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門慶第三章 玉帛干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水滸>> 霸宋西門慶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玉帛干戈

第三章 玉帛干戈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3日  作者:三王柳  分類: 歷史穿越 | 水滸 | 金瓶 | 穿越 | 重生 | 三王柳 | 霸宋西門慶 
第671章玉帛干戈

第671章玉帛干戈

三王柳

面對“明主”之問,西門慶向方臘眾人道:“明教本自波斯來,初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載元年傳入中土后,以人民為本,一人有事,眾人相援,動輒與貪婪剝削的官府相抗,因此會昌三年時,朝廷下令誅明教徒,從此歷代都受官府摧殘。tsxsw”

想起前塵往事,方臘等明教弟子均默然點頭。

西門慶又道:“梁山替天行道,與明教宗旨殊途而同歸,皆是以民為主,但今日朝廷,禁錮文字,只喜獨裁,視民如草芥,弄得作書人積習難改,落筆時為防止文字變成星星,只好以諧音代替之,,明主者,其實是以民為主之諧音也。”

方臘眾人恍然點頭:“原來明主是以民為主。”

西門慶亦點頭道:“正是,若不以民為主而自詡明主者,只不過一家一姓一黨一派之獨夫罷了,獨夫者,終有頭懸太白,死無葬身之地的一天。”

方臘聞獨夫之言,又不免質問道:“既要獨夫頭懸太白,為何西門公取東京城后,猶善待腐宋二獨夫。”

西門慶攤手道:“沒有辦法,宋君投降之前,我答應了免除徽、欽二帝所有的罪過,說過的話可不能不算。”

眾人啞然,西門慶卻又意味深長地道:“不過,,雖然我答應了,但方兄你卻沒有。”

方臘聽了一驚:“西門公的意思是……。”

西門慶便大笑著在桌案上鋪開一卷文書:“方兄請看。”

方臘上前一看,先自吃一驚:“……這……這是何意。”

闞悅得方臘示意,湊上前來一看,也是大吃一驚:問道:“卻不知何為‘租界’。”

原來在這一紙文書中,西門慶把東京開封府整座城池劃為了“租界”,租給了方臘,縱然方臘是一教之主,見多識廣,闞悅飽學之士,文采斐然,但面對新名詞,他們還是莫明其妙。

西門慶淡淡地道:“宋君投降前,在下與之締約,答應五日內退出東京,可是,,我并沒有答應把這座城池還給他趙家啊,這座城是我們梁山流血流汗拼下來的,給趙宋不可,索性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租給明教弟兄吧。”

方臘這時腦筋已經不夠用了:“這‘租’字何解。”

西門慶道:“今日之勢,,長江以南,方兄統之;長江以北,梁山統之,為表你我兩家親善之意,梁山愿把東京開封府租賃給明教,方兄可以在這座城中自行委派治理官員設立大使館,全面負責與梁山外交一切事宜,并擁有駐兵、招商收稅、處置罪犯等各項權利,,那時方兄若想清理腐宋獨夫,也可名正言順地下手了。”

方臘與闞悅聽著,一時間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

其實,方臘并沒有與西門慶爭天下之心。

南北相爭,南方天然不利,從來只有吃面條的北方人定天下,從來沒有吃米飯的南方人坐江山的先例,方臘通讀史書,這點眼光還是有的,他沒那個心思去破例。

再次方臘是一個虔誠的明教弟子,他雖然起兵反宋,但想要的也不過是一個朝廷官府不去欺壓良民,官吏豪富不敢橫行不法的大環境,到那時,明教必能真正興旺,西門慶號稱轉世天星,如果他能創造這么一個太平盛世出來,方臘是樂見、樂享其成的。

方臘雖然看得開,但他明教中吃教的人也不少,全據江南之后,這些欲圖更大富貴之輩便慫恿著教主搶在西門慶頭里稱帝,以圖水漲船高,,還好,方臘不為所動。

起義至今,方臘只以“圣公”二字為號召,,是“公”而不是王,只在“圣”字上流露出一絲小小的野心,,他想象道教的老子、儒家的孔子、佛門的釋尊那樣,讓后人一提起明教,就想到他方臘,,此為人中之圣。

今日他初見西門慶,方以檄文中“明主”二字試探其人虛實,沒想到西門慶就拋出了硬通貨,,他竟然把大宋的國都東京開封府汴梁城當禮物送了過來。

方臘被砸暈了,他現在亂昏昏的腦子里只確定了一件事,,不管西門慶是大圣大賢還是大奸大惡,這人都是一個大敗家子。

但這個結論下得快,收回得也快,因為西門慶馬上提出了一個要求,,租界應該是雙方誠意的表示,梁山設東京城為明教的租界,明教也應該在江南劃一座等規模的城市做梁山的租界才對。

方臘毫不含糊,當場拍板,愿將杭州城做為梁山在江南的租界,交予西門慶管理,兩家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事后,梁山眾人埋怨西門慶道:“東京汴梁,天下之都也,杭州雖亦屬大城,然于號召人心方面,如何能與汴梁相提并論,如今汴梁城落在明教之手,咱們梁山聲勢衰了。”

西門慶悠然笑道:“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日吾只把杭州作汴州,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眾人聽了不明,齊聲追問,西門慶卻搖頭道:“此時不言,到時自見。”眾人雖心癢難搔,但西門慶只推天機不可泄露,大家也只得罷了。

當日晚,西門慶代表梁山,方臘代表明教,兩家共同簽署了《汴梁協議》,主要內容有:

一、梁山和明教雖劃長江而分治,但江南江北,仍歸一體,并為中國領土,不容分割。

二、梁山和明教分別劃東京開封府、杭州為租界,雙方在租界中各設大使館,分享和平帶來的巨大利益。

三、梁山和江南就通商意向達成共識,詳情見附約若干條款。

四、確定宗教自由,明教從此同佛、道一樣,可以行走在陽光之下,光明正大地傳播自家的信仰。

第五天過去,第六天到了,西門慶遵守承諾,梁山人馬秋毫無犯,退出了東京開封汴梁城。

趙宋喘息未定,正四下招募人手想關城門的時候,突然驚奇地發現,他們招募來的人手居然自己打著旗號,,不知什么時候,江南方臘已經率隊進城了。

方臘可不象西門慶那么好說話,進城后第一道命令,就是把腐宋徽、欽二帝抓起來,老百姓將公審他們。

這一切西門慶當然是不知道的,這時的西門慶正在和方臘邀請他到東京城做客的使者說話,面對方臘的盛情邀請,西門慶當然無法推辭,只好勉為其難地說我答應趙宋今天班師,不能說了不算,東京城我就不進了,只駐扎在城外,這樣兩全其美。

接下來就是梁山明教聯合審判腐宋的貪官污吏,每天看審的老百姓都是人山人海,以此為契機,戰亂后的開封府元氣漸復。

正審殺之間,突然噩耗傳來,,西夏亂邊。

原來察哥帶著徽宗的割地文書回到西夏國都興慶府,夏主李乾順一看,如獲至寶,想不到宋朝蠻子之間鷸蚌相爭,卻讓自家得了漁翁之利。

于是乾順大加犒賞出使的有功之臣,又與察哥詳細計議取宋邊地之策,正商量時,突然傳來八百里加急的諜報,,梁山西門慶一夜之間,拿下了東京城,趙宋王朝已經覆滅。

聞聽此言,乾順和察哥均是大驚失色,乾順聽察哥說東京是如何如何的天下堅城,他信了;又聽察哥說西門慶是怎樣怎樣的英雄豪杰,他雖然點頭,但心里也有屬于自己的驕傲,,自己銳意改革,大夏國力蒸蒸日上,西門慶只不過一介草寇,雖然有些名氣,卻也沒必要大驚小怪。

但聽到西門慶連東京開封府都打下來了,乾順知道自己小覷天下英雄了。

不過如此一來,也不必尋找不幫宋朝助剿梁山的拙劣借口了,于是乾順命人在邊境大肆散布趙宋城破國滅的消息,同時悍然出兵,去接收徽宗割讓給本國的土地。

在西夏看來,此時的宋朝邊軍已經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內乏糧草,外無援兵的困境下,他們還不是一觸即潰,但是,宋軍最后的表現,令他們震撼。

西夏攻懷德軍,屯兵綿亙數十里圍之,知軍事劉銓晝夜修戰守之備,雖然西夏百計攻城,劉銓悉以術破之,最后矢盡糧絕,通判杜翊世自縊而死,其妻張氏義不受辱,舉家于烈焰中,劉銓遂焚府庫,聚余眾,出戰譙門,雖至最后一人,無降者,劉銓欲自盡,已為敵所執,領軍的西夏太子李仁愛遣人置劉銓于別室,勸其降,銓罵曰:“我寧死,顧肯降賊邪,我茍不死,決不貸汝。”遂取義成仁。

察哥率步騎三陣,出朔方,攻熙河,經略使劉法義不受割地之詔,興兵抵抗,大戰移七時,兵饑馬渴,死者甚眾,軍遂敗,劉法墜崖折足,知無力回天,自刎而死,察哥見了劉法的首級,惻然向部下道:“劉將軍前敗我古骨龍、仁多泉,吾嘗避其鋒,謂天生神將,豈料今為一小卒梟首哉,英雄英靈不遠,不可不敬。”遂全尸而葬。

邊地烽火四起,諸路皆失,消息傳來,中原震動,這正是:

江南方才結歡好,關西卻又尋干戈,卻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閱讀設置

保存設置

最新評論

①精彩小說《》連載于吞噬,更多關于《》內容,

吞噬魯2


上一章  |  霸宋西門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