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門慶第一百三十七章 曾頭市來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水滸>> 霸宋西門慶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曾頭市來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曾頭市來人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3日  作者:三王柳  分類: 歷史穿越 | 水滸 | 金瓶 | 穿越 | 重生 | 三王柳 | 霸宋西門慶 
第528章曾頭市來人

第528章曾頭市來人

三王柳

晨光影里,盧俊義和史文恭各顯絕藝,兩條槍上下翻飛,斗得難分難解,

官軍本陣里,梁中書看得又是精彩,又是沮喪,心中暗暗遺憾,如果蔡氏沒那么多事,此時盧俊義還是自己治下順民,那么自己大可征調其人隨軍,,戰陣之上,自己左有盧俊義,右有史文恭,看他梁山如何抵擋,只可惜,旁人遭遇的都是財神福神,自己碰上的就是喪門神,被蔡氏一攪和,生生把一個武勇過人的盧俊義給逼上梁山了,

其實梁中書計算略有偏差,雖然盧俊義現在代表梁山出陣,但他還屬于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級別,并沒有死心塌地的上梁山,換句話說,激戰中的盧俊義,連個為何而戰的目標都沒有,

倒是史文恭一來要雪前恥,二來要報梁中書的知遇之恩,一條槍使得有如蛟龍出海、怪蟒盤山,一招一式間氣勢昂揚,而且是越斗戰意越高,

盧俊義出招收勢之間雖然也是極盡精彩精妙,但在旁觀者眼中看來,比之史文恭的一往無前來總是缺少了點兒什么,但饒是如此,盧俊義依然拆招破勢、批亢搗虛,和史文恭斗了個均勢,一時間難分勝敗,

兩軍陣上,曾家五虎、單廷珪、魏定國和梁山好漢們都是看得目不轉睛,象這種級數的高手對決,豈是常見,能有幸目睹,實是莫大的福緣,潛心印證之下,對自身的武藝修為大有借鑒之處,

西門慶看了也是暗暗贊嘆:“盧俊義斗得心不在焉,卻依然能與神將史文恭并駕齊驅,果然是無雙的武藝;史文恭在原著中被盧俊義走馬生擒,但那是在他遭遇十面埋伏下走投無路力盡時的表現,看眼前這場激戰,神將就是神將,實力不容輕侮啊。”

由辰時至巳時,盧俊義史文恭大戰百余合,兀自不分勝負,史文恭心中焦躁起來,暗想道:“我在曾頭市精研馬戰之術,心無旁鶩;師兄卻是又要結交官府,又要通暢商路,還有諸般家長里短,千頭萬緒亂如麻,能有多少時間研修武藝,偏偏一戰下來,我出盡全力,也只是與師兄旗鼓相當,我這些年來的心血都練到哪里去了。”

不服不忿之下,史文恭的招數越出越險,盧俊義雖然接架得沒半絲兒參差,但在旁人看來,終究驚心動魄,西門慶只唯恐兩個里傷了哪一個,靈機一動,早已計上心來,當下躍馬而出,揚聲道:“二位且住,吾有話說。”

雖是兩家敵對,但史文恭還是賣西門慶的面子,招式一收,與盧俊義兩下里分開,

西門慶拱手道:“二位好漢雖然還有余勇可賈,但座騎已經不濟,何不略作休息,養歇馬力。”

史文恭見自己戰馬的脖子上確實已是汗津津的,想起逝去的朱龍馬,心下一痛,于是點頭道:“就依三奇公子。”盧俊義更沒甚么說的,于是兩家暫且休戰,

歇息之時,史文恭靜心思索盧俊義招數中破綻,卻是一無所得,焦躁之下,索性棄了盔甲,只著箭袖扎巾,再次躍馬臨陣:“師兄,還堪戰否。”

盧俊義苦笑一下,心道:“能與師弟化解前嫌固然是好事,但這一戰打得卻是實在無謂。”扳鞍上馬,勉強出陣,

戰不數合,西門慶再次姍姍而來:“兩位且住。”

史文恭不耐道:“西門四泉,你又要怎的。”

西門慶正色道:“神將稍安勿躁,二位棋逢對手,將遇良材,要分出上下輸贏,不是一時一刻所能辦到的事,現下已入午時,三軍已經肚餓,若只圖勝負,不恤千軍,非為將帥之道,,因此敢請二位休戰。”

他這大帽子壓下來,史文恭盧俊義都沒的說,他們吃飯是為了活著,不象身后的很多大小官兵那樣活著是為了吃飯,擋了他們吃飯的道路,很難有好下場,

西門慶便向遠處的梁中書叫道:“梁大人,飯點兒到啦,我們梁山不逼你,你帶了你的酒囊飯袋們去吃飯吧,咱們改天再戰。”

在一片哄笑叫罵聲中,兩下里收兵回營,各自吃飯,史文恭卻是毫無胃口,獨坐于一棵樹下,回想今天與盧俊義拆解的一招一式,越想越是皺眉,

困擾之時,尋找借口總比反省自身要來得輕松,史文恭也不能免俗,此時他就由不得想道:“今日之戰,只恨馬力不濟,若我那朱龍馬還在,應該早勝過師兄多時了。”

想到這里,心頭又悔又痛,于是史文恭又來到埋葬著朱龍馬的馬冡之前,坐下來默默無言,

而此時在梁山營中,西門慶正看著被圍攏在賀功的眾人群中的盧俊義囅然而笑,,今天這一戰,盧俊義就算是在官府的懸賞簿上掛了號啦,再想從梁山這棵大樹上把自己摘出來,哪兒有那么容易,只要盧俊義留在了梁山,燕青又能跑哪里去,這一來,真是兩全其美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燕青究竟跑哪里去了,脫險的他怎么還不回來啊,莫非浪到哪個美眉的床單上去了不成,

不過,現在還沒那個工夫追尋燕青的下落,,盧俊義已經算在梁山掛了號,接著需要在神將史文恭那里下功夫啦,自己不久以前伏下的計謀,終于到發動的時候了,

于是西門慶喚了一名講武堂的近衛過來,交給他一枝令箭:“傳令沒羽箭張清將軍,叫他那邊依計行事。”

接下來的幾天里,梁山營里沒等到浪子燕青歸來,盧俊義望眼欲穿,只恨不能歸去;梁中書營里史文恭捉不著盧俊義招數中的破綻,苦腦子苦得一塌糊涂,因此也不來挑戰,兩下里暫時相安無事,

這一日史文恭正在自己營中同曾家五虎試招,突然聽營外一陣喧嘩,然后一個打雷般的聲音嚷起來:“曾家哥兒們,史教師,兄弟我看你們來啦,哈哈哈……”

眾人定睛一看,只見營門口站著一條凜凜大漢,身高過丈,腰闊十圍,在那里被風一吹,衣袂飄飄,跟紙糊的險道神不差毫厘,眾人又驚又喜,一齊接了過去,笑道:“原來是郁保四兄弟來了。”

郁保四是曾頭市的異人,此人特殊身高,膂力驚人,是馴馬的好手,只可惜幼時家窮,營養跟不上,落下了骨頭里的毛病,長大了不能久站,否則光他自己的體重就能把自己的腿骨給壓垮,若走長途,非坐特號的大車不可,

看到來的是郁保四,史文恭心下詫異,若不是發生了甚么要事,不良于行的郁保四決不會從凌州曾頭市,跋涉到這青州城下來,放眼看時,卻見郁保四身后跟著兩人,被郁保四那恐怖的身材一襯,倒象是鐘馗靴下跟著的小鬼一般,差一點就能讓人忽略了他們的一表非俗,

但見上垂首一人,碧眼重瞳,虬髯過腹,貌若番人,背后背一條金鞭,英姿凜凜,

下垂首一人,雖生得骨瘦形粗,卻也有些豪杰氣概,焦黃頭發,卷髭須,眼光顧盼處,當真是一頭猱獅都沒那么威風,

史文恭心道:“這二人卻非等閑之輩。”

與郁保四見禮畢,史文恭便問道:“郁兄弟,這兩位好漢,卻是何人。”

郁保四笑道:“來來來,我來與大家介紹這兩位好朋友,,這一位背著金鞭的,祖上乃是遼國幽州人氏,到他這一輩,遷居博州東昌府,復姓皇甫,單名一個端字,皇甫兄善能相馬,知得頭口寒暑病癥,下藥用針,無不痊可,真有伯樂之才。”

曾涂聽了驚道:“皇甫端,莫非是江湖人稱‘紫髯伯’的皇甫一驃皇甫先生嗎。”

郁保四大笑拍手道:“然也。”

曾家五虎齊齊搶上行禮,皆道:“久仰皇甫先生大名,今日相見,幸何如之。”史文恭亦拱手為敬,好生看重,

原來這皇甫端在京東道上頗有聲名,有一回博州東昌府太守派兵押送軍馬,請他隨行,眾人趕著馬群夜宿山下時,突有賊人夜襲搶馬,當時一軍皆亂,獨有皇甫端臨危不懼,仗一條金鞭,單人獨騎,連打強賊多員,賊人不得逞而退,后來博州太守在自己的《東軒筆錄》里記載其人其事,并賦詩一首,,昨夜陰山吼賊風,帳中驚起紫髯公,英勇不待全師出,連把金鞭打鐵驄,,博州太守清廉知名,皇甫端得他一贊,從此名震河北山東,

但比起皇甫端的武藝,曾頭市眾人更敬重他醫馬的才華,若能請此人坐鎮曾頭市,還怕有馬兒生疫病嗎,因此曾頭市眾人無不放下身段,傾心結納,

皇甫端名氣雖響,人卻極謙沖有禮,與曾家五虎、史文恭揖禮酬答,并無倨傲之色,

曾涂又問道:“與鳳同飛,必出俊鳥,,卻不知皇甫先生身邊這位好漢又是何方高人。”

郁保四道:“說起這個兄弟,北地有名,他就是最善盜馬,江湖人稱‘金毛犬’的段景住。”這正是:

先以絲羅拘猛虎,又將香餌釣金鰲,卻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閱讀設置

保存設置

最新評論

①精彩小說《》連載于吞噬,更多關于《》內容,

吞噬魯2


上一章  |  霸宋西門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