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鋼鐵狂潮第145章 誘拐火箭大神(三更求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民國之鋼鐵狂潮 >>民國之鋼鐵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5章 誘拐火箭大神(三更求票)

第145章 誘拐火箭大神(三更求票)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7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魯東道夫 | 民國之鋼鐵狂潮 
第145章誘拐火箭大神

第145章火箭大神(三更求票)

商業消息調差所德國分部的工作效率極高,這才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整理出一大篇兒的人才名單,尤其是朱斌最為關注的航空航天技術人才,瓦爾特.多恩伯格赫然占據頭榜第二位

這位不到四十歲的俊才同樣出身柏林工業大學,去年受聘于德國陸軍軍械部掌管火箭研究工作,今年設立了特地的實驗室,帶著一幫年輕人進行液體推進火箭的研究工作,其中就有史上最偉大的火箭科學家沃納?馮?布勞恩,這位載入史冊的大牛人

想不到這位也來參加學術聚會,正好,省了挨個拜訪的時間,也省的讓德國人起疑心啊

朱斌笑的山燦爛,悄然欠身致意道:“很高興見到您,多恩伯格先生。.(.)第.一.中.b文\s關于您問的這個問題,涉及到一些商業機密,請恕我不能回答的太細致。不過我能夠確定的告訴您,我們目前取得的實驗成果,是全方位的超越。除了基本理論之外,至關重要的火箭發動機、推進劑,制造火箭所需的金屬、非金屬高強度材料,各種相關的電子元器件,遙控技術等等都有突破,實用化只是時間問題。此外,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研究沒有錯,單級的氫氧火箭推進器是無法飛入太空的。需要多級火箭以接力方式進行。”

不多說不多說,其實幾句話之間已經透顯了許多的可疑問題。

這個時代,對于火箭研究才剛剛起步,許多方面還難說成系統的進行,遙控神馬的干脆就不去想。瓦爾特.多恩伯格聽得好似百爪撓心一般,他跟在場大多數人不同,不只是民間愛好者和業余研究,他是隸屬軍隊的正式研究人員啊早一天出成績都好,每一點滴的進步都是天大的功勛

瓦爾特.多恩伯格按捺不住霍然起立,雙手捏成拳頭緊張的問:“朱先生,有沒有可能讓您的實驗室里這方面的專家來德國進行技術交換?”

一堆專業人才慢慢安靜下來,停止討論,眼睛直勾勾盯著朱斌。好不容易碰到一個貌似什么都明白的高手,雖然來歷出身理論各方面都還值得進一步商榷,可真能獲得一些真知灼見,絕對是好事一樁可惜他不是德國人。

朱斌無奈的聳聳肩:“目前沒有太好的辦法。諸位應該知道,火箭技術其實就是軍事技術,關系到一個國家戰略威懾的能力,目前gd實驗室的專家一切都需要保密,我們只能在一些外圍技術方面有限度的合作,比如高溫材料方面。”

又是一顆香噴噴的餌丟出來,朱斌心眼可算是壞透了的。

高溫材料,實際上是火箭研究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研究專家都為這個頭疼,火箭推進劑噴發時產生數千度的高溫,一般材料幾秒鐘就完蛋,根本支撐不住‘火箭外殼需要承受巨大的力量,強度不夠也是白搭,還有其他的等等,材料,就是一切的根本啊

小克虜伯終究覺出有點不大對勁了,咳嗽一聲上來拽著朱斌低聲道:“朱先生,關于這方面的內容,我看是不是找另外一個時間討論?這里……不太合適”

他認識瓦爾特.多恩伯格先生,作為德事復興的重要方面之一,火箭是新的重心,絕非表面一般不受重視,只是暫時沒有突破罷了。但現在朱斌大庭廣眾之下亂噴,雖然來得都是德國人,基本都靠得住,可就怕隔墻有耳啊

朱斌好像才覺出自己失言了,趕緊住嘴:“噢噢很抱歉,你知道,我這個人多少有點小病,說起技術類的就不容易停止……好吧。那么先這樣?”

奧博特這個掌管人已經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就覺得腦子有點亂。這個gd實驗室什么來頭啊,怎么一個出來亂逛的家伙都能說出這么一大套玩意?聽上去比他這種半輩子研究的學者還通曉似的難道他們真的那么牛叉?

朱斌想了想,扭頭對瓦爾特.多恩伯格道:“不過說到合作,多恩伯格先生,如果您或者哪位有興趣,能夠試試去gd實驗室工作,我想那里能夠答您的一切疑問。”

瓦爾特.多恩伯格只能可惜的攤手、搖頭。他身負重任,怎么可能去啊

小克虜伯卻眼神一閃,問道:“朱先生,您的海軍裝備技術研究所里,是不是也有相關的研究部呢?”

朱斌點頭:“有的,現實上,許多的實驗我們都是打算放在那里做的。只是到目前為止,中國這方面的人才實在太少,所以……。”他聳聳肩,一副無奈的表情。

“那么,我們是不是能夠試著成立一個聯合研究機構呢?就中國和德國兩方面的?或者秘密一點的?”

“聯合研究所?”朱斌皺著眉頭,作出慎重思考的表情,眼角卻看著小克虜伯和多恩伯格等人期待的表情,好一會兒,幾個人都快繃不住勁了,才點點頭,“這倒是個極好的建議我覺得可行”

“太棒了”

兩個人一拍手,喜形于,恨不得上來狠狠親他幾口

兩人并不懷疑朱斌在胡說八道,要知道信譽都是一點點用現實建立起來的,朱斌出道一年來表現的種種作為都證明,他是個有實力有能力的人,而德國方面比任何人知道的都多,尤其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尖端技術方面。不說別的,就材料來說,一個鈦合金,一個“石龍”纖維,測試結果都令嚴謹的德國人大為驚訝而剛才朱斌講的內容,也絕非胡說八道,學術上的東西,不了人啊

折騰到這份上,本次的聚會其實已經嚴峻偏離軌道了,無論是召集者奧博特還是多恩伯格都沒心思再說,光是四個宇宙速度就值得他們回去好好研究一圈兒的。更不要說,還有可能的遠東實驗室一個能正式得到gd實驗室科技成果的地方。

朱斌還真不是信口開河的亂來,現實上,他也有此類的想法。飛船浮出水面的時間不知道要多久,看情況沒有個一年半載別想完成,那之前總不能閑著吧?自己老是往外丟研究成果和發明,遲早會被全世界的財團勢力紅眼下黑手的,到時候不能窮于應付啊

綁架科學家這買賣還得繼續做,但正常的研究機構也得搞啊,中國國內又不是沒有人才,總得有個地方劃拉過來不是?

嗯,中德合作研究機構好啊德國人提出來的,老蔣他們都不會反對,說不定還挺高興到時候自己上下其手,嘿嘿嘿

參觀再一次草草結束,瓦爾特.多恩伯格很善于抓住機會,間接離開會場跟著小克虜伯和朱斌一起離開,這時候,朱斌才發覺,不斷跟在其身邊的英俊年輕人,赫然就是馮.布勞恩

“哈哈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買一送一,好得很”

朱斌心里狂笑,別看布勞恩今年才20歲,對于天才而言,這個年紀足夠了他都開始跟著瓦爾特.多恩伯格做助手進行火箭研究了,基本是一顆能夠下手摘取的成熟果實

裝作漫不經心的問了他的名字,適當的表示一番對其年輕的驚訝,而后對兩人說:“其實,完全能夠讓這位布勞恩先生去中國,加入我們的合作實驗室,作為這方面的技術橋梁,溝通雙方。”

瓦爾特.多恩伯格點頭表示認同,但仍舊很尊重馮.布勞恩個人的意見。

馮.布勞恩可是正經八百的貴族出身,其祖先能夠追溯到中世紀時期的皇室,父親馬格努斯?f.馮?布勞恩男爵是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農業大臣,正兒八經的德國中堅力量,天生就有一種責任感在身。

二十歲的人,此時已經顯出極好的修養和沉穩的氣度,雖然對于獲得更多前衛的航天火箭學問非常渴望,此刻卻表示了適當的矜持,點頭道:“我需要認真考慮一下,另外我希望能夠提前知道,實驗室那邊能夠提供哪些研究內容。”

朱斌理的點點頭:“這是應該的。我相信布勞恩先生一定能夠做出睿智的選擇。關于研究內容的清單,我回去后會特地讓人給您送去。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是建議您去看一下的。”

八字還沒一撇呢,他先把招兵大旗豎起來了。

等其他人都了,小克虜伯忍不住重申這件事,以至提出把合作的范疇擴大一些,不只局限于火箭,能夠加上諸如新材料、新化學合成技術、武器研究等等諸多方面,基本都是德國不方便公開進行的科目,只需海裝所能提供有價值的項目和資源,德國能夠認真考慮全方位的合作。

“這沒問題啊我們的研究科目其實挺多的,只是前期人力有限無法進一步展開。德國肯參與進來真是再好不過。”

朱斌答得異常慷慨,但也提出要求,基本的實驗室裝備等需要德國先墊上,中國窮,gd實驗室里挪不出來,只能提供部分德國沒有的關鍵設備。

“德國都沒有的實驗設備嗎?”。小克虜伯把這句話也認真記下了,他愈加熱切的盼望著,哪天親眼去看一下所謂的gd實驗室,到底多么大能。

他卻是不知道,真要提出來的話,該頭疼的就是朱斌了,丫那里有什么實驗室啊,就一艘飛船,還在海底下兩千多米深的地方壓著呢

一次出游,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測收獲。回到住處,朱斌找來了駐柏林的研究所工作人員,令他不測的是,這次來的竟然是一個只有20歲的青年

“我叫張逸,現在就讀于柏林軍事學院……的附屬學校。”

青年眉清目秀一臉的書卷氣,舉止之間顯示出優良的教養,眼睛靈動有神,有種練武的人所特有的人銳氣,很合朱斌的眼緣。

點點頭,朱斌淺笑道:“剛才你要間接說是柏林軍事學院的,我間接一腳就踹過去了。都停辦十幾年了,你上哪兒讀去?那附屬學校怎么回事?”

張逸有點慚愧的搔搔額角:“這個……其實是誤信人言,給一些特地騙取國內富足家庭資財的家伙給了。這就是一個請了些德國退役軍官們隨便的業余培訓機構,表面上還是在原來的軍校場所,歐洲人是不上當的,多半都是中國和南洋來的多。不過老實說,那些教官們還算負責人,水平也不低,所以就留下來了。”

了。朱斌太了這些野雞學校的情況了,自己那時代,打著某某星際指揮學院的旗號人的一大堆,就說這時代,從上世紀開始,日本政以至都成立一大堆的草臺班子特地騙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想想看,幾十年里,近二十萬留學日本的學生啊真要個個都是正經大學出來的,中國早變容貌了

朱斌自己啥出身都清楚,沒把這個當回事,擺擺手道:“那個我不管,既然他們選你進來一定相信你的能力。我這里有份名單,你下一步的任務是盯緊他們,搜集相關的情報,此外能夠多聯絡一些你這種情況的學生,好好做事,有機會,我會推薦你們進入正式的德事院校進修。就算是柏林軍事學院也不會不斷關閉,離著重開的日期不會很遠。”

“真的?”張逸驚喜的瞪起眼來,他和他們這些出來的人何嘗不想找個正經的大學畢業啊混個野雞大學的文憑回去,都是有頭有臉的家族出身,不好聽啊

朱斌笑道:“我現在可是德國新任總理的座上客啊出來進去都是政要員和小克虜伯這樣的人陪同,推薦你們幾個留學生多大個事兒啊好好干,優待不了你們等學成回去了,咱們有的是好位子等著你們坐”

“好嘞”張逸神采飛揚的一甩頭,“老板放心,我們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拿了清單,興高采烈地去了。這可是個好消息啊,不知道能拉攏來多少人,話說能來德國混文憑的都不是渣出身,這些人,可都是將來的資源啊

安排下后手,朱斌安心的等待下一階段的安排。又過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從墨西哥灣方面用兩艘高速艦艇拖來的海上鉆井平臺終究到了北海,在一大幫德國要員陪同下,朱斌乘坐專機直飛漢堡。這一次,到了決定合作計劃進程的關鍵時辰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民國之鋼鐵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