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戒第326章 廣告的作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靈犀戒 >>靈犀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6章 廣告的作用

第326章 廣告的作用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2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雪戀1988 | 靈犀戒 
›››第六卷

第326章的作用

一住八一,精彩。

1998年的時候,娃哈哈經過十多年的歷煉,感到自己羽翼已豐,已具備了與世界大品牌進行競爭的條件,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研制,推出了自己的可樂——娃哈哈非常可樂,在飲料界主動扛起了向國際大品牌挑戰的民族工業大旗。

自投產以來,非常可樂異軍突起,2003年產銷量已達62萬噸,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打破了非常可樂推出市場時一些人的“非常可樂非死不可”“非常可樂非常可笑”的預言,也打破了可口可樂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過,江風始終認為非常可樂的定位一直是打愛國牌,強調本土化,這樣的宣傳策略未免顯的有些小家子氣了點。

而且,不管承不承認,中國人的心理普遍都認為洋貨好過本土貨,只不過有的很強烈,就表現成崇洋媚外;有的則只是下意識里表現的。雖然非常可樂在口味上,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相比來說并不差多少,但是人們就是喜歡喝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卻對非常可樂不屑一顧。盡管從去年開始,娃哈哈開始擴大在城市的宣傳,但是非常可樂的銷售方向也主要是以農村市場為主,大城市里面乏人問津。

這其中,除了人們潛意識里認為喝洋可樂比本土的可樂更時尚一些的消費心理之外,更重要的是非常可樂的定位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可樂的消費群體是年輕人,而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時尚、個性、自我才是最能被年輕人接受的觀點,但是從這點上來說,非常可樂確實土了一點。

其實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可樂只是一種碳酸飲料。本身是沒有多少文化的。但是為什么同樣是一種極其普通的碳酸飲料,有的消費者就只喝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而不愿意喝非常可樂呢?這其中問題的關鍵在于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長達百余年的市場培育和競爭過程中,兩種可樂都非常一致的將其核心目標消費群定位在了顛覆傳統、個性張揚的青年一代身上,并且不遺余力的將體育與流行音樂這兩種年輕人最喜愛的事物作為可樂文化的載體,進行品牌傳播,通過音樂和體育這兩種載體,將自己的品牌和消費者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這種宣傳方式賦予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產品之外極其豐富的內涵,賦予了其活力,年輕、時尚、朝氣蓬勃的形象。這些內涵和形象其實是對中國大陸青年群體的文化偏好的貼切表現。更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文化營銷的出色表現。

江風等江氏的高層一致認為,要想一舉打破傳統定勢,從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所控制的市場撕開一個大口子,并且將自己的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話,就得來點別出心裁的做法了。至少效仿可口可樂的策略是必須的。同時也要有自己的獨特舉動才行。

事實上現在江風的著眼點不僅僅在于國內市場,更多的是將眼光放到了國際市場上。畢竟,一旦江氏可樂在國內站穩了腳跟,肯定就要向國外發展。

但是江風也可以想象到,一旦自己沖擊國外市場的時候,難免會遇到更加復雜的情況,這方面總是需要借鑒其他品牌的成功之處。比如說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通過產品的代言人,在傳遞品牌信息的同時,一直宣揚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在國內先后通過包括劉德華、梁朝偉、舒淇、劉青云等代言人。既進一步詮釋了可口可樂的品牌形象,賦予產品更鮮明的特性,還為眾多消費者創造了許多零距離接觸偶像的機會。

眾所周知,百事可樂的策略往往別出心裁。在與老對手可口可樂的百年交鋒中。百事可樂常有好戲出臺,使可口可樂備感壓力。其中。百事可樂運用的名人,是它的一個重要傳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樂與美國最紅火的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杰克遜簽訂了一個合約,以500萬美元的驚人價格聘請這位明星為“百事巨星”,并連續制作了以邁克爾.杰克遜的流行歌曲為配曲的片。“百事可樂,新生代的選擇”這一宣傳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樂從美國市場上名人的巨大成功中嘗到了甜頭,于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制,尋找當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當地歡迎的名人。

在香港,百事可樂推出張國榮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開了一個中西合璧的音樂營銷攻勢。不久以后,百事可樂更是聘得美國的世界級走紅女歌星麥當娜為世界“百事巨星”,轟動全球。

“每一次選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選擇。追風,那不是我的性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選擇百事。”中國大陸的不少消費者,也許都聽過這段出自劉德華之口的語。作為走紅于大陸和港臺的影、視、歌星,劉德華的號召力是巨大的。

1998年,百事可樂百年之際,百事推出了一系列的營銷舉措。

1998年1月,郭富城成為百事國際巨星,他與百事合作的第一部片,是音樂“唱這歌”的mtv情節的一部分。身著藍色禮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無邊的外型和矯健的舞姿,把百事一貫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此片在亞洲地區推出后,引起了年輕一代的普遍歡迎。

1998年9月,百事可樂在全球范圍推出其最新的藍色包裝。配合新包裝的亮相,郭富城拍攝了片“一變傾城”,音樂“一變傾城”也是郭富城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曲。換了藍色“新酷裝”的百事可樂,借助郭富城“一變傾城”的和大量的宣傳活動,以“re”為主題,隨著珍妮.杰克遜、瑞奇.馬丁、王菲和郭富城的聯袂出擊,掀起了“渴望無限”的藍色風暴。

2002年1月,樂壇天之嬌女——鄭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為新一代中國區百事巨星。2002年,f4的“百事可樂”成為備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

音樂的傳播與流行得益于聽眾的傳唱,百事的音樂營銷成功正在于它感悟到了音樂的溝通魅力,這是一種互動式的溝通。好聽的歌曲旋律,打動人心的歌詞,都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好語言。有了這樣的訊息,品牌的理念也就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了。

不僅如此。長期以來,百事可樂始終致力于建立以“百事可樂基金”為切入點的良好公共關系體系,熱心體育賽事以及其他公益事業。例如,“八運會”、中國甲a足球聯賽、中國申奧成功等等。

百事可樂不惜巨資“八運會”,取得了八運會飲料的指定產品的稱號。大張旗鼓地掀起了一場溝通高氵朝,出盡了風頭,造成了一個雖在總體上不及、但在特定時期和特定環境中氣勢大大超過可口可樂公司的局面,不但在當時取得了明顯的效益,而且還為其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百事可樂為慶祝中國申奧成功,把申辦前的“渴望無限”和成功后的“終于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的形式。具有很大的沖擊力,與當時的氣氛同頻共振,不如此難表激情萬丈,不如此不夠痛快淋漓。相信在那一時刻。每個看到此的人都會心跳!短短四個小時,全屏數高達67877人。百事可樂此時與他們共同申奧,心靈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品牌的社會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捐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設立的專項基金——“百事可樂基金”,向內蒙古的準格爾旗捐款。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當地缺水家庭修建‘母親水窖‘及貧困失學兒童復學等項目。此類活動大大增加了百事可樂的美譽度。

因此從某種角度來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直在賣的是消費文化,并且一直按照消費文化去推廣產品,所以在消費者眼里,百事可樂代表的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澎湃激情,可口可樂傳達的則是年輕人火一樣的活力,其實這些都是對目前國內城市青年消費文化的貼切表現,這也正是兩大可樂歷經滄桑百年依然英姿勃發的根本原因。

在這方面,非常可樂一直沒有認識到文化偏好是影響可樂群體消費的核心障礙,也一直沒有跟蹤研究過城市消費群體的需求特性規律,盡管娃哈哈的大本營就在城市中。

而現在非常可樂似乎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借助年輕人的偶像形象,來改變非常可樂在年輕人之中的印象,然后由農村返攻城市,要知道娃哈哈的大本營在城市里。但是非常可樂在城市卻無法站住腳跟,這實在是一件非常諷刺的事情。

不過相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而言,非常可樂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非常可樂是民族品牌,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就算是沖著這一點也會選擇非常可樂而不是百事可樂,而非常可樂能在農村站穩腳跟,也未必沒有這方面的原因,和因此而來的國家政策上的扶持。

江風自然不需要什么扶持,不過如果在高層的會議上選用自己的飲料的話,想必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這一點他倒是很有信心,相信沒有人會駁他的面子。()


上一章  |  靈犀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