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霸主第四四八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回到清朝做霸主 >>回到清朝做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四八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

第四四八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14日  作者:驀物  分類: 架空歷史 | 重生 | 霸主 | 驀物 | 清朝 | 甲午之戰 | 海戰 | 回到清朝 | 一戰 | 鴉片戰爭 | 冰的觸感 | 驀物 | 回到清朝做霸主 
››››


小說:

但荷蘭帝國的強盛雖然帶入了19世紀。并催化成足以與其他列強抗衡的經濟霸權。當新興帝國利用動力更強的工業和戰爭機器。同時向荷蘭發起挑戰時。最后被迫它放棄了在地緣政治中的全部主導權。

早期的歐洲霸主。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三國。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在19世紀的爭霸中被堵在門外。

英國作為大西洋的一處島國。女生文學第一時間更新卻是19世紀全球霸權中最大贏家。從單純的海外遠洋貿易到保衛海外貿易。英國的擴張利益在得到大量物質基礎上。一步步提高了自己強勁的動力。從17世紀到19世紀。英國的新工業煤的產量已逐漸增至全球總產量的4/5。

同時當英國鋼鐵戰艦。駛向晚清帝國東海岸時。英國本土地區鐵的產量。已經達世界其它國家總和的四倍之多。

有了征服海外的基礎。大英帝國自然就需要火力更猛、速度更快的海上戰艦。只有快槍、重炮才能應付它英國的對手們。幾乎遍布全球的利益沖突。從地球北部大西洋的漁業資源、東方殖民地的商戰、美洲地區的殖民地。最后到非洲和西印度群島的奴隸貿易。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英國人。需要更新自己的工業機器和戰爭機器。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因此最終能在英荷戰爭和英法戰爭中一步步取勝。也正是因為英國的經濟發展。不像古老的東方文明那樣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

英國人就是在確定自己的霸權主義以后。才能充分利用那些揮汗苦干的奴隸或苦力的背脊上。而非人力的動力為基礎上。

在所有英國人的眼中。遠東的發展絕對是怪胎一般的存在。李寧宇沒有遼闊、富庶的領土。卻傾其所有背水一戰的打造了一支鋼鐵意志的鐵甲軍隊。沒有采取殖民與壓迫剝削。卻將自由平等制度發揮到了極致。這一點是英國人目前不敢去跨越的禁區。

伴隨著遠東集團全世界戰略優勢的體現。遠東目前已經完全替代了英國。在東方世界的全部主導權力。

現在世界各地的煤礦開采。在通過各種運輸途徑以后。有五分之一都流進了遠東的控制區。但卻還是不斷加碼。同時遠東的新式采礦設備和排水器械也隨之在改進。工業上的種種需求。自然引起各種技術和科學領域的連鎖反應。無論是遠東還是歐洲。此時都十分關心機械原理和液壓原理。

在十九世紀以前。亞洲地區對歐洲的商品絲毫不感興趣。所以歐洲各國的商人。只能勉強地用金銀去支付他們所想要購買的亞洲產品。直到18世紀末期。隨著蒸汽動力機器發展。才徹底解決與亞洲之間貿易遠距離的問題。

但是也在此后的一百年時間里。歐洲特別是英國。不但用機器織造的紡織品徹底淹沒亞洲各國。而且還用傾瀉彈雨的和諧方式。最后逼迫東方各國奉獻自己的金銀財富。科學使得歐洲各國在技術上。能對世界形成霸權。

西方人不再輕視歐洲人,蒸汽動力不再用于僅僅開關廟宇的大門。它提供推動力的手段。不但大大提高了歐洲列強對世界資源的重新分配。而且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同時直接依賴于所獲得的能源。

十九世紀是歐洲對世界的重新支配。是以蒸汽機為基礎的一種手段和力量。

同樣在東方國家中。沙俄帝國在能源和工業領域顯然落后于英國不是一點點。沙俄帝國一直以來保持著自己的游牧文化特點。這是一個國家的個性。雖然他也樂于開疆拓土。但都是在遠東地區進行軍事征服。

沙俄帝國其實一直處于支配地位的疆界。但是關于如何控制好一個奔放不羈的國家。以及合理利用自己的自然資源。卻一直是沙俄帝國內部斗爭的主題。盡管沙俄帝國不乏煤礦資源。但無論是來自開采能力上的限制。還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落敗于英法聯軍。似乎都使沙俄帝國暫時放棄了基于能源開發的現代化發展。

不過。那條橫貫西伯利亞的單軌鐵路。還是具備沙俄帝國從歐洲其他國土上的工業中心。給自己運送來大量燃料和裝備的能力。在加上北方海軍艦隊能橫穿北冰洋進駐大西洋、印度洋進行萬里遠征。不會因為沿途缺乏供給和休整。而被輕易擊潰而折戟于大西洋海峽。沙俄帝國隨著遠東集團的霸業一步步站起。最終絕對他在亞洲不會取得多大建樹。

而原本比沙俄帝國差上不是一點的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成功擊敗法國以后。完全實現國家統一以來。實現了魯爾地區的煤與阿爾薩斯地區的鐵礦密切的結合。最后鑄造成了龐大而又高效的工業和戰爭機器。

在高度集中的帝國體制下。資源優勢在工業化過程中狂飆。得到了充分發揮。并且還在鋼鐵、采煤、化工和電力等戰略經濟領域超過了英國。十九世紀末期。短短30年時間中。德國直接從“小弟”的地位。一躍升成為重量級選手。當然這一切與遠東的崛起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畢竟遠東先是在亞洲擊敗小日本。成功拖住了英國、法國的注意力。隨后又在非洲連續三次大敗意大利。使得德國瞬間崛起。四方來投。

德國近代的海軍創建于十九世紀中葉的1867年。在普法戰爭中發揮了一點作用。但是隨著德國十年海軍擴充計劃實施以后。共計建造了超過100艘戰艦。并且在19世紀90年代初。德國開始注意建設陸軍。在海軍的配合下。防御主義占居上風。而在一時期的德國海軍只是二流海軍。其主要作戰能力也多限于防御本國的海岸。

但隨著十九世紀末期。遠東對法國的大海戰。德國順利的躋身于世界第二海軍強國。與英國之間的軍事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拉近。但英國絕對霸主的地位。還是十分鞏固。不過隨著法國與沙俄兩個協約國的損落。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此時異常散發出光彩。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霸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