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戒第533章 敏感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靈犀戒 >>靈犀戒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3章 敏感問題

第533章 敏感問題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5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雪戀1988 | 靈犀戒 
江風獨自漫步走在濱河路上,傍晚的石城河沿岸人流如織,柳絲在江風飛舞,寬闊的江面上顯得有些渾濁,這是上游山區下了大雨帶來的洪水。

在經歷了98洪水之后,石城區痛定思痛,在隨后的兩三年里連續加大投入對境內幾條主要河流進行整治,不但恢復了天然保護林區域,而且也在城區堤岸上下了大力氣,但是真正將河岸和開發結合起來,還是宗海成倒臺、萬長齡升任區委書記之后。當然,這也與江氏在石城的大力投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畢竟,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更離不開海量資金的投入。江氏在石城的大力投資以及江州重工集團這個國家首屈一指的軍工集團的不斷發展壯大,給石城的經濟帶來了高速發展。

在以前,石城河是一條天水河。

所謂天水河,就是天上有降水的時候才是一條河,平時就只不過是一條干河溝了。石城河雖然不至于斷流成為干河溝,但是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流量都非常小,河面很狹窄,也就是幾米寬而已,流量不過是十來個立方米每秒的樣子。

這與石城河并不是什么大河有關。

但是,現在的石城河,一年的流量卻是比較穩定了,常年大致都保持在兩百到五百立方米每秒之間,這與石城區政府采取的一個措施有關。

石城河的兩條支流,冊山河從西面,三叉河從西北,兩條河流至城區交匯,把石城的城區分成了西山、城北和城南三個片區。

而石城區政府對石城河的改造的最大的動作就是改變了原來玉女湖水流出的方向,將其引入石城河的支流三叉河。這樣一來,多了積水面積數百平方公里的玉女湖的流量,石城河就有了比較穩定的水流來源,使得石城河整年都是碧水潺潺了,這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之前的石城河的兩條支流以及交匯而成的石城河,雖然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干河溝,但是其河床寬度卻是很可觀的,這主要是因為石城這一帶下降降水量比較大,一旦下大雨。洪水滔滔,來勢兇猛。

在原來的時候,石城政府也只是在老城區范圍內筑了河堤,宗海成時代建成的濱河公園,就是在建筑河堤。縮減河面的基礎上建成的。

而隨著石城區全面展開對三條河的整治,就得到了大片的河灘無主地,這甚至成為了石城區城市建設的三個新區兩個新區城北新區以及城東新區的主要地盤來源。當然,這其的花費也很是不菲。

巨大的投入換來了高額的回報,尤其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日益火爆,城區幾個新區就被徹底的炒熱了。

依托石城高速發展的工業經濟而熱火起來的房地產業被發達繁盛的旅游產業再一催動,地價更是扶搖直上。城北新區以及城東新區的商住土地已經迅速躥升到了一千五百到兩千元之間,遠遠高出了市內其他二級城市,與江州主城區的二千五到三千元之間的雖然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在增幅上卻是大大超過了江州主城區。

除了城北新區和城東新區之外。城南新區的地價一樣穩步上漲,雖然不及城北新區和城東新區漲勢那么兇猛,但是其原來地價就不低,所以一再上漲之下就顯得很可觀了。

這是一個問題。涉及民生的問題,就顯得更為敏感。

江風印象從2004年開始。國內房地產行業才算是真正進入瘋狂年代,拿地就賺錢,地價差異讓地方政府也是甘之如飴趨之若鶩,這樣也產生了兩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

一是在城市化過程不斷的向外攤大餅,征用農民土地,失地農民農轉非之后一是在得到的補償上和社會保障以及就業權這些方面政策出現了明顯滯后,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上缺乏先見之明,或者說有先見之明卻不愿意花力氣去作,這使得這一批剛剛進入城市居民的群體難以享受到作為城市居民的好處,也深刻感受到了失去土地之后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再夾雜有貪腐、分配不公和一些個案在其,就極易引發不穩定事件。

第二個因素涉具丁的群體更為巨大。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人口不斷從農村進入城市,無論是通過大學擴招之后大學畢業進入城市的,還是城市經濟發展對農村各種能人、人才和勞動力的吸引進入城市的,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群體,而城市人口大增和城市居民對居住條件改善的渴望都使得對住房需求迅速放大,而這也使得可以獲取巨大土地出讓金的地方政府對發展房地產行業異常熱心支持,所以整個全國都形成了一波近乎于瘋狂的房地產熱潮,再加上投機風潮盛行,使得國內房價進入了一個飛速攀升的通道。

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房價攀升速度遠遠超過了普通勞動者收入增長速度,2001年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也許還能買上兩個甚至是三個平方住房,但是到了2006年也許你就連一個平方都付不起了。

而且隨著時間的過去,這種態勢越來越明顯,像石城這樣的內地城市情況稍好,而沿海一線城市呈現出來的房價火箭速度已經讓人瞠目結舌,而且這個速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房價的高漲不僅會讓城市普通勞動者感受到生存的危機,要么按揭貸款買房成為房奴,要么就眼睜睜看著房價攀升使得買房成家的美夢距離自己越來越遙遠,而且也會極大的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

當相當大一個群體都生活在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環境時,其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負面情緒會讓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都呈現出一種容易爆發激怒的不穩定狀態,而這一點矛頭極易被指向作為承擔著房價調控政策的政府。

石城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尤其是經濟高速發展,城市迅速擴張,使得這一點上形勢一樣相當嚴峻。

唯一有一點優勢,石城在城區三個新區的拆遷上占得了先機和起手,也算是為石城的城市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由于城北新區和城東新區原來都是無主河灘亂石崗地和舊河道,在拆遷和補償上就占了一個極大便宜,這也是石城區城市建設最初起步賴以發展的資金來源和基礎,若是沒有這一片無主地被開發出來然后轉讓出去,整個石城區城市建設可以就是無源之水,最起碼也要延緩許多。

正是因為從兩個新區第一期發展上掘到了第一桶金,才支撐起了城區幾座大橋和城北新區和城東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老城區的城市風貌改造修繕所需的巨額資金,也才能支撐起城北新區二期乃至三期的基礎設施先行一步,也才使得石城區城市建設上投入不至于像一個無底黑洞一樣,而是有進有出良性循環,沒有這第一桶金,全靠城投集團通過貸款來啟動,是完全無法推動石城城市這樣大規模的建設的。

但是,讓江風有些擔憂的是,在如今的石城區政府班子,無論是區長章誠儒還是常務副區長顧云建,甚至是分管建設口的副區長張康,都只看到了幾個新區開發建設帶來的美好一面,當然他們也感覺到了城市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以及石城工業經濟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好處,但是很多人或多或少甚至是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城市化進程帶來的房價飛漲給普通市民尤其是低收入階層帶來的巨大沖擊。

江風從最初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從城北新區和城東新區的規劃到城南新區的二期擴展,他都敏銳的覺察到了石城城市的發展由于受到工業經濟增速過快而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這也從某一方面更推動了原本就不斷上漲的土地價格和住房價格。

土地價格的上漲無疑可以為政府帶來豐厚的收益,土地出讓金已經讓很多城市的財政收入被冠之以土地財政這一稱謂,少則百分之三四十,多則可達到百分之七十,而石城由于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稅收增速很快,所以土地收入在財政收入所占比例還不算高,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在石城的稅收,江氏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軍,因為江氏從成立之初開始,在石城區內已經累計投資將近一千億了。甚至,整個石城開發區都是以江氏以及江州重工集團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哪怕是后來進入石城開發區的那些公司廠家,也基本上都是江氏以及江州重工集團的上下游產業,可以說,這些公司廠家都是因為江氏以及江州重工集團落戶這里而聚集過來的。

到了如今,江氏在石城區的產業,每年上繳給石城區的稅收都是以十億來計算的,這也是江氏在石城區乃至是江州市有著超然地位的根本原因。

至于江州重工集團,雖然它是央直屬企業,但是它畢竟是在石城的地面上,企業職工也是生活在石城,它對石城的發展也是有著巨大的作用的。

雖然城市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但是城市發展給建筑業、房地產業等服務行業也的確帶來了巨大發展。


上一章  |  靈犀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