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幾個大個兒的男生抬琴!”教室的木頭門框外,一道高亢而又略帶沙啞的聲音響了起來。
劉宇凡抬頭看去,正是學校唯一的音樂老師,楚桂生。
楚桂生今年五十多歲了,長得又黑又瘦,身上終年穿戴一套藍色的中山裝,就像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任誰第一眼看上去,也不會把他和老師這兩個字聯系起來。然而楚桂生不單是老師,還是教音樂的老師。在整個學校,楚桂生是為數不多的上過中師班的老師,在代課老師占大大都的大寨村小學里,也算是經過“正統”師范教育的了。盡管楚桂生上的只是為期幾個月的速成班。
不過,楚桂生卻是有一樣,就是喜歡文藝。他沒事的時候喜歡拉二胡,固然,也會彈幾下琴,只不過只會用一只手彈。可是,即使是這樣,在連“哆來咪”都不認識的其他老師眼里,也算是“通曉音律”的能人了。就這樣,楚桂生擔負大寨村唯一的音樂老師,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在劉宇凡前世的記憶里,似乎最早的關于音樂的記憶,就是楚桂生手里那吱吱啞呀呀的跑調的二胡聲,還有那永遠只是單旋律的風琴聲了。
此刻,再次看到這位“啟蒙老師”,劉宇凡心里不由感慨萬千。在上一世,劉宇凡上小學的時候很喜歡唱歌,也唱得不錯,楚桂生很喜歡他,一直讓他當自己的音樂課代表,雖然楚桂生沒有真正教給劉宇凡什么專業的音樂知識,但卻培養出了他一顆熱愛音樂的心。因此,對楚桂生老師,劉宇凡是心存感激的。
“抬琴去嘍!”
“往后撤!別跟我搶!”
“快跑啊,誰先到誰抬!”
聽到音樂老師抬琴的命令,教室里一片熱鬧,男生們一邊瘋喊著,一邊爭先恐后地向教室外面趕去。
這也算是音樂課之前的一道特殊“風景”了。孩子們喜歡上音樂課,可不但僅因為喜歡唱歌。在他們的心里,音樂課是在應試教育的沉悶空氣中,難得的一絲小清新。因此,他們享受上音樂課的每一個環節,固然,也包含“抬琴”這個力氣活兒。
腳踏風琴很沉,六年級的孩子力氣有限,一般要四、五個人才抬得起來。不過,這絲毫阻擋不了孩子們對“抬琴”的熱衷。在他們看來,就算是摸一摸那木頭琴,都是巨大的幸福了。如果能在把琴抬到教室以后,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打開琴蓋,再彈上兩下,那就足以在同學們中間炫耀上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了。
劉宇凡沒有動,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看著身邊的男生一個個像過節日似的往外跑,嘴角噙著一絲微笑,回味這難得的純真快樂。
“這個劉宇凡今天真是奇怪,平時上音樂課的時候,抬琴屬他積極,今天怎么不動了?”坐在劉宇凡側后方的張曉莉,有些奇怪地看著這個同學。
要說這張曉莉,可也算得上大寨小學的一個小有名氣的“名人兒”,高個子,圓臉蛋,白白的皮膚,算得上是小美女一枚,并且也和劉宇凡一樣,喜歡唱歌,學習成績又不錯,很多小男生都曾經對她產生過傾慕,只是大多不敢表達,偶有幾個膽量大的,給她遞些紙條或是偷偷寫信,還折成漂亮的花邊,但張曉莉如同一只高傲的天鵝,歷來對這些嗤之以鼻。
在張曉莉的心里,對這劉宇凡卻是有些“另眼相看”的,不過也只是因為劉宇凡的歌唱得不錯罷了。小孩子都喜歡互相攀比,張曉莉也不例外,以前在上音樂課的時候,楚老師經常表揚他們兩個,有的時候還讓他們一起在全班同學面前唱,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兩個人也都上臺表演過節目,這就使得張曉莉一直覺得,全班,甚至全大寨小學,只有她和劉宇凡兩個人唱得唱得好,固然,在她心里,或許覺得自己應該比劉宇凡唱得好一些。究竟結果自己是女生,女生唱歌總是要比男生好聽的,并且,劉宇凡的聲音也不如自己好聽。
正因為這樣,張曉莉對楚老師讓劉宇凡當音樂課代表這件事,總有些不高興,她覺得,音樂課代表應該她來當才對。
固然,這些小心思,她歷來沒有說出來,農村孩子大多還是很內向的,就算是自己不高興,也欠好和老師或同學說。
“哼,當了音樂課代表,就擺起架子來了,連琴都不去抬!”張曉利覺得楚老師應該不滿劉宇凡這種行為,可她看看門口,楚老師也不知道哪兒去了。
一會兒的功夫,在男生們的喧嘩聲中,那臺褐色的、油漆已經差不多失落光的老式腳踏風琴被抬了進來,放到了講桌的位置上。而講桌,早就在之前,被男生們抬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都別亂動,回座位上坐好!”楚老師就像是掐準了時間一樣,琴剛擺好,他人就跟著走了進來。那些想要偷偷彈兩下的男生,一個個心有不甘的回到了座位上。
此刻,上課鈴還沒有響,教室里卻早已經坐滿了人。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講臺前面的音樂老師,還有他身前那架老舊的腳踏風琴,似乎,那里就是快樂的源泉。
固然,每個人都沒有忘了把自己的音樂書帶來。音樂書的封面,都是嶄新的,那是因為,平時根本沒有機會使用它。
楚桂生環視了一下教室,很滿意這樣的效果。音樂課的好處就是不消維持秩序,根本沒有學生拆臺,如果哪個學生不識趣,在音樂課上說話或是搞小動作,他只要稍稍流露出“不上課”的意思,那個學生馬上會成為全班同學的“眾矢之的”,遭到集體圍攻。
“好了,大家把音樂書掀開到第六頁,我們今天學習《花非花》”,楚桂生說著,轉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歌名。
教室里響起了“嘩嘩”的翻書聲,還伴著學生們興奮議論聲,一些比較活潑的男生,已經開始“唱”起了《花非花》的歌詞,固然不成能在調上,是隨便瞎唱的。
“都別說話了!”聽到下面亂糟糟的聲音,楚桂生不滿地用黑板擦敲了敲風琴的邊,教室里立刻恬靜了許多。
楚桂生看了看自己的音樂課代表,有些不滿。在以前,教室里如果這么亂,通常是課代表在維持秩序的。
看著坐在那里的劉宇凡,楚桂生覺得似乎這孩子一個寒假過去,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可具體是哪里不一樣,他又說不上來,好像長大了許多。
劉宇凡掀開音樂課本,看著這首熟悉的歌曲,腦子里立刻浮現出曲子的旋律。
這是一首簡單的一段體歌曲,整首歌只有四句,大調式,旋律簡單優美,舒緩,描寫的是美麗的自然景色。前世劉宇凡在學這首歌的時候,其實不明白歌詞的意境,現在以一個成人的思維再來看這首歌,許多之前不懂之處一一開朗。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歌詞很有種宋詞的意境,很飄渺。
只是,當楚桂生用腳“呼哧呼哧”踩了幾下風琴,又用右手開始“有力”地彈起旋律的時候,劉宇凡腦中那優美的旋律一下被擊得破壞。
有些無奈地看著認真撫琴的音樂老師,劉宇凡覺得其實也不克不及責怪他什么。究竟結果,條件太有限了,就是讓自己去彈,也無法彈出這首歌的意境來。
“要是有一架鋼琴,要是在那種流水般的全分化和弦下……”劉宇凡腦子里想象著那美妙的聲音,陷入了yy中。
楚桂生自己先試了一遍,熟悉了之后說道:“大家先聽我唱一遍啊,然后咱們一句句學。”
這也是楚桂生上音樂課的老套路了。其實按正規的音樂課流程來講,一節新授課,應該包含發聲練習、示范演唱、歌曲及樂理闡發講解、集中練習和個別練習等。可劉宇凡也知道,想要上這樣一節音樂課,只是一個美好的理想罷了。別說教室里坐著的這些學生,連一點最基本的音樂基礎都沒有,就算是楚老師,在音樂的造詣方面,也只能算是業余再業余的水平。讓他上出一節稍專業些的音樂課,幾乎是不成能的事。
不過,值得稱道的是,楚桂生那被煙熏得有些啞的嗓子,唱起歌來,音準和節奏倒還是基本正確的。只是說到對歌曲的表示力,就一點也談不上了。
“原來是降e調,也給改成c調了,我的楚老師,會不會太低了一點啊。”劉宇凡沒去看琴鍵,也知道楚桂生彈的是c大調。這也不怪楚桂生不照譜彈,實在是除c大調,他也不會彈其他的調(注:c大調,最基本、最簡單的調式,在琴鍵上由全部白鍵組成)
接下來是老套的一些流程,無外乎是集體唱幾遍后,分排唱,然后挑幾個唱得不錯的學生零丁來唱。
集體唱的時候,劉宇凡覺得自己的聽覺神經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全班五十多個學生,大半沒在調上,除節奏整齊劃一外,音高是良莠不齊,對以前的劉宇凡來說,這還沒什么,可對現在的他,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了。就像是武俠小說里的音波功一樣,對不懂音律的人無效,可對懂音律的人來說,殺傷力就恐怖了。
好容易挨過這一輪,接下來的分排唱雖然還有些亂,不過總算是音量弱下去了。
千盼萬盼,總算盼來了“個人表演時間”,楚桂生老師開始點將了。
“下面我們找幾個同學來唱唱,看看都學會了沒有。”楚桂生說著,第一個點了張曉莉的名字。
這也是他的老習慣了。全班“會唱歌”的也就那么幾個學生,不會唱歌的叫到也沒用,站在那里吭哧半天也唱不出一句。
聽到老師點自己的的名字,張曉莉有些激動了站了起來。雖然知道老師肯定得點自己,但小孩子的心理素質擺在那兒,真聽到老師叫自己名字的時候,還是有些小緊張。
“花非花,霧非霧……”捧著音樂課本,張曉莉認真地唱了起來。
(第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