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霸主第五七零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回到清朝做霸主 >>回到清朝做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七零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四)

第五七零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四)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8日  作者:驀物  分類: 架空歷史 | 重生 | 霸主 | 驀物 | 清朝 | 甲午之戰 | 海戰 | 回到清朝 | 一戰 | 鴉片戰爭 | 冰的觸感 | 驀物 | 回到清朝做霸主 
第五七零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四)驀物


第五七零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四)

但就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遠東軍團情報人員秘密通知羅伊特,不要輕舉妄動在等等!

因為就在此時,李寧宇正在巴黎召開的凡爾賽條約簽訂會中,與協約國集團代表們爭論,而這一次他可以說正在堅定的幫助德國當局,其實德國作為一戰的發起國家,存在著必然的歷史罪過,可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的內容實在有點太苛刻了。[清爽閱讀]

《凡爾賽條約》是第566章團對戰敗國同盟國的和約,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以及同盟國集團,整個合約足足在巴黎會談長達6個月時間。

這次巴黎和談,協約國集團的各國集團,都有自己的明確目的,所以都是凡爾賽條約的主要簽約者,早在巴黎和會之前,法國、英國和美國都已經表明了,自己在和談中的目的,而法國因為是深受第566章團依然成為地球世界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所以也參加了這次會談,從一戰的傷害以及歷史上德國數次對法國的侵略主張,協約國表面上是同仇敵愾,勢必要嚴懲并盡可能的削弱德國以及同盟國集團,但英國當局出于傳統的政策考慮,希望能保持一個相對強大,并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的德國,這樣有利于歐、亞、美三個大陸的均勢,而美國當局則希望盡快建立一個能保證長久和平的德國體系,并從該體系中獲得大量的利益,但也同時主張德國進行戰爭賠償。

因此,在協約國內部集團中,三個主要的協約國因為不相同的目的,引發了一次次的內部矛盾,雖然最后三國通過一次次商議,都做出了讓步最終也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協,但卻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德國最后因為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因有的安撫,結果給第566章團提出的條約規定,德國將在戰后損失百分之十的固有領土,百分之十三的固有人口,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同時還有國內百分之二十的煤礦資源,以及百分之五十的鋼鐵工業。

同時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單單一個德國就需賠償戰爭賠款2260億馬克,當時大約113億英鎊,這筆錢需要以黃金來支付,雖然最后在李寧宇的力爭下減至1320億馬克,但賠償金額也有49.9億英鎊。

因此這筆沉重的戰爭賠償,雖然看起來是給德國的經濟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但是卻直接導致了納粹黨在德國的大崛起,有道是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其次就是軍事上的限制,首先萊茵河西岸的全部領土,今后將由協約國的軍隊占領15年,德國東西岸線的50公里以內,德軍不得設防和派駐軍隊,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0000人以下,并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最后還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存在,德國不得擁有海軍,船艦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噸戰列艦,不準擁有水下攻擊潛水艇,不能建立空軍,不得進出口任何武器,所有出口商品額外征收百分之二十六的稅費。

不得生產制造和儲存化學武器,協約國為了限制德國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直接廢除了義務兵役制,所有德國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而德官延長至25年,規定中戰敗國德國不能生產馬克沁重機槍。

同時德國承擔一切戰爭責任,必須承認對協約國平民的集體犯罪,德皇威廉二世被定為一戰首犯,大部分德官被審判犯有戰爭罪,全部需要被判處死刑。

當凡爾賽條約內容逐步公開后,德國民眾憤怒和屈辱情緒迅速在國內蔓延,雖然曾經德國民眾并未意識到他們對發動戰爭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如今他們已經戰敗,起初德國政府也沒有拒絕接受戰爭條約,可是這樣的條款,是所有德國民眾不能接受的,因此德國海軍才有以自沉全部艦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條約的極度不滿。

當協約國集團將條約提出后,剛剛成立魏瑪臨時政府立即就陷入了兩難境地,而德國總理謝德曼直接拒絕簽訂條約,最后被迫辭職,隨后陸軍總司令興登堡公開對民眾稱德軍此時已無力再戰。1909年6月28日協約國向德國發出最后一次通牒,就在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總統艾伯特,準備決定接受條約的時候。

李寧宇再一次的站出來了,而在他的身后力挺的則是德國的保皇派,以及德國民族主義者,還有大量前德軍高級將領,他們有的是質疑條約內容,有的則是因為威廉二世的關系,但任何一個人都有著不可忽視的能量,畢竟任何一個高層,手下都有一批自己培養起來的人。

而臨時政府德國魏瑪共和國的官員們,一下子就被推到了浪尖上,無論是德國社民黨、德國,以及猶太人都將他們視為叛國者,還把之前所謂的十一月革命視為十一月犯罪,罪犯魏瑪政權是在背后捅了德國一刀。

在德國這種論調在言論下,東面的俄國布爾什維克政權,派出了代表團要求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條約,這是一個和平的條約,是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因此立即在德國國內引起了巨大反響,一下子就讓德國投降條款具有廣闊空間,因為這是間接證明,德國已經取得了東線的勝利,但實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幾乎就是輸在西線上的給養不足,最后被迫停止戰爭。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霸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