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在這個感恩的節日里,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雙山子中學全體學生,祝在座的各位老師們節日快樂,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的關懷和培養,您辛苦了!”臺上的主持人話音剛落,臺下便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雖然是一段公式化的開場白,仍然聽得許多老師十分激動。
“下面我宣布,雙山子中學慶祝教師節文藝演出,現在開始,首先請欣賞由二班帶來的合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表示者,李明亮等”。隨著主持人的報幕,一支由二十多人組成的龐大合唱步隊登上了小司令臺,馬上讓臺上顯得有些擁擠。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伴著那臺“西湖”電子琴塑料味十足的弦樂伴奏,二十幾人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回蕩在校園上空。
“喲,站在中間的不是你們家的大小子嗎?”爬在學校墻外的家長一邊看一邊議論著。
“呵呵,是啊,他說他們班的人最多,從開學練到現在了,看那直著嗓子喊的。”一個中年婦女笑著應道。
下面的學生按著班級排隊的順序坐著,凳子都是從教室里搬出來的。劉宇凡個子比較高,所以坐的位置比較靠后,是以雖然江雅過來了,他卻其實不知道。
聽著臺上的小合唱,江雅雖然臉上掛著笑容,心里卻直搖頭。她好歹接觸到的也都是縣一級層面上頂級質量的節目,兩下一對比,差距立刻體現了出來。這些學生壓根就沒有經過訓練,如果硬要說有,也就是勉強練得能唱齊罷了。江雅聽得清楚,步隊里居然還有唱跑調的。
“可惜了這么好的一首歌。”江雅不自覺地就想到了劉宇凡,如果讓他來排這個節目,決然不會是這樣的效果。
聽著臺上的演唱,劉宇凡倒沒有這樣的感覺。他一直在農村長大,在這里也曾經上過三年學,對這里的學生是個什么樣的水平,心里清楚得很,所以聽到這樣的演唱,對他來說實在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算是換上了之前的自己,恐怕也只是連結不跑調罷了。
不過一首歌唱完,下面的掌聲還是很熱烈的,大大都人還是看個熱鬧,看到人這么多,唱得聲音還挺大,大家覺得這節目還是不錯的。還有一些校園外的老蒼生,也有跟著叫好的,固然那多半是因為自己家的孩子在臺上。
接下來的節目是“三句半”,是初三班表演的,這個節目就比較單調了,并且明顯沒什么技術含量,就是幾個人把臺詞一背,到了臺上配合著鑼鼓說出來就行。究竟結果初三是結業班了,面臨著中考,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學生,都不肯意在這個演出中牽扯太多的精力,所以他們出的節目,大多也比較簡單。
接下來的幾個節目,也大多平平,大都是合唱或獨唱,唯一一個比較有亮點的節目是初二班排練的現代舞,七八個女生在臺上跳得很熱鬧,音樂節奏也很有力,一段舞跳下來,臺下不時響起叫好聲,就連江雅也微微點了頷首,總算有一個節目能夠稍微入得了眼了。
教育辦的兩位主任和蘇校長,一直在偷偷看著這位江主任的臉色,眼看得她似乎臉色很平淡,心里都是有些著急,想來是對這些節目都不太滿意。這也難怪,人家是縣里主抓這一塊兒的主任,好節目看過不知有幾多,這么一個偏僻的學校,又是慌忙之間排出來的節目,怎么會讓她看上眼呢?
“唉,早知道她要過來,就好好排幾個精品節目了,實在不可,從另外學校借幾個有文藝特長的學生也行嘛。”蘇校長心里暗暗后悔,兩位主任也是這樣的心思。駐馬營鎮的文藝基礎本就虧弱,要排出一臺像樣的節目,那都得從十幾所中小學里精心挑選。而雙山子中學在整個駐馬營,更是屬于排名靠后的,年年文藝演出名次都是差不多墊底,天知道這個江雅主任怎么會心血來潮,跑到這里來了!
“接下來請大家欣賞,由初一班帶來的小合唱《祝你平安》,表演者,劉宇凡等。”
“大家上場,沒關系張,就像是平時排練一樣,知道嗎?”劉宇凡站在步隊旁邊,給大家打氣。
一行九人的合唱隊,來到小司令臺前站好,隨即劉宇凡才上臺,站在早已經架好的電子琴旁邊。
“喲,我說老劉,這是你家孩子吧,還會彈電子琴?跟誰學的啊。”坐在劉建軍旁邊的一個同事笑著低聲問道。
“他現在跟縣教育局教研室的一個姓江的主任學呢,我也沒聽他彈過,不知道他彈得怎么樣。”劉建軍謙虛道。此刻他其實不知道那位他歷來沒過面的江老師,此刻就坐在最前面的領導席上。
“喲,那得花錢吧。”那位同事有些意外地問道,專程去縣里找老師學,找的還是教育局教研室的主任,這老師的來頭有些大了。
“具體我也不太清楚,他好像是加入了縣里的文藝隊,不過他也沒跟家里要過錢,我也沒深入問他。”劉建軍說道。
“你家孩子真能耐啊,還有這個特長,不像我家里那小子,都快上初三了,天天就知道玩兒。”旁邊的同事有些羨慕的說道。
“呵呵,我也沒刻意管他,只要他愛學、不影響學習就行,到了初中,一切還是得以學習為主。”劉建軍似乎其實不覺得自己兒子學那些工具是多了不起的事。事實上這也是這里大大都家長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唱歌撫琴當不了飯吃,也不克不及讓孩子們考上好學校,做為快樂喜愛平時玩玩還行,可要把它當作主業,那可就不可了。
聽到“劉宇凡”三個字,江雅不由微微坐直了身子,臉上的臉色也變得有些期待起來。
正巧此刻劉宇凡的目光也習慣性地向臺下掃了一眼,結果正好與坐在前排最中間的江雅四目相對,那一刻,劉宇凡愣住了。
“怎么回事兒?江老師來了?她什么時候來的?來這兒干什么?”一連串的問題在他腦海里閃現,看著江雅,劉宇凡腦子里有些混亂。
張曉莉有些奇怪地看著劉宇凡,大家已經準備好了,這個劉宇凡怎么還沒有給大家開始的信號啊?
江雅明顯感覺到了劉宇凡這一刻的愣神兒,狡猾地沖他眨了眨眼,伸手指了指舞臺中間,示意他應該開始了。
江雅這一提醒,劉宇凡才想起來此刻自己正在臺上,連忙收斂心神,轉頭沖著看向自己的張曉莉微微點了頷首,隨即雙手一揚,彈起了前奏。
仍然是那架琴,可是此刻到了劉宇凡手下,恍如已經脫胎換骨了一樣。
在左手恬靜的柱式和弦的陪襯下,右手奏出了《祝你平安》的前奏,聽上去居然和電視里的原版差不多,固然,除音色有些差勁。
彭老師就站在劉宇凡身后不遠的臺下,他是雙山子中學的音樂老師,之前二年級《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的伴奏,就是他彈的。當他看到這個班的節目,居然讓一個學生彈伴奏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有些胡鬧,他教了這么多年音樂,還沒聽說哪個學生能夠用電子琴給一個節目自力伴奏。固然,他去年也沒有加入鎮里的文藝匯演,如果他曾經聽過劉宇凡演奏,一定不會這么想。
事實上,當劉宇凡彈起第一個音符時,彭老師就知道自己錯了,錯得很離譜。那個孩子起手那一刻的姿式,比他還要標準許多,那可不像是用電子琴練出來的,在他的印象里,似乎只有自己上師范時候的老師,才有過這樣好看且標準的姿式。
而等劉宇凡將前奏展開后,彭老師更是驚訝得張大了嘴。這個前奏,簡直就和電視里的一模一樣啊!彭老師會撫琴,正因為如此,他才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有多難,那個前奏的節奏怪怪的(固然他不知道那是切分節奏型的效果),根本就找不著拍子,他是怎么練出來的?
并且,他用的還是鋼琴的音色,原來,這個琴的鋼琴音色,可以這么好聽的。彭老師有些忸捏,自己用這琴十來年了,歷來只是用弦樂音色,其他的音色根本沒調過。
“恩,這段前奏扒得不錯,這孩子悟性就是好,我果然沒有收錯學生啊。”看著劉宇凡在臺上撫琴,江雅的臉上掠過一絲得色。
自然,她的這個臉色的小小轉變,并沒有引起兩位鎮教育辦主任和校長的注意力,因為此刻,他們幾個和大大都人一樣,都被臺上的演出吸引了。
只靠一段伴奏,就吸引了臺下觀眾的注意力,除劉宇凡,恐怕今天這些演員沒有一個能辦獲得。
前奏過后,琴聲恬靜下來,換成了均勻起伏的柱式和弦。
“你的心情,現在好嗎。你的臉上,還有微笑嗎……”九個孩子,臉上帶著溫暖的笑容,歌聲輕柔地響起,就像是在和老師親切的說著話一樣。和之前那些合唱比誰唱得聲音大不合,這個合唱,不是在“喊”,而是真的在“唱”。
江雅的臉上就露出了微笑,這才像宇凡排出的節目y
(第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