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九十八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

第九十八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11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第一部日俄戰爭


不僅是戰爭和生意場上需要冒險,種地也是要冒險,宋彪在4月份就于撫順、通化、渾江等地大規模的種上了東北大豆,此時還沒有合適的統一良種,但得益于東北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東北大豆在日照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此后幾十年間的國際市場上一直具有很高的競爭力。

隨著油脂工業的發展,大豆正在逐步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糧食貿易產業,東北大豆從1904年開始出現在國際市場,此后的銷量每年都在激增,到了1930年日軍全面侵華之前已經占據了全球大豆出口市場的70,并且是英德法等國的油脂工業的主要支柱。

東北想要致富,大豆是第一件事,其次才是煤鐵資源。

不過,東北大豆是春大豆,這和黃河、長江流域的夏大豆不同,所以在5月份之后就無法種植,但為了長期挑淹培育良種,宋彪還是很冒險的在沈陽城南的東崗子一帶種了六百坰地的大豆,并且有一半是精心選用了美國豆種。

開完軍事例會,宋彪先去遠東士官學校的場地查看宿舍的營建情況,又抽時間和馬德尼道夫將軍就俄國推薦他擔任東三省總督的事情進行了第二次的磋商,直到下午才利用一些空余時間去渾河對面的東崗子查看田地的種植情況,在這個天氣最為炎熱的夏季,春大豆已經長的有小半人高。

雖然沒有找到最合適的農牧學專家。老郭頭就在這里臨時管著莊稼地。他家的老三郭立夏一直在家里務農,除了管米行的事,也在這里打點莊稼,選了十里八鄉的莊稼能手在這里伺候六百坰地的東北大豆。

宋彪非常喜歡做一個軍人,也只喜歡做軍人,他騎著馬帶著自己的警衛營百余名騎兵在田埂里漫步輕行,一眼望去,無垠的大豆田里碧鸀蔥蔥,令人心情愉悅。

在這里,他所能感覺到的是整個東北的未來。

國際市場的大豆價格通常在每噸40英鎊左右。比小麥價格高出2.3倍,這種價格差取決于很多因素,直到21世紀也保持著這種價差。

在晚清民國時期的東北,春小麥的畝產量和春大豆的畝產量相差并不大。前者畝產在150斤至400斤之間(清制,596克),后者畝產在120斤至250斤之間,因為在種植技術上的差距相對20世紀后期更大,既有小麥畝產600斤這樣的例子,也有畝產不足百斤,甚至更低的情況。

在種植技術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特別是對技術水平普遍都較高的地主和富農而言,種大豆所能得到的收益會好很多,也更穩定。還能換來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的外匯。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菜籃子工程一樣,對于大豆、花生、蔬菜這種經濟類種植物,決定利潤的通常不是產量,而是穩定的銷路和低廉的運輸成本。

隨著日本生絲產業和印度茶葉的迅速發展,中國能夠換取外匯,能夠讓白銀、黃金流入國內的支柱產業已經非常之少,全國各地幾乎都是以外匯流出和貿易逆差為主流,唯獨東北在此后幾十年間一直保持著外匯流入的順差,這是東北經濟在民國時期快速發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日治時期。滿洲國迅速工業化的根本。

在鼎盛時期,也就是日治之時,東北大豆每年出口三百萬噸,在全球國際大豆市場曾經雄踞80的市場份額。

現在就算是想要重新將中國的生絲和茶葉產業重新扶持起來,一是耗時日久。二是也難以再奪回多少國際市場,中國的新希望就只能是大豆和煤鐵資源。通過短時期的出口大豆和煤鐵資源換取外匯,增加國內資金和財富,這才是富國的一個根本之道。

宋彪騎在馬背上仰望著天空,心中有著太多的感慨,這些本該不是他的工作,他也不喜歡去做這些事,可除了他之外,他也找不到哪個中國人還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機會。

他并不懂經濟,對此也沒有幸福,可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一貫能將問題化繁為簡,他相信要發展經濟無非就是一句話的問題——增加出口,減少進口,從貿易逆差轉向貿易順差,讓白銀和黃金流入中國。

對一個金本位時代而言,衡量一個國家是窮是富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看你的黃金儲備總量到底有多少。

大豆就是中國和東北未來的軟黃金。

宋彪眼前的這一片實驗田就是他的希望之所在。

田園里的風光是如此漂亮,東北又是如此之富饒,大片的良田一望無垠,不像江南直隸那樣一寸田都要分為幾家,這里具備大規模農業發展的根基。

宋彪在心里感嘆著,卻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感,悄然一牽馬韁回頭,和身邊陪同而行的舒方德道:“回去之后蘣我安排去青泥洼的行程,我準備去租界一趟,提前給米久諾夫和容星橋發電,讓他們準備在洋行接我。”

舒方德微微點頭,又問道:“軍座,您這一次要去幾天,如今各項軍務都很緊急,還有俄國人推薦您出任東三省總督之事,我看近期也要是有結果了吧,您恐怕是不適合長去青泥洼啊”

宋彪抬手示意舒方德不用擔心,道:“沒關系,我不會去幾天。至于我是否會成為東三省總督之事,這倒是急不得的,俄國人現在的野心還是太高,明擺著是要我當傀儡,蘣他們分割東北做準備,他們想的倒是很美。我要是真的太著急了,那就會上了俄國人的當。我現在手里有兵權。也有錢和弟兄。槍炮彈藥充足,就算當不上東三省總督,照樣能夠在東北坐穩江山,怕什么呢”

舒方德笑道:“軍座果然高見。”

宋彪稍加思量,道:“回去吧,正好讓蔣雁行也過來一趟,我有事要吩咐給他辦理。”

舒方德繼續點頭,這就跟著宋彪一起返回東陵衛營區。

此時的舒方德雖然只有24歲,跟在宋彪身邊已經是和蔣方震一樣的重要參謀,蔣方震負責軍務。舒方德則負責各方面的雜務,這兩人的優勢都是出身較好,國學功底相比蔣雁行等人都高出一截,特別是舒方德。家中本就是江浙寧波的富紳名門。

舒方德之父舒高立在江南制造局翻譯管任職三十年,也算是國內科技領域的翻譯大師,精通英法兩國外語,家中子女大多都有在國外深造的機會,甚至連舒方德的姐姐舒萱和妹妹舒雋都是在美國讀的女子學院,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頗是才女佳人著稱,前者是上海圣約翰大學之中少有的外語和外國文學教員,后者則還寫過電影劇本,在報社擔任過女編輯,甚至有出版過詩歌選集之類的事。

在跟隨宋彪一路返回軍營的路上。身穿著俄軍軍服,佩戴著少校軍銜的舒方德心中也是一番春風得意的滋味,只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幸運。

回到東陵衛的軍部辦公所,宋彪就將蔣雁行喊了過來。

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讓蔣雁行坐下來后,宋彪并不急于話,而是先從桌子上的幾桿莫辛納甘步槍中挑選了一番,左右比對之后才挑出一支八成新的舊槍,這就轉過身和蔣雁行道:“我決定明天去一趟青泥洼,你到時候跟我一起去。到了青泥洼之后,你再單獨持著我的拜帖去直隸拜見直隸總督袁世凱。順道將這支步槍送過去,就是我親手擊斃大山巖、兒玉源太郎和野津貫道的佩槍。”

蔣雁行當即起身頓首,道:“屬下一定辦妥此事。”

宋彪道:“你在北洋武備學堂做了幾年的教習和候補千總,知道官場上的一些規矩,我讓你去直隸也是要打探一下朝廷那邊的風聲。如果能和袁世凱大人見面。你就蘣我傳一句話,就我現在并沒有答應俄國人的要求。也沒有讓俄國人極力推薦我做東三省總督。如果俄國人以為我幫他們打日本人,就一定會什么都幫,那他們就錯了,如果俄國人以為我想做東三省總督,所以可以亂開條件,借我的手分割東三省,那他們也錯了。今時今日,我有槍有炮,手里有三萬精銳,十萬桿洋槍,做什么官對我根本不重要,就算不做官,只要朝廷不找我的麻煩,我大可在渾江做一個渾江王。”

蔣雁行不置可否的問道:“軍座,您這番話的意思是……”

宋彪道:“我的意思很簡單,我是寧可繼續做土匪,也不會幫俄國人割占東北。就算俄國人幫我做了東三省的總督,我也是明著維護俄國在東北的利益,暗中積蓄力量,日后好將俄國人逐出東北。你告訴袁總督,俄國人并不難對付,日本才是真的麻煩,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一點。只要給我三年的時間在東北練出十萬精兵,再有朝廷和袁總督在直隸支援,我根本不怕俄軍和日軍,我真正沒有辦法解決的,也無力解決的是日本人的艦隊,而日本人賊心不死,十年之后必將卷土重來,你要將這一點和袁大人清楚,讓他務必要有所考慮。”

蔣雁行肅然頓首道:“軍座高明之極,屬下佩服,若是能有機會面見直隸總督袁大人,必當將此番話轉達給他。只是……如果袁大人又和我詢問其他事情,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宋彪道:“你是聰明人,什么該,什么不該,心中自然有數。咱們野心不小,可也要一步步的發展,東北這個地方對咱們東北新軍未來的發展可是至關重要,在咱們實力做大之前,還是不要暴露太多的志向和野心。如果袁世凱問我是改良派,還是革命派,或者是保皇派,你就只要袁大人是一心強國,大人是哪一派,我就是哪一派。”

蔣雁行當即再次點頭。慎重的答道:“屬下明白。”

宋彪這就將手里的莫辛納甘m1897步槍交給蔣雁行。讓他包好之后送給袁世凱,袁世凱不缺銀子不缺女人,更不缺權利和地位,一般的禮物送過去難以出效果,偽造一把神奇之槍才有那么點意思。

軍人哪有不愛槍的,連最心愛的步槍都送人了,這樣的禮物還不夠貴重和心意誠懇嗎

身為軍伍出身的袁世凱自然是明白這里面的道理。

當然,黃金白銀還是要帶一批的,一起送過去給袁世凱之外,其他的滿清大員那里也要有所打點。

宋彪估計自己造反的時間就是這幾年而已。短則三四年,長則五六年,如果能給他機會坐穩東北,以整個東北為大本營和根據地發展起來。三五年間基本也就能打遍全國了。

三五年而已,他只想給自己爭取三五年的種田時間,囤足糧草彈藥就一波打到京師,將滿清那幫廢物殺個干凈,順手再將北洋軍消化掉。

到那時候,他想做什么都可以,想做皇帝就是皇帝,想做總統就是總統。

這天晚上,他將弟兄們重新召集到自己的辦公室里,因為估計要去青泥洼十天左右的時間。他就將這段時間的各項工作都安排的更為仔細一些,以免耽誤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特別是招募女兵和文工團的事,他也讓精通戲曲的蔣方震親自負責,乘著這十天時間先做好一些基礎工作,要提前將文工團的營區和女兵營建好。

宋彪對于自己的部隊一貫有獨樹一幟的建設思路,大家現在都習慣跟著他指揮,他怎么設計,大家就怎么做,雖然招募女兵和籌建文工團的事情有點古怪,可也沒有部下敢反對。大家就是擔心招不到人。

自古都是男人當兵,東北新軍居然要招女兵,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次日,宋彪乘坐上午的火車前往青泥洼。

此時的青泥洼就是大連,俄國設計師是借用了巴黎的圖紙試圖在遠東建立一個如巴黎一樣以廣場為中心的大城市。開啟了整個大連的建設,俄國人最初的命名是“達爾尼”。意思是遙遠的城市,日治時期,日本人將“達爾尼”音譯為大連。

只是在宋彪掌控的這個時代里,日本人在大連僅僅是做了一場噩夢,他率領俄軍四個師和兩個騎兵旅、一個炮兵旅組建的俄軍第14軍一路南下,在旅順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將駐守在旅順的一個后備旅團擊碎,等他在率兵包圍大連,日本陸軍只能在海軍的幫助下倉促逃離遼東半島。

只此一戰,他基本就成了日本人在這個時代里最大的噩夢和恐懼的代言詞。

從今以后,日本陸軍都會患上揮之不去的控宋癥,只要聽到宋彪的名字就會忍不住的害怕,這是真實的寫照,日本陸軍在后期已經完全喪失了和宋彪對陣的勇氣,沒有哪個日軍指揮官還有勇氣和宋彪在沙場對決。

因為沒有經歷戰火的洗禮就奪回了城市,新興的達爾尼城此時依然是繁榮的,特別是在戰爭結束后,大量物資和新的貿易商涌入這里,繼續進行新的貿易。

宋彪在離開遼東半島之前,通過米久諾夫和容星橋的幫助開設了一家遠東洋行,并將自己竊取的所有煤鐵專營權都注入這家洋行,同時兼營各種國際貿易,以及軍火生意。

他有的是錢,也有的是盛名,根本不擔心沒有人為他辦事,他在租界買了一棟最為新穎和壯麗的大樓作為洋行總部,甚至準備再開設一家遠東銀行和遠東航運公司。

當火車停在達爾尼火車站,宋彪帶著自己的警衛營和隨行軍官從車廂里走出來時,當他的雙腳再次踏足這片神奇的港口城市,他就知道這里終將是屬于他的領地。

容星橋在前一天晚上就得到了電報,這一大早就帶了人在火車站等候著,俄軍駐扎在本地的駐守軍官是涅茲納莫夫,此時已經因為連續的戰功晉升為中校,也是少數沒有跟著宋彪回到沈陽的俄官。

涅茲納莫夫中校對于宋彪的敬意自然是很特別的,也早早的就率領部隊在此接行。()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