分師團并未歸屬軍團指揮,而是直接接受國防軍總司令部指揮管理,其中有現駐守長春的第六師團費朝貴部,駐守在山東濟南的第二十二師團鄭士琦部,駐守在南京的第二十四師團朱熙部,駐守在湖南岳陽的第二十五師團吳光新部,駐守在直隸保定的第二十九師團孫烈臣部,駐守江西與福建兩地的第三十一師團陳光遠部,再加上九支軍團,預計精簡之后國防軍總兵力還能達到六十萬人。而現在國防軍的總兵力高達八十萬人,許多雜牌部隊民兵等待安頓,一部分軍隊士兵超編將會重新安置。

但是精簡陸軍不能一蹴而就,王茂如與國防軍總參謀部計劃的精簡時間是三年,三年之后達到每個師團一萬五千至一萬八千人。老部隊的人要進行精簡,而新整編的所有部隊,全部一一萬八千人師團為標準,方便將來改制為陸軍甲種師。

現階段國防軍軍隊其中過半軍隊駐守在北方邊疆,王茂如用兵對內反倒不多,這與他于后世的警示有很大的關系。對中國構成威脅的,只有北方來的敵人,只有北方的入侵。日本的《田中奏折》中很明白地說過,欲征服亞洲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先征服滿洲(東北)。因此維持北方,尤其是東北的穩定,才是國家重中之重。

東北之重并非說南方可以放棄,只是因為中國地形之中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地,南方多地都是易守難攻之地,而北方則是易攻難守之地,因此王茂如將重兵分布于北方也是無奈之舉。

便是如此精簡之后,中隊國防軍的總數和戰斗力還是讓日本人眼紅不已的,日本此時的陸軍總人數僅僅三十萬人,且因為支援澳大利亞爭斗,不少陸軍士兵被偷偷地送到了澳洲。彼時日本陸軍實際總人數才二十二萬人,既要駐守在各個殖民地,又要防止國內工人覺醒罷工爭斗導致國家政變。

中隊精簡以及整編的情報通過各種令國防軍深惡痛絕的渠道源源不斷地傳到了日本東京大本營陸軍情報部和海軍情報部,對于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日本非常警惕與擔心。日本是最不希望中國統一的,也是極力希望中國分裂的,他們甚至已經制定好了將中國按照戰國七雄一般分為七個國家,如果不能的,日本政府將親自動手,他們不介意再一次發生“甲午戰爭”。可是問題是日本如今陷入英日沖突澳大利亞礦業糾紛的泥潭之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抽身離開說的容易,可日本政府幾乎將三分之一的財政都投入在澳大利亞的資源爭奪中了,一直以來相互看對方不順眼的海軍和陸軍此時一反常態居然站在一起,主張給英國人教訓,不要對英國軟弱。而大英帝國的驕傲決不允許向黃種人低頭,于是兩方在澳大利亞僵持著。

日本政府,尤其是原敬的文人政府對中國之崛起暗暗警覺,他們派遣了大量的人員前往中國分析中國之局勢變化,但是他們派遣的人似乎一直被跟蹤著,就連一些多年前隱藏的據點也被中國人挖掘出來,日本政府更加警覺起來。

對于中國的發展,日本海軍不屑一顧,世界第三海軍帝國的榮耀讓日本海軍盲目樂觀,而且他們注重的是海洋權力,對于陸地上的沖突則能避免就避免,以免給陸軍以發展強大的機會。而日本陸軍比海軍來說擔憂得更多一些,畢竟日本總計十七個師團分散在各個殖民地,其中還有四個師團不愿意與中國國防軍交戰。

為了干擾中國實現統一,日本此時重新希望配置一個親日的軍閥勢力,以對抗王茂如的國防軍。日本政府首先便找到了皖系老大段祺瑞,希望段祺瑞重新出山,奪取政權,最好能夠讓皖系崛起。發動整個皖系軍閥軍隊對抗中央國防軍。段祺瑞哪里看不清日本人的鬼心眼,一面打哈哈一面托人向王茂如報告日本人的陰謀。

段祺瑞在民族大義上還是不含糊的,現如今皖系已經煙消云散了,整編軍隊之后,所有的軍隊地方性質都取消,統一為國防軍。段祺瑞若是如今發起戰爭,豈不是民族罪人?他只是失去了雄心壯志,但還沒老糊涂。。)


上一章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