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啟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啟航

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啟航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23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第一部日俄戰爭


一住八一,精彩。

在中華帝國建國一周年之際,宋彪在宣政園召開了中央軍部全體聯席會議,海陸兩軍的將領都到齊了,這一次的宣政園中央軍事例會對于帝事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這一次的會議上,帝國正式確定了完整的軍事體系。

在此次會議上,中華帝國陸軍、海軍整編為“中華帝國中央國防軍”,各省巡防部隊統編為“中華帝國國民巡防軍”,中央國防軍總參謀部為最高指揮中樞,下設中央陸軍參謀部、海軍參謀部、中央軍事情報部、巡防軍令部、空警籌備處、海警作訓部、國防裝備局等機構,陸軍部、海軍部為軍令部和對外機構。

中央陸軍設有七大軍區,各軍區設有軍區司令部,簡稱軍部,海軍設立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海警總局則設立北海、東海、南海、臺灣、長江五個海警總隊。

帝銜級別進一步和外國接軌,其軍銜有準將而無大校,因為中央陸軍的旅一級編制很多,并且級別相對更高,不適合由校官擔任,而準將在法語中就是“旅將”。

陸軍、海軍、巡防軍、海警都有獨立軍銜,和俄國不同,陸軍并無騎兵上將、炮兵上將這樣專業軍銜,空軍籌備工作以航空巡警籌備處獨立負責,統編兩個飛行支隊,在沈陽設立航空學校,培養飛行員和機械工程人員。

身為皇帝,宋彪繼續擔任中央國防軍兼海警巡防軍總司令官。軍銜是最高級別的“中央國防元帥”,似乎有點多余,就好比皇帝繼續兼任驃騎大將軍一般,但對于控制國家一切軍事力量是非常有意義的。

如果他不兼職,這個職務給內閣總理大臣就是真正的君主立憲制,給了別人就是軍政府出臺,他很可能會被徹底架空。

全軍的軍銜授予中。暫不授予特級上將、上將兩級,最高為蔣方震、舒方德、程璧光、段祺瑞、蔣雁行、馬爾托斯、蔡鍔、趙庭柱、張亞虎、楊鐵生、陳武、祝捷、張顯仁,一律為陸軍中將和海軍中將。宋文翙也只是海軍少將,畢竟海軍是一點功勞都沒有沾上。

段祺瑞在關鍵時刻為整編北洋系立下了功勞,也為宋皇帝此后在朝鮮指揮作戰期間。同時調用東北系和北洋系打下了基礎,加上資歷擺在那里,授予陸軍中將軍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沒有異議,祝捷、張顯仁授予陸軍中將則是因為長沙起義功勞很高,打響了光復革命的第一槍。

楊鐵生以巡防總局的局長一職,授予巡防中將軍銜,和中央陸軍相區別。

至于將領封爵的事,這已經在正式登基之后就處理了,基本采用了清王朝的功臣爵位體系。設有公、伯、子、男四級正式爵位,每級各設一、二、三等,正爵位之上為王爵,僅授予皇室成員。

正爵位之下設都騎尉、車騎尉、云騎尉三種勛爵位,授予不同情況的有功業者。行政技術類授予云騎尉,軍事治安類授予車騎尉,鄉紳議員類授予都騎尉,同樣分一二三等。

時代不同了,封爵并無采邑,只有邑金。每年按黃金計算多少兩,實際發金圓券,正爵位可世襲,每代自行下滑一等,勛爵位只授予一代,無邑金,不可世襲,違憲者一律予以剝奪。

帝國成立之時的內戰規模小,此后在朝鮮戰場才有一番大戰,所以,即便是封賜勛爵的人都很少,最高爵位也只是陳武的一等子爵,其余更低更少,部分在遼陽會戰時期戰死的如胡大林等人倒是封了一等男爵之類的爵位,由子女世襲。

在這件事上,宋彪和袁世凱絕對是不同的,沒有袁世凱那么窮大方,為了當皇帝,公爵、侯爵亂派了一陣子也沒有拉攏到多少,宋彪的帝位已經穩固,他所考慮的就是長遠。

這個時代是屬于軍人的,如果現在就是直接出公爵、伯爵,一戰、二戰結束之后難道要封王爵、親王爵?

此時的宋彪對于整個中央國防軍的海陸兩軍都擁有絕對的權威,宣政園的帝國中央軍事會議只開了三天時間,他就將需要他來決定的事情都定了下來。

帝國穩定了,海陸兩軍開始正規化的全面建設,此時的問題也比較多,特別是陸軍的裝備更換和海軍的軍艦購置問題。

中央國防軍的總軍費每年只有一億中圓的規模,約合一千萬英鎊,即便考慮一戰在即,額外增加一些長期軍債單獨用于海軍購艦,每年能用于購買軍艦的費用也不太可能超過六百萬英鎊。

所以,軍隊還是要精打細算的過日子,能省就省,多省一分錢都是好事。

可憐而悲劇的中國海軍啊,青島港被德國人占領,威海衛被英國人占領,旅順港雖然從日本人手中要了回來,俄國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收在囊中。

當宋彪決定建立北海艦隊之時,海軍連合適的港口找不到,只好臨時將幾艘還能見點市面的軍艦派往錦州,暫時在錦州港籌備北海艦隊。

結束了在北京宣政園的中央軍事會議,宋彪親自前往北海艦隊為海軍將領授銜,就帶著一種近乎被各國海軍列強羞辱的心情上路,乘坐火車前往錦州港。

海軍大臣程璧光陪同宋彪一起乘坐專列前往錦州,在列車啟動之后,宋彪心里就頗有點感懷的和程璧光說起了威海衛、青島港和旅順港之事,說的程璧光辛酸不已,痛苦難耐。

這真的是軍人的悲哀啊。

海軍此刻所占的港口是葫蘆島港,原先是遠東航運總公司在錦州開發的商用港,去年底初步建成。還未正式用于商業通航,正好海軍無港可用,就先征用為軍港。

專列抵達葫蘆島后,宋彪在海軍大臣程璧光的陪同下,前往巡洋艦隊的新港基地巡視,宋彪要在國內籌辦北海艦隊的想法,在去年底就已經提出來。當時唯一可以用的軍港就只有這里,征用之后從海軍部撥款,在這里修建北海艦隊的基地。

所謂的葫蘆島是一個半島。孤身入海,半島形如葫蘆,因此而得名。遠東航運總公司島南側依據一座小島填海造山,修建防波堤,投入巨資打算再建一個錦州港,結果半路上被海軍給占用了。

程璧光當時估計北海艦隊建成之后,十年之內都很難離開葫蘆島重新找一個新港口作為艦隊總司令部,加上錦州周邊條件優良,有錦州船舶專科學校、錦州港和錦州造船廠可做依托,暫時也是不錯的選擇,就在這里附近征地建立了遠東海軍士官學校錦州分校區。

巡洋艦隊現有的海圻、海容、海琛、海籌四艘巡洋艦都在這里停留,這已經是中國海軍最后的力量了。加起來的總排水量噸位也不過13150噸,別看這四艘輕巡洋艦的規模很小,中日辛亥戰爭時期,為了死保中國海軍最后這點尊嚴,宋彪親自批準四艦南下到福州港避難。只留下一些小魚雷艦在天津等港口坐以待斃。

聽起來很是羞愧,可也是無奈之舉,艦船被打沉了并不可惜,可這四艘巡洋艦上培養的海軍士尉官們才是海軍的未來。

1911年的中國海軍,真是可悲可嘆。

四艘軍艦修整一新,早就在港口里等宋彪有一個月的時間。全艦隊的官兵們都已經換上了新式的帝國海軍軍禮服,在船舷上排成一列,向著皇帝和海軍大臣敬禮。

巡洋艦隊的司令官宋文翙也在這里。

正所謂娘不嫌兒丑,身為皇帝,宋彪也絕不嫌棄海圻等艦的渺小,宋文翙代表全艦隊的官兵上前迎接,陪同宋彪登上巡洋艦隊的海圻旗艦。

宋彪身穿著一襲墨藍色中央元帥軍禮服,就這么一步一驚的走上了海圻號巡洋艦的甲板,列席迎接的海軍官兵們再次向他敬禮,而他也神色莊嚴的再次回禮,并且走上前和每一位軍官握手。

和海圻號巡洋艦的官兵們見面后,在程璧光和宋文翙的陪同下,宋彪參觀了艦隊的這艘旗艦,雖然是14年前購置的老舊軍艦,大清帝國海軍卻只有這么一艘寶貝疙瘩,全軍上下心疼不已,維護的非常好,軍艦服役狀況依然良好。

看著這艘老舊旗艦暗黃而一塵不染的艙壁,宋彪頗是感慨萬千,從船艙里走出來后,他就和宋文翙贊譽道:“保養的很不錯,看起來還能服役多年啊,帝國不易,唯有靠此艦而已。”

宋文魁道:“巡洋艦在技術上的更新較慢,這艘軍艦繼續服役十年也是可以的,只是長期擔任旗艦,未免有損國體軍威。”

宋彪微微頷首。

海軍部從去年底開始醞釀購買新艦船,結果遭遇中日辛亥戰爭,只能暫停和國外商談軍艦價格,最近兩個月才重新洽談,海軍部當然是希望從英國購置軍艦,只是中英關系嚴重受阻,加上海軍部的軍事顧問幾乎都來自于美國,新軍艦就只能是去美國購買,好在美船廠開出來的價格相對英國也便宜很多。

想到這件事,宋彪就和程璧光、宋文翙道:“雖然軍費有限,買一艘萬噸級的戰列艦還是有這個資本的,可以和美國先談一談,造一艘無畏級的戰列艦,小一點,袖珍點,暫時夠用就行了。如果買不到合適的萬噸級戰列艦,那就造一艘高防護的巡洋艦吧,相對于我們長遠的計劃,這艘軍艦也只是過渡性質,這幾年間作為旗艦而已。關鍵是看美國那邊的價格,若是價格適中,可以購買三到四艘。”

程璧光道:“英國目前新推出的無敵級戰列巡洋艦很有特點,公認將代表世界海軍的新趨勢,我們似乎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購買兩艘萬噸級的戰列巡洋艦。”

宋彪想了想,搖頭道:“我看過海軍部和參謀部提交的這方面的資料,總的來說。我不是很感興趣。我不是很懂海軍,但我相信軍事的道理總是一致的,要么是戰列艦,要么是巡洋艦,從造價上來看,我總體也不覺得兩者之間差別有多大,如果我是英國。我寧愿多造一些真正的戰列艦。咱們買戰列艦的意義不大,還是買巡洋艦吧,八千噸設計排水量以上。最好在萬噸左右,防護和速度要好,主炮口徑統一。主炮數量適當要多一些,口徑小一些倒不是問題。在這一點上,我比較欣賞德國的重巡洋艦的規劃,只是我以為德國那邊的重型巡洋艦在設計中還是將主炮口徑設計的大了,實際交戰過程中,不管是重巡洋艦,還是戰列巡洋艦,基本也就只能對付巡洋艦,在對方海軍沒有戰列艦的情況下臨時充當戰列艦的角色,主炮再大也不可能和戰列艦對抗。我一直記得甲午戰爭的教訓。事實證明,大炮主義未必就真的很厲害,海戰之中的各種風險太多,防御和速度才是更重要的優勢,特別是對這種裝甲巡洋艦而言。真要遇到戰列艦,能跑總是要跑,欺負弱者才是唯一的活路。”

程璧光和宋文翙相互看了一眼,雖然兩人都覺得英國的戰列巡洋艦更有價值,可既然皇帝更欣賞德國的重巡洋艦,那就只能買重巡洋艦了。

只是聽皇帝的意思。似乎還要在德國重巡洋艦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防御和速度,弱化主炮威力,或者是增加主炮的數量,專心對付弱小的巡洋艦、驅逐艦,將大戰的任務都交給戰列艦負責。

不管怎么說,只要皇帝同意采購,拉回來作為北海艦隊的旗艦都是一件好事。

宋彪對此則有另外的一些想法,雖然說戰列艦在未來是要被淘汰的,但哪怕是在整個二戰期間,它依然具備著關鍵性的價值。

中國經濟再怎么發展,經濟規模和工業水平在二戰之前都不可能和美國相提并論,所以是絕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大規模建造航母的同時繼續造戰列艦,只能堅持以航母為中心,用重巡洋艦替代戰列艦,畢竟一艘戰列艦的價格幾乎是一艘航空母艦的三四倍,比一艘同排水量級別的重巡洋艦也要高出兩三倍的造價。

衣阿華戰列艦一艘造價是1.15億美金,大和級戰列艦單艘造價是1.3億日圓,比起衣阿華要便宜很多,而胡德級戰列巡洋艦的單艘造價是608萬英鎊,折合3000萬美金的規模,相當于中國海軍在這一年的全部軍費,就這還是陸軍暫緩發展速度的情況下,拼命給海軍擠軍費的結果。

所以說,窮國搞海軍就是一個悲劇,如果只能靠買艦花費黃金外匯從英美購買,那就是一個慘劇。

這就意味著中國再窮,再落后,無能如何都要將自己的造船工業拉起來,哪怕是只能造軍艦也得這么折騰起來,再窮不能窮軍工業啊。

這件事還不能交給政府置辦,國營企業的運營效率太低,也不是每個國家都像日本那么獨特,所以,于其將手里的資金都拆借給中央軍部購置軍艦,宋彪覺得自己還不如投資幾千萬英鎊將中國造船工業建立起來。

海圻號巡洋艦是英國阿姆斯特朗造船廠所建造的穹甲巡洋艦,雖然技術已經落后,兩門8英寸的主炮倒是還頗具威懾力。

從該巡洋艦離開后,宋彪就和程璧光、宋文翙去北海艦隊的臨時司令部,福州船政局的三位造船總監都在這里等候皇帝的接見和問話,在程璧光的極力邀請下,一直避居不出的前大清海軍巡洋艦隊的統制薩鎮冰也過來覲見。

遠東航運公司完全是個活雷鋒,當初看重葫蘆島的地形和海港條件就迫不及待的投入資金修建新港,在周邊購置大量土地,滿打滿算是連帶著港口一起經營房地產,在這里還修建了一棟很漂亮的辦公大樓,幾條寬敞柏油馬路也修完了,這就等著賣房子賺錢,結果被海軍給征用了。

雖說遠東公司是皇帝的私產,眾所周知,可皇帝富有天下四海,在大家的觀念里,皇帝的公司也和衙門一樣,大家都是為皇上效力的,宋文翙二話不說就將這里給征用了,海軍現在太窮。連征用費都是打的欠條,讓容星橋頗有怒而難語,只能認倒霉,繼續跑到秦皇島重新建港口。

進了這棟臨時總部,宋彪大致看一眼就知道容星橋也是頗敢投資的人,看著這地段的選擇和周邊停工的那些地基,擺明是要在這里搞一個新的繁華埠口。用幾棟奢華建筑提高地價,將周邊的物業都拿出去高價出租。

想法很好,可惜遇到中國海軍這樣寒酸落魄的時刻。在諾大的黃海和渤海連一個像樣的軍用港口都找不到,能當軍港的地方都被外國人霸占著,根本拿不回來。

宋彪也只能是一聲感嘆。在大樓的樓道里停足細看了片刻,和身邊的程璧光調侃道:“你們海軍倒是征用了一棟好樓盤子,這棟大樓造的不錯,用料很講究,裝潢也是高規格的啊。”

程璧光頗有點尷尬,道:“回稟皇上,我聽容總董說這里是要留給遠東銀行的支行大樓,連款子都是遠東銀行支付的,咱們現在就是先租用,等下半年的軍費款子撥調下來。就在北大洼的那片地重新修建新樓。”

宋彪擺了擺手,道:“這個地方還是不錯的,軍商兩用都是可以的,讓商港向西發展,軍港繼續留在這里吧。”

程璧光感嘆道:“我國在北方合適的軍港有好幾個。說出來還是旅順港的條件最好,退而求次是威海衛,此后才是煙臺港和此地。旅順港看著這個情況大約是能收回來,只是日本拖沓,俄國也有意繼續接管,暫時在這里為根基也是不得已之策。”

宋彪則道:“不要急。好死不如賴活,索性就扎根在這里夯實根基吧。我看這里不要叫什么葫蘆島港,改稱龍門港,寓意咱們中國海軍就要在這里鯉魚躍龍門,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強的海軍。”

程璧光當即答道:“皇上圣明,高瞻遠矚,遠非臣下等可及。”

宋彪不是很喜歡這一套馬屁功夫的嗯嗯兩聲。

聽說皇帝已經到了,原本在這棟機關大樓里猶豫不決的薩鎮冰還是下意識的快步走出來,和魏瀚、陳兆翱兩位海軍船舶建造總監一起到樓道前迎接。

他們來的晚了一步,宋彪人已經到了二樓,見到宋彪,三人和其他一起匆忙跑出來的機關人員匆匆就跪下了,魏瀚是帶頭跪下的,上前就請皇帝恕罪,他們接駕來遲。

宋彪沒有在意的還是擺擺手,他是故意沒有讓海軍艦隊那邊通知各位,機關這邊該干什么工作還是繼續辦事,聽著這番話,大家心中惴惴不安,不明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占了皇帝家私產辦公,暗地里已經得罪了皇上。

薩鎮冰對宋彪來說價值不是很大,他此次來葫蘆島海軍基地視察,順道就是想要和幾位軍艦制造總監談一談,打算將軍艦制造工業給硬撐起來。

不管怎么說,薩鎮冰畢竟是薩鎮冰。

宋彪還是先打量薩鎮冰一眼,笑容溫馨,也沒有多說什么話。

薩鎮冰心中忐忑,上前參拜道:“草民薩鎮冰參見皇上。”

宋彪笑一聲,道:“起來吧,前朝和今朝不一樣了,沒有必要這么拘泥,如今是一個平民的時代,皇帝也要親民才能立足于天下。你們也別說什么草民了,哪有民眾如草呢,民眾如子,實在是自謙,那也可以自稱平民,鄉民。特別是你薩鎮冰,我國海軍之元老,光緒、宣統兩朝的海軍正副統制,更非草民啊。”

聽了這番話,薩鎮冰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程璧光則極力和宋彪舉薦道:“皇上,自甲午一敗,薩統制精研海軍戰術多年,博覽群書,三十四年海軍履歷,歷經大事,深通海戰艦調,實乃我帝國不可多得之海軍帥才,還望皇上不拘一格,予以啟用。”

等程璧光說完,宋文翙、林葆鐸等海軍將領也匆忙上前一起保薦道:“還望皇上予以啟用,此乃國之大幸。”

眼見舊日同僚們如此力薦,薩鎮冰很是感動,他此前一年故意避居也是做一番姿態,畢竟滿清諸多大員親王都待他極厚,他不可能參加革命造反,可他又確實離不開海軍。

他才52歲,在其他各國海軍,以他這樣的服役資歷正該是指揮海軍艦隊馳聘之時,何況中國海軍確實是沒有多少可用之才,他避嫌一年,如今有心有力復出,就是不知道皇帝是否愿意用他。

想到此處,薩鎮冰也不擺什么姿態,上前再次拜伏道:“皇上,鄉民薩鎮冰愿意投效帝國海軍,微薄之才,妄圖秉辦大事,使我國海軍昌盛不息,還望皇上成全。”

宋彪一聽這話就真的高興,好歹也是能堪一用的海軍上將,湊活用到一戰結束是沒有大問題的,畢竟這么多年的經驗和專業素養在這里呢。

他這一次是親自攙扶起薩鎮冰,道:“你愿意這么想,那就是我國海軍之福啊,中央軍部缺一位海軍部參謀長,一直就留給你呢,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薩鎮冰大喜過望,道:“謝皇上隆恩,臣下必當誓死相效。”

宋彪笑了笑,誓死相效……他倒是不相信了,以前滿人待這位海軍統制是仁至義盡,結果也沒有看到多少真心,海軍這邊的墻頭草,一貫是真心比較多。

等和薩鎮冰談妥了重新在海軍服役的事,宋彪才繼續和魏瀚、陳兆翱兩人逐一問話,隨后就到了機關的會議室,邀請在這里的諸位一起參加座談會,暢談中國海軍的未來。

當然,重點還是買艦和造艦這兩件事。

清末之時,晚清王朝實際上一直有在造艦,主要的造艦機構是福州船政局,所造的最大噸位軍艦是一艘排水量1900噸的鋼脅防衛艦,鋼材、鍋爐、艦炮、蒸汽機都是從英國購入,自己拼裝一下總結經驗,除此之外也陸續造了六十多艘各式小艦船,福州船政局的技術稍微好一些,大體能造300噸至800噸之間的艦船,2000噸級別也能造,就是船用鋼、鍋爐之類的都要從國外購入。

在1905年到今年,福州船政局這幾年間前后又造了七艘艦船,排水量都不足五百噸,主要交付長江艦隊。

對于福州船政局的情況,宋彪的了解并不多,程璧光提交過一份報告,怎么看都還是有很多水分,而且程璧光也不建議使用福州船政局所造的艦船,質量是其次,關鍵是價格比買艦還貴。

正好魏瀚、陳兆翱兩位船政總監都在,宋彪就和他們詢問這里面的原因。

這個提問頗是讓魏瀚等人尷尬,猶豫了片刻,魏瀚才和宋彪如實回答道:“往常造艦,各級官員難免就地克扣,從外國采購艦炮、汽機鍋爐和鋼材,一概都有盤剝克扣,加上船工造船周期慢,這么一算下來,難免比外購還要貴一些。”

宋彪一語中的答道:“國營機構問題多啊,人員浮濫,上下其手,無人真正負責統管,人情又多。所以,中國的造船工業一定要發展起來,軍艦制造更要發展,只是絕對不能依賴國營船廠,至少不能是完全依賴。我在這個問題上的想法和搞鐵路一樣,重點扶持三家造船廠發展,兩家私營,一家官商合辦。至于福州這邊,船政局和造船廠要分開,造船廠剝離出來和公司合股經營,船政局則編入海軍部,你們覺得怎么樣?”

大家能覺得怎么樣呢?

皇帝既然已是下定決定,看透了弊端所在,各位除了接受之外哪里還有別的選擇?

何況這樣也是最好的辦法,內閣政府正在制定的175項工業計劃中有14個工廠項目和船舶工業有關,基本規劃也是這樣重點扶持三家造船廠。

按照宋彪的希望,十年內,國內造船業必須要擁有萬噸級軍艦的制造能力,逼近日本的水平,不管自造艦船的工藝和水平如何,好歹先能造出來。()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