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北洋軍閥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4日  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西門吹燈零零七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 
西門吹燈零零七)


第一百三十二章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

中午大家吃過飯之后,川島等人又回到了休息室,對于他們而言,這里的一切很是驚訝,因為他是如此的不一般,這里似乎充滿了朝氣與拼搏,尤其是這里的體育設施非常完備,讓士兵們從頭到尾不停的運動,并且沒有單調的機械重復。雖然只是遠遠地望了一眼,川島速浪旁邊的人立即拿出本子記下來,并且在小本子上畫出這些體育項目,同時,三個日本人神色凝重,這個第十七混成旅和別的中國部隊是那么的不同,這對日本關東軍是大大的不利啊。

終于等到王茂如開會完畢,任元星又帶他們到了會議室,王茂如一臉的疑惑,問道:“川島君,不知道今日到來有何貴干?”

川島速浪直奔主題說你們抓了我們黑龍會的一名會員,名字叫做前田新兵衛,日本州人,是黑龍會高級會員。對此日本政府,日本關東軍,日本黑龍會希望第十七混成旅盡快放人,并且就第十七混成旅擅自攻擊呼倫貝爾自治政府一事給予解釋。王茂如笑說川島君是代表日本政府來談判的嗎?不知道你在日本政府是什么官職?川島速浪說自己并不是代表日本政府方面,自己只是代表自己,傳達給王茂如君日本方面的意思,自己不希望王茂如君與日本政府有任何沖突。而且,日本政府希望能夠與王茂如君展開合作,許多日本高官對王茂如君很是看重,希望你能夠成為日本人的朋友。

王茂如說我倒是希望和日本人成為朋友,只是你們不希望而已,我們在遠東的敵人是俄國人,而不是彼此。所以,我對于你們支持俄國人表示很難以理解,呼倫貝爾自治政府叛軍手里拿著俄國槍,身邊是你們日本人指揮,你讓我如何相信日本人是希望和我友好的?

川島速浪說這幾個日本人是日本浪人,以賺錢為生,有人雇傭自然是替人出力。但是日本方面不希望任何日本人受到傷害,而且前田作為戰俘,應該享有戰俘應有的待遇。

戰俘待遇?王茂如心中冷笑,說道:“這樣,我希望通過這事兒能夠與你們達成一個口頭協議,你看如何?”

“秀盛君請講。”

王茂如說道:“我希望能夠和你們達成三條協議,一,不再支持呼倫貝爾自治政府,二,與我方合作,三,我知道你們在東蒙進行了測繪,我希望得到全套的東蒙地圖,四,這次協議和放人,只能暗中進行,我私下里放掉前田,咱們也是私下里達成協議。要知道我們兩個國家因為《二十一條》問題有沖突,所以咱們只能口頭上約定,如何?”這三條要求,對為人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條,也就是日本人的東蒙古的地圖,這才是他關心和需要的,日本人用了二十年時間才測繪出東蒙古地圖。

川島速浪心中冷笑小小中官不知天高地厚,嘴上卻說:“事關重大,我希望能夠和上面商量一下,但是近日請務必將前田君釋放。”

王茂如道:“好吧,釋放前田新兵衛沒問題,但是其他人因為幫助貴福被打死了——他們既然作為雇傭兵賺錢,就要知道,雇傭兵除了賺錢還賣命,這一點川島君想必認可吧?”既然前田被捉的事情被發現,迫于日本方面的壓力,王茂如是不得不放人的,從岳啟南刑訊中得到的消息是,日本不是派了一隊,而是派出十幾隊人滲透東蒙古個王爺的軍隊中,前田只是一個代表而已。

如今全國反日風潮涌起,王茂如與日本人達成的這個約定只能是密約,不能簽訂,也不能透露,只能是口頭密約。事實上這股反日風潮,倒不是袁世凱惹的禍,日本人強占了山東之后,覺得應該在弱國上去的更大的利益,于是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妄圖取得更多的利益。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事實上是有備而來,因為它之前便已料定中國缺乏反抗之能力,因而從一開始便警告袁世凱這是秘密條約,必須從速商定,不得外泄。倘若中國不答應,日本就要海陸并進,大舉進攻。而當時的列強都沒有能力前來干涉,美國雖然尚未介入歐戰,但也不愿獨力阻止日本的侵略計劃。對此,日本是早有戰略預估的,因而也就肆無忌憚了。

《二十一條》是袁世凱從政以來最嚴重的外交危機,所幸其應對還算有效得體。袁世凱采取的第一個措施便是利用各種渠道摸清日方的底牌,他先派出日籍顧問有賀長雄返回日本訪問日本政界元老松方正義及山縣有朋,探查其中的內幕,隨后又派人花重金收買日本間諜,調查日方的有關情況,以在談判中爭取主動。

為配合摸底活動,袁世凱在談判中故意采取了拖延戰術,他首先將在外交交涉中不甚在行的孫寶琦換下,并再度啟用了善于在困難局面前談判的前外交總長陸征祥,并指示陸征祥與曹汝霖在談判中逐條商議,務必拖延時間,不可被日本人牽著鼻子走。

陸征祥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難得的外交人才,為了貫徹袁世凱的指示,他也想了很多辦法,譬如日本提出每天開議,而陸征祥則和顏悅色的提出,他的事務非常繁忙,每周只能開一次會,最后使得日方妥協,每周會談三次。在每次談判之時,陸征祥總是故意縮短會議時間,譬如每次開會,陸征祥說完開場白后即命獻茶,并盡量拖長喝茶的時間,這與猴急的日方代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日本代表也無可奈何,因為這畢竟是東方的禮節。

袁世凱的努力最終有了回報,他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的信息顯示,《二十一條》并沒有經過御前會議而下臺。接任首相的寺內正毅后來也不得不承認:“大隈內閣向中國要求《二十一條》,惹中國人全體之怨恨,而日本卻無實在利益。”


上一章  |  最后一個北洋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