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鋼鐵狂潮第828章 接戰!巨艦大炮之巔峰(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民國之鋼鐵狂潮 >>民國之鋼鐵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828章 接戰!巨艦大炮之巔峰(三)!

第828章 接戰!巨艦大炮之巔峰(三)!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09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魯東道夫 | 民國之鋼鐵狂潮 
本章節來自于

從海面往上看,一百多架飛機分散開來齊齊撲上的場面蔚為壯觀,頗有種遮天蔽日的感覺!站在被攻擊的立場上去考慮,霎時就有種四面皆敵,無處可逃的壓抑!

至少一群從來沒見過這么兇狠場面的老將們是如此想的。♀他們打仗那年頭,還都是最大140mm的艦炮七零八落的轟,且大半是對陸地目標,欺負人的行徑。海上對戰的經歷,也就只有陳少寬和沈鴻烈經歷過,其他的人看到的,不過是和平時期的操演罷了。

再看朱斌和陳總司令,云淡風輕,面不改色,人比人氣死人。老先生們不得不服氣,他們的時代徹底的過去了。

兩艘“昆侖級”戰列艦上,包括主、副炮塔在內,密如樹林子一般的大小長短炮管林立,一座座弧形頂在電動引擎驅動下靈巧的轉動,紛紛指向最大仰角的高空!

三座三聯裝的420mm主炮首先開火!最大45度仰角下,每炮一發的對空驅散彈轟然爆發!齊射的巨響霎時間將海面上壓下鍋底一般的凹陷,只不過這鍋底,直徑足有兩三百米那么大!

濃烈的炮口硝煙還未散去,四座三聯裝的203mm副炮緊跟著開火,一樣是對空驅散炮彈,兩撥大口徑炮彈全力發揮能打出二十公里以外的高空,此時卻全部是無線電引爆,在來襲機群的前方轟然炸開!

壯觀的場面赫然呈現!在智能戰術指揮系統的協同下,兩艘間距三公里并行的戰列艦不是為自己防護,而是各自對準兩側,側面副炮相互交叉,兩艦齊發。可以清楚的看到廣闊的空域上,各自兩條間距巨大的彈流彼此交錯,讓每一邊的炮彈密度都達到了最大!

從兩側高速沖擊吸引火力的高速戰機也是有經驗的,大口徑驅散這種手段,日軍自己就經常用。遠遠的見下方炮口噴出濃煙,日軍飛行員二話不說扭動戰機橫向翻滾躲避,絕不在原地呆著他們實在是被精準到變態的防空火力給嚇怕了!

這一手,真是奏效!初速800900米不等的大小兩種炮火,炮彈出膛到奔襲一萬米足足需要十幾秒,連翻帶滾的各自變向狂飆。終于勉強脫出了爆炸區域,就在他們原來直線到達的地方,一連串爆炸煙火頃刻間籠罩直徑兩公里的區域!

420mm炮彈的威力有多大?常規榴彈全裝藥的情況下,爆炸殺傷半徑足有二三百米,那是在地面上!

在空中爆炸的驅散彈,本身因為彈頭結構問題不敢弄得跟小口徑炮彈那么精巧。大多數是采取鑄造的情況下,炸碎的彈頭破片巨大,但數量不一,空爆產生的沖擊波卻影響范圍深廣,而倒霉蛋一旦被破片碰到,恭喜你,那簡直跟拳頭大的實心炮彈直接砸中沒什么區別!

日軍對此是吃過大虧。自己有相關的火炮裝備,所以憑著戰機速度應對起來還算勉強,不過一邊仍有三四架躲避不及的應聲崩碎,那真是炸的跟渣一樣!

203mm口徑炮彈爆炸力不足,但破片數量卻比大家伙還多,殺傷效果甚至更好,其中擊落的功勞多半要靠這玩意。()

但這只是開始!間隔少許后,兩艘超級戰列艦上的其他火炮紛紛打響!

每艘“昆侖級”戰列艦上,經過調整后仍裝有16座雙聯裝76mm高射炮,發射的是無線近炸引信的彈頭。另有20座4連裝40mm博福斯高炮,70mm身管可以提供高射速和高密度,籠蓋五千米以下的空域,一座炮塔一分鐘能打出五百發炮彈前提是得有那么大的供彈機!

這足足是112門高射炮啊!在智能火控操作下,可想而之其打擊密度有多么的恐怖!更不要說。還有六座30mm六管近防炮作為最后的殺手锏,任何人以為這只是一個體格龐大而笨拙的鋼鐵巨人,那絕對是看錯了!

主炮驅散的火力讓來襲戰機很是嚇了一跳!不過作為試探的前鋒,他們早有類似心里準備,隨即沖過那遙遠漫長的15000米外圍后,忽然間眼前一片空曠,預料中,或者說曾經經驗中,應該密密麻麻的127mm高射炮,居然沒見蹤影!

不應該啊!一向以來,中國海軍最牛叉的,就是抄襲人家美國人的雙聯127mm高平兩用炮,組成的主力防空炮火,被他們不知道用什么辦法白菜化量產后,制造出比美國人都多的數量,幾乎裝備了每一艘戰艦,無論是主炮還是副炮。

那么按照道理,這最先進的超級戰艦,絕不會疏漏了15000米到10000米之間的關鍵距離,要知道,大多數的俯沖攻擊就是從這個尺度發起的,也正是殺傷驅散的最佳機會。

再往里一些,5000米到1萬米,那就是76mm炮的天下,甚至到3000米都可以,不過這個距離對于已經俯沖到位的飛機威脅就不太夠,尤其是對戰艦威脅最大的機載魚雷,正是從這個距離上發起的,非常危險!

打頭來試探新艦防空火力性能的,都是幾次戰斗中磨練出來的老鳥,準確的計算著逼進的距離,眼瞅著幾千米一掠而過,預料中的炮彈卻沒有到來這算怎么回事?!

但馬上他們就親眼看到了,到底是怎樣的變故!

首先是從兩艘超級大艦上騰起少量的煙氣,把之前主副炮打出來的濃煙一下子撕開幾個渾圓的空洞驅散到周圍,然后就見已經從前頭受到攻擊重傷,艱難維持速度和方向,朝著戰列艦合身撞擊來的兩架a7m被一簇密集的炮彈直接命中,“轟轟”炸開燦爛的火球后當空消散,稀稀拉拉的變成碎片灑向海面,精準的令人絕望!

隨后就是他們親身驗證了!剛剛接近一萬米的斜向距離,高度大約能有三千米的樣子。兩艘戰列艦上再次騰起濃烈的煙霧,這一次,卻是兩艦各自的16座雙聯裝自動高射炮一齊開火,仍舊是兩側交叉,相互協防。彈道計算的精確令人發指,每一邊,都形成了至少三十多發、前后錯開的密集彈雨!

76mm全自動高射炮,采用電動旋轉裝彈機,每個大“彈鼓”裝有20發炮彈,而每座炮塔可以輕松的一分鐘打出去6080發炮彈那么快的射速!

龐大的艦體根本不在乎連續的后坐力影響。()在大多數高射炮還處在每分鐘25發最高的速度下時,這種擁有60倍身管、最遠射程17500米、最大射高14500米、對空殺傷12800米的家伙簡直就是金屬風暴一半的可怕存在!

于是一群日軍老鳥們馬上就理解,為什么人家不安裝127mm雙聯炮塔了既然可以用小一小半的口徑就能完成任務,占據面積卻小至少一倍,炮塔噸位更低一大截,發射速度和密度更高。發射距離也不差,當然要用更合適的!

這么想也可以,但中國人不會給他們解釋,其實是因為127mm火炮的生產跟不上,且小型化近炸引信和高爆破片殺傷彈頭的性能大大增強,基本取代了前者等等多種復雜原因造成。

一波一波的炮彈在空中打出來整齊的彈道,從高空看去十分壯觀。但需要面對這玩意的聯軍飛行員們卻內心冰冷,紛紛破口大罵:“該死的!下邊的都是怪物嗎?為什么會有這樣密集的炮火?他們船上裝了多少火炮?一百門?!”

猜錯了!一百門不止!加上主副炮,那就是135根炮管,再加上六門近防炮,那就是141門炮,一艘戰艦!這還不算導彈呢!

要知道,全部使用高強度太空合金裝甲后,標準排水量都有萬噸的龐然大物,空間之大足夠容納一座小城市,幾千人的生活起居。完全上岸那就是一座小山,裝這些炮管真的很多嗎?朱斌都嫌不夠!

沖擊在前的戰機左躲右閃上下翻飛,跟穿花蝴蝶似的使出渾身解數,別提什么陣型了,分散的好似天上胡亂落下來的冰雹一樣。仍舊有三分之一被連續兩撥炮彈給轟的當空爆碎!

剩下的飛機驚魂未定的拼命穩住陣腳,繼續向前逼進,然后眼睜睜看著兩艘隱沒在滾滾濃煙中的超級戰艦上,不斷破開的炮口煙霧噴出一條條整齊劃一的彈流,簡直跟超大口徑航炮一樣的變態搞法,跟著機群行動的軌跡,有條不紊的攔截,那炮彈射速,讓人極度懷疑是不是有條彈鏈跟機槍似的在供應!

還是猜錯!不是彈鏈,而是裝彈機!但這些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趁著前面先鋒機群吸引炮火的空檔,跟在后面的轟炸機紛紛降低高度貼到海平面上,因為一開始就選擇側面進攻的策略,全部清一色格魯曼tbf復仇者魚雷機基本安全的沖到了數百米低空,然后開足馬力朝著如山一般巍然聳立的目標狂奔!

......其實就算他們使出吃奶的力氣,把發動機功率開到最大,越不過是450公里的時速而已,相對于動輒六七百公里的戰斗機慢的相當可以,不過只能這樣,再快一些,那魚雷就受不了投放碰撞力量了!

三千米!至少要到三千米之內,才能施放魚雷!只要一直貼著海面飛行,其實是最安全的!

令人欣喜的,貌似整個艦隊編成非常的匆忙,驅逐艦們都沒有開到位,兩側危險距離上居然沒有護航的,難道說這兩艘超級巨艦對自己的能力十分放心?還是有其他的手段?

那都顧不上去想!總之要快速接近,發起猛力的攻擊,就是最好的選擇!

接近!接近!每一秒鐘都能看到大片的海域,騰起的浪花,在身下一掠而過,轉眼殺到六千米,目標越發的清晰!

架或者十幾架tbf一組,分散成寬達兩公里的平行陣列,前后錯開的向前狂奔,最大化的拉開間距分散對方可能的阻攔炮火,一切都事先試驗過無數次。行之有效!

但限于高度和角度,加上炮火發射的滾滾濃煙,視野不清,他們卻沒有看到,就在炮彈齊射的空檔里。兩艘戰列艦的后方,那一片本來還能再裝上一座炮塔的平甲板上,悄無聲息的滑開一片突起的厚重復合裝甲,黑洞洞的四方窟窿里,各自先后噴出兩條粗壯的大家伙,更加濃密的煙火推著足有五六米長、水桶粗的導彈沖起來數百米。耀武揚威的在天空中展示其不同尋常的優美身姿,隨即彈道一偏朝著外側陡然沖出去!

導彈!中國人的導彈!或者說日本人命名的有腦子的會拐彎的火箭!

所有剩下的戰機百忙之中都看到了這一幕,霎時間就覺得菊花一緊,腦門上青筋蹦蹦直跳!傳說中,這東西百發百中,且根本無法逃脫。一旦被頂上,就等于死神鐮刀揮下,非常的危險!

是了,如此重要的超級戰艦,不裝備一些他們最先進的武器,是說不通的,起碼日本人就知道。對方絕不是那種有錢沒處花亂來的家伙,現在果然被不幸猜中了!

不過,貌似竄出來的家伙個頭不小啊!用來打飛機,是不是太奢侈?那模樣看上去都不比一架飛機小多少了!

無從判斷,也顧不上,所有的前鋒戰機都在狂風暴雨一般的防空炮彈中艱難的躲避前行,每一秒鐘都跟一年那樣的漫長!

貼著海平面沖擊的轟炸機們卻清楚的看到,左右兩側,前后分開的各自兩條白色身影,拖著粗壯的白色煙氣尾巴。在幾百米高度飛行了沒多久就一個跟頭扎下來,貼著海平面撐死三五十米的樣子跟他們這些機群做對攻!

難道是為了打飛機?tbf機群不敢妄動,因為無法預料到底是沖著誰去的,只能各自祈禱,碰上了就倒霉。碰不上的就走運,總之,各安天命!

想法,很好!但結果,卻是誰都想不到的!

首先發射的渾圓導彈貼著海面以亞音速疾奔數千米,一眨眼已經到了距離敵機不到千米的地方,幾乎是一晃眼就可能錯過的樣子,突然,彈體前部“嘭”的四面分散,內部赫然是七條手臂粗的小巧導彈應聲離散,彈頭紛飛的同時,屁股后面的小型固體發動機噴出耀眼的火光,推動細長的導彈驟然間加速突破音障,各自鎖定一個目標,一頭撞上去!

“轟!轟轟!”

一連串的爆炸在幾秒鐘內接連爆發!但見大幅度分散的平飛的轟炸機在海平面上炸起一個個耀眼的光團,如同大口徑炮彈爆炸的威力,一下子把飛機炸得稀爛,最次也是炸碎了翅膀或者發動機什么的,殘骸一個跟頭栽下去撞擊在水面上,連同腹部掛載的魚雷一起,撞得粉碎!

后邊以及最外圍的tbf同時看的一陣眼暈,鬧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況!命名是一個粗壯的身影快的跟炮彈一樣沖過來,可謂什么離著那么老遠的家伙也都跟著爆炸了?前面可沒看到有炮彈過來啊!

見鬼了!

無法理解這樣的奇怪情況,洋鬼子們只能在胸口使勁的畫十字,同時為那些可憐的倒霉蛋們默哀誰讓他們命不好,先給這奇怪的東西盯上了呢?但是且慢,后面,還有!

后發的導彈箭矢一般穿過爆炸濃煙,拽出一條旋轉翻滾的湍流通道驟然間出現在后面的分散機群前方,這時候終于有眼尖的看清了,那水桶粗的身影猛然炸開,細長的身影噴出火焰如離開母巢的馬蜂一樣,一下子分散開來,一時間甚至都難以判斷到底是碎片還是什么的短短幾秒鐘功夫,那玩意就以子彈般的速度驟然沖到近前!

別看只有手臂粗的彈體,長卻有一米多,頭部卻是一個渾圓的遮光玻璃結構,其實是主動雷達,中部的戰斗部內裝藥不過幾公斤,但外殼卻是預制破片和陶瓷超硬殼,接近目標爆炸會產生數千個大小不一的破片,前頭更有鋼錐一樣的殺傷物傘狀噴發出去,像是飛機這等薄皮結構,一下子就能打出大窟窿!

就這樣,第二波的爆炸在眾多飛行員眼睜睜的注視下轟然爆發,威力大的讓人以為陷入到了防空炮火地獄之中!

兩發子母導彈過后,二十多架轟炸機當場完蛋!從造價上說,真不一定誰賺便宜,但對于兩艘超級戰列艦而言,威脅一下子解除了大半!

剩余的轟炸機頓時變得孤零零,但仍舊堅定不移的繼續向前突進!這時候他們離著目標越來越近,沒有回頭路,只要把魚雷放出去,就是勝利,來吧!

天空中,吸引炮火的高速戰機沖的更低,發動機急速工作產生的嘯叫聲聽上去撕心裂肺,因為過載嚴重,不少飛行員甚至出現短暫的黑視,胸口壓抑的好像有千斤大石頭壓住了一樣,機體吱吱嘎嘎的怪叫,不知道是不是下一刻就要解體!

近了!終于沖過了五千米的防御邊線!

久經生死戰場的日本飛行員卻沒有松口氣的打算,反而集中全部的精神,瞪大眼睛死死的看著戰艦,在開炮的瞬間,記住暴露出來的景象,拍下照片,這都是寶貴的情報啊!

(九頭鳥書院)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地址/2/2326/


上一章  |  民國之鋼鐵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