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312章 想象一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2章 想象一下

第312章 想象一下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13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想象一下。

如果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霸主,中國可以制造世界上最先進的產品,特別是軍工產業,中圓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硬通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金融財團,擁有世界上最好最多的大學,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國民教育,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高素質人口,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疆域和最為豐富的國土資源。

那么,世界會怎么樣?

中國又該怎么樣?

中國要做什么?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實現中國成為世界霸主的目標,而是如何長期維持這一地位。

帝國一直密切的關注著蘇德戰爭的進程。

這注定是一場德國人的戰爭,即便德國采取分兵兩路進攻的冒險策略,蘇聯紅軍還是無法有效的抵擋德軍鋼鐵洪流的攻勢,值得關注的是雙方的主力坦克幾乎完全一致,特別是在中重型的4號坦克和t34之間,雙方在設計上都大量參考了中國陸軍提供的mbt30坦克的技術資料。

為了徹底壓倒對手的坦克,德國正在基于4號坦克研制新的坦克,并且吸取了中國陸軍關于主戰坦克的構想,試圖在重型坦克的防護力上構造出中型坦克的作戰參數和機動性能,以期望用一種主力坦克完勝對手所有型號,實際上,德國所進行的工作正是彌補中方未能提供的mbt30坦克的一些關鍵設計,特別是mbt30坦克所使用的v型柴油機。

處于戰爭劣勢的蘇聯則得到了帝國中央軍事情報部的秘密協助。獲取了mbt30坦克的更多詳細資料,依此對t34坦克進行新的改進。

同樣。帝國也在抓緊時間進行mbt40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并加大了mbt33型坦克改進型號mbt35主戰坦克的量產規模,按照現有的規劃,mbt35型主戰坦克將更有可能作為帝國在未來三年的主力坦克,而mbt40型坦克則至少要在1942年左右才能正式服役。

帝國中央軍部確實在規劃一場同納粹德國決戰的最終計劃,按照這一構想和需求,帝國需要在蘇德戰爭結束后,也就是1941年下半年保證擁有超過1.4萬輛mbt35型坦克。

這個龐大的規劃使得帝國正在利用中日戰爭。迅速擴大帝國陸軍的坦克數量,而帝國空軍的j6\6b型噴射式戰斗機也在加速生產,按照中央軍部最好的規劃,在同德國宣戰之前,帝國空軍將至少列裝4千架j6系列的殲擊機,加上j4\5等系列殲擊機及其他作戰飛機,帝國空軍將在戰前確保擁有超過2.5萬架飛機。

帝國海軍同樣也有一個特殊的規劃。為此,帝國正在加快步伐在巴西和西非尋求合適的海軍基地,帝國同比利時已經簽署了秘密的軍事合作計劃,在剛果建立大西洋海軍基地,一旦中德宣戰,帝國海軍將會根據需要直接介入大西洋。對德國海軍實施大規模的封鎖戰。

在這場爆發概率超過70的中德戰爭中,帝國海軍所能發揮的作用并不大,帝國將主要通過歐亞大陸,從中東介入巴爾干半島,從俄羅斯直接介入德波同盟。以這樣的方式通過空地一體戰大幅度的向前快速推進。

一旦戰爭開啟,帝國中央國防軍將不會像對付日本這樣慢慢蠶食。帝國只會比德國更加快速的超閃電戰推進。

帝國不需要通過擊敗德國來證明自己的軍事實力,帝國只是要遏止納粹德國的擴張,帝國也絕不允許在歐洲誕生一個可以挑戰帝國疆域和實力的新德國。

只要納粹德國妄圖通過戰爭和征服來締造一個可以同中華帝國相提并論的新帝國,中德戰爭就永遠不能避免。

所以,帝國非常關注正在進行的蘇德戰爭。

中央軍情部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和部分很重要的技術援助,甚至是物資援助,作為交換,中央軍情部向蘇聯戰場派遣了大量的軍事情報官,密切的收取和納粹德國有關的一切軍事情報,為可能爆發的新戰爭做好萬全的準備。

軍情部為此特別設立軍情三部,專門負責收集納粹德國的軍事情報,想盡一切可能破譯德事電報密碼。

關于納粹德國正在進行大規模屠殺,以及正在進行瘋狂的核武器研制計劃,軍情部都已經得到了可靠的驗證,在確認了德國的核武器計劃后,帝國又多了一條必須對德國發動戰爭的理由——絕對禁止納粹德國和蘇聯擁有核武器。

回到北京后,宋彪每天都會單獨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聽取軍情部關于蘇德戰爭和納粹德國的最新情報統計。

這幾天,軍情部正在考慮一個特別的行動計劃。

為了阻止納粹德國從挪威獲取重水,軍情部計劃聯合蘇聯間諜組織,秘密摧毀挪威的水電站和重水提煉工廠。

挪威對蘇聯的反間諜工作非常嚴密,這意味著光指望蘇聯行動是很難達成目標的。

作為軍情部的部長,章駿做了一系列的深入調查,最終,他的結論是軍情部必須自己干。

在這天下午的匯報會上,章駿將軍情部擬定的行動方案提交給了皇帝,并且對兩份行動方案都做了自己的分析。

宋彪沒有急于回答,讓章駿將兩份方案都留下來,給他一點時間權衡。

在章駿離開后,宋彪戴上他的老花鏡,重新將兩份方案都仔細的再研究一番,心里也拿捏不定,究竟是出手,還是單純的只支持蘇聯行動。這本身就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蘇聯在挪威的間諜很少,而且無法獲取足夠數量的炸藥。更找不到合適的行動機會。

蘇聯方面更大的一個憂慮是一旦被挪威發現,那就會激怒挪威,使得挪威也對蘇宣戰,蘇聯不能冒這個險,同樣的,如果帝國行動失敗,中德關系也將提前破裂。

在將軍情部提交的兩份行動方案都再研究一番后,宋彪還是決定否決這兩個方案。可究竟要怎么做,他暫時還缺乏合適的對策。

不管怎么說,軍情部已經通過特殊的渠道警告了挪威政府,并且由遠東財團出資,試圖收購這家北歐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及其附屬的重水提煉廠。

如果遭到拒絕,帝國就只能炸掉重水提煉廠,不管是讓蘇聯特工。還是英國特工動手,哪怕是軍情部直接動手,那也將是再所不惜。

有足夠的情報證明德國人暫時還沒有發現更合適的化學提煉重水的工藝,但他們已經在進行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驗,如果德國和帝國一樣尋找到合適的方法,那更將是一個災難。

軍情部懷疑一名曾經在中央理工大學擔任化學教授的德籍博士。在回國之前可能從中央理工大學獲取了一些有關的資訊,目前正在進行秘密的調查,一旦確認此事,軍情部會著手安排秘密的刺殺行動。

帝國絕對不可能允許納粹德國完成核武器的研制工作,這是帝國的底線。實際上,帝國也不希望美國完成這一計劃。軍情部正在秘密的監視美國方面,如果有必要的話,帝國也會在美國付諸行動。

假如美國擁有核武器的事情難以阻止,宋彪至少希望在1945年之前,美國不會實現這一目標,而帝國則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證帝國的核威懾擁有遠超過美國的優勢。

在章駿離開后不久,中央軍部的總參謀長蔣方震也帶著最新的關于中日戰爭的情報進入中央宮的辦公廳,見到他走進來,宋彪將眼鏡放下來,示意陪同在身邊的一等內侍官蔣壽麟將茶換掉,重新泡一壺綠茶。

在距離皇帝還有六步遠的地位,也就是在地毯上特別標記的鳳凰圖的中央,蔣方震停下腳步躬身致敬,道:“陛下,東北國防軍已經攻占釜山。”

宋彪微微頷首。

他已經從中央保密局那里在第一時間就知道戰報。

在賜坐之后,蔣方震坐在皇帝的御桌之前,將手中的公文包打開,從里面取出最新的軍部匯總提交給皇帝,道:“陛下,關于衛立煌中將調令回國之事,是否還需要新的討論?”

宋彪重新戴上眼鏡瀏覽中央軍部的最新軍情匯總,邊看邊否決了蔣方震的提議,道:“可以讓他回國,調至西北防務參謀局擔任參謀總長一職,讓他配合趙庭柱進行后續的準備工作吧!”

蔣方震微微點頭,問道:“那還是要將蔡鍔上將調回軍部嗎?”

宋彪慎重的想了片刻,將軍情匯總先擱置下來,同蔣方震答道:“我認為這個時間段還是比較合適的,在朝鮮戰場視察之時,我同蔡鍔就這個問題商量過,他原則上并不拒絕回到中央軍部任職,而他提議的繼任人選同我們考慮的是一樣的,此時調任陳武擔任東北國防軍總司令官正是時候。后面的仗,說起來不難打了,其實我以為將可能變得更為殘酷和血腥,這是我們公認的事情,這個時候換陳豹子上去,正是最合適的,蔡鍔留給他的也不是什么爛攤子,陳豹子和劉賡云更是幾十年的老搭檔。”

蔣方震贊同道:“皇上所慮甚遠,原來早早就盤算好,想讓陳武擔任總司令官一職。”

宋彪并不否認,道:“只要陳武不輕敵,打日本還是他在行,山地作戰,特別是日本這種大規模的山地作戰,陳武是行家。他在中央軍部說自己是山地作戰的第二,那恐怕是沒有人敢說第一。”

蔣方震繼續贊同道:“皇上圣明。”

宋彪則道:“我知道你擔心蔡鍔心里不舒服,畢竟最難啃的時候都熬過去了,最后收宮卻讓給別人,我倒覺得蔡鍔沒有這種想法,他這個人。咱們還是很了解的,不是這么小氣的人。”

蔣方震道:“蔡鍔肯定不是這么小氣的人。只是他身為陸軍上將,又剛立了大功,調回國內卻要擔任中央軍區的司令,即便蔡鍔不說什么,別人恐怕也會有非議。”

宋彪嗯了一聲,道:“讓他擔任戰略部隊司令部總長,兼任中央軍區司令。”

蔣方震點頭同意。

宋彪感嘆一聲,道:“其實還是中央軍區的司令位置重要啊。抵衛京師,責任重于泰山。”

蔣方震倒是沒有回答什么。

在中央軍區司令這個位置,宋皇帝在過去數十年間基本只用了五個人,趙庭柱、張孝淮、張亞虎、韓春麟、蔣作賓,趙庭柱更是三次換任。

宋彪此次抽調蔡鍔回國,主要還是給陳武讓位置,也是希望陳武在各方面條件都已經具備的前提下。狠狠的給他打一場狠仗,打一場漂亮仗。

蔡鍔回國擔任中央軍區司令畢竟是暫時的安排,戰爭結束之后,如果傅作義有機會戴罪立功,還是可以擔任此一職務,假若傅作義不行。其他可以兼任這一職務的人也還有很多。

黃百韜、薛岳都是比較好的人選。

宋彪并不擔心,戰爭階段和戰后和平階段,中央軍區司令的重量是不一樣的,那個時候的可選擇面就很多了,不像現在就只能是在最為可靠的幾位資深上將中挑選一位。防止出現萬一。

為了應對中日戰爭,以及可能爆發的中德戰爭。中央軍區的精銳部隊大致都派遣出去了,現在新調入中央軍區的部隊并不是絕對可靠,出現兵變和軍事政變的可能性雖然還是很低,但至少不像以前那么絕對可靠,所以還是需要蔡鍔、張孝淮這種資深陸軍上將坐鎮。

軍隊就是這樣。

很多時候,資歷和聲望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它決定一個將領說話是否管用。

在下午處理了軍部的一些工作后,到了下午4點左右,宋皇帝就暫時停止辦公,前往慈政園喝下午茶,通常是一碟花生、杏仁、堅果和數片餅干,或者是一碗杏仁黑芝麻糊,配一杯祁門紅茶。

這個時間段一般是分配給中央內閣,但通常不能談太重要的事情,會安排中央經濟委員會、教育委員會之類的組織負責人過來,或者是國會派人前來匯報一些工作。

經濟委員會那邊,陳其美因為身體不適在去年退休,臨時替換的副相是廖仲愷,廖仲愷也是不錯的人選,此前一直在江浙擔任省長,在財政部做過兩年的副財政大臣,這幾年一直在中央國家經濟委員會擔任副委員長。

按照顧維鈞的想法,他是想推選財政大臣劉大鈞擔任副相一職,但劉大鈞的政治資歷不足,黨內不是很支持,廖仲愷的情況相對復雜一些,早期一直是民主黨,并且是以民主黨人選擔任浙江省長,孫逸仙死后,因為和宋教仁不和才轉入光復黨,這個人的名聲很好,能力也是不錯的。

顧維鈞推選劉大鈞沒有過關,只好再推楊兆麟,楊兆麟拒絕這一任命,沒有辦法之下,顧維鈞才選擇廖仲愷,也希望廖仲愷能夠在下一屆的內閣政府中同民主黨有比較好的溝通,利于執政。

宋彪對于這方面的事情是不干涉的,就他個人而言,廖仲愷擔任副相也不是什么太壞的事情,他其實比較看好陳瑾,陳瑾現在已經是第一財政副大臣,兼任中央經濟委員會的辦公廳主任。

到了慈政園后,宋彪先休息了一段時間,等了二十分鐘左右,在蔣壽麟的安排下,廖仲愷才同陳瑾一起進入慈政園拜見皇帝。

此時的天氣也算是有些炎熱,宋彪在水榭走廊里喝下午茶避暑,廖仲愷和陳瑾就沿著走廊一路前行,上前拜見,因為有陳瑾這個女婿在場,宋彪就沒有按照常例給他們賜坐。

這還是廖仲愷第一次在這種情況下拜見皇帝,心中并非皇帝鐘意之選,他也真的不奢望有賜坐的待遇了,畢恭畢敬的先將中央經濟委員會重新規劃的七五計劃案提交上來。

這一份和顧維鈞代表中央內閣提交的那一份是不一樣的,顧維鈞的那一份是總案。而中央經濟委員會的這一份是分案,專門規劃經濟領域方面的工作。規劃的更為細致一些,也涉及了更多和金融、財政有關的工作。

宋彪此階段比較關心的問題還是中央儲備局的黃金儲備問題,帝國和英法不同,帝國的國內工業產能巨大,礦產資源豐富,所以在戰爭狀態下很少需要對外采購。

甚至在帝工業大肆擴張的前提下,帝國還對蘇德出口軍事裝備,換取蘇德的黃金儲備。

隨著帝國黃金產業的擴大。特別是在烏茲別克等中亞地區的黃金產量的擴張,帝國每年的黃金產量約占世界的1/3,而帝國每年增加的黃金儲備則世界黃金產量的1/2。

帝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貿順差國,加上對亞洲的控制和領導權,注定帝國吸收黃金儲備的能力要遠強于英美。

宋彪翻看這份七五財政和經濟規劃,首先的第一個目標還是要確保帝國經濟在七五計劃中繼續保持每年5.5以上的經濟總量增幅,黃金儲備在七五計劃結束后要達到7750噸的規模。

隨著帝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長達十年之久。帝國已經越加要求建立全球性的金融領導權,帝國要擁有更多世界級的銀行巨頭,支撐帝國金融產業的發展,而要支撐著這一點,最為重要的就是維持中圓的強勢地位及維持帝國黃金儲備的強大。

雖然在這幾年間,帝國一直都在利用戰爭局勢的緊張不斷沽售白銀儲備。但在未來十年中,帝國仍然將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儲備國。

在帝國的支持下,西班牙和墨西哥、智利等美洲經濟比重較大的國家在大蕭條期間都陸續結束了銀本位,世界白銀價格急劇下滑,在1936年。世界白銀價格僅等同黃金的1/42,創下了世界白銀低價的新紀錄。而在這一時期,帝國中央儲備局也乘機繼續刷新了帝國白銀儲備的新紀錄。

帝國的白銀儲備一貫是高價賣,低價吸,對帝國最為有利的局面就是將白銀價格穩定在黃金的1/30,如果是這樣的價格,帝國白銀儲備總值就基本和黃金儲備相當。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越窮的政府越窮,越富的政府越富。

帝國絕對不愧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中央政府,現在的世界局勢非常不穩定,蘇德都是賣黃金儲備換取戰爭資源,根本無力再談政府投資,而帝國政府財力雄厚,信用程度高,一邊在盡可能不影響中央財政開支的前提下在國內外出售債券籌集軍費,一邊利用戰爭局勢沽售過去十幾年間低價吸納的白銀儲備。

現在的白銀兌價又回升到了1/22的高價階段,按照這個價格,帝國只要將中央白銀儲備的1/4沽售出去,就足以保證帝國有充足的軍費打完中日戰爭。

當然,白銀儲備這個東西現在確實也不重要了,關鍵還是看黃金儲備,在這樣的大時代里,中國的金融業能否稱霸全權,看的就是中國的黃金儲備總量。

中圓目前是世界范圍的三大國際通用貨幣,隨著亞盟的建立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中圓的高儲備率,中圓實際上已經甩開英鎊和美元很大一截,當之無愧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國際通用貨幣。

這個利好使得中國銀行產業在國際運營中擁有絕對的優勢地位。

遠東銀行、東方匯理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中信國際銀行、江南銀行、南洋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富通銀行、中國聯合銀行、中國農業信貸銀行、亞洲國際銀行、南洋商業銀行、上海銀行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巨頭級的銀行。

特別是遠東銀行,它作為遠東財團的中樞控股銀行,旗下在全球擁有像東方匯理、中國通商、南洋銀行、美洲銀行、墨西哥國民銀行、匯豐銀行、巴黎銀行、西班牙國際銀行、瑞士商業銀行等四十多家國際或區域性銀行的控股權。

這些銀行相互合作,實際就將中圓進一步的推向了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

中圓作為世界貨幣的通行和在海外的大量儲備,也對中國經濟和中央債務的擴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巨大推力作用。像荷蘭、巴西、墨西哥、瑞典這些國家的黃金儲備是嚴重不足以保證國家貨幣發行的,它就只能大量持有中圓作為外匯儲備。而這些中圓作為m2之外的貨幣就必然要流向中國購買中國國債,或者是作為國家信貸投資流入亞盟市場。

越有錢的國家就越好發展,特別是像中國這種控制著世界金融霸權的國家。

中央政府可以大量銷售國債,用于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教育和科研,維持中央財政的穩定,而貨幣量的額外充盈也使得中國企業可以得到更多的信貸支持,有利于企業的擴張和發展。

簡單的說。現在中圓的國際地位要比二戰時期的美元硬很多,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亞盟的存在,整個亞盟就是中圓天然的根基,而亞盟控制著中東的石油產出,這一點也是硬性的迫使世界石油貿易必須以中圓進行結算。

宋彪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仔細的看完了中央經濟委員會提交的這份“中央經濟和財政七五規劃”,根據他此前對顧維鈞一些提議,這份規劃已經做了比較大的改動。重新將電氣化鐵路的地位提高,仍然將繼續給予較多的財政支出保障鐵路建設和電力裝機容量的發展。

因為教育開支明確占據帝國中央財政的1/4,這是一個固定的比例,絕對不可能改變,如此一來,隨著新的鐵路和電力基建的規劃擴大。中央財政的總開支在七五期間就要繼續增加,這個增幅比原先預計的要增加了57左右,也就是大約每年多支出35億中圓。

考慮軍費開支也占了中央財政的1/4,這就等于是迫使中央政府每年還是要繼續保持70億中圓的國債總額。

宋彪將這份規劃案合起來,擱置在一邊。這個時候才給廖仲愷和陳瑾賜坐,等他們坐下來。宋彪就和陳瑾問道:“以中央財政的狀況,這個國債額度應該是能接受的吧?”

陳瑾點頭,道:“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后續軍費開支依然要擴大的話,中央財政就會真的吃緊。”

宋彪唔了一聲,道:“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以后再說吧!”

陳瑾則道:“提前預防或者是比較好的選擇,在黃金儲備不能動的情況下,適當繼續加快沽售一部分中央信托資產,保留一百億中圓左右的儲備資金隨時可供調用,那樣或許更為穩健一些。”

宋彪大致考慮一番,同陳瑾吩咐道:“你可以直接負責此事。”

陳瑾的生活環境比較特殊,消息來源也比較多,其實在內閣中,他是少數知道帝國可能會與蘇德開戰的大臣,廖仲愷在這個方面可能還就真的不是很清楚。

宋彪此時才同廖仲愷問道:“你對這份七五規劃有何感想?”

廖仲愷深思片刻,答道:“陛下,臣以為此次規劃相比前兩次更為寬松,量的硬性規定減少,而中央政府對帝國經濟的正面干預也大幅減少,唯一保留的就是基礎設施在鐵路領域的投資還保持原有的力度。”

宋彪聽得出廖仲愷的意思,現在國內比較一致的意見就是帝國中央政府應該減少對經濟的正面干預,特別是減少商業性的國家基建投入。

按照廖仲愷和顧維鈞的本意,帝國在鐵路領域的投入是應該減少的,讓市場自由發展,也等于是通過公路的商業建設和汽車工業的發展來推動經濟的進步。

這個想法不錯,但在宋皇帝表態之后,兩人還是匆忙做了一次90度的大轉彎。

宋彪有宋彪的想法,他的想法也確實有道理。

帝國人口太多,真要任由汽車工業發展下去,國家所要承受的壓力會非常之大。

宋彪對此也不想和廖仲愷解釋太多,至少現在還不是很好的契機,他只是叮囑道:“你們有點糾枉過正,我認為汽車工業需要的是控制性發展,而不是限制性發展,要有可控制性,既要給市場足夠的發展空間,也要側重于國際市場的需求,國內不允許無限制的擴大,但不代表國外市場就是不可擴大的,要鼓勵汽車產業的出口政策。對于這個問題。我建議在規劃制定之前,可以召開更多的研討會。咨詢更多的意見。其次,關于鐵路產業的問題,不一定都必須拿出國家大規模投資的政策,中央政府減少對經濟的刺激和干預是正確的思路,但在宏觀調控上,通過稅收和其他扶持政策,我們仍然可以有效的保證鐵路事業的進步。”

廖仲愷不敢辯駁,只能點頭。

陳瑾則道:“陛下。關于鐵路產業的事情,我以為此事有兩點需要謹慎對待,其一,如果過多依賴市場和企業的投資興建,很難有效保證鐵路運營的低價;其二,鐵路投資屬于高投資和長收益的類型,投資規模過大。一般的企業難以承受,而從長期來看,長期收益也并不是很高。所以,如果帝國想要推進鐵路事業的發展,除了要有更高的補貼外,對于施工成本高居不下。收益率相對較低的線路,還是應該由政府直接投資。”

宋彪并不否認陳瑾所說的這兩點問題,他點頭同意,道:“你說的有道理,鐵路和汽車的問題。你們還是要多加論證,不要急于將七五計劃定下來。時間還是有的。不要急,中央政府寧可將這個事情拖延的慢一點,慎重一點,也不急。”

廖仲愷和陳瑾都連聲認同。

宋彪和廖仲愷還是不太熟悉,也沒有太多要說的事情,就讓廖仲愷先回去,他將陳瑾留下來,想聽聽陳瑾關于汽車工業的見解。

等廖仲愷走后,陳瑾繼續留在這里陪同皇帝。

陳瑾謹慎的思考了片刻,這才同宋彪回復道:“汽車產業之事,我以為要綜合利弊來看,凡事有利有弊,此事也最為明顯,一方面是汽車產業能夠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確實會對政府的基礎建設,對城市的交通造成極大的壓力,只是現階段還看不出來,但隨著產業的長期發展,未來肯定還是會看出來。就現階段而言,我以為皇上所考慮的控制性發展中,首先還是應該著力于發展,而非控制,只是這種控制需要立足長遠逐步調控。”

宋彪沒有急于答話,也慎重的思索了一段時間,問陳瑾道:“你的意思是現階段還沒有明顯壓力,所以不需要急于強調控制?”

陳瑾嗯道:“是的,現在還看不出明顯弊端,但在上海,因為汽車保有量比較大,目前已經有一定的交通壓力,我看了上海方面提交的地方七五規劃,大約有四十多條街道需要擴大和翻新,其中涉及多條主干道,原因也都和轎車有關系。這個方面的開銷會很高,我已經提醒上海方面,既然要擴大和翻新,就要有前瞻性,要一次性的擴建到位,不要重復施工,更不要等十年再來擴大。”

宋彪贊同道:“你這個想法是對。”

陳瑾則道:“除了上海,現在其他城市還沒有這種問題,包括北京和天津,震旦那邊因為地鐵修建的比較快,似乎也沒有這種壓力。此外,汽車工業中,轎車的數量所占據的比例雖然大,但還不足以代表整個汽車工業,比如說農用車、客車、卡車、工程車輛,這些都是汽車工業的一部分,我們在可控制性的發展觀中,是否應該有針對性的更多的發展和扶持哪一部分,這也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討論。”

宋彪想了想,道:“你在這方面的考慮還是很全面的,這樣吧,關于汽車工業和鐵路工業在七五計劃,以及更為長期的時間段內應該如何發展,你專門重新成立一個工作組進行調研,爭取在10月份之前拿出一個比較穩定和全面的意見稿。”

陳瑾點著頭道:“臣謹遵圣諭。”

雖然宋彪是明確了態度讓陳瑾去調研,但他還是有自己的想法要表達,就和陳瑾對于這兩個問題繼續做了一番。

宋彪的希望是更多的支持公共交通的發展,支持城際鐵路和城市輕軌的發展,但對中央政府而言,支持汽車工業顯然更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如何尋找這種平衡是很困難的工作。

要想推動鐵路建設的大進步,必然還是要以國營投入為主體,假如要以私營鐵路公司為主體,國家要如何按政策給予補貼和扶持,這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設想和試驗,包括補貼的額度需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

宋彪和陳瑾在這兩個問題上討論了很長時間,總體來說,兩個人的想法還是比較一致的,既希望推進經濟的發展,也希望盡可能地減少對城建和基建的壓力。

靠投資推動經濟的發展,這對帝國而言已經是一種比較落后的方式,得不償失,帝國需要刺激資本涌向科研,而不是基礎設施,這里面需要權衡的事情確實是太多了。

一個帝國的發展,有著很多的可能性,任何一種政策,任何一個方向都會對帝國存在著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影響。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大國,曾經是世界上最領先的軍工業強國,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大國,但是不同的政策,特別是對金融權的強烈追求,使得英國最終喪失了這一切的優勢。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政策,可以讓一個帝國無可爭議的在各個方面都保持最強,而對帝國來說,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工業強國的領先優勢才是帝國最重要的目標,首先要確保帝國在工業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其次是帝國的金融地位,最后才是帝國可持續性的發展空間。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