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霸主第五三三章: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回到清朝做霸主 >>回到清朝做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三三章: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二)

第五三三章: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二)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31日  作者:驀物  分類: 架空歷史 | 重生 | 霸主 | 驀物 | 清朝 | 甲午之戰 | 海戰 | 回到清朝 | 一戰 | 鴉片戰爭 | 冰的觸感 | 驀物 | 回到清朝做霸主 
架空歷史列表



在英法聯軍發起反攻戰役時,首次使用了新式400毫米口徑的大炮和徐進彈幕射擊技術。飛.速!中!文網

簡單地說徐進彈幕射擊技術,就是步兵在沖鋒或大舉前進的時候,協同的炮兵按一定順序延伸炮火,始終把炮彈打到步兵前面數百米的地方和位置,這樣就為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掩護。

但是徐進彈幕射擊掩護戰術,難度很高,這是一種高難度的步炮協同戰術,在利用強大的炮火威力下,伴隨著地面大隊步兵的攻擊的戰術,一般炮彈彈幕保持在步兵攻擊線前面的安全距離上,讓后采取逐步延伸射擊,以其殺傷阻擊步兵攻擊的敵方部隊。

首先就對炮兵的射擊要求較高,并要求有充足的彈藥供應,其二徐進彈幕射擊分為單層徐進彈幕射擊和雙層徐進彈幕射擊兩種,按照單層徐進彈幕射擊,通常以7分鐘一次齊射的速度來射擊,這樣就可以為沖鋒、突擊的地面部隊,提供一定的防御率和防御寬度。

這樣的防御寬度,一定不得超過被增援部隊的正面寬度,不然就會誤傷戰友,而雙層的徐進彈幕射擊,一般是由兩層彈幕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后一層彈幕主要殺傷力要避開第一層彈幕,直接打進敵方步兵的防御陣地。

同樣也是以7分鐘一次齊射的速度,當是與單層徐進彈幕射擊相比,提供的防御率加倍,防御的寬度卻直接減半,而在這次凡爾登戰役中,德軍的炮兵火力曾經在沖擊的步兵前方,構成過一道移動的彈幕,用于掩護德國步兵沖擊前進。

而這項炮兵技術遠東軍團早就已經熟練掌握,遠東軍隊普遍采用徐進彈幕射擊,作為支援步兵連續沖擊的方法,后來一點點傳授給了歐洲各國,主要是因為各國這些年在遠東集團購買了大量的大口徑榴彈炮。

凡爾登戰役之所以稱之為戰爭絞肉機,首先是雙方的實力幾乎對等,各有超過100萬兵力,然后無論是火炮,還是其他新式武器都完全旗鼓相當。

苦戰三個月以后的1906年10月,英法聯軍奪回杜奧蒙要塞,11月德軍主動放棄沃要塞,12月德軍完全退到戰役開始時的戰線上,因為在凡爾登戰役反擊打響以后,沙俄陸軍也開始配合進攻,從西線的另一邊直撲而來,所以在西線索姆河戰役開始以后,德軍就在凡爾登要塞戰役中,再也沒有投入新的兵力。

當時德軍的所有進攻行動,都只是為了牽制正面的英法聯軍,但因為未能達成這次戰役的目的,指揮戰役的德國總參謀長被免職,興登堡元帥接任,同時德皇威廉二世批準停止進攻,在英法聯軍一次次發動反攻后,逐漸基本收復了被德軍攻占的所有陣地,至此凡爾登戰役全面結束。

不過在10個月全力交戰過程中,雙方共投入200多萬兵力,大約共發射了4000萬發炮彈,造成的傷亡人數近百萬人,這足以創造新的戰爭歷史,凡爾登成了駭人聽聞的人間地獄,特別是夏季的那幾個月,整個凡爾登戰場上來不及處理的尸體,散發出來的惡臭,足足可以影響周圍數百公里的環境。

不過隨著又一次對對胡,英法聯軍與德軍都在這一次戰役中徹底耗盡了大量元氣,法軍陣亡大約55萬人,而德軍陣亡43萬人左右,這是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轉折點,德意志帝國已經從此逐步走向最后失敗。

德軍給法軍帶去了損失更為嚴重,但卻沒有達到德軍預想的2比1,凡爾登戰役雖然使法國到了瀕臨崩潰的地步,但一切還沒有立即崩潰,不過這一切都是在遠東軍團出手前,因為這一次戰役結束后,已經沉靜太久的遠東軍團,要開始了坐收漁人之利。

在凡爾登要塞的戰役中,法國陸軍元帥貝當由于堅持在戰場上的陸軍部隊,必須定期采取輪換作戰,導致整個法軍部隊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參加了這場慘烈的戰役,而德軍卻只有百分之二十參與其中。

在殘酷的戰斗面前,可以說大部分法國士兵都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響,幾乎導致在戰斗過程中法軍出現大量叛變,不過后來由于貝當答應法國士兵,今后再也不用向德軍進攻,不用在參加嚴酷的戰斗,才使得最后大量的叛變逐步被控制。

但是從此以后法軍大量士兵,徹底拒絕進行進攻性的戰斗,只愿意守在陣地戰壕中進行保衛戰,所以在凡爾登要塞的爭奪戰中,法軍一直都在要塞碉堡里用機槍、迫擊炮、手榴彈對抗來襲的德軍。

按照這次戰役之后的歷史軌跡,英法聯軍逐次收復了凡爾登以東的大片土地,德軍被迫節節敗退在耗盡兵力后,德、奧兩大陣營日益衰敗,最后在兩年后戰敗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會隨即結束。

對于這樣的結果,李寧宇沒有興趣去改變,他所考慮的問題只有一點,那就是遠東軍團能在這次大的機遇中獲得什么,但然一切都是建立在相對不傷害跟多百姓的基礎上,所以就在凡爾登要塞戰役即將結束時,一支巡弋在印度洋和波斯灣的遠東海軍,三支航空母艦戰斗群,終于接到了新的使命,立即拔錨起航前往地中海。

這次不單單是三支航母戰斗群行動,同時行動的還有遠東艦隊,雖然從噸位上,遠東艦隊不是最大的存在,擁有的戰艦數量也十分有限,但遠東艦隊的戰斗力,一點都不差,畢竟這支艦隊從名字上,就代表著整個遠東海軍,同時這一次李寧宇派出的艦隊指揮官,就有遠東海軍總司令劉清輝親自上陣。

而這一切,先要從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說起,德國的海軍艦隊排名世界第二,英國第一,但是在宣戰以后,雙方都不斷尋找對方的主力作戰,但是都沒有形成一次大規模的海戰,所以雙方的海軍實力幾乎都完好無損。

而這一次,按照李寧宇的作戰計劃和最終目的,他想一次性吃掉兩大歐洲集團的海軍實力,這樣遠東海軍就直接越位成功,一個新的海上霸主就出現了。

,請在書名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霸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