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鋼鐵狂潮第534章 長城再戰(十四)導彈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民國之鋼鐵狂潮 >>民國之鋼鐵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4章 長城再戰(十四)導彈2

第534章 長城再戰(十四)導彈2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25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魯東道夫 | 民國之鋼鐵狂潮 

JH2四引擎重型轟炸機還是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這種從1934年第一款“天鳳”四引擎民航客機誕生之后,就開始并行開發的重型空中戰斗單位,在1937年時已經完成樣機也小批量生產工作,并迅速裝備到了部隊當中。只是鑒于當時的作戰環境,暫時不需要出動這種高級玩意。

不過,得到了近乎無限資源支持的飛機設計部門卻沒有就此停止研發,反而在得到了其他動力單位新發明的支持下不斷推陳出新,而為此類大型作戰單位配備花樣繁多武器系統的事情就更加數不勝數。

這其中,第一款被投入到實戰中的空地近程戰術導彈,被首先納入到轟炸機的運載作戰平臺上。

JH2轟炸機身材修長而健壯,擁有翼展32.38米,機長29.56米,機高8.83米,機翼面積159.89平方米的熬人尺寸,空重28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63320千克。在此基礎上,可以做到最大平飛速度602千米/時,巡航速度380千米/時,升限11000米,航程6570千米。

全封閉式隔斷式加壓加溫座艙,可以保證飛行員不必擔心萬米高空的極寒和缺氧,在寬敞的機艙內跑進跑出絕無問題,這是從客機方面移植來的福利。

在武備方面,配備有8挺12.7毫米機槍,分別部署在機艙中部上面、底部。尾部下方,各自兩挺并行,在機頭兩側則是2門20毫米機炮,總體載彈量10000千克。

為了達到此等高要求,飛機采用了四臺狂風R19352活塞發動機,每臺功率2600馬力。

這樣的大家伙,在當今世界上堪稱無敵狀態。航速上,能夠追上它的寥寥無幾,追的上但不一定夠得著升限一萬米還能開火的沒幾個。便是日軍最先進的九七艦攻都不行。飛機的外殼也是采用高強度鋁合金外加超輕復合纖維材料填充,防彈性能一流,大口徑高射炮都夠不到他。少許破片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

如此的大家伙成本自然也是很高的,一架足有45萬美元,這還是直接采購的成本價,便是財大氣粗如朱斌也沒有生產太多,每個軍配屬一個團就算到頂。

光有了好家伙,從高空丟炸彈這活兒未免太簡單,完成任務更好的有JF1游隼、A23空中坦克,還有從來沒露面過的四引擎“肥龍”以“天鳳”二代為藍本設計制造的空中炮艇,攜帶一門76mm榴彈炮的低空超級殺手,都挺合適。對付一般的陸軍單位未免大材小用。

而用來打擊海上目標。或者直接攻擊日本本土?也得有機會不是?再說,從萬米高空沖著海面上移動的戰艦丟炸彈,跟漫天撒胡椒面沒區別,純粹浪費錢吶!

直到KC1型導彈的出現。

在朱斌和海軍、空軍一直要求下,以馮.卡門、馮.布勞恩、特斯拉還有束星北等多國精英抽空參與帶動下。從航天研究所衍生出火箭武器實驗室之外,又加了個導彈實驗室,并在使用了千百次的探空火箭基礎上搞了一款導彈出來先安撫住各路人馬。然后,幾位大神級別的各自回去繼續干感興趣的工作,丟下一幫中青年們在馮.布勞恩帶領下繼續擴充產品線。

即便是一群科學大家不用心的應景之作,KC1導彈仍具有相當完善的數據和性能。它采用飛機式氣動布局。尖長勻稱的頭部內裝有主被動雷達、紅外線導引頭,后邊是足可裝載500公斤高能炸藥的作戰部,圓柱形高強度半鋁殼彈體中部,則是兩面大掠角梯形主翼,后部則是四面X型布置的尾翼,氣動阻力小,而飛行穩定。

動力系統為一臺液體火箭發動機,總長度8.15米,彈徑650mm,翼展2.2米,總重量為1550公斤。

導彈的最小作戰距離為10公里,最大為150公里,可以以超音速飛行,被動感應強烈紅外線或者雷達信號,或者在主動雷達制導下尋的攻擊,性能完善而覆蓋面廣泛。

按照朱斌的想法,這玩意其實可以先做得小一點,從而可以裝備到各種空中轟炸單位上,但耐不住海軍的人眼睛都死盯著皮糙肉厚的戰列艦不放,認為太小的導彈不足以洞穿其動輒數百毫米的裝甲并造成巨大殺傷,又沒形成各兵種自己導彈體系,而暫時罷休。不過想想這款除了發動機之外,主要結構框架沒有什么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就將就用了。

這么好用的東西自然不可輕易示人,朱斌卻也是兜里有寶就憋不住的脾氣,終于逮著機會試試成色,哪能不放手開搞!

不多時,兩架JH2重型轟炸機在戰斗機的護衛下迅速降低到2000米高空,下邊就是日軍重鎮興隆!此地不但是第九師團司令部所在,更是其后勤補給中心之一,另外在不遠的鷹手營子滿碳也罷此地當大本營,正在瘋狂開采掠奪此地的煤炭、鐵、石灰巖和金桐等復合礦產資源,一座大型水泥廠也構建于此地,乃日軍守衛重中之重。

不過這次轟炸的目標并非興隆,兩架轟炸機上的人遺憾的瞅瞅下邊,集中精神到前邊的攻擊方向。由衛星和偵察機同時給出的坐標諸元輸入駕駛倉內火控計算機后,略略調整下位置,在機載雷達捕捉到日軍240mm重加農炮開火時,耀眼奪目的炮口火焰信號后,毫不猶豫的按下開關。

一道微弱的電流猝然激發,掛在機翼下方的兩枚導彈應聲脫離掛架。幾秒鐘后尾部火箭發動機猛然噴出耀眼的火焰,催動笨重的彈體驟然加速,輕松突破音障后在天空中劃出兩道曲折的軌跡,以迅雷之勢猛撲向藏在山底的目標!

四個日軍重炮陣地上,對遠方的攻擊仍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有縱深幾十公里的防空警報體系,有密集的攔截陣勢,他們并不擔心會被空襲。兜了個大圈子繞到后方的轟炸機并沒有引起他們太多的警惕,四門大炮仍在慢悠悠的噴吐著要人命的煙火。

但就在這時,告警電話突然在山間指揮部急促的響起。部署在高山頂部的觀察哨用氣急敗壞的語氣大叫道:“支那戰機發射了不明武器,很像他們的火箭,但更大。飛的更快,正向你們過去了,建議立刻采取規避措施……!”

他的呼喊還沒有完,忽聽得連續兩聲巨響傳來,緊著著就聽那邊一陣絕望的慘叫聲,嗞嗞啦啦的電流聲,最后變成一片持續不絕的靜默!

先發兩枚導彈各自循著軌跡高速沖向目標,剛剛打完了炮彈仍在冒著煙氣的炮口,好似黑夜中的明燈一般閃亮誘人,紅外加雷達制導下的導彈縱然偏差足有幾十米。但卻絕不會像航彈一般直挺挺的墜地,而是在離著地面數百米的山谷中如靈蛇一般兜了個大圈后,沖著最底部那些凹陷的平臺一頭扎過去!

正在忙碌著防炮的日軍只看到兩個屁股后面拉著詭異火焰和白煙的細長家伙以驚人的速度破空而來,還沒等作出躲避的動作,導彈已經一頭撞在大炮基座上。碰撞式引信頓時激發戰斗部內高達500公斤的混合高爆炸藥,“轟轟”兩朵蘑菇云霎時間沖天而起!

重達55噸的大炮好似超級大玩具一般當場被炸得凌空解體,十幾米長的炮管子硬生生扭曲變形后撕扯下來,深深砸進山壁之內,陣地平臺方圓數百米范圍內,所有的人和彈藥、機械車輛以及偽裝物在一瞬間被掃蕩一空。核心處的徹底蒸發殆盡,數十上百的日軍一眨眼死的精光!

更大的災難接踵而至!被借助山勢硬生生挖空的山體固然堅固,在鋼筋混凝土網加固后能夠承受住大炮發射時的震動,但絕對扛不住超音速導彈直接撞擊并爆炸后造成的沖擊,眼瞅著數百米高的山崖劇烈的顫抖著,從半山腰處“喀拉啦”裂開數十條大縫隙,隨后成千上萬噸的石頭在引力下脫離山體,“轟隆隆”整個垮塌下來!

爆炸產生的颶風隨著蘑菇云首先沖上半空,緊跟著濃烈的煙塵和山體滑坡崩塌造成的巨響隆隆動地而來,好似地震似的傳出幾十里遠,建構在山體上的防空堡壘搖搖欲墜,大片的煙塵沿著山谷向兩邊高速奔騰蔓延,猶如山洪暴發,世界末日!

1分鐘后,另外兩枚導彈緊跟著發射出去,狂奔三十公里后不負眾望的將另外兩個炮兵陣地一鍋端掉,其中一枚人品爆發,竟然直直的沖進了高達二十米的山洞中爆炸,巨量的炸藥發揮出恐怖的破壞力,呈喇叭形擠壓噴發的能量把門口的大炮撕成碎片后,把平臺上的所有日軍士兵清理一空!

向內沖擊的火焰狂飆燒光了所有的氧氣,席卷所能遇到的一切人、物盡數燒成渣渣后,從數十個透氣孔中噴出來,整座山好似燃燒的火炬,蔚為壯觀!

如此大的爆炸同樣造成了山體的巨大破壞,崩塌、落石處處可見,建構在頂部和附近的大量防空工事應聲崩裂崩毀,造成的死傷以數百計!

日軍廢了偌大的心血力氣,花了無數錢財構建的四個重炮陣地,就這么一眨眼功夫便成了碎石堆,陪葬的,是整整四個炮兵中隊!

十幾架俯沖轟炸機都莫可奈何的深藏目標,如此輕而易舉的一擊毀掉,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朱斌,在指揮部里看到這一幕時,也忍不住跳起來用力一揮拳頭,破開罵道:“叫你他娘的放冷炮!這下子舒坦了吧?”

密云北和平谷縣兩處戰場上,正在苦挨重炮打擊的兩路人馬突然發現,那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威脅歇菜了,稍微愣怔了少頃,隨即大喜的吆喝起來:“小鬼子的重炮完蛋了,兄弟們,沖啊!”()


上一章  |  民國之鋼鐵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