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側位)
大島義昌主力覆滅后,剩下的攻擊方向自然就是武田這個偏師了。在留下一部分人打掃戰場后,聶士成立即帶領主力約3000人前往佳龍里村。而武田現在也很郁悶,他意識到對面的村莊不是自己可以攻占后,便決定立即放棄原有作戰計劃,帶著部隊向主力部隊靠攏。結果和聶士成的支援部隊正好走了個對頭。雙方誰都沒有料到這種情況,一場遭遇戰就這樣出人意料的爆發了。
聶士成的前鋒是華人突擊營一個連和北洋舊軍半個營,大約400人左右,而日軍前鋒人數稍少。倉促相遇時,華人連的迫擊炮和重機槍還沒有來得及展開,雙方就糾纏到了一起,這是甲午戰爭爆發以來,雙方第一次遭遇戰也是第一次白刃戰,無論是華人,還是北洋舊軍,亦或者日軍,在短暫對射了幾輪后,便進入了近距離的肉搏戰。而這時雙方的訓練水平和抵抗意志的差異就充分顯現出來了。相對而言日軍在拼刺技術上師承法國,而法國人可是號稱歐洲拼刺刀無敵的陸軍。而且戰術配合十分出色,3個背靠背的日軍完全可以擋住5到6名北洋舊軍的進攻,而舊軍中的拼刺技術雖說也算勉強合格,但是沒有受過專門的配合訓練。要知道這拼刺刀也不是看個人身手的。所謂的高手在3把刺刀的輪番攻擊下,也是擋不住的。而舊軍恰恰在配合方面沒有什么經驗。而這樣一來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日軍抱團的小組戰法就開始逐漸顯現出優勢。而抵抗意志并不堅強的舊軍在意識到對方是個硬骨頭的時候,明顯就會士氣衰落,而在明晃晃的刺刀和飛濺的鮮血刺激下。整個戰局已經從不支向潰敗演變了。但是在另一邊,面對有豐富巷戰和群架經驗的華人前武裝人員組成的華人先鋒營,日軍第一次明白原來近戰還帶這樣玩的!!徐杰那個位面上有這么一句話,叫流氓會武術,警察擋不住。更何況這群有這豐富群架經驗的華人手中還拿著手槍!作為彭海豐的前幫會成員,沒人一把手槍還是配的起的,而在南洋,他們也沒少和當地那些拿著巴冷刀的土著開片干架。至少在實戰經驗和心里承受能力上明顯比日軍那些沒砍過人的士兵強上不少。再加上受過嚴格的訓練,而且從南洋開始就有配合經驗。而且多是子弟兵,這配合上也占有絕對優勢。
而在雙方交戰時,日軍為了防止步槍子彈近距離穿透力太強而產生誤傷。所以人家老實的把子彈退掉。然后嚎叫著沖上去了。而那邊華人嗎,怎么說呢,也十分老實的把步槍扔掉?!沒錯,你沒看錯,大部分華人把手中的步槍扔掉,然后拿出了自己私自準備的各種近戰武器,從大刀,馬刀,巴冷刀甚至是彎刀應有竟有。而另一只手嗎,拿著徐杰設計的1889年式戰斗手槍或者是自衛手槍!日軍沖鋒,刺刀如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寒光。而沖在第一排的華人武裝手中戰斗手槍上的藍色烤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這寒光。而這批手槍還是徐杰改進后加裝了快慢機的連發槍!在北洋兵工廠中被稱為1889年戰斗手槍MK2版!是內供版!非賣品!在歐洲市面上也根本買不到!在不到50米的距離上,雙方已經開始交手了,這種情況任何一個有腦子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一波劈頭打下的彈雨瞬間就澆滅了日軍拼刺刀的激情!,第一排至少20把1889年式戰斗手槍MK2版的齊射。每把槍20發子彈,整整400發子彈在不到50米的距離上20秒內打光!整個日軍前排直接被打崩。中彈后跌倒的日軍把第二排的沖鋒路線也擋住了,頓時整個沖鋒順序發生混亂,而此時,一手拿刀一手拿著自衛手槍的華人士兵則直接越過第一排槍手,掩殺過去。一陣刀砍槍打。雙方戰到一處!遇上抱團的日軍直接開槍打散,遇上單個的靠的比較近的,直接上去砍。與日軍三角配合亦或者背靠背的配合不同,因為華人軍隊中引入了“手槍”這種大殺器,所以近戰過程也變成了一排一排的上,前面的打完了子彈,向后退一步換子彈,然后第二排上去,如此交替。白刃戰歷來都是十分血腥的,即使有了自動手槍這種東西,最終雙方還是免不了要用刀子說話,雖說華人這邊大部分刀子沒有對方長,但是不知是從哪些武師們學來的各種招式還真讓習慣了正規刺殺對練的日軍十分不適合,而且相對于當兵混飯吃的舊軍來說,這些子弟兵戰斗精神無疑更加頑強。而見慣鮮血的華人士兵在鮮血的刺激下更加剽悍。伴隨著飛濺的鮮血和受傷的人的垂死掙扎聲以及刀砍到骨頭的脆響聲。當然更多的還是1889年式系列手槍的點射聲和子彈入肉的聲音,日軍前衛與清軍前衛的交戰態勢變成了,華人那邊追著日軍打,日軍追著舊軍打。這種場景讓趕到戰場的聶士成看到后,心里充滿了苦澀。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結束了,隨著聶士成帶著主力趕到,一共也只剩600人的武田支隊也再厲害也經不起幾倍清軍的攻擊,何況不是還有一隊拿著手槍違規肉搏的華人先鋒營嗎?雙方軍隊糾纏在一起,武田的部隊也沒法撤下來,自己本打算帶著沒上去的部隊換條路跑,但是一回頭整好撞上了從佳龍里村追過來的清軍。的,退路也沒有了,被數倍清軍保衛的武田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么戰死,要么投降。不過在關鍵時刻,這位日本軍官還沒來得及選擇,一發迫擊炮彈落在了他旁邊,巨大的爆炸直接把他炸暈。然后,在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清軍的野戰醫院里!至于600人的部下怎么樣了?這個還用問嗎?被3000多人團團圍住,沒有逃脫的可能啊!(其實歷史上清軍開始打得還算可以,例如平壤之戰的第一天日軍傷亡705人,數據出自戚其章先生所著的《甲午戰爭史》第107頁。而在本書中,5000多清軍加上新式武器和華人先鋒營的幫助,攻擊沒有后援,缺少補給士氣低落的3000日軍,也不算太過分)
成歡之戰在2天內結束,缺少補給和重武器的大島義昌旅團在撤退過程中遇上占有絕對優勢的5000多聶士成部隊。全旅團上下3000余人,除了個別分散突圍的。被殲滅,擊傷,俘虜約2500人。但是聶士成本人并不覺得輕松,自己又絕對優勢的武器和兵力,而且占據地利。5000多清軍居然也死傷1000多人。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人半個營,傷亡不足50人,雖說考慮到武器點差距,但是依然讓聶士成感到十分的慚愧。他明顯能感到,舊軍在戰斗中往往有一種應付和從眾的心理。所謂的應付不是他們作戰不夠勇敢,而是他們在戰斗中太不動腦子里。而這不僅僅是思維僵化的問題,德國顧問教的一點都不少,但是舊軍普遍無法理解其中的精髓,而是憑著本能或者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去戰斗。而所謂的從眾心理就更簡單了,順風仗的時候從眾一下不算什么錯誤,但是一旦遇上逆風時,也許在整體斗志還未喪失的情況下,整個陣線會因為少量人的動搖而導致潰敗!這才是聶士成最擔心的,至于士兵的戰斗意志,聶士成從開戰開始就沒對這些抱著當兵吃糧為目的的士兵抱有太大的希望。賺錢是好的,但是保命是第一位的。在戰前可能士氣滿滿,但是在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后,士氣立馬下降,尤其是遇上硬骨頭的時候,根本不能依靠。這東西從淮軍建立開始就一直存在,當年淮軍初戰上海,如果不是李鴻章親自督戰,面對太平天國的攻勢,淮軍根本打不贏。在聶士成眼里,除了死亡的威脅和大量的賞金,他很難再想出別的辦法來激勵部下。但是這遠遠不夠。至于戰術水平嗎。聶士成也沒有過多的要求,從現在舊軍呯呯亂放的情況來看,這射擊水平還不如日軍,而日軍更不如新軍,同樣一把機槍,舊軍除了掃射,把子彈盡快打光外,精度真的差,而新軍主要是點射,用長短點交替射擊卻壓制對方,并且這合適的時機,還可以打出間接射擊,這東西當年聶士成看到時驚為天人。僅憑借對彈道的理解和計算,在戰線上打出一片死亡之雨。其殺傷效果比直射一點不低,而打擊距離居然在1500碼左右。這種水平不經過長時間的苦練和琢磨是絕對練不出來的。
而在意識到雙方的差距后,聶士成決定找這支新軍的指揮者邵宇來聊聊,探討一下華人新軍真正的戰斗力源泉!
多謝書友赤色河蟹的打賞。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