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

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7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在送威廉皇儲和路易絲公主夫婦離開后,宋彪回到柏林皇宮的會客廳里稍作休息,陳嘉佑就前來稟告,說是阿道夫.希特勒總理已經抵達。

宋彪沉默了片刻,心情很是復雜,能夠親眼見到希特勒畢竟還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只是見過之后又會如何,他還真是說不清呢。

稍加思量,宋彪站起身讓陳嘉佑將阿道夫.希特勒總理領進來,會客廳已經傳來一陣鏗鏘有力的腳步聲,鞋釘狠狠而整齊的擊打在地面上,陳嘉佑少將匆忙走出去,帶領內廷內侍官和特勤局的侍衛們迎接阿道夫.希特勒總理。

宋彪抬頭看了看圣母瑪利亞和圣徒彼得傳道福音之事跡的穹頂壁畫,在這金碧輝煌的霍亨索倫家族的普魯士皇宮里,他將迎來人類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者阿道夫.希特勒。

很快,在內廷內侍官的陪同下,會客廳的大門打開,猩紅色的地毯一路鋪設到走廊的盡頭,在這條輝煌典雅的金紅色的走廊上,兩側都整齊的站著納粹黨沖鋒隊員,阿道夫.希特勒總理就在這種威嚴的氣勢中由陳嘉佑陸軍少將陪同,穩健而步履沉重的步入會客廳。

阿道夫.希特勒總理此時還更尋常的身穿著一身灰色的西裝,沒有穿軍裝,也沒有佩戴納粹的袖章,那些都是幾年之后的事情。

走上前,阿道夫.希特勒也和赫爾曼.戈林一樣,畢恭畢敬的遵照帝國的禮儀向宋彪躬身致敬。

等希特勒平身之后,宋彪才伸出手和繼續走上前的這位納粹元首握手,中國和德國之間依然保持著非常特殊的友誼,即便是在一戰階段,雙方的合作也并沒有徹底終止。

這一點,中德兩國心中都很清楚。

如果沒有帝國通過荷蘭出售橡膠給德國,德國當時也難以為潛艇部隊準備足夠的密封材料,而這恰恰就是潛艇的核心問題,除了橡膠,鎳、銅、錳都是雙方秘密交易的一部分,一戰結束之后,德國也在帝國的支持下秘密保持武器的開放,比如在通用機槍、坦克、潛艇、戰列艦的研制上,雙方的進程幾乎是完全一致。

兩人握手之后,宋彪邀請這位納粹總理坐下來。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個很特殊的嚴于律己的政治家,不喝酒,也不喝咖啡,唯一的飲料就是茶葉,而在他成名之后,帝國內廷也做了特殊的友誼安排,為阿道夫.希特勒提供皇家御供六種特級茶葉,紅茶、綠茶、巖茶、烏龍茶、普洱茶、白茶都各有一種。

當然,帝國一貫有向歐洲高層貴族階層和皇室、國家領導人特供茶葉的慣例,以此作為一種特殊的公關,在世界范圍內保持帝國最為茶葉王國的高貴形象。

帝國也有意識的推動最為高級的茶葉消費,一兩茶葉一兩金的價格并不稀奇,帝國用五顆星代表最高的特供級茶葉,由皇家授予,代表皇家御用標準,而這一標準基本都是世界上最名貴的茶葉。

此次,宋彪從國內帶來的是武夷山巖茶。

由陳嘉佑少將親自代表內廷將兩杯巖茶送上來,也由陳嘉佑留下來擔任翻譯官,在森嚴的皇室禮儀之下,其他無關人等逐步退出。

帝國之禮才能證明帝國的存在。

從周邊侍衛們和隨行官員對宋皇帝的尊崇,阿道夫.希特勒大致也能看出宋皇帝在中國意味著什么。

稍作休息,宋彪將茶盞放在身邊的茶幾上,這才和阿道夫.希特勒感嘆一聲道:“我剛才同威廉皇儲見了面,現在真是愈發有著太多的感想,回想過去,曾經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何等輝煌繁榮,如今卻落得這樣的下場,霍亨索倫皇室何罪之有?現在想著過去,當初我曾經不止一次的要求德國放棄在我國的租借區,正因為德國堅持不愿意放棄這些很小的,甚至微乎其微的禮儀,不惜將我國徹底推向協約國,否則歷史究竟會是走向何處,我想今天也很難說清楚,假如當年中德結盟,優先擊潰中間的沙俄帝國,再依據沙俄腹心向歐洲推進,那是沒有道理會戰敗的。”

阿道夫.希特勒沉默了片刻,忽然很夸張而激烈的答復道:“霍爾維格是德意志帝國歷史上最愚蠢的人,絕對沒有之一,現在該是我們糾正這個錯誤的時刻,尊敬的皇帝陛下,德國已經浴火重生了,我們將會糾正歷史的錯誤,如果德國和中國締結同盟,我們將改變人類的歷史,在整個世界都將處于至高點。”

宋彪嗯了一聲,卻道:“政治是復雜的,中國是一個傳統和道德的國家,我們和法國的同盟是不可能被放棄的,因為中國永遠不可能做一個背信棄義的國家,但我們認為中法同盟和德國的關系可以逐步恢復。歷史沒有如果,現在,中德兩國,包括法國都可以追求永久和平的相處,通過貿易往來保證國民和企業的發展空間,并且在人文、精神和科技上追求更高層次的合作。”

阿道夫.希特勒又將聲音放的很低沉,顯得無比誠懇的提議道:“在我的率領之下,德國絕對不會和中國為敵。中國是一個偉大的亞洲帝國,在德國人民最為艱難的時刻都沒有放棄中德之間的友誼,并且為我們付諸了很多努力,德意志人將永遠的感激中國。我們承認德國對法國的債務,我們遵守承諾,一定會償還對法賠償,不管這需要多少年,但在最近的十年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們必須暫時中斷賠償以保證德意志人的生存和發展,未來,我們一定會賠償的。”

宋彪笑了一聲,并不是很在意這個問題,反正中德之間已經沒有賠償問題,一是數額原本就比較小,二是剩余的數千萬英鎊的賠款都全部變成了中德留學基金會,贊助中國學生到德國求學,也鼓勵德國學生學習中文和中國歷史,雙方增進了解,畢竟二戰之后,中德還是要繼續長期的交往下去。

他道:“我和我國一貫不支持要求德國支付如此巨額的賠款,并且力所能及的減免和取締德國對華的賠款,現在,但在這一問題上,我國并不適合過多的表態。行動比聲音重要,我們用行動表達我們的態度,至于后面又該要如何爭取保護德國自己的利益,我想這就只能是你和德國政府的問題,我國所能做的工作很有限,也僅能局限于此。”

阿道夫.希特勒還是很低沉,也顯得很有誠意和親切的答道:“中華帝國所作的一切,我們都無比的感激,請相信我,尊敬的華皇陛下,我們會報答帝國的,我們德意志人對朋友永遠是忠誠的,對敵人則將永遠保持警惕。”

宋彪心里不置可否,表面上還是很信服的微微頷首。

阿道夫.希特勒主動提起了日本的問題,道:“我聽說了日本在印尼海域挑戰中國海軍的問題,從長遠來看,日本這個國家必然會威脅到中國的和平與發展,我熱烈的建議,中德應該繼續進行更多的海軍合作,研制新的戰列艦,遏制我們的對手,警告他們。”

宋彪當然知道德國想要什么。

就現階段而言,帝國的軍艦工業的整體科技水平已經小幅度的超過德國,特別是在德國最擅長的合金鋼和裝甲鍛軋冷處理領域,以及在主炮和雷達領域,帝國已經在德國和美國技術的基礎上吸收融會,完成了新型號的16英寸主炮的研制和生產,并且進一步的推進了17.5英寸主炮的研制。

德國因為在過去十年中的技術停步和研制工作的局限性,目前還未能開始啟動16英寸(406mm)主炮的研制工作,這也是俾斯麥戰列艦后來被迫使用52倍口徑380mm/skc34主炮的原因,德工制造業,特別是軍艦制造業在過去的十五年間基本停滯,缺乏合適的工業技術積累和熟練工人,需要重新培養,這也是俾斯麥戰列艦制造周期長達四年,此前又經歷了十年籌備周期的原因。

宋彪頷首稱是,道:“中德繼續保持親密的技術合作是有必要的,對兩國國民和企業有利,也對世界經濟與和平有益,也可以說,只要本著公正互贏的原則,在中德之間沒有確切的不可以合作的范圍。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干涉中國和德國,這是我們的實力和國際地位決定的。”

阿道夫.希特勒迫不及待的稱贊道:“中華帝國是世界上最偉大和公正的國家,而我們德國也同樣如此,我們是兩個偉大的帝國。”

宋彪再次頷首,卻沒有繼續附和下去。

在帝國皇帝的龍椅上雄踞了二十三年之久的他,同時代與他一起華山論劍的政治領袖大多已經塵歸塵,土歸土,他是一戰時期僅剩下的唯一的大國元首,就仿佛是這個新生政治世界的古董。

他的地位,中國的地位都讓他不用附和任何人。

他也沒有必要同阿道夫.希特勒一起孤芳自賞。

對于中德的具體技術合作事項,宋彪沒有必要說太多太細致,這些專業性的技術話題需要專業人員去確定,哪些領域可以展開新的合作,哪些領域不可以展開,合作的方式是什么,這些都應該由專業人士抉擇,而不是他這位皇帝。

社會就是這樣,國家也是如此,每個社會都存在著明確的分工,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特征之一,皇帝有皇帝的職責,技術員有技術員職責。

在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研制工作順利的前提之下,帝國和蘇德的技術合作空間也很大,在某一些領域的合作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能換取回更多的利益即可。

宋彪沒有明確的在具體合作的技術項目上給予承諾和討論,轉而同阿道夫.希特勒切入此次訪德的最關鍵議題,他道:“中德之間的技術、經濟和人員的交流往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在技術、經濟和教育領域的自由往來及合作,我國也希望加強兩國移民領域的正常合作,一方面是移民,更多的還是兩國科技、商業人員的正常往來,截止去年的人口統計,我國國內的德意志人有13.73萬人,在德國的華人則約有1.4萬人,我們認為這個趨勢可以擴大,可以支持,人是一切的載體,兩國人民的往來和交流才是其他一切交流的前提。在最近幾年間,我國將會加大對外國技術、教育和投資移民的批準,給予更多和寬松的自由居留權,在威海,曾經被英國強行割占的這一地區,我們決定建立一個新的規模更大的國際新區,允許外國人遷移到這里生活。青島的德國新區也會被擴大,中德之間的更多合作都會將在青島進行,這將是我們展開更多合作的新基礎。”

阿道夫.希特勒還沒有意識到中國是要從歐洲加緊吸收猶太人,贊同道:“這顯然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也應該德國設立一個自由的中國區,考慮大部分在德國的中國人都生活在漢堡,我們應該在漢堡設立這個中國區。”

猶太人側重教育和貿易的傳統使得他們擁有高于歐洲人口的平均素養,似然帝國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大量缺乏高素質的勞動力、專業人才,但也并不充裕,吸收高素質的人口涌入無疑是一種好的做法。

宋彪此次環球訪問的目標很多,在和蘇德的合作中,一方面是要通過技術和經貿交流的往來,不斷深入了解蘇德的技術水平,不打一場無了解的仗,另一方面也是要利用蘇德內部的大清洗和反猶太危機來吸收兩國的高素質人才。

其實在蘇聯反東正教和系統破壞東正教的過程中,帝國已經從蘇聯吸收了大量的優秀人口,為國家技術、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更多的基礎。

未來,宋彪已經考慮安排在帝國中央移民局這樣的機構增加一兩名外籍內閣大臣,增加帝國在多民族和多人種包容性上的國際特征,進一步增加中國對外國優秀人口的吸引力。

這天晚上,宋彪和阿道夫.希特勒就很多問題都交流了意見,基于反英反蘇和金融政策的基本立場,除了人種社會達爾文主義外,兩人幾乎就絕大多數的問題都能達成一致,包括在近期突然發生的印尼事件上,德國也無條件的支持中國就保持亞洲和平與穩定付諸一切行動。

在宋皇帝和阿道夫.希特勒會晤之后,中國訪問團同納粹黨的多位重要核心人物及德國國防部,還有德國重要的資本家都進行了廣泛的會晤和交流,雙方就中國代表團參加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也達成了一致,在國內舉行了多年的國運會后,中國也在這一時期做好了參加國際體育競賽的準備工作,而柏林奧運會正是一個合適的舞臺。

如果有可能,宋皇帝也同意親自出席柏林奧運會的開幕式,而德國承諾將會以更高的規格接待和禮遇華皇及中國代表團。

在德國訪問期間,宋彪抽出時間同英荷美等國外交官都進行了簡短的會談,而外相顧維鈞也臨時中斷了亞盟籌建訪問回國主持帝國外交工作。

在宋彪訪問德國的第三天。

摩鹿加群島的上空,來自蘇城海軍基地的一架s10zc大型巡邏機在塞蘭海和班達海交界區域巡邏,除了蘇城海軍基地,帝國海軍在塞蘭島阿馬哈伊海港還有一個補給港區和中轉機場,可即便如此,能在這漫長的一千公里寬闊海域上巡邏的飛機也只有s10zc。

這架編號為sny40315的s10zc大型巡邏機的機長是郭海慶,河北滄州人,軍銜是海軍少校,此前在一戰時期屬于空軍,也是少數參加過一戰,現階段卻還在擔任前線駕駛員的高階前線軍官,此時在蘇城海軍基地擔任海軍航空團副教導長職務。

如果不是任務緊急,身為副教導長的郭海慶并不用直接上陣,這條偵察航線并非常用的路線,情況比較陌生,只有郭海慶等少數飛行員有經驗。

現階段的大型巡邏機上還沒有雷達裝置,它比起一般水上偵察機的優點在于航程大和載重高,可以在機艙里搭載更多的無線電裝置,具備指揮周邊艦艇和飛機的能力,也能在第一時間和海軍基地取得聯系。

特別是在指揮艦艇和潛艇的工作能力,大型巡邏機只要發現對方艦船,就能迅速召集本方艦船、飛機集中到周邊海域,加上高達2500公里的強勢航程,在整個天空之上都是最高級的偵察和指揮單位。

s10zc大型巡邏機通常裝備四套無線電機和三套監視拍照裝置,需要在上空低速巡航飛行,一般包括機長、機組和駕駛員在內會有1214人,要有五個人負責輪流觀察海面,偵察艦船和上浮航行的潛艇,由于現在的潛艇通常不具備長時間的潛航能力,這種大型巡邏機幾乎就是無敵的潛艇殺手。

時間漸漸到了下午時分,因為長時間的航行,機組人員都已經很疲憊,也一直沒有發現異常,大家并不覺得日本海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大規模南下。

郭海慶在機艙里將所有的海域地圖都仔細的盤查一番,感覺日本海軍能夠南下的海域已經很狹窄,但還是只能走塞蘭海這條路。

日本海軍想要進一步南下進攻荷蘭海軍,不管是真正要進攻對方,還是威脅,總是要靠近雅加達海域,而日本海軍進入這一區域只有五條路,第一條路是從馬六甲海峽直接南下,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中美英三國都不會縱容日本海軍通過;第二條路是望加錫海峽,這更不可能,帝國當初之所以要控制加里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目標就是要控制望加錫海峽;第三條路是塞蘭海西部,這里臨近帝國蘇城海軍基地,可能性更低;第四條路是從塞蘭海東部繞過摩鹿加群島,從班達海南部海域切入,繞開中國海軍的航空偵察范圍;第五條路是直接繞過整個新幾內亞,從帝汶海繞道進入印尼。

總體來看,郭海慶相信日本海軍更可能采取第四條路,這也是唯一比較合理的路,而在這條海路上,帝國海軍只有潛艇和大型巡邏機才能偵察到對手,數量眾多的水上飛機無法航行的這么遠。

現階段的大型巡邏機和后來的電子偵察機還有著很大的差異,大量的計算都需要指揮員在前線自己負責,每一位機長都需要極其豐富的經驗,巡邏機也沒有安裝雷達,帝國雖然已經擁有了第一代的艦載和路基大型雷達,由于現階段的雷達技術主要基于真空管和電子管,體積和運行功率龐大,小型化機載雷達的研制工作是和s15同步進行,年初剛在空軍服役,海軍暫時還沒有列裝。

s10zc大型巡邏機的監視系統屬于光學儀器,擁有2.5倍至10倍的調焦能力,可以大范圍觀察海域,但只能在白天正常工作。

下午2.34分,sny40315號巡邏機抵達指定區域的卡西維島,繼續向南前往塔寧巴爾群島,就在離開卡西維島的海域后不久,2.41分,在東經132度,南緯5.5度的海域,觀察員發現了兩艘可疑艦船。

在觀察員匯報之后,全機成員都一陣緊張,也似乎是興奮。

郭海慶親自到望遠鏡前觀察,并將焦距調遠,以他對日本海軍艦船的了解,已經基本能確認這是兩艘日本長野級的重巡洋艦,這是日本在和撫順級重裝甲巡洋艦競賽過程中建造的重巡洋艦,也是日本海軍巡洋艦中最為強大的一級。

長野級重巡洋艦和撫順級一樣,基本都屬于小口徑主炮的袖珍無畏戰列艦,擁有9730英噸的標準排水量,也有情報證明這一級巡洋艦的設計排水量超過了10500英噸,只是為了符合《華盛頓海軍條約》而宣稱只有9730英噸的標準排水量,現役長野、長岡、前橋、柏崎四艘,和中國海軍的四艘撫順級重裝甲巡洋艦對峙。

兩艘巡洋艦正以時速20海里左右的高速向西南前進,按照這個方向估算,郭海慶相信日軍的兩艘重巡洋艦是要突破中國的海軍航空部隊的警戒網,繞道近海進去荷蘭海軍防線,對荷蘭海軍實施警告,以及挑釁起更大規模的沖突。

郭海慶迅速向蘇城海軍基地匯報這一情況,并要求海軍基地派遣一架巡邏機接替sny40315號。

大型運輸機雖然是在天空1200米的高度飛行,轟隆的聲音還是令人驚愕,根本不難發現,日本海軍的兩艘艦船也隨之發現了sny40315號巡邏機。

十幾分鐘,海軍基地給sny40315號巡邏機發來指定,由sny40315號就近組織攔截和警告,不能讓日本海軍穿過班達海直接面對荷蘭海軍。

面對這樣未免有些蠻干的命令,郭海慶只能選擇接受,在周邊進行無線電聯系后,很快可以確定周邊海域存在著兩艘潛艇和一艘驅逐艦,大約在兩個小時后能夠抵達這一海域,在蘇城海軍基地,一架備用的s10zc大型巡邏機正在起飛,距離最近的另外一艘輕巡洋艦也將抵達。

郭海慶下令讓機組駕駛員降低飛行高度,在800米的高度區域通過環繞式的低空飛行做出警告,要求對方艦隊停航,或者是返回。

就在這時,日本海軍的兩艘重巡洋艦同時加快速度,以最大航速向西南疾馳,為了阻止日本海軍,郭海慶被迫繼續降低飛行高度,以一種更為危險的低空航行干擾對方。

飛機逐漸降低高度,距離海面只有六百米的高度,這樣的高度對大型運輸機而言是非常危險的,郭海慶臨時決定親自擔任副駕駛,配合駕駛長繼續降低高度,試圖用這種危險的飛行逼迫對手原路返回。

郭海慶本身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駕駛長,出身空軍的他曾經在中蘇空戰中獲得過一級金質勛章,在盡可能的降低螺旋槳的功率后,他將飛機保持在較低的速度低空航行,但這只是相對本身的速度而言,相對于日本海軍的兩艘巡洋艦,偵察機的速度還是非常驚人的。

當帝國海軍航空團的這架s10zc大型巡邏機從前方第一次呼嘯而過時,轟鳴的聲音讓日本海軍的士兵們極度驚悚,一時之間,這兩艘重巡洋艦上的船員都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但日本海軍并沒有繼續停止向前,雙方陷入了一種僵持的對峙中。

眼見警告無效,身為機長的郭海慶也在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保持追蹤,直到第二艘巡邏機和附近海域的驅逐艦和那艘錫林郭勒級巡洋艦抵達;另一個選擇再次進行更高度的警告。

短暫的思考后,郭海慶選擇繼續警告一次,這一次,他還是會從兩艘巡洋艦的前方飛過去,最低高度會停在400米左右。

郭海慶計劃的很好,并且相信這個距離還不足以讓日本海軍誤判和失控,但就在他命令駕駛長掉轉方向的一瞬間,機身陡然一震劇烈的撼動,連續不斷有多枚高射機炮彈打入機艙。

這樣的突發況讓整架飛機上的機組人員都大感震驚,大家確實沒有想到日本海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不顧被消滅的風險使用高射炮。

艦船的左側機翼被擊穿出一個大洞,飛機也失去了平衡。

巡邏機在空中劇烈的顛簸,從郭海慶的角度看過去,左側機翼的尾部已經明顯變形和上翹,機翼載荷的壓強很可能會撕碎機翼,他立刻讓駕駛員降低航速,但是機翼中燃油箱也破裂了,航空煤油在泄漏過程中被點燃,火勢迅速蔓延到整個機翼。

作為副駕駛,郭海慶迅速采取消防措施,將左翼郵箱中的燃油全部拋出去,阻止火勢的蔓延,但在日本艦船的高射炮繼續攻擊中,他們同時還要迅速轉向和加速,避開這些攻擊。

早期的這種巡邏機在安全性能上遠遠不能后日后的電子偵察機相提并論,連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飛機還是無法避免摔落的厄運,郭海慶只能下令讓機組人員緊急跳傘,而他自己則和駕駛長一起轉向在空中繞了一圈。

就在這一刻,他知道飛機已經不可能安全著陸,附近海域也沒有一個合適的迫降地點,在憎恨之中,他決定駕駛飛機直接撞向日本的軍艦。

中蘇戰爭時期的空戰經驗讓他迥異于普通的海軍航空團的巡邏機長官,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務是要阻止日本海軍向西南前進,拖延日本海軍的步伐,直到新的巡邏機抵達,此時此刻,想要完成任務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直接撞傷日本的軍艦,雖然這樣的概率基本等同于用一個枚炮彈擊中十公里外的一棵樹。

第一流的軍事素養和在戰爭中培養的冷靜讓郭海慶選擇了一個最有可能的辦法,他讓駕駛長操控飛機向左轉,繞道兩艘長野級重巡洋艦的后側,從船尾部進攻。

船是高速向前航行,飛機從后面追尾的概率最大,如果是從側面,或者前面撞擊,兩者的高速極其可能讓飛機擦肩而過,甚至是差之數百米的距離。

在回轉到日本軍艦的后側,郭海慶將飛機的速度極限降低,并用四挺航空機炮同時掃射日艦,盡可能的壓制日艦的高射火力,他在一瞬間選擇了一個最佳的方案,因為長野級重巡洋艦的高射機炮幾乎都集中在中前側,對后側方向的高射護航能力幾乎為零。

這其實是非常快的一瞬間,每秒鐘百余米的距離橫轉而過,日本海軍的兩艘重巡洋艦編隊中靠后的一艘很快就意識到了中國巡邏機的意圖,匆忙試圖轉舵,用側翼的高射機炮攔截巡邏機,但是巡邏機并不是一般的飛機,不可能因為幾發高射炮彈而被擊毀。

這是一架載運超過10噸的軍用運輸機,甚至不是一般的一戰后期的那種大型轟炸機可以比擬的,而日本海軍的37mm哈奇開斯高射機炮的性能還不是很優秀,一個顯著的缺點是射速過慢,最初擊中sny40315號巡邏機的那兩發就屬于比較低的概率。

關鍵還是時間太短。

瞬間而已。

sny40315號巡邏機運氣很好的撞在了長岡號重巡洋艦的煙囪和鍋爐機膛左側船舷,右側油箱接近一千公斤的燃油瞬間爆炸,將煙囪和鍋爐艙上部的甲板炸碎,使得整個鍋爐都遭受重創,蒸汽管道崩裂開,炙熱的熱氣在船艙內部轟隆,甲板上面則是烈火熊熊燃燒。

長岡號重巡洋艦本身并沒有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動力系統被意外的沖垮,軍艦緩緩在海面上停了下來,滾滾濃煙在海面上擴散開,隨風而去,形同最佳的狼煙訊號。(。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注冊會員推薦該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