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霸主第四八零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回到清朝做霸主 >>回到清朝做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八零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四)

第四八零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四)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16日  作者:驀物  分類: 架空歷史 | 重生 | 霸主 | 驀物 | 清朝 | 甲午之戰 | 海戰 | 回到清朝 | 一戰 | 鴉片戰爭 | 冰的觸感 | 驀物 | 回到清朝做霸主 
每輛T57坦克的車長,位于炮塔內部的左側,有一個球形的指揮塔,可以使用三個潛望鏡進行觀察,一邊協助駕駛員,一邊協助炮手,一邊觀察其他角度的事物,炮手則是在車長的右側,使用一個潛望鏡觀察。

T57輕型坦克安裝1門57mm火炮,火線高1620mm,炮口制退器采用半自動裝彈機構。

T57輕型坦克的炮塔后部,有2個鼓形彈艙供給彈藥,每個彈艙裝有炮彈16發,在主火炮發射完畢以后,空彈殼還是需要副炮手從一側窗口拋出,T57輕型坦克的主火炮,配有穿甲彈和榴彈兩種。

車載輔助武器為1挺7.5毫米重機槍,攜帶機槍彈3500發,T57輕型坦克動力系統為兩臺4缸汽油機,可以輸出最大功率為150馬力,而動力傳動部分在車體的前部位,呈T字形布置,所以車高才2.6米,只所以選擇汽油機,主要是因為汽油重量輕,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料。

T57輕型坦克的傳動裝置,采用3檔機械式變速箱,擁有5對掛膠負重主輪,前后主動輪在前、后,引導,特質鋼履帶,不過T57輕型坦克沒有涉水能力,也無法在夜間作戰。

T57輕型坦克主要的性能數據為,乘員:4人,全戰斗重量:7.5噸,凈重:5.5噸,車長(加火炮長度):5.360m,車體長約:4.8米,車寬:2.3米,車高(至指揮塔)2.6米,車底距地高大約高:0.35米,履帶專用寬度:0.35米,優質公路最大行駛速度:35公里一小時(汽油機),柴油機大約40公里一小時,燃料儲備:465L,汽油機公路最大行程:450公里,柴油機420公里。

涉水深:0.5米以內,漂浮能力:無,爬坡度最大:35度,越坑壕能力:1.5米,主要裝甲結構類型、厚度、水平傾角、材料為,車體前上部分:均為高材質,15毫米,30度水平角,車體側部:20毫米鋼板,車體頂部:10毫米鋼板,車體后部:15毫米,炮塔正面、炮塔側面:25毫米,炮塔頂部:10毫米。

對于坦克這種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陸軍裝甲兵的基本裝備武器,李寧宇自然是太熟悉了,如果說海軍戰艦他屬于摸著石頭過河,那么陸軍的武器,就是他的拿手好戲。

所以,對這種可以壓制、消滅敵人裝甲車輛的利器,能夠輕易摧毀地方野戰工事,殲滅敵方有生力量,跟空中的戰斗機、海中的戰列艦一樣,坦克自然是遠東軍團今后全力發展,生產的陸地武器。

作為重生者,李寧宇自然會避開早期坦克的劣勢,其中就有坦克車的炮座問題,因為他清晰記得,一戰時期的坦克車,基本都是無炮塔結構,一般裝有3775毫米口徑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主要是準備數挺機槍,屬于步兵裝甲車一類的武器,根本就沒有發揮火力和裝甲優勢。

同時在坦克車的轉向問題上,早期的坦克車只有靠離合器和制動器系統,有的還要靠與兩條履帶分別聯動的輔助變速箱或電動機,可以說技術水平的限制十分之大,同時生產設備也較為簡陋,根本就是匆匆忙忙應付生產,這導致了坦克車的性能較低,讓火火炮這種主要用于殲滅有生力量的利器,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作用,同時在裝甲上只能防御槍彈和一般的炮彈破片,也沒有車載無線電通信設備和較好的光學觀察瞄準儀器。

坦克車在行駛過程中十分顛簸,行駛的速度十分緩慢,常常出現機械故障,同時每一個乘員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早期的坦克車,只能用于協助步兵完成某種戰術突破,而不是那種能夠獨自向地方縱深擴大戰果。

所以在上述的基礎上,李寧宇避開了一些環節,同時逐步提升坦克的技術攻關,并伴隨著設計坦克車的工程師們,改變思路,也使得遠東陸軍開始大步走進機械化的新時期,這對今后世界的格局,以及世界武器發展,陸軍部隊作戰行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第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型坦克,也不是李寧宇仿制的對象,作為十二一世紀的軍官,李寧宇清楚明白,坦克車的戰術與技術發展思想,是一個同步進行的事業,而遠東軍團將直接跨過探索和實驗期,也不會向各國以后那樣,花費大量的金錢去研制各種裝備,而遠東軍團將會只發展三類坦克車,并根據各版塊的需要,部署某種類型的坦克車。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輕型、重型坦克,但是在結構上還只用履帶式坦克,并且今后會發展水陸兩用的坦克車,當然任何武器的出現,必然就會有他的反制武器,現在遠東軍團提前將坦克車,展現在各國面前,那么將來反坦克火炮自然就是那些,沒有坦克車或者擁有數量較少的國家,主要裝備的武器。

然而李寧宇一點也不在乎,因為他知道任何用于打擊坦克車和其它裝甲目標的反制火炮,它的炮身必然很長,雖然初速一定很大,直射的距離也遠,通過發射速度快,達到穿甲的效力,一般大多屬加農炮或無坐力炮一類,但是反坦克火炮的彈道弧度很小,一般對目標進行直接瞄準和射擊,最后還是因為其方向射界過小,火力機動性較太差,根本沒有突擊作戰能力,僅僅只是曇花一現。

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已經清楚的證明,伴隨著坦克車輛大量投入陸地戰爭,來自陸地的火力支援就會很多,坦克車的的確確經受了各種復雜條件下的戰斗考驗,最后依然獨領風騷,成為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因此能號稱“陸地之王”。

此時此刻,盧溝橋地區孔小平軍團的指揮部中,在接到馬上就有三個野戰師的加入戰斗,同時還有十五輛T57坦克,這讓孔小平樂開了花,因為他可清楚記得,T57坦克可是李寧宇一直不肯拿出來的秘密武器,一洗頹廢,孔小平突然高聲命令道:“立即給我電令一線防御陣地,一小時后,給老子開始全面反攻,他娘的,終于輪到老子來發威了,小鬼子,這回讓你們嘗嘗我孔大爺的三板斧!”。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霸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