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

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5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簽到是貼吧人氣、榮譽的比拼,讓我們的簽到見證一份堅持吧!!!

❤:正版鏈接:

大家有能力的去投張月票;沒有月票的,是VIP的,去訂閱,打賞;不是VIP的,有起點號的,去投幾張推薦票;還沒起點號的,你可以花幾分鐘時間注冊一個,去點一下公眾章節,增加一下點擊率,也是對浪子的一種支持!威武!

禁水最近10章鏈接帖

核武小說總連載貼

內戰一旦開啟,宋彪就不會打算停手。

8月23日,陸續抵達武漢的第一、第二步兵師將第八鎮和第二十一混成協新軍包圍,雙方即將正式開啟內戰。

為了應對中華革堊命軍的全國一盤棋的舉措,同盟會一直在積極建議各省新軍改稱本省自治軍,廣東、廣西、四川已經響應這一號召,為了阻止這一趨勢繼續擴散下去,第一軍督軍趙庭柱接到了宋彪的電令,正式進攻湖北新軍,占領武漢三鎮,將湖北納入臨時政府統轄范圍。

這一年的趙庭柱正值風華正茂的二十八歲,精力旺盛,在諸位督軍中年紀最輕,堪稱少帥,有著俄國教會學校教育背景的他,比起張亞虎、陳武等人在遠東陸士等軍校的進修之路要順利很多,從1905年9月入學至1906年11月從遠東陸士班進修畢業時,他在當年步兵科85名學員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半年后再從參謀科小班進修結束,1907年4月赴俄國參謀學院進修,9月再赴德國軍事學院進修半年,1908年4月回國繼續擔任第一步兵旅的旅長。

人生……就是這樣。

有能力成就一番大業的人其實很多,有時候只需要這樣的運氣和機遇而已。

此時的趙庭柱不僅是第一軍的督軍,也是東北軍內部遠東陸士派的領堊袖,更是帝黨派的中流砥柱,他既不是像陳其采那種天生聰明之士,也非蔣方震這等博學多思之流,他只是比別人更為努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更多罷了,少年時失去父母的痛苦,青年時走馬幫的艱難,日俄戰爭和在東三省的山野間清剿土匪的經驗都成了他生命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他沒有像張亞虎、陳武那樣參加過東北軍的每一場惡戰,他打過黑溝臺,打過蔣家窯,在張亞虎、陳武跟著宋彪打遼陽戰役之時,他已經獨立領軍在吉林省清剿土匪,攻打馮麟閣之時,他被第一次授予指揮多支部隊的權力,那一戰其實打的并不好,如果不是實力強悍,他很可能就被土匪部隊的游擊戰拖垮了,對他而言同樣是非常寶貴的軍旅經驗。

此時在長江之畔,他的第一師教導長是傅良佐,第一軍的參謀長是陳其采,最高軍事顧問是參謀一局的馬爾托斯特校,參謀一局有1/2的參謀官員和顧問都在漢陽,為他謀劃全局,準備后勤工作。

因為精通俄語,直到今天,他所領銜第一步兵師仍然保留著二十多位俄國軍事顧問,從事訓練和教導工作,這是第一步兵師作戰勇猛精銳的源頭。

在上午九點的第一輪炮火猛攻之后,趙庭柱和張亞虎、陳其采、馬爾托斯特校、傅良佐五人親自前往江岸視察,他用德國蔡司公司提供的7倍率筒式望遠鏡觀察對岸,在1.3公里之外的武昌江堤上,湖北革堊命軍的沿江防御工事幾乎都被摧垮。

對手真的很弱。

他知道對手是黃興,傳說中的同盟會副領堊導人黃克強。

湖北革堊命軍在沿岸布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簡單而數量龐大,缺乏水泥碉堡和其他各種堅固的工事,他們甚至缺乏機槍,僅有的幾個機槍點被炮兵精準的殲滅掉。

革堊命軍甚至沒有縱深的防御線,只有這樣一條沿江防御,沒有高低防御,沒有點線面的聯合布防,火力點的控制缺乏計算,用沙袋堆積起來數千米長的防線已經被火炮撕碎,鮮血和尸體殘留一地,而革堊命軍的零星火炮反擊也很快被壓制。

簡而言之,對手缺乏真正的軍事領堊導人。

這就是趙庭柱的判斷。

他將望遠鏡收起來,同身邊的張亞虎感嘆道:“或許正如我們最初的預計,只要我們沖到長江的那一側,這場戰斗就將會結束了,怎么說呢?姓黃的連一個遠東陸士的新畢業生都不如,真不懂湖北新軍為什么愿意接受他的指揮,就因為他的名氣?”

張亞虎呵呵笑著。

陳其采謹慎的提醒道:“諸位,陛下幾番強調,寧可高估,不可低估對手,更不可輕視對手。”

趙庭柱沉默的點著頭,他知道身上擔子很重,因為陳武的第三步兵師不用繼續南下去福建,加之大局勢對帝國政府已經極其有利,他需要盡快鎮堊壓湖北新軍,將湖北和帝國控制的湖南連成一片,從湖南揮師進入廣西、廣東,徹底擊潰同盟會,再揮師進入云貴、四川,剿滅全國任何一個不愿意接受君主制的省及殘余地方勢力。

特別是四川、云貴總督趙爾豐、趙爾巽兄弟,此二人不除,東北軍余恨難消。

打湖北是為了鎮堊壓國內的反抗勢力,打四川則是為了報仇。

只要湖北新軍倒戈,或者是徹底擊潰,失去了湖北這個橋頭堡,其他南方各省就徹底放棄自治的奢望,至少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帝國的統治。

為此,趙庭柱和馬爾托斯、陳其采、傅良佐準備了一整套的作戰計劃,只是現在看來多半是用不上了。

長江兩岸狼煙燎燎,烈火在連片的屋落中燃燒著,在過去半個小時的炮襲中,超過1.6萬發炮彈覆蓋了整個湖北革堊命軍的沿江防線,空中有兩個熱氣球懸浮在寬闊的江面上。

這兩個熱氣球的規格要比湖北革堊命軍的那個熱氣球大的多,上面有東北軍的黑色三槍標志,熱氣球上有照相設備,也有無線電發報機,三個人負責操作熱氣球,一個人負責偵查和拍照,還有一個人負責發電。

湖北革堊命軍的那個熱氣球倒是一直沒有升空過,原因不明,大概是覺得華而不實,對方似乎喜歡在黃鶴樓上觀測沿江對岸的軍事動態,如果不是因為宋彪此前有特別的交代,趙庭柱或許會考慮直接轟掉這個古樓。

查閱了江對岸的情況后,趙庭柱等人返回指揮部,這就準備正式渡江。

因為第三步兵師不用參與此次作戰,陳其采設計了一個渡江方案,打算秘密讓第三步兵師到浠水縣渡江到黃石,通過大冶至武昌的鐵路繞道進攻武昌,趙庭柱將這個方案修改一番,讓陳武的第三步兵師的行動暴露,迫使湖北革堊命軍分開防御,而他則揮師從武漢強行渡江。

趙庭柱說服了參謀部,因為東北軍此時需要的是一場正面的絕對勝利,從心理上直接壓垮對手,雖然要冒險,但這種冒險是值得的。

在漢陽渡江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湖北新軍中的光復會成員很早就脫離新軍,組建了湖北巡防軍,退守到漢陽、漢口兩鎮,在遠東商行和外商輪船公司的幫助下,趙庭柱抵達漢陽之后就擁有大量的商輪和漁船,可以用于強渡。

湖北新軍原本擁有81門M1903型75mm克虜伯火炮,但是炮彈儲備不足,在革堊命起義之時已經消耗過半,此后軍堊隊內部發生分裂,光復會將漢陽、漢口地區部署的火炮、炮彈和漢陽兵工廠的庫存彈堊藥都轉移走,這就意味湖北新軍難以阻止大規模的火炮反擊。

在過去幾天的零星炮擊中,趙庭柱一直不斷引誘對手反擊,并且抓住反擊打掉了湖北革堊命軍的幾個炮兵陣地。

和黃興等人不同,僅是大規模剿匪運堊動就打了十多次的趙庭柱,擁有非常豐富的作戰和指揮經驗,參加過真正的大戰,他心里很清楚,在過去半個月的不斷試探中,他已經確定對手的作戰力并不高,抵抗意志也不高。

所以,戰斗會在帝國陸軍度過長江那一刻結束。

革堊命已經成功,現在當然是要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刻,結果還要繼續打仗,甚至是和更強的對手交戰,士兵們肯定想不通。

在趙庭柱等人回到指揮部后,第一軍的第二輪炮襲就再次打響,六個炮兵陣地一百七十余門火炮同時發動炮襲,對整個沿江的敵軍陣地進行二次壓制,光復會控制的長江艦隊也派了四艘軍艦參加作戰,護送商船和漁船將第一步兵師的前哨部隊運抵對岸。

整個過程正如趙庭柱所預料的那般順利,革堊命軍臨時發起的幾次炮擊很快就被第二炮兵旅的針對性反制打垮,對方既無機槍,也無火炮,零星的幾門機關炮也被打散,只能靠人墻排出的步槍亂射來抵擋渡江。

趙庭柱就在臨時搭建的警戒塔上觀望第一步兵師的渡江作戰,排在前哨是第101步兵團,第一師第101步兵團是帝國天字第一號的精銳部隊,至今還有一位營長是當初渾江馬幫出身,團長郭長勤和另外兩位營長則是趙庭柱在哈爾濱招兵時,從俄國教會學校招攬的舊部。

被視作嫡系之嫡系部隊的第101步兵團,一貫有著師承俄軍那種勇猛,不怕犧牲,歷次剿匪作戰都沖在最前線,乘坐兩艘運兵船搶先抵達對岸后,前插的兩個連先行奪取灘口的陣地,搶據高點,用兩挺重機槍和十多挺輕機槍橫壓制革堊命軍,使得后續各連都能穩穩登錄,大范圍占領前沿陣地。

直到這時,湖北革堊命軍才突然發力似的在兩個隱蔽的炮點開火,幾十枚炮彈稀疏的落在陣地上不久,第一師下屬炮兵團就利用54門三英寸露西亞野炮進行反壓制。

因為有熱氣球觀望,哪怕革堊命軍將火炮藏在難以發現的民居和樹林里,只要一開火就會徹底暴露,革堊命軍也是經過一番計算,即便炮兵陣地顯得非常分散,三十多門火炮分散在十多個點,可每一門炮的炮彈都能落在事先預計好的陣線上,區域是對的,精度還是差距較大,對第一步兵師的威脅并不大。

這些火炮一旦暴露,遭遇的反擊規模很令人驚訝。

火炮真正的威力一貫在于精度和射程,沒有精度和射程,火炮就是漫天亂撒手榴堊彈,只是看起來很嚇人而已,雙方的炮兵素養差距顯得非常明顯。

隨著火炮的反制次數不斷增多,雙方出去的累計疊加損傷和差距就越加擴大,處于劣勢的一方會越來越難發起炮擊和反制,而優勢一方則會越來越順利的繼續壓制。

這是一種無需思考都能得到的結論,也是一種最簡單的戰爭經驗,在實際戰爭中,這種差距可能會擴大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為了便于渡江和巷戰,101步兵團全部列裝了M1910式溫徹斯特自動裝填步槍,這種步槍的有效精度射程只有150米左右,但是速射奇快,熟練的士兵可以打出一分鐘40發的射速,部分班組甚至列裝了一種實驗性的擲彈筒,擁有150米的射程,口徑是30mm,這種簡易的迫擊炮在巷戰中擁有極多的使用空間。

革堊命軍在黃鶴樓和古城墻一帶依托蛇山的山地優勢構建了大量的防御陣地,雙方就在攬虹亭一帶發生了第一次大規模的交戰,101步兵團的第一營同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兩個標在這里交手。

子堊彈亂飛,噼里啪啦的亂響,從東北軍這邊射擊出去的子堊彈就如彈雨一般沖散而出,雖然在兵力上的差距較大,但東北軍部署到班組的輕機槍很快就發揮出極強的壓制作用,M1910式溫徹斯特自動裝填步槍的瘋狂射速更是讓革堊命軍猝不及防。

在此前的幾次戰斗中,北洋軍每一次遇到東北軍都很難抵擋超過十分鐘的時間,稍觸即退,一退就大規模的潰敗,湖北革堊命軍也難以逃脫這樣的命運,這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就如同世界拳王和文弱書生的較量,一記鐵拳打過去,對方就不敢再打了。

在常規作戰中,東北軍通常采取三個連交替前進的戰術作戰,各連相互按排,各排相互按班依次交叉前進,井然有序,各班輪流負責各自攻占區的高點、機槍點的突破。

戰術訓練水平的差距在這個時刻暴露的極其明顯,別人感覺不到,官兵們自己的感覺是最明顯的,根本擋不住的判斷一旦出現,大家就只能瘋狂的后撤。

革堊命軍試圖依托蛇山進行狙擊作戰的計劃很快就宣告破產,此前花費大量精力布置的水平并不高而數量龐大的工事都成了廢棄品,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士兵很快就大規模的選擇投降。

大家都知道這是革堊命軍內部的戰斗,只要投降就可以換一個陣營繼續吃軍餉,如果不是同盟會的黃興緊急帶來了一批軍餉,他們本該在一個月前就轉投臨時政府這一方。

對軍人來說,有政府就行了,至于是什么政府倒不重要。

趙庭柱最初的預計基本沒有錯誤,這場渡江戰役基本就在蛇山結束,革堊命軍一半潰敗,一半投降。

從東北軍9點50分抵達江岸,到了中午10點15分,東北軍的前哨部隊就已經占領了革堊命軍起義總部,第八鎮新軍在閱馬場和積玉橋一帶宣布投降,大約有六十多名共進會成員被官兵們壓了出來,這些人就成了替死鬼。(。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提供]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