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86章 華皇訓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章 華皇訓政

第186章 華皇訓政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13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日本之所以要在此時向中國主動挑起戰爭,無非是三個原因,一是日本海軍實力強大,足以讓日本立在不敗之地;二是中國正處于新舊交替的時期,國內政治和各種軍政力量交錯復雜,地方分裂勢力和前朝遺留勢力層出不窮,局勢混亂;三是新的中華帝國正面臨著岌岌可危的財政危機中。

此外,中國在未來十年中的軍政力量都必然是向著統一和強大的方向快速發展,一旦錯過現階段的這個機會,日本將再也無能力干涉中國。

戴季陶曾經寫過一本《日本論》,在其擔任孫逸仙秘書時期曾與時任日本內閣首相的桂太郎有過四次私下會晤,交談時間長達15至16個小時,其中,桂太郎如此說:如果能解決英國統治印度的問題,則日本不愁沒有移民和貿易地區,日本也就不用再考慮侵略中國的政策。

雖然日本在東京審判期間否認有過這樣的會晤,但是人證物證俱在,事實證明日本謀圖侵略中國是在1913年之前就已經存在的長期政策,而從這樣的談話中也可以證明,日本侵略中國之原動力來自于“移民和貿易的壓力”。

1908年之時的日本總人口是4280萬,人均耕地2.1畝,1910年突破4349萬,預計在1925年,人均耕地就將跌破1.7畝的標準,此時的日本將無法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工業發展所需要的農產品在1902年開始就需要大幅從國外購買,如果不能順利成為工業國,如果不能大量占有外國殖民地,不能向外大量移民,這就意味日本將死于貧困。

相比于中國,日本的危機壓力更大,這就迫使日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賭國運反正不賭也是坐以待斃。

帝國的第一臨時憲法還是遲遲未能通過,但在中日戰爭的陰霾之下,各種工作已經緊急加速,第一屆以光復會、新政強國會、立憲會、民主黨、維新進步會為主體的帝國中央國會的總名單已經提前出臺來自全國各地的國會議員陸續抵達京師。

由于事態緊急和交通不便,各地國會議員采取電報投票的方式臨時通過了《臨時訓政約法》,在《中華帝國第一臨時憲法》通過之前,提前承認宋彪為帝國皇帝,先授予皇帝訓政權,從法理上為宋彪訓政掃除了障礙。

雖然在速度上有點緩慢,但宋彪的每一步都堅持按照法律的程序在走,不給可能的政敵任何挑剔之處。

《臨時訓政約法》為次日即刻生效的法案緊急通過后的第二天,宋彪就在西海塔園的光復閣召開訓政會,十四名內閣大臣全體出席。

訓政。

所謂“訓政”即“訓導監政”之意,即便沒有正式登基為皇帝,也沒有通過臨時憲法正式獲得國會的承認,宋彪手握訓政權便能高于內閣,指揮內閣。

他畢竟是皇帝,并不參與內閣會議,這種情況就很像是的遠東財團的年會。…,因為是帝國的第一次訓政會,同時面臨著日本的軍政外交的兩方面的緊迫壓力內閣大臣們都顯得異常緊張。

此前章炳麟設計了一種過于隆重的訓政會禮節規格鑒于形勢的緊迫和訓政的迫切性,宋彪選擇將訓政會的禮儀規格降低只是身穿著帝國陸海軍大統帥的日常軍裝出席訓政會,坐在長會議桌的正首席位,內閣總理大臣唐紹儀坐在他的左側第一席外務大臣坐在左側第二席,陸軍部大臣舒方德坐在他的右側第一席,海軍部大臣程璧光坐在右側第二席,其他依次類推。

中央會議桌外圍的左右兩側各有另外一排會議桌,內閣辦公廳、國家海警總局、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的內閣大臣則坐在這一席位上。

在全員抵達后,宋彪才在內侍官的陪同下出席,在皇帝進入訓政廳之前,各位內閣成員已經起身,見到皇帝便統一躬身行禮,等待宋彪坐在席位上,諸位才重新坐下來雖然是訓政,嚴格意義上,宋彪身為君主立憲制的皇帝并無必要說太多的話,但他還是先開口和諸位說道:“此為帝國第一次的訓政會,又面臨日軍的嚴峻威脅,民族存亡旦夕,國運榮辱難料,希望諸位能同心協力,與國家共存亡,與朕和國民共榮辱。”

聽著這樣的一番話,身為總理大臣的唐紹儀只覺得肩膀上的壓力沉重無比,他起身再躬身行禮,道:“請陛下放心,臣等必將生死置之度外,不惜一切代價保全國家疆域和尊嚴,絕不割讓一寸國土,絕不出讓一分國利。”

其他諸位大臣只能也再次起身行禮,大家沉默無語,似乎唐紹儀所說的就是每個人的內心話。

在日本的逼迫之下,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命運確實已到了最為危急的時刻,勝則國家統一,偉大復興指日可待,敗則國家分裂,民族繼續沉淪,繼續要被外國列強壓迫和殘害。

宋彪此刻還不能在這樣的會議上公開說“肯定是要開戰”之類的話,他也不想多說其他的話,示意諸位大臣坐下來繼續開會。

會議行程一切按照原先的預定進行,唐紹儀先開始談財政危機的問題。

中華帝國的第一任總理注定是一位過渡總理,要帶領中國從舊官僚體系走向新政府體系,唐紹儀則是一位從舊官僚體系中走出來的新派知識分子和新派官僚,在稅務、通商、海關、外交、開墾、省政等方面都有很不錯的表現,從政經驗豐富,也是從基層一步步磨礪到一省巡撫的新舊交替時期的特殊官僚,絕對要比革命派的宋教仁、黃興、陶成章、蔡元培等人更適合主持中央內閣總理的工作。

如果沒有意外,宋彪在原則上會支持這位總理走完十年的兩屆任期,但不會更久,身為皇帝,宋彪不會支持其他人和他分享這個時代的領袖權威。

唐紹儀的舊官僚生涯起步于天津稅務衙門,這是他的一個重要優勢,對于政府的財政和稅收工作他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

在財政大臣張康仁和稅務總局局長歐陽錫的幫助下,唐紹儀提前整理了一份關于新政府財政危機的全面報告,以沙俄帝國為重要的參照物,按照常規來計算,如果中國按畝正常收取每年10的農業稅,平均每畝地的農業稅可達到1.2銀圓,全國統計14億畝耕地則可以帶來16.8億銀圓的稅收,約合1.6793億英鎊。…,幅員遼闊,耕地面積龐大是新帝國最為重要的優勢。

即便將全國的農業稅調低到1/15的6.67水平(這是絕無可能之事),以及考慮稅收征收過程中的豁免、疏漏、人為過錯等等問題,國家的農業稅也不應該低于7.85億銀圓,同時考慮中央和地方各省在農業稅上的3:7分成,中央財政的農業稅總額也不應該低于2.35億銀圓,而往年清政府的農業稅總額的中央收入僅有五千萬兩銀子。

這里面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然而,這一點并不是中央財政危機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地方財政的混亂,各省獨自為政和府縣一級官員的缺失導致了稅收工作的荒廢,使得1910年的稅收未能有效流入中央。

依據稅務機關在各省的摸底調查,事實證明在大多數的地區,去年的稅收并沒有停收,各地所謂的革命軍還是大量征稅,乘機擴充兵力,地方團練、保安團也紛紛以各種名義征稅,中央所推行的厘金雜稅取消政策不僅未能得到推行,各地農民所承擔的稅收反而較之去年有所增加。

即便在北方和江浙地區有所減少,減少的幅度還是未能達到中央的標準,如此巨額的賦稅則大幅落入地方各種小型私人武裝的手中。

唐紹儀說了很多問題,最后的結論就是想要清理中央財政問題,必須大幅度清理國內遍及各地的小武裝,無論對方打著何等旗號,不管是光復革命,還是自治革命,不管是保安隊,還是團練,一概要予以打擊,各地要追查稅務,爭取將去年各地征收的稅務突擊提交上來,哪怕是按照分稅制,也必須確保三千萬白銀的中央財政增收。

唐紹儀是很著急的,他必須盡快解決中央財政危機,即便此前通過查封清政府戶部、內務府庫銀和滿清權貴財產得到了大約一千六百萬兩白銀的資產,此外又和遠東銀行拆借的四千萬銀圓貸款外,中央國庫實際上并無余錢,完全是靠發行貨幣來解決財政危機。

各省新軍的軍餉開支,各地官員和政府日常開支都讓內閣政府舉步維艱,同時還要面對一場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的舉國戰爭,唐紹儀這段時間是急得兩鬢斑白。

宋彪并不急于說話,他一直是很沉默的聽唐紹儀主持中央內閣會議,聽著各位內閣大臣表述現階段的各種困難問題,焦點還是集中在地方小武裝過多和稅收工作混亂不堪兩個領域。

此一刻,宋彪心中感慨良多,如果沒有日本的突然發難,他完全能很輕松的處理這些問題,各地小賊也無膽量和中央軍對抗,現在則是兩回事了,一邊是國內的各種舉步維艱,一邊是日本舉國之兵壓境。

在唐紹儀將財政危機之事做出各種預設的部署意見后,先和宋彪詢問道:“陛下,臣等意見大致如此這番,還請陛下圣裁!”

諸位內閣大臣彼此微微垂首,不能抬頭直視,側耳傾聽著皇帝即將發表的最終意見。

宋彪沉默的思量片刻,這才說道:“古語說攘外必先安內,凡事都有重點,如今外患為重,切忌不能讓國家處于內憂外患的狀況,所以,不因急于將追繳去年稅款作為解決財政危機的主要著力點,此事應該先側重于調查,能在近期追回則追回,不能追回則通過立法的方式依法查處,拖延幾年解決也不是問題。現階段的中央財政可以繼續通過借款和加緊海關稅款撥調的方式處理問題。我已經和遠東銀行及其他幾家外國銀行詢問過,大致可以拆借四千萬兩白銀,以此發行中國銀圓,大體可以讓中央政府度過財政危機。海關方面去年實收稅款是兩千四百萬兩前朝庫平銀,目前還有一半未入賬,務必要盡快和海關方面交涉妥當,將這筆錢取過來。其他不足之處可另外發行國債。總之,當務之急是要穩定國內民生,不要激起新的矛盾,一切維穩,使得全國上下能夠同心協力應對日本的軍事威脅。”…,他這番話一說出來,等于唐紹儀此前的那些話都沒有了任何意義,必須重新調整策略,唐紹儀也全無半點質疑,更不敢挑戰這番定論。

唐紹儀當即稱是道:“陛下圣明,臣等當全力辦理,安穩國內民政,以利于全國一致對話。”

隨即,唐紹儀又和宋彪稟告道:“陛下,我國關稅歷來是控制在英國人手中,名義是上清政府雇傭這些外國官員,實際上一直是英國駐我國公使直接操控,臣等已經極力和英國人交涉,他們雖然是一直給予積極的回答,實則是一拖再拖,分明是有意拖延,繼續利用我國政府的財政危機要挾我們,試圖讓我們承諾在未來繼續將海關交由英國控制。

宋彪道:“在日本以軍事威逼我國之時,英日同盟的關系迫使英國必須站在日本一方,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不要留有太多余地,限期讓他們將稅款交出來。你就說是我說的,正因為屢次到了這種時候,英國總是要借機敲詐勒索我們,所以,英國永遠不是中華民族和帝國可以信任的朋友,我和內閣政府,以及全體國民都不應該對英國報有任何幻想。做事情不要拘泥于具體的手段,媒體和國民也是可以發動的力量,可以發動社評組織學生示威,讓全體國民都知道英國正在幫助日本繼續侵略我國,說的厲害點,要組織全國反日反英大游行,如今已是民族存亡之時,不能說只有我們清楚這一點即可,要讓國民都知道這一點。”

唐紹儀不免覺得這樣的方式有點過激,萬一徹底激怒英國站在日本那邊就得不償失了,可他也全無反駁宋彪的勇氣,只能繼續點頭稱是,好消息是遠東銀行和外國銀行愿意繼續拆借一些錢,至少能讓他這位內閣總理過上一段時間的好日子,不至于連官員的俸祿和軍餉都發不出來。

宋彪稍加停頓的思索片刻,繼續和唐紹儀補充道:“發動全國和民族之力積極備戰已是必須之事,不能有片刻猶豫,但在清理稅款之事上,內閣政府也要務必有快速的行動和長遠的謀劃。解決國內的稅務問題要有三個策略,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稅務體系要盡快的在直隸魯豫江浙等省先建立各省稅務廳、地方各府的稅務局和各縣的稅務分局,各鄉鎮設稅務所,委任合格的稅務官員,精挑細選,不得浮濫;其次是要加強各地巡防軍的編制和正規化建設,消化、解散地方雜亂武裝;第三則是盡快通過各臨時稅務法規,確定中央和各省的分稅機制,收回地方貨幣權,統一全國貨幣,實施現代貨幣體制;通過此三點的努力,三管齊下,標本兼治,從根本上避免地方勢力插手稅務工作,逐步建立全國的稅務體系。”

唐紹儀再次頓首,道:“請陛下放心。”

宋彪想了想,另外補充道:“國債的事要抓緊時間辦理,可以巧妙利用英日同盟的謀害論來積極在全國推銷,各級官員務必拿出三成薪俸購置國債,中央政府的內廷費一律捐出來購置國債。多報道一下日本人是如何購買國債支持國家侵略我們,以至于打敗前朝北洋水師,割占臺灣的,好好干吧。”

“是!”

唐紹儀等人只能連連頓首。

說是軍政嚴格分開,互不干涉,說是君主立憲制,真正的軍權都操控在宋彪這位皇帝的手中,所謂的中央內閣哪里有分庭抗禮的膽量?…,第一次的皇帝訓政會就在這樣的獨特氛圍中漸漸進入尾聲,會議結束后,宋彪先行起身離開,所有人都再次起立躬身行禮,一直到皇帝離開訓政廳,大家才面癱一般重新坐下來,相互面面相覷,各有一番話說不出來。

訓政之訓政,果然和教訓一般差不多。

不免有其他的內閣大臣要同情唐紹儀,可唐紹儀卻要同情其他的內閣大臣,第一屆國會在即,臨時內閣大體都是新政強國會的成員,光復會和中華革命黨的成員并不是特別多,民主黨、立憲會、維新進步會吵鬧之中,難免要有幾位進入內閣以維持國內政治之穩定,最后還不知道是誰先被踢出局呢。

唐紹儀知道自己雖非嫡系的帝黨,但卻不會離開總理之位,至少現階段的他還擁有皇帝陛下的信任,外務大臣歐陽賡顯然也不會有危機,張康仁、歐陽錫、舒方德都是真正的帝黨,操控內閣中的財政、稅務和陸軍三大重位,同樣無憂,其他就很難說了。

袁世凱倒是很特別,接受了交通大臣的任命之后就一直在各地查看鐵路,幾乎沒有正式的回過京師,此人到底在想什么,唐紹儀也在悄悄的揣摩著,他總是覺得袁世凱很有可能是盯住了他的位置。他雖然曾經常年是袁世凱的嫡系下屬,如今鯉魚躍龍門,早已今非昔比,自然不會束手就擒,論能力和學識,他也不覺得自己會比袁世凱差,甚至是只會做的更好。

訓政會結束之后,宋彪回到自己的辦公廳繼續接見張康仁、歐陽錫兩人,聽他們單獨匯報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的分稅制工作。

這一工作目前日漸完成,只等國會批準即可正式實施。

宋彪將報告仔細翻看了一遍,按照歐陽錫目前的推算和考量,在農業稅上,中央政府和省、府、縣三級地方政府的劃分比例是3:2:2:3,工商稅、礦業稅整體是中央政府和省政府5:5分攤,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遺產稅、捐贈稅、物產稅等則是7:3,關稅統一歸中央。

除了這些基本的稅收分成外,地方農業稅也存在著分級制度,東三省的農業稅率維持在10,江浙南方維持在7.5,西北等地區維持在5,現階段統一按照固定稅的方式按照每畝固定稅款進行收取,每個省都有權在中央統一標準的基礎上再浮動10。

此外,各地在原則上對土地集中進行限制,每戶名下持有的耕地超過一定畝數都將繼續征收增收額外的農田增值稅,各省對此的限定不同,此階段還是采取較為寬松的政策,關內以300畝地為分界線,關東則調整為450畝地。

看完這份報告,宋彪總體還是滿意的,雖然他在很多方面缺乏專業素養,不是很明白具體的分稅原則和動機”

稍加思量,宋彪和張康仁、歐陽錫吩咐道:“關內限制田畝的事情暫時不要急,事情不要捆綁起來辦,要分開辦,等和日本的事情解決掉了再來處理土地兼并的問題。”

歐陽錫道:“其實臣等也有這樣的考慮,只是關內土地兼并確實太狠,以山西為例,超過70的土地集中在不足1的家庭手中,這些家庭大多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晉商階層。四川那邊超過一半的土地集中在1的大地主手中,江浙華東因為受太平天國戰亂的影響,情況要好一些,可這些年的土地兼并也在大規模的擴大化,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趨勢已經愈加惡化。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要想讓稅收越來越高,最好的辦法永遠不是支持大地主和大資本家的發展,而是支持中小型企業的增多,支持中等農戶的增多,支持中產階層的普及。表面就農業稅而言,土地如何集中都是一樣的總額,但就整個市場而言,一個地主的消費力絕對比不上十個富庶農戶的消費力。…,最令人痛心的是山西、四川的土地過于集中,導致大量土地用于種植鴉片,雖然鴉片的稅收很高,幾乎占到清政府在宣統元年之時的10,但這對于整個國家的危害是無可估量的,寧可砍掉這些稅款也要讓國家和民族正常發展,而要砍掉這些事,限制土地集中,使得農民更多的出于本身的需要種植糧食才是正途。”

宋彪微微點頭,還是看了張康仁一眼,張康仁沉默不語。

關于歐陽錫這個人,宋彪還是比較清楚的,要說歐陽錫的水平,特別是在稅務政策和科學管理兩個領域的造詣,國內基本算是第一人,但是此人有一個極大的毛病,那就是過于理想化。

這大概是因為歐陽錫并未能從基層官員磨練起來的原因可張康仁也是直接從高做官的,比起歐陽錫就要現實很多,所以,這更可能還是一個人的性格問題。

見張康仁不說話,宋彪就直接和歐陽錫道:“鴉片的事情暫時不急于動手,凡事要有條理,內部不要惹出一團亂。帝國剛成立,還正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外敵威懾此時偏偏急于一時在國內搞出各種改革,導致民亂就得不償失了。”

“這……!”

歐陽錫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過了半響才點頭同意道:“陛下圣明。”

宋彪嘆息一聲,他何嘗不想立刻解決這些陳年舊弊呢,只是國內已經夠亂了,日本乘機想要發動中日第二次戰爭,以求一戰擊潰中國的光復革命力量,打斷中國統一和發展的步伐,甚至是極力追求盡可能將中國逼退到一種群雄割據的狀況中,以利于日本的發展和實現長期的侵略目標。

賊子野心不滅其國不足以出宋皇帝心中的這口惡氣。

此時此刻顯然不能自亂陣腳一切以穩定國內和統一國內各種力量共同對外為先。

宋彪只能是感嘆一聲,避開歐陽錫的這個話題和張康仁問道:“容星橋和容揆昨天就到了京師你和他們見面了嗎?”

張康仁點頭道:“回稟陛下,昨個夜里見了一面,談了兩個小時之久關于遠東那邊的事情,他們也都和臣談了一番,應該說是非常之順利。目前來看,哪怕是只和遠東銀行拆借銀款都足以支撐國內的財政支出,甚至包括軍費。只是我和容星橋也都有比較多的擔心,若是財團手中的流動資本都拆借給政府用于軍事和財政開支,日后想要收回資本用于國內建設和工商投資就很難了。特別是鐵路和工礦業的投資,現階段而言還是得靠遠東這邊撐著啊。”

說到錢的問題,宋彪暫時還不是很擔心。

在上個月,美國遠東信托投資公司已經將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股權全部售出,總成交金額為1.734億英鎊,因為成交金額過于龐大,超過一半的交易都是通過和其他公司置換股票、債券的方式完成交易,比如說從梅隆家族手中買下了海灣石油公司,包括旗下的德克薩斯煉油公司和石油管道,并且通過換股協議在標準石油公司被分割之前買下該公司位于德克薩斯州的所有石油產業,合并到海灣石油公司中。

遠東公司并沒有獨資持有這家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石油公司,而是繼續和范德比爾特家族公司合作控股,其他的交易同樣是部分和J.P.摩根\\約翰.A.洛克菲勒\\安德魯.W.梅隆三巨頭進行交易,一部分和歐洲財團交易。…,在這一時期,歐洲財團的交易能力要比美國財團強大的多,超過半數的現金交易是英法商人提供的。

通過這一系列的交易,美國遠東公司不僅累計套取了8330萬英鎊的現金流,同時持有美國鋼鐵公司等巨頭公司的股份,增持了在美洲銀行的股權,在美國的資產總額也增持到一億英鎊的規模,和范德比爾特家族也繼續維持著最為緊密的合作關系,聯合控股伯利恒鋼鐵公司、通用汽車等公司外,在美國的銀行、機床、電氣、化工、航運、飛機、航空、船舶、軍工等領域都進行了大規模整合。

除了此前轉移了1470萬英鎊用于軍費開支外,以及即將拆借給帝國臨時內閣政府的4000萬兩白銀外,遠東公司目前仍然持有6870萬英鎊的現金,如果沒有額外的開支,這些現金將陸續在英國兌換成黃金,流入回遠東銀行本部,用于發行東北銀圓和金圓券,以及轉回國內進行大規模的工業投資。

在國際橡膠風波中,遠東商行累計獲利超過2700萬英鎊,這些錢只有少部分拆入軍費,大部分繼續用于乘低收購橡膠園,將荷蘭印尼橡膠公司和英國殖民地橡膠種植公司全資購入,合并為新的英荷橡膠公司。

由于全球大量的橡膠園被鏟除,英荷橡膠公司又不斷乘機低價購入東南亞的橡膠園,在國際橡膠產量中所占據的比例從最初的24急劇擴大到85以上,橡膠種植的投入到產出至少有7年時間,這就意味著在未來七年內,這家公司都將徹底壟斷國際橡膠市場,但就目前而言,歐美列強還沒有意識到將為此支付多少黃金。

這是一個面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期投資,暫時還不急于套現,投資的回報率也將是異常豐厚的。

即便這部分錢暫時收不回來,遠東公司手中持有的現金依然是很充裕的,加上康恩斯.范德比爾特承諾的美洲銀行兩千萬美圓的借款,宋彪完全可以在軍費充裕的前提下打完戰爭。

當然,宋彪也確實要考慮張康仁所說的問題,如果真的將這些錢都用于購買國債抵充為軍費,遠東財團在未來五年里都很難籌集到足夠的資本大規模投資中國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

而在宋彪最初的規劃中,這些現金將會大量用于新帝國的銀行、礦業、鋼鐵、機械、化工、電氣、航運、鐵路、紡織的各方面投資,使得遠東財團能夠在五年時間中,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寶貴機會迅速帶領中國崛起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國。

總之,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如果中央政府能夠從其他渠道盡可能多的解決軍費問題,那顯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這可能嗎?

借款這種事情從來都是你越窮越困難,借錢就越難,條件越嚴苛,越不平等。

想當年袁世凱為了籌集兩千萬英鎊的善后大借款都付出了那么多的代價,為了鎮壓革命又被日本乘機敲詐了二十一條,總之是借款艱難呢。

此時此刻的宋彪,他也沒有更多的好辦法,只能說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天才一住精彩。

.皖1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