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鋼鐵狂潮第516章 第二次造艦競賽(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民國之鋼鐵狂潮 >>民國之鋼鐵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6章 第二次造艦競賽(三)

第516章 第二次造艦競賽(三)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5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魯東道夫 | 民國之鋼鐵狂潮 
經過幾年的折騰,基本上德國高層都摸清了希特勒的脾氣,只要不是陸軍那些榆木腦袋的老將帥們還是對陸軍下士先生保持一定的不服,雷德爾司令這種還是比較善于變通的。◎聰明的孩子記住網超快更新網◎

得到消息之后,他馬上就想到了自己可能面臨的問題,來之前都準備妥當,果然關鍵時刻起到了作用,起碼堵住了希特勒那喋喋不休能連續噴幾個小時的嘴巴。

“興登堡級”戰列艦,是海軍“計劃”至關重要的一環,包括艘強大的戰列艦,第一期的設計參數已經明確了,并曾經呈報過給希特勒審閱,只不過時間隔得太長,估計希特勒早都忘得一干二凈他多忙啊!

雷德爾心知肚明小胡子的一貫喜好,上回“俾斯麥級”因為主炮口徑太小的問題就挨了好一頓批,好不容易圓過來,讓兩艘戰列艦好歹的快速開工了。這一遭,不用說問題又是出在類似事情上。

所以來之前,他帶著的圖紙已經是修改過的升級版,不管合適不合適,先應付過去再說。

希特勒對于海軍建設那是相當上心,經常親自下手參與戰艦設計什么的,時不時提出個異想天開的指標,就得讓刻板的工程師們好一通忙活,至于合適不合適呢……反正過幾天他又有新的想法了。

現在,雷德爾帶來的圖紙說明攤開在辦公桌上,他伸長脖子第一眼先看向炮塔。不由滿意的點點頭,不錯,這回總算稱心如意了。

雷德爾給解釋:“最初的‘興登堡級’設計采用403mm的雙聯裝主炮,不過后來我們想到,可能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另一個420mm主炮的方案,保證在口徑和射程上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但這樣一來,戰艦的排水量就要從5萬3千噸增加到6萬噸……。”

不等他說完,希特勒用力一揮手:“不要考慮那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德國的主力戰艦必須是無敵的。選擇420mm主炮,這個是不用懷疑的。我們的工業技術是世界最好的,沒有什么可以難得住德意志的優秀工人!”

“遵照您的意思,元首。”雷德爾嘴角微微一抽,早就料到是這個結果了。

不過真要干起來,可不那么容易,別的不說,光是420mm主炮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呢。誠然。之前研制的SKC34型15.9吋(403mm)52倍徑主炮已經成功,還被國人坑蒙拐騙給弄了去一些技術,但更大的卻暫時沒有設計制造,只是在其基礎上,直接擴膛成420mm的試了試。

不得不說,德國的冶金技術果然強悍。被摳薄了炮管后變成48倍徑仍舊能用,射程、射速和身管壽命變化不大,若是送到國去讓他們幫著硬化處理一下,或許還能更好一點,如此一來整艘戰艦的設計不用傷筋動骨的大改。否則光是四座雙聯裝主炮塔就能操死設計師們希特勒不給時間!

雷德爾看他那模樣比較興奮,趁熱打鐵的建議:“為了保證能盡快開工,不必進行大幅度的設計改變,我們認為,應該適當地加大裝甲帶和炮塔防護方面特種合金的使用量,這樣就能保證同等尺寸下擁有更大的空間和防護力。也能讓偷竊情報的英國人作出錯誤判斷。”

他才不要回頭推倒重來!否則光是全新設計炮塔、主體等工作,起碼得忙活到明年,萬一元首閣下再拍腦袋出點啥幺蛾子,等開工建造不定猴年馬月!

這借口找的好啊!希特勒拍著桌子罵道:“討厭的英國佬!早晚要收拾他們!嗯,你提的意見非常好!特種合金嘛……。”

希特勒沉吟起來,卻讓雷德爾把心提到嗓子眼上,默默的祈禱:“你就趕快答應了吧!”

所謂“特種合金”,指的是從朱斌那里弄來的不到十萬噸太空超輕合金。和這些年辛苦冶煉出來的幾十萬噸鈦合金。鑒于這兩種合金的強大和稀缺、珍貴,希特勒是親自抓,哪怕是一公斤的使用都得他批條,另外,掌管空軍的戈林那混蛋看出好處來,多次要求給空軍盡可能留的多一些,以便造幾架“誰都打不下來”的防彈專機,給元首閣下使用。

其實,暗地里那廝少不了假公濟私,不過希特勒很喜歡,飛機那玩意皮太薄了,重機槍都能掃下來,用太空合金和鈦合金來制造,雖然昂貴的跟黃金等價,可安全啊!沒什么比他自己的老命更重要的。

不但是專機,他的專車,專列,住宅,防衛部隊的防彈衣,都是用這兩種合金加上凱夫拉內襯復合裝甲制造的,不說堅不可摧,起碼一半手段是弄不死他的。

希特勒也不是那種目光短淺的人,相反他很雄才大略。上次造“俾斯麥級”,就在主裝甲帶和艦橋、主炮塔等各處用了幾千噸的鈦合金、太空合金層,和凱夫拉內襯,結果艦體空間比原設計多了老大一截,排水量減了兩三千噸,航速都提上去一塊。

秉承“少而精”的建造原則,德國不可能跟英國鬼子拼戰艦數量,那么質量上加強一點,就成了必然。

終于,希特勒重重的一點頭:“可以!必須不能讓英國人知道的太多!或者可以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唔,這件事情要迅速的辦!埃里希,我們的時間可是很緊張的!”

埃里希.雷德爾司令肅然點頭:“明白!請元首放心,海軍一定不會拖后腿的。”

希特勒滿意的連連點頭:“對你的能力我一直非常放心!”

雷德爾很想翻白眼表示抗議。剛才還非常不滿意來著,元首閣下還是一如既往的多變啊!

不過能把場面應付過去就好,雷德爾已經打定主意,在盡可能湊合的情況下,戰艦主體能不大改就不折騰了。主炮口徑必須得按照元首閣下的意思來,炮塔設計應該變化不大,只不過炮膛和揚彈機等微調必須有,此外裝甲帶各方面要做調整,很可能,還得向國人進口一些等離子焊接機和復合裝甲材料……。

如此一調整。德國新造主力艦的各項指標就初步確定了,標準排水量5萬6千噸,滿載排水量6萬3千噸,全長278米,水線267米,全寬38米,吃水9.6米,動力總數165000馬力。最高30節航速,續航能力16000海里(19節)。

主武器為4座雙聯裝420mm/48倍徑火炮,副炮為6座12門150mm高平兩用炮,8座16門105mm高炮,8座16門37mm高炮,以及6座24門20mm四聯裝高炮等等。在防空火力方面,可謂不遺余力。

裝甲方面依舊沿用成熟的全面裝甲設計,不同的是參照國同行們的一些先進經驗,在保留穹甲結構的同時,減少與上甲板之間的一層隔艙。而將所有的動力系統、彈藥艙、油料等盡可能下沉,如此一來脆弱的關鍵設施就能得道最大程度的保護。

此外裝甲帶除了德國最強的KCn/A和h鋼以外,特別加掛一層由太空合金、鈦合金組成的高強度外層,并在第一層隔艙和彈藥庫、油料庫及動力艙外面,用了大量厚厚的凱夫拉裝甲襯板。

如此一來,整艘戰艦的防御能力堪稱暴增!由原來單一裝甲的主側舷300mm增加到384mm理論厚度。而強度和彈性都大增,炮塔正面、指揮塔等關鍵部位都在420mm以上數值,而多層疊加之下,想要擊穿進入內層隔艙造成破壞的話,打來的炮彈至少需要穿透不少于550600mm的復合裝甲,和至少150mm厚的凱夫拉襯板層才能做到。

全面裝甲和穹甲設計的優勢就體現在這上面,無論從什么角度和距離上打來的穿甲彈,必須面對層層疊疊的阻攔。而不是打穿一層就能建功,爆炸被襯板和隔艙吸收、緩沖后,對艦體龍骨的擠壓、沖擊破壞都相應減輕,綜合算起來,戰艦的生存能力幾乎提升一倍。

特別是滿載后近乎水平的穹甲和幾乎都放在下層的主要結構,安全之余,艦體的穩定性和抗浪能力大幅度提高,特別適合于條件惡劣的北海以及大西洋戰場。不得不說,德國人的設計能力還是非常強悍的。

唯一的不好處,是相較于其他各國采用的重點防護設計,戰艦裝甲重量大大增加,復雜性也高了不少,總噸位上,起碼比人家高出來兩三千噸甚至更多,相應的航速就要受影響,可配合德國獨特的戰略理念,難說誰對誰錯。

無論如何,雷德爾司令總算又過了一關。其實回頭他想想,這種事情未必是壞的。如果沒有外部力量一而再的逼迫,希特勒還不一定就能如此火燒火燎的要求海軍加快建設步伐。

而作為海軍司令,能最大成的快速增強武裝力量,不正是他最樂意看到的么?

唯一的遺憾是,在“齊柏林級航空母艦”的建造上,還是不能痛痛快快的進行,第一艘好不容易完成了主體建造,可艦載機卻遲遲供不過來,不是德國制造不出,而是該死的戈林叫囂“天上飛的都歸我管”,非得要把航母上的戰機歸入到他的管轄范圍,這不扯淡么?沒有飛機,航母有屁用啊!

第二艘的建造迫在眉睫了,吸取國朋友的經驗,幾乎全部推到了重來,原先從英國人和日本人那里學到的一些雜七雜八拼湊的設計被拋棄,全封閉直通甲板、斜向寬甲板,緊湊小艦島,三面升降電梯,斜角滑躍起飛、阻攔索回收和甲板管理等等寶貴的絕密資料都交換了來,新出的圖紙看著就讓人心曠神怡,可能不能順利的造出來服役呢?

還是未知數啊!

最快更新,請。


上一章  |  民國之鋼鐵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