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20章 華皇和托派之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0章 華皇和托派之王

第220章 華皇和托派之王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16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第一部日俄戰爭

帝國zhōngyāng陸軍肯定是20世紀初葉的這個世界上最積極進取的軍隊,沒有之一。

中rì辛亥戰爭之中,帝國zhōngyāng陸軍所引導的戰術革命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有著巨大的啟迪,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在中蘇戰爭即將臨近的巨大壓力下,帝國zhōngyāng陸軍充分吸取了歐洲戰場的各種創新和新的裝備、新的戰術,進一步推動了世界陸軍戰術思想的二次革命。

帝國zhōngyāng陸軍開始向機械化轉向了,特別是在考察和吸取一戰之中的美軍的后勤補給,以及英法在一戰階段的坦克戰術的運用,包括英俄兩國將空軍dúlì編設的創新,帝國陸軍在1918年底就創立了四個坦克旅,至1919年底,帝國陸軍最為精銳的11個整編師都設立了坦克團和機械化的輜重旅,三個zhōngyāng直轄的炮兵旅也在這一時期轉入機械化牽引的階段。

這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帝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草原和蒙古馬群,帝國抽調軍馬的能力要遠高于其他陸軍強國,在皇帝抵達新西伯利亞之時,北方參謀部在全國范圍內抽調了大約三百萬匹的軍馬,用于維持主要的物資運輸工作。

拿破侖說:中國一旦被驚醒,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震動。

這個道理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中國所具備的戰爭動員能力過于驚人和龐大,而在這一次即將爆發的中蘇戰爭之中,這一點將會被充分的證明。

對于剛成立不久的蘇俄紅軍而言。同此時的中華帝國zhōngyāng陸軍交戰是最為不明智的選擇,只是他們無從選擇。

這將注定是一場宿命的對決,并且,這注定只是一個開始,正如雅克薩之戰一樣,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只是拉開了中俄兩個民族血淚史的序幕。

當啟在黃河流域建立夏王朝,當諾夫哥羅德王公奧列格建立基輔羅斯公國。兩個民族在遙遠的世界兩極,似乎并未想過會有一天在西伯利亞展開慘烈的廝殺,但這注定難以避免。

抵達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城之后。宋彪乘車到了北方司令部,在這里見到正在等候他的前線副總指揮官蔣雁行、參謀總長蔡鍔、副參謀總長傅良佐、前線副總指揮官張孝淮,以及前線坦克部隊指揮官吳祿貞、前線炮兵部隊指揮官單啟鵬、前線騎兵部隊指揮官王廷楨和陸軍轉入空軍擔任北方參謀部前線空軍指揮官徐方謙。

用韓麟chūn的話說。這個北方參謀部幾乎都是湖廣人士占據主要席位。

是的,確實如此,而這就要感謝張之洞在湖廣總督任上積極籌辦武備小學堂和委派出國留學的功績。

在一戰時期,隨著大量俄軍顧問返回本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陸軍之中的俄軍顧問官就已經非常之少,現在則近乎是再也沒有了。

zhōngyāng軍事學院、遠東陸軍學院和全國的八所陸士構成的軍事教育體系讓帝國擁有了足可匹敵歐美強國的軍事人才,此時的帝國陸軍完全不需要外事顧問的協助,為了保證軍事機密的可靠性,更沒有必要這么做。

除了蔣雁行、蔡鍔、傅良佐、張孝淮、單啟鵬、王廷楨、徐方謙,北方司令部的兩大集團軍的司令官、參謀長的張亞虎、張鴻逵、許葆英、蔣政源四人也都在場。

宋彪沒有將陳武調過來。而是讓劉賡云、陳武、蕭開桂和蔣肇鑒等人負責中亞司令部。

和蘇俄紅軍一樣,帝國zhōngyāng陸軍也是以青年將帥居多著稱,不管是在中rì辛亥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在這場即將開啟百年新恩怨的中蘇戰爭之中。

宋彪逐一和他們握手,感謝他們在此之前一年中的持續努力。

抵達司令部后。宋彪以帝國皇帝和國防軍事最高統帥的身份召開了一個簡短的軍事例會,統計帝國最近階段的備戰新情況,同時分析蘇俄紅軍目前的動態和準備情況,但是宋彪并沒有更多的事情要繼續叮囑在場的各位,在過去的一年中,zhōngyāng軍部和北方司令部已經做了一切努力。盡可能的完成了所有戰前準備工作。

現階段唯一的問題就是超過400萬人的陸軍總員規模過于龐大,以至于帝國的軍費狀況難以遏制的不斷惡化,帝國采取的兵役制和前線補貼制度,以及帝國人均收入水平的問題使得帝費開支相比英法等國要低了很多,但和對面的蘇聯紅軍相比,就也真能算是rì耗斗金。

歷史存在著某種特殊的必然性,就在宋彪抵達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城的同時,蘇俄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列夫.布隆施泰因作為紅軍的最高指揮官,也稱作專列抵達蘇俄紅軍新占領的鄂木斯克。

“列夫.布隆施泰因”的別名就是傳說中非常之著名的托洛斯基,和列寧是蘇俄早期并列的領導人,蘇聯紅軍的締造者,最后因為同斯大林爭權失敗而慘遭驅逐、暗殺。

列夫.布隆施泰因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當傳說中的別奧.弗拉基米爾.宋皇帝站在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城看向鄂木斯克之時,他也在鄂木斯克看著新西伯利亞地區。

列夫.布隆施泰因一直在思考對面的中華帝國陸軍到底有著什么樣的目標,他試圖用階級論去分析問題,最后得出一個足以讓所有同志都感到絕望的答案,那就是中華帝國正在謀圖消滅蘇維埃革命。

列寧希望繼續用和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寧可作出更大的讓步,也希望能先集中精力消滅國內的白軍和反對勢力,確保蘇維埃革命成果,而列夫.布隆施泰因則猛烈的批判這種思想。認為必須經過一場血戰,讓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落后的中華帝國意識到無產階級革命擁有旺盛的生命力,不是依靠軍事武裝就能消滅的。

在抵達鄂木斯克之前,列夫.布隆施泰因對紅軍所做的一個最大的全面性改革就是設立了政委體制,以政治上的正確性來領導軍事的斗爭性。

情報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幾天后,宋彪得到了列夫.布隆施泰因已經抵達鄂木斯克的消息,這讓宋彪也覺得有些不安。他很佩服這位偉大而堅定的革命導師,雖然這位偉大的紅軍領袖經常和其他的女人有染,并且是反婚姻政策和婦女共享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但并不能掩蓋他在軍事上的敏銳嗅覺和天生的才華。

由這位領袖一手創立的政委體系,影響可謂是非常之深遠,以至于宋彪在帝國國防軍和巡防軍、jǐng察部中都要推行類似的教導官體系。

蘇聯紅軍在東線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則是后來更為著名的米哈伊爾.伏龍芝。經蘇共批準,伏龍芝選擇邀請布魯西洛夫將軍擔任東線紅軍的軍事顧問,而布魯西洛夫將軍也同意了,對宋彪而言,這兩者都是更討人厭的消息。

到了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城之后,宋彪一直住在鄂畢河東岸和北嶺之間的一片東正風格的公寓群中,這里的地下有一整片的水泥堡壘,北方司令部就位于這里,而宋彪也差不多都住在這樣的地下堡壘中,只是偶爾才會走出去在周邊農田和樹林里散心。

在11月的寒潮到來之前。中蘇兩邊都大規模的派遣農民沖出去搶收糧食,蘇俄已經實施了物資計劃供應制度,在工農業產量僅相當于俄國1913年的1/7和1/3的情況下,依然能勉強保障軍事上的需求。

帝國則是從一開始就制定了長期的作戰計劃,在如此大規模的軍費消耗中總是能省就省。不能因為蘇俄紅軍已經殺到了鄂木斯克就放棄周邊開墾的三百多萬公頃的蕎麥和黑麥。

經濟總是戰爭中最糟糕的一部分,任何軍事指揮官都不愿意去考慮這一點,卻又不得不面對它的殘酷存在,所以,中蘇雙方都沒有長期拖延下去的計劃。

決戰吧,就在眼前。

為了準備這一次的戰爭。蘇俄將紅軍的總兵力規模擴大到了550萬,大約有210萬的兵力集中在東線戰場歸,米哈伊爾.伏龍芝指揮,而在新西伯利亞地區,帝國zhōngyāng陸軍的總員則維持在170萬,雙方在東歐戰場同時也存在著激烈的對抗。

按照帝國和波蘭的協議,大約在明年4月,波蘭就會在帝國遠征軍的配合下進攻蘇俄。

蘇俄對于這一情報是比較了解的,所以更希望在冬季到來之前和帝國陸軍在東線決戰,擊潰帝國陸軍,收復新西伯利亞地區。

如果蘇俄做不到這一點,蘇俄也將無法控制中亞地區,不能和中亞地區的革命勢力聯合起來。

相比于帝國長達兩年的充裕準備,蘇俄紅軍只能是采取更為激進的方式,大規模從國內調運物資,并且就地使用從高爾察克白軍那里繳獲的大量軍事物資,包括坦克和飛機,但是蘇俄紅軍缺乏合格的飛機和坦克的駕駛員,很多坦克都只能安置在火車沿線,用于充當移動的炮臺。

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也許就在雙方此次的大規模搶收麥子之后。

11月的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城也開始變得寒冷,晚上最冷的時候在零下9度左右,最冷的時候則是在2月份,極限低溫能達到零下30度,一般則在零下20度左右,白天平均溫度是零下10度。

因為天下寒冷,泥土大面積的凍結,蘇俄紅軍很難大規模的修建溝壕和防御工事,原有高爾察克白軍所修建的工事不僅在方向和針對性上有問題,本身還在戰爭中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

局勢對蘇俄紅軍更不利,但他們擁有人數上的優勢,所以,他們可以更多的考慮進攻,但這就要取決于米哈伊爾.伏龍芝和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將軍的共同決策了。

天氣很冷,宋彪在一等內侍官韓chūn麟的陪同下。行走在山林間的小路上,就在司令部周邊不遠的地方散布,他穿著很厚實的細呢絨軍大衣和那雙很久未穿的黑色鹿皮軍靴。

寒潮到來之前的冷風已是讓人不寒而栗,哈一口氣都能看到白霜垂落的樣子,這種感覺就和東三省在冬天里差不多,對宋彪和韓chūn麟這樣在東北生活慣的人來說,倒是沒有什么好驚奇的。

宋彪的感覺就是挺好的。基本只要能適應東北的天氣,這里就沒有什么不能適應的,土地一樣肥沃。遼闊無邊的幾百萬公頃土地都是一望無垠的田地。

他此前對這個地方一直懷有疑慮,總覺得即便在協約中和俄國強行割占下來,最終也未必能夠一直留在帝國的版圖中。但是現在,他已經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遠處的山巒覆蓋著一層白雪,白樺木的樹葉都已經落光,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繼續屹立在山林里,怎么看都和東三省沒有太多的差別。

宋彪心想,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俄國才對東三省和遠東執迷不已吧。

現在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只要真的強行占領下來,手段硬一點就能徹底的永久擁有,問題只是要提防蘇俄此后幾十年間不可能放棄的反撲進攻。

雖然擁有更強的軍事實力。宋彪心里卻沒有十足的把握,因為對手是蘇俄,他太了解這樣的國家到底有多少軍事潛能,特別是在它們剛成立的時候,那種動員和思想統一的步伐會讓所有敵軍感到無法理解。

從去年開始。宋彪就已經一再強調思想教育和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其實他一貫是非常重視這兩點,只是在過去的一年中又牢固的……或者說是很不放心的繼續強調一番,最終效果如何,他卻還看不出來。

為了確保士兵的戰斗意志,zhōngyāng軍部和帝國一直在反復進行反蘇宣傳。宣揚和夸大民族生存危機,傳播中俄仇恨,傳統的馬克思原理中,總是過多的將“經濟”片面的解釋為資本主義,實際上,決定戰爭的經濟因素通常是國家和民族利益,不管是,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永遠置于主義之上,否則,蘇俄就不會成為蘇帝。

為了盡可能簡單的達到效果,帝國更多的愿意簡單的將這場戰爭比喻為20世紀的漢匈戰爭,將俄國人比喻為匈奴,為了保障民族的生存權利和利益,必須擊敗俄國人,將他們趕出亞洲。

效果如何,或許只是在戰爭開啟之后才能看出來。

在樺樹林里,宋彪看似閑散的行走著,眉頭卻鎖的很緊,他并不擔心米哈伊爾.伏龍芝和托洛斯基,雖然這兩位都是很高明的軍事戰略家,他擔心的是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將軍和亞歷山德羅維奇.涅茲納莫夫將軍,這兩位對東北軍和他都太了解,很清楚中國陸軍的作戰風格和思想,以及戰術上的各種特點。

從近期的空中偵察和情報收集來看,蘇俄紅軍在東線的軍隊很特別的分開為三個集團軍,第一方面軍和第二方面軍位于前方,第三方面軍拖后,三者成品字形布置,相互保持六十公里至八十公里的距離。

宋彪就一直在心里琢磨著蘇俄紅軍這種部署的意圖,毫無疑問,這種部署可以有效的防止帝國陸軍實施分割圍殲的戰術,不管帝國陸軍準備圍殲哪一部,都會同時迎來紅軍2/3的軍力合圍與反撲。

不管是宋彪,還是蔡鍔、蔣雁行、傅良佐,對此都缺乏很好的對策。

當然,蘇俄紅軍這種軍事部署也有一個重大的弊端,那就是只適合守勢,一旦揮師進攻,三個方面軍之間必然要拉開距離,否則就不能有效保障后勤,假如紅軍硬扎硬打的三個方面軍全線推進,背后就會暴露出大范圍的空白地帶,以帝國陸軍的特點,完全能抓住戰機從側翼插入。

作為應對,蘇俄紅軍必須在進攻中將前線的兩個側翼拉開,擴大覆蓋范圍,或者是將后面的第三方面軍提前,用第三方面軍強攻,第一、第二方面軍在側翼進行保護。

不管蘇俄紅軍如何調整部署,只要軍事力量在前進過程中有變化,那就會有破綻。

只不過這樣的戰術部署相比rì軍在中rì辛亥戰爭時期的落后方式,還是有著非常大的進步,至少不會被帝國陸軍不斷分割和蠶食。

宋彪這兩天一直在思考這里面的問題,他開始構思一種新的作戰部署,直接集中主力精銳擊潰一個方面軍,迫使蘇俄紅軍從三個方面軍的相互呼應,變成兩個方面軍的一前一后。

擊潰一軍,插入中間,再圍殲前面的一個方面軍,最后依靠騎兵的速度沖擊第三個方面軍。

這是宋彪在近期思考中得出的一個最佳方案。

雖然在戰略部署上變化很大,但是在實際的作戰過程中,宋彪只需要將手中僅有的兩個坦克旅都集中在一個集團軍,或者將四個坦克旅抽調出來,組建成一個機械化的集團軍,只要蘇俄紅軍的作戰意圖暴露出來,他就集中一個機械集團軍和前線兩個集團軍中的一支配合,構建成新的精銳主力,直接越過鄂畢河擊潰其中一個方面軍。

宋彪默默的思考著一些細節問題,特別是在彈藥、人員、火力等方面,一直不停的反復思索,天生的軍事嗅覺讓他一直有種不太好的預感,那就是蘇俄紅軍的進攻會非常快,很可能就在近期。

雙方主力看似相距四百公里,可能只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就會正面主力決戰。

蘇俄紅軍其實和帝國zhōngyāng陸軍一樣,都是以速度和猛攻為最高指導思想,這種思想來源于托洛斯基在蘇俄內戰時期所建立的方針,由此而影響深遠。

在現階段,得益蘇俄內部一些在中國擔任過軍事顧問的沙俄將領的幫助,蘇俄在這種轉變上顯得更為輕易和從容,并且也采用增加人數的方式來彌補快速作戰情況下的火力不足問題。

想清楚這一點,宋彪果斷的下定了決心,這就重新返回指揮部召開臨時例會,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戰術部署上的調整,抽編出四個坦克旅、兩個整編步兵師、一個輜重旅、兩個騎兵師作為機械化的第三集團軍,將這個精銳部隊壓縮在兩個集團軍的中間,隨著配合一個集團軍突擊敵軍。(。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

2011()拒絕彈窗免費閱讀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