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第兩百三十一章 殺氣沖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是秦二世 >>我是秦二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一章 殺氣沖天

第兩百三十一章 殺氣沖天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3日  作者:華夏九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華夏九洲 | 我是秦二世 

四十余萬匈奴大軍踏著朝陽,頭也不回的放棄對原城的包圍朝著原郡背后的云殺將而去。◎聰明的孩子記住網超快更新網◎

整個大秦北部邊疆,原城是唯一的要塞之城。

在原郡背后云、雁門等十余個郡,基本上沒有一座堅城。城墻低矮不說,大型連射弩機更是一具都沒有。大秦畢竟初立,國遺族洶涌的復辟浪潮一直困擾著大秦朝野上下。

大秦一直在強力的壓制著關外山東這些原之地的楚趙齊韓這幾個大國的遺族,除了加強咸陽屏障原、隴西兩郡的邊防外,很多偏遠郡縣基本上除了郡守是由大秦央朝廷直接派人擔任之外,剩余的縣治大多都是挑選當地德高望重的人為縣令亦或是縣尉。

可以說大秦對關外很多戰略位置不太重要的郡縣的統治都是極為薄弱的。這也造成了這些郡縣定然不可能會有堅城或者強大的守城器械,畢竟守城器械只要愿意花費時間和人力,都是可以變為攻城器械的。

而這些器械如果安裝在了各個郡縣的城墻之上,面對洶涌的復辟浪潮,隨時都有可能落入叛軍之手,這些器械就會成為叛軍用來對付秦軍的利器了。

更何況,始皇帝為了更好的管治天下,抑制國遺族洶涌的復辟浪潮,原本國所有的關隘、要塞以及堅城基本上都被拆了個精光。

這一點,匈奴人也許不是很清楚。但是蒙鴻等一干原軍的將領一個個心里可都是跟明鏡似的。只要這匈奴人突入云,基本上可以說大秦整個北部邊疆已經是無險可擋了。以匈奴人騎兵的機動力。甚至于可以一路北上,然后南下,在大散關之外的諸多郡縣基本上都成為匈奴人口之肉了。

聽到李鋼的話。蒙鴻沒有說話。

戰是肯定要戰的。大將軍蒙恬今天必然能夠趕到原城,想到蒙恬信所說的安排和計劃,更是不能讓匈奴這數十萬大軍就這樣施施然離去。

“城內所有斥候即刻出城。探查原城周遭五十里。”蒙鴻看著已經遠去的大隊匈奴騎兵道,然后回身看著身后的一眾原軍將領肅聲道:“諸將聽令!”

“末將聽令!”

一眾原軍將領面色盡皆一肅,抱拳齊齊喝道。

“王旭將軍,領萬原軍兵卒駐守原城!”

“末將遵命!”王旭就是先前說話的那個年將領,他同樣是王乾的堂叔。

“李鋼,蒙昧,趙展,蒙過。聽令,四位將軍即刻點齊各部騎軍共四萬人,在東門集結,隨時聽令準備出城!”

“末將遵命!”

“蒙卓,蒙翔,聽令!兩位將軍即刻統領八萬步卒在北門集結。聽令出城!”

“末將遵命!”

“其余諸將統領各部兵卒,依令而行!旦有違抗軍令者。軍法從事!”蒙鴻眼神在一眾原軍將領身上掃過。

“喏!”一眾將領哄然應道。

原軍,本身就軍紀嚴明,令行禁止。自然不可能有人故意違抗軍令。蒙鴻所說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當然,如果真的有人違抗軍令,那自然是軍法從事的。

等到一眾將領下城各自準備。蒙鴻站在北城墻上看著匈奴騎兵遠去的方向。此刻,已經逐漸遠去的匈奴騎兵蒙鴻也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少許模糊人影而已,漫天的馬蹄轟鳴聲正在逐漸遠去。

蒙鴻很清楚,匈奴人這次既是真的放棄原城的包圍想要去往云,也是假的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對原城秦軍的包圍。

說是真的,冒頓因為見原城城高兵足確實有放棄原城轉而劫掠原郡背后的云、雁門數郡的想法,畢竟冒頓并不傻,即便是他再想將充作炮灰的三十萬東胡騎兵都消耗光,也不會如此愚蠢的消耗在原城下。要知道原城可是有近二十萬的原軍精銳。

說是假的,那是因為冒頓很清楚,只要他一日沒有攻破原城,那么河南地和河套平原即便他占了,也遲早還是秦人的,同時即便他撤兵進入云、雁門數郡劫掠,也要隨時留下大部分兵力防備后方原城的原軍隨時可能殺將出來抄他后路的可能。

而且,顯然原軍不會真的因為懼怕自己匈奴大軍而都躲在原城。那么原軍龜縮在原城的原因就有待商酌了。除了秦人即將有援軍到來,冒頓想不出來原軍為何會如此行事。即便沒有蒙恬在原城,以原軍十余年的赫赫威名任何一個統兵大將都不會做出這樣有損原軍以及秦人顏面的事情來。

但是面對城墻高大又有近二十萬原軍駐守的原城,加上秦軍兵械之利,冒頓除非抱著破釜沉舟的想法傾盡全力一搏才有可能攻破原城。而那也僅僅是有可能而已。

更大的可能卻是,消耗完東胡騎兵,自己的匈奴大軍就要面對城內原軍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了。

到時候怕是不僅河南地和河套平原奪取不了,他冒頓也將品嘗到人生的第一次慘敗。

冒頓,輸不起;匈奴,也輸不起。所以冒頓寧愿撤兵到云、雁門等大秦北部邊疆的十余郡去劫掠一圈,然后再施施然帶著戰利品打道回狼居胥山,也不想冒險一搏。

之所以冒頓決意半真半假的撤軍,說到底他最希望的還是能夠將守城的秦軍給引出城外。然后兩軍對決,他相信自己麾下的匈奴勇士定然能夠解決出城的原軍。

那個時候即便原軍在城內依然留有兵卒駐守,但是二十萬原軍守城同數萬原軍守城,在冒頓看來顯然要攻打數萬原軍駐守的原城要容易的多。

當然,冒頓這也是在賭,他在賭原軍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這數十萬匈奴騎兵進入云、雁門數郡,要知道這幾個郡可一直都是原軍的駐地。如果這幾個郡被自己破壞的一干二凈,想來原軍也不好同那小皇帝交代吧。

正是因為抱著這樣的念頭,所以冒頓可以讓大軍放緩了前進的速度。同時除了探查周圍數十里的斥候騎兵外,沒有在原城周圍留下任何一點埋伏。

冒頓,對自己麾下的匈奴勇士還是很有信心的。

原城殺將出來探查的原軍斥候很快就同匈奴精銳斥候交上手。冒頓和蒙鴻等人幾乎是同時收到消息。冒頓是大喜,蒙鴻同樣是大喜。

稟報給大將軍蒙恬的信報早已經發出,如今匈奴大隊騎兵距離原城已經三十余里,而在原城周圍除了不斷來回探查軍情的匈奴斥候外,原軍斥候沒有發現任何的匈奴騎兵存在。

顯然,匈奴人確實是撤的干干凈凈。

讓人血液沸騰的隆隆戰鼓聲陡然響徹整個原城。

伴隨這鼓聲,原城東門和北門同時打開,一隊隊身穿黑甲的原軍兵卒邁著整齊的步伐從大開的北門開拔而出,然后在原城外列隊。

與此同時,集結在北門的由李鋼,蒙昧,趙展,蒙過四人統領的四萬原軍精騎也同時奔馳而出,飛快的朝著還在城外列隊的原軍步卒集合著。

八萬步卒,一具具龐大的大型連射弩機被從城墻上拆下,搬上馬車之上跟隨大隊步卒開出原城。

此次開拔出城的八萬原軍步卒同以往的秦軍兵卒不同。至少有近三萬的步卒都是手持三丈余長的長戈以及長矛等專門用來對付騎兵沖鋒的兵器。八萬原軍步卒差不多萬人的手都拿著一面不大的矩形小盾,上窄下寬,包括長矛兵的手臂上也掛著一面小小的方盾。

同時還有至少兩萬的原軍步卒手持有的是高達一丈的巨型大盾。

八萬原軍步卒形成三個龐大的步卒方陣,成一字形品字形排列。三萬長矛兵,每個步卒方陣一萬,最間的步卒方陣是由一萬長矛兵和一萬手持銅劍強弩的步卒,長矛兵分布在方陣最前方;在這兩萬步卒組成的方陣左右兩側則是另外兩個步卒方陣。

這兩個步卒方陣一個方陣三萬人,兩萬長矛兵分別分布在最前方和左右兩翼,在三個方陣想接的地方卻是沒有任何長矛兵存在。而在所有長矛兵的身后都是一員手持巨型大盾和三尺余長銅劍的秦軍兵卒。

顯然,三個方陣相輔相承。

原軍同匈奴征戰最多,對付來去如風的匈奴騎兵早已經摸索出了一整套完備的戰法。而且都是極為有效的。

“嗚!”

蒼涼的號角聲,陡然自原城城頭之上響起。

原本靜立在原城城外的八萬原軍步卒在鏘然聲響,開始朝著匈奴大軍離開的方向緩緩前行。緊接著,馬蹄轟鳴,四萬自東門開拔而出的原軍精騎放慢馬速,緊緊跟在緩步前行的原軍步卒方陣后方策馬而行。

從天上看去,這十二萬的原軍如同一個整體,步履一致的朝著前方碾壓而去。隨著大軍前行,在隆隆的腳步聲響,十二萬原軍兵卒心的戰意在一點點蘇醒,他們的血液在一點點沸騰。

磅礴的戰意,匯聚成一股龐大的肅殺之氣,直沖云霄!

原軍,經過十余年的承平歲月,終于要再次露出鋒芒!(

.蘇1


上一章  |  我是秦二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