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76章 盤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6章 盤古

第276章 盤古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09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dudu8.net武動乾坤的地方

從1910年建國至1935年,在帝國1540教育計劃的長期推動下,帝國教育擁有7400余所專科學校和415所高等學院,每年培養中高等專科畢業生180萬人,培養大學生16萬人,通過“兩個萬人計劃”的長期推行,帝國每年在海外英美德法等國都長期保持超過一萬名的留學生,其中約有1/4在海外高等學府取得博士學位。Dudu8.Net{請在索

至1935年,帝國通過技術移民、國際公區計劃從海外引入外籍人口超過780萬人,其中,外籍的中高級技師、工程師、科研人員、學者、醫生、科學家、教職員約占總比的14,僅有資格納入外國專家總局管轄的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工程專家就超過1.55萬人。

正是有了這樣基礎,中國才可以在20世紀的30年代復制德國在一戰前的奇跡,通過zhèngfǔ扶持及企業主導的科技研究迅速成為世界科技大國,從1933年到1935年,中國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包攬了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醫學獎,帝國zhōngyāng科學院組織的尼古拉.特斯拉爵士科學獎也被視作代表最高榮譽的國際應用科學最高獎。

在1928年之前,帝國的科技研究主要是在追趕歐美列強,而從1930年之后,帝國的科技研究則幾乎都處于追求更高水平,從1925年至1935年的這十年時間里,帝國一直是世界上科研支出規模第一大的國家,特別是在大蕭條的1929年至1933年期間,帝國的科研投資幾乎占全球的80以上,這五年也是帝國拉開和英美德法等國差距,一躍成為世界科技領域的最強國的關鍵時期。

但是,這種領先地位還處于一個相對微弱的狀況,為了追趕差距,在經濟恢復之后,英美德蘇法rì各國都加大了科技研發投入,特別是美國、德國和蘇聯,其投入規模空前強大,而帝國為了維持現階段微弱的科技領先優勢,也繼續加大投資規模,在科技研發資本投入的規模上仍然牢牢占據世界總量的50左右,在科研人員的總量和平均教育水平上,帝國也占據世界的領先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已經在整個帝國上下都達成了一致的共識,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1935年底,帝國已經完成了兩個具有世界性的新技術。

第一個新技術就是半導體材料的圓晶直拉法,從201工程開始創立起,帝國就從將這一技術納入研究范圍,邀請在1915年發現了這一工業技術特征的波蘭科學家簡.裘克拉斯基來華擔任中國半導體工業研究院的的首席科學家。

在過去的二十五年間,帝國不斷投入資金進行相關的研究,加上反向研究,逐漸摸索出更有效率的高規格硅、鍺等二十多種不同的半導體材料的圓晶直拉法工藝,并且找到了更為特殊的新一代砷化鎵、砷化鋁等復雜工藝下才能出現的半導體材料。

隨著這種工藝技術從研究院的實驗室進入工業規模生產階段,這就意味著帝國的晶體管研究已經進入新的階段,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在此基礎上也啟動了全新的晶體計算機的研制工程,集成電路在帝國內部的秘密運用也將進入新階段。

在現在的階段,晶體管和集成電路還都只限制于軍事用途,對于帝事武裝的雷達、計算機等特殊發展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從整個世界工業史的發展來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就是抓住了二次工業的末班車,憑借人口和資源優勢一躍成為世界工業大國,又抓住了世界第三次工業的早班車。

在這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復印機、傳真機、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雷達、聲納、渦噴發動機、油泵柴油機、青霉素、盤尼西林、計算機、彩色膠卷、塑料、化學纖維、玻璃纖維、信用卡、縱橫式自動電話交換機、核電站、核武器、航空母艦、導彈、晶體管……改變人類歷史的一切都誕生在這十年,或是在這十年成熟,或是在這十年開啟。DuDu8.net

帝國幸運之處就在于大蕭條期間,一躍成為這十年間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并且擁有最強的科技研發實力,乘機同歐美力強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在這些新的世界工業科技中,有兩種非常重要的產業技術是帝國保持著絕對優勢的領先地位,并且是歐美短時期難以追趕的,第一是此前所說的半導體工業,第二則是核工業。

帝國在晶體工業上投入的時間長達二十五年之久,才在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東北電子研究院、江南電子研究院三所國家級科研中心完成了整個半導體工業的基礎工作,耗資數億中圓完成了半導體工業從基礎研究的發明時代到量產時代的大。

在核工業領域,雖然美國和德國都在發展這一領域的科技,美國也在同一時期建立了實驗性質的石墨反應堆,帝國卻在蒙古阿奇特湖修建了第一座具有商業性質的重水反應堆核電站。

這座核電站建成之后,帝國就將每年擁有制造六枚原子彈的武器級钚239,而帝國的原子彈工程已經正式確定了兩種方案,一號方案是钚彈,二號方案是鈾彈,因為钚彈具有可參照的設計和部分樣品,一號方案進步的速度最快,預計在1936年下半年就能進行第一次核爆炸試驗,相關的實驗場地也已經在修建之中。

帝國科技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關鍵領域投入規模大,優勢相對更明顯,核、電子、冶金、重型機床、電氣、航空六個領域就是帝國追求全面領先地位的區域,而在基礎工業和其他工業領域的領先優勢并不大,甚至相比英法美德等國還略微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936年,無論此前有多少種可能,皇帝自身又有多少種希望,顧維鈞還是無可爭議的在黨內擊敗了陳其美、歐陽錫、楊兆麟、汪兆銘四位人選,成為光復黨提名的總理人選,又在國會選舉中率領光復黨再次大勝宋教仁領銜的迷nzhǔ立憲黨。

自此,顧維鈞正式成為帝國第六任zhōngyāng內閣總理大臣,他似乎也注定將要成為中華帝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那位總理。

1936年2月,在倫敦舉行的第二次海軍條約談判中,為了確保中國能繼續簽署條約,英美在談判中同意給中國等同英美的海軍條約標準,而rì本則繼續維持原有的條約標準。

一心退出條約的rì本乘機強烈的抗議,最終退出了該條約,同樣不愿意受限于條約的中國隨之宣布退出,在中rì意三國退出后,英美法三國也無法達成一份有意義的海軍條約。

自此,《華盛頓海軍條約》徹底終結,世界海軍假rì也從此結束了。

在退出條約不久之后的3月中旬,中國國防部公布了新的zhōngyāng海軍建設規劃,正式提出要在四年內建造四艘東方皇帝級高速戰列艦,并將之稱作“世界終極戰列艦”,設計標準排水量5萬英噸,rì本則秘密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列艦,以保持對中國海軍的主力絕對優勢。

實際上,皇帝級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排水量只是48500英噸,真正的建造計劃也只有兩艘,第一艘為東方皇帝號,簡稱東方號,第二艘為中華皇帝號,簡稱中華號,至于第三艘的遠東號和第四艘的神州號都純屬虛構,只會有編號和撥款等等詳細逼真的情報記錄供rì本參考。

埋藏在這一級名稱就具有極大侵略性和象征意義的世界戰列艦建造計劃之下,帝國海軍真正要發展的還是新一代的西北級航母,這一級航母將第一次擁有滑躍甲板。

帝國并不是無法建造蒸汽彈射器,但是在5萬噸級航母的規格上,帝國經過反復推算和測驗,還是認為蒸汽彈射裝置對鍋爐功率損耗太大,又要同時保持高速航行,還要保障蒸汽彈射器的難度太大,如果將鍋爐功率全部用于蒸汽輪機的動力部分,采用滑躍甲板已經足夠保障渦噴戰斗機的起飛。

宋彪的意見也是如此,除非采用核動力航母,蒸汽功率近乎是無限的沒有任何障礙,否則在5萬噸級航母的級別上,結構簡單的滑躍甲板不僅成本低廉,可靠性也更好。

但在預計會在1940年小規模建造的兩艘華北級航母上,帝國還是會安裝最新型號的蒸汽彈射器以累積海軍在這一領域的使用經驗。

在中rì陸續退出《華盛頓海軍條約》后,雙方在1936年的造艦計劃都非常瘋狂,已是再明顯不過的海軍競賽,rì本海軍不僅要增建四艘大和級戰列艦,也要建造8艘重巡洋艦和2艘航母,而帝國則是增建2艘皇帝級戰列艦和4艘東北級航空母艦、2艘西北級航空母艦,圍繞龐大的航空母艦群建造大量的護航巡洋艦和驅逐艦。

領先一步是天才,領先太多就是自殺。

帝國在航母中心論上磨礪了七年之久,直到此時才判定時機已經無比成熟,但是誰也不敢保證這樣的戰略性的大變革就一定能成功,所以,皇帝級戰列艦就是一個重要的補充,該撥款還是要撥款,該進行的技術論證還是要繼續進行,下一級的戰列艦依然要繼續投入精力和經費研究,如果發現不對,帝國還是會隨時調整戰略重新打量建造戰列艦。

軍事沒有萬一,rì本這樣的國家可以賭博,而中華帝國這樣的世界大國是不能賭國運的,一切都務必絕對穩妥,宋彪不能很堅定的對海軍說“你們放心,未來肯定屬于航母”這樣的話,只要海軍部保留在戰列艦預研上的技術人力和經費并不是特別多,多到會影響整個海軍向航母中心快速發展的程度,宋彪也不會干預海軍參謀總部的為防萬一的備案計劃。

其實真正讓戰列艦盯死在棺材里的不是航空母艦本身,也不是更先進的艦載機,而是雷達和新式魚雷這兩種時代殺器。

大型艦載雷達可以在幾十海里外發現對方的戰列艦,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而航母的速度又快,這就意味航母在和戰列艦的對決中處于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可以跑的特殊地位,飛機的速度總是比戰列艦快,而戰列艦的炮彈射程怎么也不可能越過近百公里的距離。

航母可以在戰列艦的射程外攻擊對手,哪怕戰列艦能憑自身的防空力量擊潰幾十架俯沖魚雷轟炸機,但只要被擊中一枚魚雷,雙方的勝負就已經分了出來。

這根本就不是一場公平的對決。

雷達和偵察機讓茫茫大海中的戰列艦又無處遁藏,只要航母想找到周邊海域的一艘戰列艦,對其發起進攻總是很容易的事。

只是中rì海軍肯定在近海區域作戰,在這種情況下,戰列艦倒是還有很多的發揮余地,完全不造戰列艦也不是正確的策略。

可話說回來,帝國zhōngyāng財政雖然是減稅和赤字,將5的zhōngyāng財政收入用于海軍還有5.85億中圓,而rì本又重新將1/3的財政收入用于海軍,卻也不過5.3億rì元。

帝國一貫腹黑,另外又通過其他方式沽售zhōngyāng投資資產,每年以特殊軍費的名義繼續再給海軍補貼2億中圓,這就能徹底將rì本海軍壓死。

rì本海軍當然很清楚中國公布的海軍開支和實際情況不符,也很難確定中國海軍現階段的具體實力,但是rì本在等,雖然主力戰列艦還具備優勢,可已經不是壓倒性的優勢,陸軍和空軍更全面弱給中國,rì本只能等機會。

對于這一點,rì本還是很有信心的,它堅信中蘇勢必還有一戰,這就是他們在苦等的機會,在納粹黨上臺之后,蘇德之間的秘密合作已經中斷,而rì本就立刻填補了德國的空缺,繼續和蘇聯一起合作研究秘密武器裝備。

當時針指到了1936年,宋彪就不得不全力開始秘密備戰。

只是在這樣的一年里,誰能知道未來的戰爭將究竟發生在哪一國和哪一國?整個世界局勢一片混亂,比宋彪所能預想的更復雜,帝國的強大對蘇rì之間牽制力太強,帝國通過中法同盟對德國也有著特別的牽制力。

帝國在印度洋駐守的艦隊隨時具備進入地中海的實力,在這里,帝國隨時也可以對意大利發起進攻。

這種混亂的局勢讓所有世界政治家都看不清具體的脈絡,關于世界將會如何變化,誰都無法說清。

就是在這最混亂的一年,一件事的局勢讓整個世界混亂的局勢變得突然間清晰起來,這件事就是帝國一直在防備的西班牙內戰。

西班牙內戰終究還是未能避免,對于這場戰爭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那就是這場戰爭實際上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在蘇聯的下,西班牙的左翼政黨聯盟通過迷nzhǔ競選獲得了勝利,獲得組建西班牙第二共和國zhèngfǔ的機會,隨即就在蘇聯的壓力下迫不及待的推行極左政策,導致右翼和法西斯組織推動軍事政變。

為了控制情報和局勢,帝國zhōngyāng軍情部的負責人章駿中將親自抵達中國在地中海的情報機構中心突尼斯城,并在這里調動zhōngyāng軍部所能控制的船隊和運輸機,向地中海對岸的西班牙運輸物資,并且動用特殊的商業機構船隊將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所控制的西班牙北非殖民軍送到英占地直布羅陀。

在此之前,章駿已經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達成了協議,如果帝國西班牙長槍黨和他個人奪取西班牙政權,佛朗哥將軍會承諾同德意保持距離,同中國維持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以佛朗哥為首的西班牙右翼青年軍組織同德意、蘇聯的兩派軍事武裝都開,早期和其他右翼部隊一起消滅蘇聯的國際縱隊及西班牙共和軍,隨后又調轉槍口消滅其他右翼組織。

這就意味著中國同蘇德之間一切偽善關系都將告一段落。

可對中國來說,這一切正變得無所謂了。

就在西班牙內戰如火如荼的爆發之際,帝國的原子彈研制工作也已經漸進尾聲。

從1935年開始,zhōngyāng軍部和內廷就全面加強了對核武器項目的鼎力,帝國在核武器的發展上畢竟有先天優勢,加上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的第一個系列的通用晶體管計算機的提前完成,對帝國在核武器的發展上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極大的減少了相關的各種運算工作所需要消耗的人力和時間。

終究還是有特別的優勢,特別是在原件逆向研究上,這個特殊的巨大優勢使得帝國既不用像德國那樣走彎路,也不用像美國舉國投入一切人力物力,甚至連前期的理論工作都被節省了一大半。

對于帝國來說,畢竟是在幾枚小型化原子武器的基礎上直接仿制而成,缺乏大量和核武器的運算數據,這一批的兩枚核武器的爆炸威力到底會是多少,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估值,預計是在1萬噸tnt之上,也有可能達到2萬噸的級別。

不管如何,在帝國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中心地區,帝國的第一枚原子彈“盤古”和第二枚預備彈“赤鴉”都已經準備就緒,兩枚都是钚彈,而鈾彈的研制計劃稍微有一些困難,在今年還是無法順利攻克。

只要這兩枚原子彈之中有一枚順利爆炸,完成各項數據的測試工作,帝國就將正式成為一個更為高級別的國家,未來不管世界會爆發什么樣的戰爭,帝國都可以成為唯一的戰勝國。萬千書友齊聚讀讀吧Dudu8.Net,讀讀吧無彈窗,少量僅作開支。謝謝體諒!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