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門慶第六一章 大義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水滸>> 霸宋西門慶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一章 大義論

第六一章 大義論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3日  作者:三王柳  分類: 歷史穿越 | 水滸 | 金瓶 | 穿越 | 重生 | 三王柳 | 霸宋西門慶 
現在的遼國,對皇帝耶律延禧不滿的,又豈止一人,只不過大家大多都只是在隱忍,不象耶律章努那樣勇于將反叛之心付諸行動罷了。

耶律章努雖然事敗被殺,但屠刀無法斬絕他那股反抗惡政、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這一點勇氣,在很多人,,包括耶律余睹的心靈深處,都留下了一道朦朧的熒光。

在耶律余睹看來,耶律章努的失敗,實是因為他選錯了效忠的對象,他想要推舉出來替代耶律延禧的皇叔耶律淳,表面看來寬仁有長者風,其實根本上就是一個無膽的鼠輩,一聽說耶律章努要把自己架在皇帝的位子上烤了,立刻就嚇得魂不附體,馬上就殺了耶律章努派來聯絡的使者,,這兩個使者不是旁人,正是耶律淳自己的大舅子蕭敵里和外甥蕭延留,,殺了親人初步表明無意謀反的心跡之后,耶律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只身跑到廣平淀,向皇帝耶律延禧請罪去了。

耶律章努有想法,卻沒有眼光,選了那么一個死狗扶不上墻的家伙做主子,豈有不敗之理。

嘆息之余,耶律余睹也會遐想,,如果當初耶律章努選擇的效忠對象不是耶律淳,而是自己的賢外甥晉王耶律敖魯斡時,那情勢又將如何,如果有文妃娘娘應于內,自己等一干骨肱之臣興于外,加上耶律章努為羽翼……大遼的歷史說不定就真的能夠改寫了。

每當這時,耶律余睹就會浮想聯翩,興奮之情蕩漾得象大草原上隨風起伏的草浪一般,他是個有志向有能力的人,眼見好端端一個大遼被昏庸之君耶律延禧伙同著jiān佞之臣蕭奉先禍害得千瘡百孔,耶律余睹真是不忍卒睹,無數次痛心疾首,幸好,還有希望,他所有的希望,就寄托在自己的賢良外甥,,晉王耶律敖魯斡身上。

敖魯斡是長子,賢而得眾,繼位的呼聲最高,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來耶律延禧百年之后,繼位的一定是敖魯斡了。

問題是現在意外已經出現了,,元妃蕭貴哥所生的秦王耶律定,內倚王后元妃,外仗舅氏蕭奉先,很有后來居上,將敖魯斡取而代之的意思。

為了鞏固自己外甥的皇儲地位,耶律余睹一黨和蕭奉先一黨明爭暗斗得如火如荼,這一次出使南朝,耶律余睹就有結西門慶為奧援,以為外甥助勢的意圖。

現在聽到西門慶對晉王耶律敖魯斡贊不絕口,耶律余睹歡喜之余,卻又黯然長嘆一聲道:“我主天祚正當chūn秋鼎盛之年,傳位之說,暫且休提,縱然到了二十年后,那時諸王子皆已長成,群龍躍淵,飛天者孰料誰人,晉王雖賢良,未必便能cāo勝算,倒要辜負元首大人今rì這一番盛贊了啊。”

說這話時,耶律余睹只把眼來暗暗覷探西門慶,卻見西門慶拂袖而起,大聲道:“中華聯邦既與大遼結盟,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一國之主的表現是昏庸還是賢良,對兩國邦交有著巨大的影響,豈能不慎乎,恕我直言,若貴國還是由天祚帝當政,你我兩國盟約,必然前景堪憂,其結盟也速,其棄盟也忽,何也,因為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盟友,面對強悍女真,一著疏失,百步皆輸,其間豈容有取巧容情之處。”

耶律余睹喃喃地道:“若如此,如之奈何。”

西門慶順水推舟道:“還是方才的舊話,,天祚皇帝禪讓后獵于林野,賢良王子繼位后重整河山,如此遼國上下軍民一心,眾志成城,庶幾可以對抗女真,有這樣的盟友,中華聯邦也得心穩些。”

耶律余睹便佯怒道:“我聞元首大人有義薄云天之高名,心實敬之,何以張口閉口之間,只是教唆人子謀逆人父,干犯人倫,行這般不義之舉。”

西門慶笑道:“以下克上,以子克父,忤倫道不行乎。”

耶律余睹搖頭道:“無此義理。”

西門慶大笑而起:“余睹將軍何其迂也,以下克上,以子克父,世視作大忤,實當為大義也。”

耶律余睹作色道:“豈有此理,君試言之。”

西門慶侃侃而談,問難道:“chūn秋時鄭莊公威震中原,有方伯之名實,何以后繼無力,鄭國衰亡。”

耶律余睹飽讀史書,隨口答道:“皆因后繼非人,不能克紹箕裘,方才使鄭國威名淪落,前人蒙羞。”

西門慶朗聲道:“非也,鄭國之衰,當鄭莊公掘地見母時,便已有伏線矣,其母助其弟作逆,yù謀鄭國,人民喪亂,血肉捐野,鄭莊公平叛之后,不立斬其母以彰法制于天下,告慰萬民,反而惺惺作態,偽飾百端,釋其母以博孝順之譽,,寬恕雖是美德,但須擇時擇地而行,一國雄主,囿于人倫藩籬,拜于jiān鬼膝下,法制人心,至此淪喪無遺,如此鄭國不衰,豈有天理。”

耶律余睹聽著,愕然不能答。

西門慶嘆道:“鄭莊公不殺其母,從此后宮干政之風大盛,因為成而有功,敗亦無過,于己無妨無礙,誰人不樂于一試,秦晉崤山一戰,晉國擒獲秦國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三帥,yù回國施刑,那晉國國母卻是秦姬,遂立于高臺上以脅晉君,,秦帥入都門,吾即跳臺下,,晉君惑于jiān母,竟縱三帥以歸,三帥有虎賁之勇,放虎歸山,終成后患,若當rì晉君能逆jiān母之亂命而殺之,秦國必衰,未必能奠基戰國七雄之尊位,由此可知,鄭莊公誠千古之罪人也。”

耶律余睹勉強道:“元首大人差矣,秦為七雄之尊,實由商鞅變法而成就,三帥何人,可據此天功,元首大人卻忒也抬舉他們了。”

西門慶嗤笑一聲,卻又問道:“商鞅變法,秦遂為強國,然為何二世而亡。”

耶律余睹不假思索,熟極而流地回答:“皆因秦王贏政無道,嚴刑峻法,荼毒百姓,身死后更有惡奴趙高蠱惑jiān相李斯,害賢良王子扶蘇,立二世祖胡亥,人心喪盡,軍民離心,大澤鄉勇士揭竿而起,秦遂覆亡,不亦宜乎。”

西門慶冷笑道:“余睹將軍所言,世之腐論也,秦之亡,實是秦王贏政自掘墳墓,豈有它哉,當年秦王母與嫪毐勾搭聯環,穢亂宮閨,生二子后,竟yù謀秦王之位以代之,,秦王平亂,理當割其母人頭以謝天下,為萬民法,偏偏卻惑于一班守舊之人的詬誶謠諑,釋其母,做孝子,嘿嘿,秦國以商鞅之法而興強,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因此六國莫擋其鋒,天下一統,而此時jiān母不殺,商君之法黯然無色,秦yù保國長久,豈可得乎,法理一失,人心四散,秦二世而亡,實由此也。”

耶律余睹聽了,震撼良久,方期期艾艾道:“雖然如此,父兮生我,母兮育我,受之覆載之恩,何忍見棄之。”

西門慶笑道:“此言卻是大奇,昔時衛大夫石碏,因其子助獨夫禍亂衛國,遂施計誅殺之,留下一段大義滅親之佳話,,石碏于其子,亦有覆載之德,生之育之,何以不憐之赦之,以傳一段佳話。”

耶律余睹想了想道:“大義臨頭,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

西門慶嘿然道:“好一個大義臨頭,好一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如此,大義臨頭,父母可殺子女,子女如何殺不得父母,手刃濺血之時,非為私情,為公理也,天道知之,亦不為罪。”

耶律余睹道:“元首大人何以知天道必不為罪。”

西門慶道:“天道本無情,世人以人情強加之其上,以成己私yù,此常事耳,為人父母者,視子女如私貨,固yù因之圖利,子女既為貨,當不使其有異見之思想,有dúlì之人格,否則桀驁起來時,何能賣出好價,于是往往借天道大義之名,捶笞苦楚之,折其鋒,挫其銳,磨平其棱角,令泯然于眾人,而終得成就自身之私yù,子女若不yù為私貨,一旦起而逆之,便以天道人倫相責,以世俗人心相壓,群起而維持其生殺予奪之地位,,因此世間父母殺子女,常為大義滅親;子女殺父母,即是忤逆不孝,因人心之私,令此謬論流傳千年,深可悲憫矣。”

耶律余睹默然不能接口,也不知當如何接口。

西門慶又道:“我新國既立,當明人心,,父母于子女無絕對權力,子女于父母無絕對義務,父母慈,子女可孝;父母德,子女可敬;父母若不成其父母,子女亦可不為其子女;父母若成jiān邪茍且,禍亂世人,子女便以手刃之,亦何足為錯,至此法理一出,視天下子女為私貨之父母可以休矣,視天下子民為私貨之父母官可以滅矣。”

耶律余睹聽得額頭冷汗涔涔而下,突然撲翻身拜倒在地,,“聞君言,令仆頓開茅塞,為大義,吾愿輔賢良王子,成就遼國大位,愿元首大人扶助之。”這正是:

千年迂論何拘我,百樣嘲舌任由他,卻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去讀讀www.qududu.cm)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TXT全文下載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讀讀、、、、、等類型的下載!


上一章  |  霸宋西門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