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空中的煙花漸漸多了起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好聞的硝煙味。從家家戶戶的窗戶中,還飄出陣陣餃子的香氣。
這是一年中最后一個夜晚一一大年三十。
這是1999年的大年三十,傳說中的末世預言并沒有出現,人們開始滿心歡喜地迎接新千年。
楚青在家里忙活著三十晚上的餃子,包的是劉宇凡最喜歡吃的驢肉餡。肉餡是劉建軍的手藝,對于吃,他比老婆要在行。從前家里條件不好的時候,他就好鼓搗吃的,總是在拮據的條件下變著花樣做一些好東西讓孩子們解解饞。現在家里條件不比以前了,吃什么都有,劉建軍這好琢磨吃的“習慣”就愈發變本加利起來,每天下班的時候沒事就研究美食。
不過此刻,他卻沒功夫和老婆一塊兒包餃子,早已經指揮著后街那幾個半大小伙子們開始搬運“煙火庫”里的煙花了。馬文東和薛東哲、王小勇送來的煙花,就算不停地放,也得放到正月十五,今天晚上和明天早上,正是村里放鞭炮的“好時候”,劉建軍喜歡熱鬧,這個重頭戲自然是不能錯過的。
劉建軍和楚青兩口子就是個熱心腸,從前在村里的人緣就很好。自從家里的條件好了以后,兩個人也沒像有些人那樣,有了錢就翻臉不認人,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一點架子也沒有,反而是因為家里條件好了,給那些街坊四鄰的幫助更加多了起來,這樣一來,兩個人在村里的聲望愈發高了起來。要不是劉建軍此刻擔任著中學校長的職務,沒辦法分身來照顧村里的事情,那些村民早就選他當村主任了。就這,村里有個什么大事小事村主任和村書記也都習慣來到他家里,讓他給拿拿主意,一方面是因為他本身是校長,學問高,見識廣,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因為他家里在村里的威望。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現在劉建軍在村里雖然不是村主任,但村里的大事小情,只要他拿了主意,那肯定是沒啥說的就等于定下來一樣。而劉建軍在村里的威望,也是通過一件件的事情積累起來的,哪管誰家里攤上啥難事兒該幫錢的幫錢,該幫人的幫人,不用動劉宇凡的關系,就在阜安這一片的地界上,憑著馬文東的名號,就暢通無阻了。
前兩天馬四丫家里的孩子在外面打工被人家打了,由于和劉建軍家里有著幾分關系,哭哭啼啼找上門來。結果劉建軍一個電話不到兩個小時,打人的那幫街里的小痞子就帶著錢和東西上門道歉來了。像這樣的事情在村里很常見,幾乎每個村民,都直接間接地得到過老劉家的實惠這樣一來,老劉家在大寨村,自然是隱隱成了“龍頭”。
也正因為如此平時老劉家里有個什么大小事情,不消得劉建軍說,那個幫忙的是一撥接著一撥的來,人氣就是一個旺。今天晚上老劉家要大放焰火,不消得劉建軍說,那些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家長,早就打發著自己的孩子,早早過去給幫忙了c
晚上六點半,天色已經漆黑如墨了,劉建軍家寬敞的院子里卻燈火通明。漂亮的別墅從房門一直到大門。掛滿了一院子喜慶的大紅燈籠,各色彩燈點綴其中,顯然極是漂亮,甚至比起城里那些政府單位或是景區里布置得還要美。門前寬敞的小廣場上,上午放的厚厚的一層炮屑卻早已經被熱心的鄰居們打掃干凈了,十幾個穿著厚厚的冬裝的半大小子興奮地跑里跑外,在劉建軍的指揮下,將下房里一個個大型的組合煙花搬到門前的小廣場上。
“喲,這是啥炮啊,咋這么大個兒呢,都有半人高了。”
“不知道,這有多少啊,都搬了半天了還沒搬完呢?”
后街的鄰居們圍在老劉家的門口,看著這熱鬧的一幕,紛紛議論道。
最興奮的就是那些半大小子了,若不是在這里,他們何嘗有機會放這么大個兒的煙花?駐馬營那些煙花店里,最大個兒的煙花都沒有這些煙花的一半兒大,他們可是看過那個標價的,都要好幾百塊一個,這么大個兒的,得多少錢?
馬文東送來的,自然不會是次品,都是托他在煙花廠的朋友弄過來的a級貨,這些大型的組合煙花,就算是批發價,都要近千元一個,別看他隨隨便便送來的這些煙花,總價值也要數萬元了c不過比起劉宇凡這段時間對他生意上的幫助來說,卻又是九牛一毛了。這些年,馬文東在劉宇凡的指點下,生意越做越大,現在整個阜安的電子產業,幾乎都被他壟斷了,而借著這樣的機會,他也和阜安政界走得越來越近,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可謂是阜安當之無愧的地下一哥,資產過千萬。馬文東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這兩年眼看著小兄弟宇凡的事業也是越發展越大,又一個人在京市哪邊打拼,顧不上家里,這劉建軍和楚青老兩口子的大事小情,他是有求必到,逢年過節也不忘了那份心意c這幾年的感情處下來,倒是不是親的勝似親的。
還有薛東哲和王小勇,這兩個劉宇凡的發小,現在也是了不得了。網吧的生意越做越大,隨即又涉足電腦打印、耗材、廣告等業務,小哥兒倆這一塊兒的生意越做越熟,越做越大,再加上有馬文東的幫襯,兩個人各自也都是過百萬的身家了。雖然兩個家伙都沒好好上學,可現在兩家的大人對這兩個孩子是一點兒挑剔都沒有。看看那些上學的吧,又能怎么樣?現在還在大學里花著家里的錢呢,就算是畢了業又如何?自己家的孩子,可都是年賺幾十萬的小老板了。所以現在,兩家的大人對當初帶著兩個孩子做生意的劉宇凡,那份感激就不用說了。
王小勇家就在劉宇凡家的隔壁,如今的老房子也是鳥槍換炮,起了二層小樓c這家伙現在一身高檔的皮貨,手里抽著軟包的中華,牛得不得了,正站在街上指揮著那些半大小子繃擺煙花呢。
薛東哲家在鎮上,今天晚上要在家里過年,過不來,不過電話里也是給姨和姨夫拜年了,明天一大早也是要過來的。
“小勇,你那邊怎么樣啊。”薛東哲掏出手機,笑著對王小勇說著,他這邊也正熱鬧著呢,院子里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得大聲說話才行。
“正忙著呢,你也不過來。明天啥時候來啊,小凡今天晚上就回來了,咱們哥兒仨好好聚聚啊,總也沒見面了。”王小勇對著電話大聲笑著說道。
“呵呵,吃了早飯就來。一會兒看晚會啊,總也沒看小凡彈鋼琴了。”薛東哲笑著說道。
“恩,是啊,我這兒快著呢,東哥送來的煙花不錯啊,可惜你是看不到了,嘿嘿。”王小勇得意地說道。
“你就顯擺吧,一會兒放的時候小心點兒,別失火了。”薛東哲提醒道。
“放心吧,早準備好了,消防隊的救火車我都調了兩輛過來。”王小勇得意地說道c看著不遠處那兩輛閃著紅色燈光的救火車,炫耀地說道。
“你狠,好了不聊了,我包餃子去了。”薛東哲笑著說道,隨即掛斷了電話。
這兩年,兩個人的生意越做越大,結交的人脈也是越來越廣,如果不是有著過硬的關系,就算是王小勇再有錢,怕是也找不來縣里消防中隊的救火車吧。就這陣勢,可算是一場小型的煙火晚會了。
“勇哥,都擺好了,放不?”一個叫小江的十三、四歲的大孩子,有些興奮地跑到王小勇跟前問道。
“等會兒啊。”王小勇說著,走到了門口處,看著劉建軍道:“叔,六點半了,差不多了吧。”
“恩,告訴孩子綱小心點兒,放吧。”劉建軍揮了揮手,說道。
楚青和曉冉也從屋里走了出來,在院子里等著看煙花。宇凡的爺爺嫌冷,只坐在大廳里,隔著玻璃門向外看著。而在大街上,早已經站滿了等著看熱鬧的村民,放眼望去,怕沒有幾百人c幾年下來,老劉家過年有大熱鬧已經成了村民的共識了,來老劉家門前看焰火,已經成了他們的一項固定活動c據說就連其他村的人,都有過來看熱鬧的。而由于來的人太多,連鎮上的派出所都專門派出了警力,來維護現場的秩序,可見場面之大。
隨著劉建軍一聲令下,十幾個大孩子齊齊用打火機點燃了半人多高的大型組合煙花,片刻后,隨著“撲撲!”的一聲聲輕響,一道道七彩的火龍騰空而起,隨即漆黑的夜空中綻放出令人炫目的煙花!
“哇,好漂亮啊!”
“看那里,那邊的好看!”
“太好看了,比電視上的都好看啊!”
看著一刻不停的煙花在空中組成各色的圖案,人棚看著,驚嘆著,享受著這難得一見的美景。
那些放煙花的小孩子侗最是興奮,往往是一組煙花剛放完,就迅速跑上去點燃下一組,像是在比賽一般,而在他們賣力的“工作”下,空中的煙花也是越放越熱鬧,越放越漂亮,足足持續了近一個小時!這樣的場面,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場小型的焰火晚會了!
直到七點四十左右,煙花才漸漸減少,卻不是沒有,而是春晚快開始了。人棚議論著,意猶未盡地各自散去,準備回家里迎接春晚大餐。
“走,回屋去,準備看你哥上晚會。”劉建軍揮了揮手,招呼著曉冉回了屋。(看章節,請看書窩,或直接輸入)
(看精品小說請上看書窩,地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