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七十三章 紅土崖(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紅土崖(二)

第七十三章 紅土崖(二)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04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搜小說:

第一部日俄戰爭

關東的胡子們各有各的活法,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農忙時在家里種地,平時則cāo起家伙出去打劫綁票,所以,胡子們很忌諱將自己的真實姓名和來歷暴露出去,來來去去用的都是假名和綽號。

郭長風這里的情況大致差不多,也有不同的地方,紅土崖這個地方在1877年才開始有人居住和開荒,大多都是從山東逃荒過來的難民,在江浙一帶能抵得上一個縣的地方不過六百余戶人,就算他們想出去搶劫,那也不知道要搶哪一家的糧食和銀子。

搶女人的事,他們倒是干過。

郭長風在紅土崖經營的時間不短,只是周邊并無敵人,朝廷也不會來圍剿他們,寨子的防備很是松懈,遠不如牛家堡那樣有扎實的城墻,只有一圈高大的木柵欄。

宋彪帶隊進了寨子查閱一遍,眼看這里的兩百余號胡子年齡大小不一,上有五十高齡,下有十四五歲的娃子,心里也是一番感慨。真看清了郭長風的家底,宋彪才發現自己恐怕是有點太抬舉這位郭四爺了,說實話是真沒有多少實力可言,真要打起來恐怕是機槍一掃就散光了。

郭長風自知他這隊伍說是有兩百余號人,半數都是打不得硬仗的老弱病殘,立刻就帶著宋彪去庫房查看他們紅土崖寨子壓箱底的貨色,原來是兩箱子的散粒金錁子,大約有二千多兩。

這一把抓起來都是散散的如沙粒一般,其中也不乏指甲大小的金錁子,還有一塊半斤重的狗頭金,也算是很難得一見的大金子,能算是紅土崖寨子里的壓箱寶貝。

宋彪這一手的碎金粒子圓潤潤,金燦燦,很是耀眼生輝,在手里捏了片刻,他就將金子都撒回箱子里,和陪同在旁邊的郭長風道:“所以說,有金礦就是個好事啊,自己就能賺金子花,礦工都是從哪里找來的?”

郭長風道:“礦工基本是從朝鮮那邊抓過來的荒民,他們那破地方連連鬧饑荒,每年都有人跑咱們這里開墾荒地,這幾年還有小rì本的在后面支持,鬧的太厲害,我這一氣就將他們都給端了,地也占了,女人搶了做咱家的老婆,男人都扔礦里采金子。我在那邊有幾十號弟兄看場子,不狠一點不行,可rì本人前些rì子給我放了話,說是咱們搞的不好,想要和咱合股經營,他們將金子運回去,給咱們賣些洋圓和rì圓啥的,我看那rì圓就他媽的紙票子,用那玩意換咱的金子,這他們的不是明搶嗎?可咱得罪不起啊,明著我沒有反對,只說是要和弟兄們商量一番,這邊就趕緊找您過來替咱關東人做主啊。”

說到這里,他又繼續補充道:“彪爺,咱和弟兄們都商量過了,就拿咱這金礦子跟著您入伙了,總也不能便宜小rì本,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宋彪微微點頭,也沒有責怪郭長風事先都不和他交代清楚,道:“行,從今天起,你們就打著我的旗號繼續管著這里的金礦。這個礦子每年能賺多少金子,咱都用在本地。”

郭長風大喜過望,卻道:“彪爺,您這就太客氣了。”

宋彪答道:“客氣啥啊,都咱關東一家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金子也得養咱一方鄉親弟兄。”

郭長風呵呵笑著,心里特別高興,總覺得自己算是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

在紅土崖的寨子里走了一遭,大致摸清楚郭四爺的家底,宋彪心里就有數了,要說這號弟兄的家底,說是有兩百多號人,真正能抽出來打仗的也就一百來人,這里面還有一小半都是在金礦那邊看家,三十多人的隊伍看守著兩百多名朝鮮礦工。

他們的槍械原本都是用金子買的私貨,不過三十桿的舊槍,居然是傳說中的米涅步槍,去年才從rì本人那里買了些村田18式步槍,都是rì本陸軍淘汰的舊貨,最初買了六十桿,rì本滿洲軍此后又送了一百來桿。

晚上還要辦一桌宴席,弟兄們在外面張羅著,宋彪和郭長風就在房間里鬧磕,下面的人送了兩大盆的炒花生,個個粒大飽滿。

郭長風迫不及待的給宋彪端過來,笑道:“彪爺,咱紅土崖這一帶的地不好,都是沙壤地,種別的都不好使,就是種花生和山芋實在。特別是種花生,這一年一收成,提起來抖一抖就掉光了泥,不像渾江口那邊的黑土地,粘性大,粘在花生上面不下來。咱這里就是隨便拾掇拾掇就行,收的時候一拽一抖就成。咱這地還特別養花生,種出來的都是好粒子,又大又香,您嘗嘗?”

宋彪挺高興的抓一把在手里,剝了幾個嘗一嘗,果然是味道很香,贊道:“確實不錯,咱還真就好這一口子。”

郭長風笑道:“以后我每年都專門整一塊地給您種上幾擔子,專門給您炒花生,您說中不?”

宋彪嗯了一聲,道:“行啊,咋不行呢,你們這里的花生確實是很香。其實要說起紅土崖這個地方,我倒是很有想法,我這看一圈,你們這里的山貨倒是真的不少,地也多,就是沒人種啊,路也不通。話說回來,這一大片的荒林子要全部開墾成田地也很花功夫,咱這樣,先湊點錢將路修好,后面在這里辦個大馬場,養他幾千匹好馬。有了馬力,咱就能去縣城里走馬販貨。咱們這里的野貨和藥材都能賣出去,咱再慢慢開墾荒地,就種花生之類的,用花生換糧食唄。以后多整幾個大屯子,咱就將金礦里面的錢拿出來,多弄幾個私塾,請些先生來教娃們讀書識字。rì子要是這么個過法,那肯定能紅火。”

郭長風贊道:“還是彪爺見多識廣,咱這地方要是建馬場,那真是好辦啊,山里山外的都是好馬料子,怎么養都成啊。”

宋彪道:“那就這么辦吧。四爺,我原先想讓你去給我當個營長,現在來你們紅土崖一看,我倒覺得您也別去我那邊折騰了,就在紅土崖當個巡防大隊的大隊長,以后整個鎮長啥的,管著整個紅土崖,在這里好好經營生計。”

郭長風半信半疑,不知該如何回答。

宋彪則安撫他道:“四爺,您信我的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紅土崖這地方連朝廷都管不了,那就由您來管唄,以后要是我能在朝廷那邊先混個差事,我就繼續保著您在這里管事。紅土崖這個地方要是經營好咯,您有的賺,我這也有收成,還能在這里養馬,給我武裝騎兵部隊,再替我管著一個巡防大隊,看好這片基業,總是一件好事。”

聽了這話,郭長風這才笑道:“行啊,那就都聽您安排了,說真的,您這真要是讓我離開紅土崖,咱心里還舍不得呢!”

宋彪微微頷首,沉思片刻之后又補充道:“反正您心里有譜,我心里也有譜,決計不會虧待您就是了。”

郭長風當即道:“彪爺您放心,我心里明白,就是我這幫弟兄,您還要不要抽調些炮頭去偵察連?”

宋彪擺了擺手,道:“老人孩子都散了吧,我估摸你這里稍微整頓一番就只能剩下一百五六十人,基本也就夠一個巡防中隊的水平。你這個巡防大隊要負責幾件事,首先要保留兩個巡防中隊,一個看著紅土崖,一個看著金礦,還要編一個養馬隊,再開墾一些林場,加起來得有一千多號人,新招人都來不及,還抽人做什么呢?”

郭長風一聽自己能管著一千多號人,這就更滿意了,當即道:“那行,有彪爺您這番話就行了,還是彪爺您見多識廣,想法多,辦法也多啊,咱是真的比不上,佩服,佩服啊!”

宋彪笑了笑,轉了話題繼續談一談紅土崖的情況。

他是真看中了這片地,也確實能干出一番事業,這個地方翻過去是朝鮮,以后指不定會出大事,得要提前防備,提前經營好,人多才是硬道理。

這天晚上又在紅土崖寨子里辦了酒席,宋彪將郭四爺這邊的人都大致認識了一遍,次rì,在郭長風和這些新弟兄的陪同下,宋彪又去了金礦場查看一番,此后才返回牛家堡繼續親自負責招募新兵的工作。

宋彪計劃是分批三次將滿編制招滿,第一批次增募8500人,將三個主力步兵團的兵力招滿,此外編滿一個師部指揮營、騎兵營、炮兵營,在人員素質上,他的要求相比以前要高了很多。

宋彪眼前實際上只有三千人,薛長慶那邊的人手雖然多,一大半都是在外招募的馬夫,趙庭柱、張亞虎、陳武的步兵團僅各有六百多人。

他的滿洲步兵師采用了類似rì軍的編制特點,每個營的兵力滿編應該達到1200人,每個團在三個主力營之外另外設有一個預備營,所以,他的一個步兵團實際滿編應該接近5200人。

按照宋彪的規劃,滿洲步兵師在四個步兵團的基礎上要遍設一個騎兵旅、一個炮兵團、一個輜重團、一個工兵團和師部指揮營,如果真的讓宋彪建成了,他這就是超過3萬人規模的部隊,給他兩年的時間練下去,他完全有把握單挑一個rì軍主力師團。

他的兵力空缺極大,增募8500人也只能算是大擴張的前奏。

為了盡可能的有效招滿更多達到標準的士兵,宋彪親自在渾江和通化負責招募兵力,張亞虎前往遼源、輝南和梅河口一帶征兵,陳武返回沈陽、撫順地區招兵,楊鐵生和原暉chūn馬幫的二當家常萬chūn回暉chūn、牡丹江、雙城子一帶招兵,趙庭柱則單獨去哈爾濱和長chūn征募新兵,雖然在那一帶幾乎沒有多少影響力,但有俄軍全力配合,也不擔心招不到人。

大家都是要帶著部隊出去的,不僅要招兵,還要沿途配合俄軍打掉那些過于活躍的土匪武裝,在這方面,俄國遠東軍會給予全力的配合,一邊打土匪,一邊招兵。

宋彪考慮過親自帶隊先去打掉最大的幾個匪幫,盤算一番之后還是決定給這些得力部下一些單獨領兵打仗的機會,他們手下的隊伍大體都打過硬仗了,接受過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有俄軍的小股部隊配合,武器裝備精良,出去都帶著幾挺機槍,沒有道理打不贏土匪武裝。

何況他的部隊有很多的馬幫弟兄,這些人十六七歲就開始跑馬幫,見多識廣,消息靈通,想要找土匪窩子還是很容易的,不像俄軍都是在關東就是群瞎子、聾子。

得力的手下都出去了,宋彪就成了孤家寡人,手里只剩下李富貴、李大運的兩個連、俄軍的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親自坐鎮在通化縣城里,在牛家堡、八里川、紅土崖則各留了一個百余號人的保安隊。

兵荒馬亂的歲月里,只要手里有錢有槍有糧食,招兵買馬還不是很容易的事。清zhèngfǔ在光緒二十七年廢除了武舉,光緒三十一年大幅削減了科舉應試的名額,今年要正式廢除科舉也基本是眾所周知的事,各省巡撫都在上書,如此一來,那些想要考科舉和武舉的人也是全無了出路。

宋彪光是在通化、渾江一帶就招募了三個青年秀才,但都是從沈陽、遼中一帶逃難過來的,正好衣食都不著落,又符合滿洲步兵師招兵的條件,他們就一并前來投靠。

這年月里能識字就是人才,看他們基本沒有當軍人的料子,宋彪就將他們幾個人都留在師部做文書工作。

五路人馬分開招募,四月底,8500人的第一批征募名額就已經順利完成,楊鐵生和張亞虎分別擊敗了多個rì軍支持的土匪武裝,也算是給俄軍一個體面的交代。

這段時間,宋彪也和rì軍完成了第一筆的交易,從rì軍手里換回兩萬多桿莫辛納甘M1896型步槍和十四挺馬克沁機槍,包括大量的彈藥。

rì軍對于宋彪手里的那些三一年式火炮更感興趣,關于火炮的交易也更為迅速,他們甚至連rì軍的飯盒、軍靴、帳篷這些繳獲的二手物資也進行交易,因為在連續損失第五、第八師團之后,rì軍被迫重新在國內進行大動員,緊急增募了超過七萬人的兵力增援rì本滿洲軍,很多新增募的士兵雖然也屬于預備役兵力,抵達前線的時候幾乎是身無一物,甚至連步槍都是使用最舊的村田18式。

在整個1905年的4月份,通化城幾乎就是一個rì俄戰爭中的秘密中轉站,宋彪在屠格涅爾少校等人的幫助下,將俄軍的rì軍戰利品低價買過來,和rì本人在通化城進行大量的軍事物資交易。

俄軍的諸多運輸線路中也首先以渾江線最先穩定下來,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從未如此平靜和通暢,從美國和德國買入的大量軍事物資,包括四千支溫徹斯特M1897杠桿式霰彈槍,以及一百余挺德造馬克沁機槍就從通化縣經過。

出于對宋彪的滿洲步兵師的重視和獎勵,俄國遠東軍承諾的建師物資也在一批批的按計劃到達,當然,如果宋彪不請他的俄軍朋友在中間加緊疏通,這些物資能否在戰爭結束前全部抵達就真的是一個問題。

宋彪也讓楊鐵生和騎兵營營長常萬chūn在海參崴購入一批槍械彈藥,特別是霰彈槍的彈藥和手榴彈,這些物資和機槍、炮彈一樣,都是俄軍根本無力分配給他,俄軍主力部隊都緊張的一塌糊涂,就算是有馬德尼道夫準將幫忙也搞不到。

rì軍雖然交易了一批俄軍76mm榴炮彈給宋彪,數量還是很有限,rì軍雖說是將一部分俄軍火炮換給了他,留在rì軍服役的那一部分則需要大量炮彈作為支撐。

宋彪自然想買炮彈,可真心是太貴了,眼下就只能忍一忍,他頑固的相信自己絕對不會再回到正面戰場,所以就不做這方面的準備,有一部分炮彈預防萬一和留作偶爾的訓練即可。

事態的發展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當宋彪“頑固的堅信”十次,這里面肯定會有一次是錯誤的,因為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一件事是人真的能夠預料和控制的。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