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北洋軍閥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人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人才

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人才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5日  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西門吹燈零零七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王茂如南北巡視完整個呼倫貝爾,又與恰巴耶夫達成和解,時間也從民國四年的六月份進入到了七月中旬。五二零零小說[]www.5200e吾愛小說5200小說_=5200==5200小說吾愛小說

這一個月中,呼倫貝爾除了偶爾有馬匪或者逃犯流竄進來之外,基本沒有任何戰事,在向俄國人保證不會觸犯他們的利益之后,俄國人也允許中國人乘坐火車來到呼倫貝爾進行移民。

這期間,國內倒是也發生了一些事,例如珠江上游堤圍崩決,造成廣州空前大水災。避水商民,因午炊失慎,又造成特大火災。瀛海輪船有限公司新泰商輪載貨超重,在吳淞口遭遇狂風,全船覆沒,100多人遇難。以黃興為主的歐事研究會與中華革命黨言和,結束了革命黨內分裂的局面。還有許多人跑到了北京,想政府請愿,愿意支持袁世凱稱帝。朱慶瀾便讓王茂如表態,支持抵制。王茂如哈哈大笑,說我的一切都是大總統給的,他要當皇帝,我便是皇帝的馬前卒。

而在歐洲戰場上,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并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并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于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開始,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余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并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德軍攻占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這場戰役只是開始,最終這場戰役持續交戰8個多月,并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俄國從遠東調集軍隊主力,然后以工人、流氓、罪犯充當中東路護路軍和軍隊。

“歡迎孔老先生,真未料到,孔老先生會來此寒苦之地。”王茂如在火車站,見到了傳說中的藥王孔慶璽。

孔慶璽雖然年紀很大,但是身體健壯,笑道:“大人客氣了,能讓大人親自迎接,老夫真是非常慚愧啊。護軍使收復國土,為國為民駐守邊疆,老夫佩服之至。”一攬手,介紹身邊的眾人說道:“護軍使,這次老夫不是一人來,這是半園居士張朝墉,這位是馮氏醫館館主馮金封,這是留法畢業高材生楚庸,這位是留日畢業高材生魏東齡,這位是四川高才師少陽。”

王茂如在接站之前自然聽馬六舟詳細說過他們同來的幾人,這張朝墉是四川奉節人。先世為書香門第,父親是舉人,幼承家教,善詩文,精書法,考取拔貢后,先后到蓬溪、宜賓、成都等地任教。之后張朝墉離川遠游黑龍江,至齊齊哈爾入署黑龍江將軍程德全文幕,主管屯墾事務。又奉檄與徐鼐霖相偕,勘查中俄邊界。民國建元,繼續在黑龍江都督兼民政長宋小濂幕府。朱慶瀾任督理黑龍江軍務兼巡按使,于是去年八月設黑龍江通志局于城西黑龍江圖書館,張朝墉受聘為纂修。

馮金封,河北昌黎人。自幼聰明,勤學好讀,11歲時就能寫詩作畫,深得家人、鄰里和師長的喜愛。20歲中舉,為官七品藍翎,奉調于吉林省錢局任職。馮金封對當時清政府的舞弊深惡痛絕,在著名中醫王老先生的影響之下。決定棄官從醫,以醫濟人。于是拜王老先生為師,苦讀醫學著作,認真鉆研醫術。先后攻讀了《醫宗金鑒》、《壽世保元》及《雷公炮制》等中醫專著。經過二三年的時間,便比較熟練地掌握了中醫外科的治療技術,在家鄉昌黎縣黨家莊一邊教書一邊行醫,頗受當地鄉親們的歡迎。之后辭官的馮金封攜眷來哈爾濱行醫,住道里外國八道街(今端街)。馮金封在行醫中很注重醫德醫風,對于就診的貧苦患者,經常是少收費或不收費。

至于楚庸是奉天鳳城人,留法學習市政建設與規劃的冷門。畢業時民國初立,拒絕了法國企業的聘請,希望歸國為共和的民國立一份功。然而雖然民國成立,但無論是北京政府還是民黨。干得都是爭權奪利的事兒,無論哪一方都齷齪不已。他回到鳳城老家做了一個地主和慈善家,不甘心荒廢學業的他,自薦到馬六舟政府。恰好馬六舟也需要這樣一個人才,一封電報便將這位大才給招來了。

至于這個魏東齡是到日本學習文化。接受革命黨影響參與革命黨,然而他意識到只有革命不能救國后,轉而學習機械制造。但沒有一所日本技工專科學校接受中國留學生,這讓他心生警惕起來。并且警醒認識到日本人并非對中國友好,他們支持中國人革命。卻對真正想學習技術和科技的人拒絕,這絕不是為中國好的方式。民國初立之后。魏東齡讀了王茂如的《大國崛起》之后,赫然發現國人也可以有這種國際思想,轉學日本的國際關系學,然而卻發現,日本人的教材居然是王茂如編寫的《大國崛起》和他在北大教學一年所編寫的教材。民國三年畢業回國到北京政府外交部求職的時候,因為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魏東齡這個曾經在日本參加過一段時間革命黨的小外交官被掃地出門,只好回到吉林老家。正巧他的妻子與馬六舟二子馬忠學之妻是姐妹,他算是馬六舟的晚輩,更知道如今效力的是王茂如本人,之后,魏東齡欣然來到了呼倫貝爾。

至于最后一個人師少陽,曾經做過三任知縣的師爺,屬于一個全才型人物,他人聰明,但個性有時沖動,不過因在前朝為吏多年倒也埋下不少人脈。因為他屬于舊式人才,一路上西學的楚庸和魏東齡對他很是不屑,而且師少陽是浙江紹興人,一口浙江口音的官話,聽著也讓兩人感到別扭。師少陽也不在意,四十幾歲的人還跟二十幾歲的小伙子斗嘴,那是沒什么城府沒深度的事兒。師少陽倒是與藥王馮金封交談甚歡,這兩人都出身舊式私塾,不同的是一個中舉,另一個兩次考不中后果斷放棄科舉去做了師爺。

王茂如隨后舉辦歡迎酒會,這酒會仿照西方的模式舉辦,只是期間少了許多交際花,呼倫貝爾沒女人啊,十幾萬移民外加八千軍隊,那里有女人?更何況交際花了,便將一個好端端的歡迎酒會,變成了哥倆好六六六五魁首的中國式酒會。那為數不多的交際花,還是蒙古貴族帶來的女兒小妾們,這幫蒙古女人可是兇得很,直把王茂如手下的軍官灌倒了。

王茂如端著酒杯,頻頻與諸位人才飲酒聊天,主持人便是馬六舟學生蹇贊錄,他見酒會熱烈達到,便清了一下嗓子,說道:“諸位,諸位,請聽護軍使大人講話。”大家便停了下來,但見王茂如穩步走上臺面,朗聲道:“諸位,這次歡迎宴會,大家似乎忘記了主角——那就是我們的幾位人才!”他指向馮金封孔慶璽等人,眾人熱烈鼓掌,尤其是新任議長勝福,他雖然丟了呼倫貝爾副都統一職,卻得了議長一職,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吧,年紀大了,做一個議長倒也輕松自在,而且地位崇高。王茂如又道:“咱就不說什么廢話了,大家來呼倫貝爾,都是來求發展的,來求一個安身立命發展一身所學之處。我在此向諸位保證,第一,呼倫貝爾絕沒有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第二,呼倫貝爾只要我在,便永不加稅!第三,三個月,我保證三個月內,呼倫貝爾絕不會有任何土匪馬匪強盜小偷,第四,你們所有人,只要是人才,想要從政我愿意請你,想做經商我愿意保護你們!”

“好!”借著酒勁,大家跳起來較好,這場酒會舉辦的很是成功,也給那些來呼倫貝爾的商人和學者們定下了心,通過他們的口,也給那些移民們定下了心。王茂如的確是不需要什么苛捐雜稅的,他八千人的軍隊,只要是不打仗一個月四萬大洋軍餉外加兩萬大洋的花銷,一年下來才不過七十萬大洋,這些錢只是國內的華興集團便可以完全支付。更何況他還有其他產業,美國的east軍火公司,east機械公司,杜邦集團股份,east連鎖超市,east連鎖賓館,以及留在摩根銀行中龐大的存款。就是那存款每年的利息,也遠遠足夠王茂如在養活四支這樣的軍隊,只是王茂如暫時無意擴大軍隊的打算而已。。。


上一章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