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三十九章 滿洲步兵團(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滿洲步兵團(下)

第三十九章 滿洲步兵團(下)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04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第一部日俄戰爭

第二天的早上七點多,天還沒有亮透。

宋彪一夜沒有睡踏實,很早就將趙庭柱和薛長慶都喊到自己的房間商量事情,他相信滿洲步兵團的設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關鍵在于馬德尼道夫準將謊稱他有三千號弟兄,可他手里實際上只有八百余人。

他在武家屯那邊確實駐扎著一千余人,可那里面有兩百多人都是薛長慶和老金頭招募的馬幫。

沒有錢是招不到人的,滿洲步兵團還沒有正式批準,軍費開支也無著落,好在宋彪兩次截獲俄軍的運輸隊,加上死人財,前后繳獲了四十二萬的盧布票子和六萬多枚銀圓。

他這一次來沈陽的時候預感總是要花錢活動一番,就將四十二萬盧布票子隨身帶來,另外帶了四萬銀圓,只留了兩萬銀圓給楊鐵生在牛家堡支配。

他其實也是擔心自己冒的風險太大,指不定會被日軍端了牛家堡的老巢,最好還是將現金都帶在身上,以后也有翻本的機會。

薛長慶經常來往沈陽和暉春之間,認識的人多。

宋彪就給薛長慶一筆錢,先去沈陽城里活動一番,盡可能多招攬幾個識字的人,最好是能懂俄語的翻譯,趙庭柱則去買一批紙張,準備在沈陽城周邊各鎮貼公告招攬新兵。

薛長慶和趙庭柱剛出門,馬德尼道夫準將就匆匆來到了宋彪的住地。

這個時候,李富貴給宋彪燒了一鍋熱面條,還煮了兩個荷包蛋,宋彪剛吃了一半就聽說準將來了,端著碗就跑出了房間,狼吞虎咽才將嘴里的面條吞下去。

馬德尼道夫準將正在院子里等著呢,屠格涅爾少校也在,此外還有宋彪不認識的其他四名俄軍軍官,這四個人看起來也都是遠東軍司令參謀部的直屬軍官,年紀同樣在三十歲左右。

宋彪掃視一眼,只看軍銜領章就知道他們之中有三個上尉,一名少校,應該都是馬德尼道夫準將的下屬參謀軍官,比較特別是那名大約三十五歲左右的少校,他很像是新疆那種突厥血統的中亞人,身材也不高,略顯消瘦。

馬德尼道夫準將神情奕奕,顯得特別高興,看到宋彪出來就用他那帶著濃重的莫斯科口音的俄語笑道:“宋,我們的事情辦妥了。”

學俄語的朋友都知道,莫斯科口音一貫是最蛋疼的,當然,這從來都不是重點。

宋彪大為驚喜,還有點不相信的問道:“這么快?”

馬德尼道夫準將鄭重地點著頭,打了個手勢,讓屠瓦涅爾少校將司令部的正式批令拿給宋彪過目。

宋彪急忙將碗筷丟給身邊的李大運,匆匆將屠瓦涅爾手中的這份批令拿過來看一眼,掃視一眼便是無比欣喜,簡直是喜出望外,不僅辦的非常之痛快,待遇也幾乎相當于俄軍部隊的水平。

這份有著沙俄帝國遠東軍總司令庫羅帕特金陸軍上將親筆簽字的批令,正式批準委任“——”組建滿洲步兵團,由科爾尼洛夫少校擔任步兵團參謀官兼高級顧問,該步兵團直接歸屬遠東軍參謀部滿洲局下轄,由參謀部調配建團物資及補給,建成之后按照前線部隊的標準,每月發放25萬盧布作為“除槍械彈藥及火炮、馬匹補發”之外的一切軍費開支。

在總司令的親筆批文之外,沙俄遠東軍參謀部也下發了一份由馬德尼道夫準將自己簽署的滿洲步兵團建制計劃,要求滿洲步兵團在1905年3月之前編設三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運輸營、一個工兵營,額外增設一個直屬團部的炮兵連。

和宋彪最初的構想稍有不同,馬德尼道夫準將特別強調的增設了一個騎兵營,這也充分說明他對滿洲步兵團的要求還是要清剿關東土匪。

馬德尼道夫準將親自走上前,指著批令上的空白欄解釋道:“這件事辦的確實是非常緊迫,以至于我在確定批令的時候還不知道你正式的俄文名字。如果你有的話,現在填上即可,我會在上面蓋章確認。”

宋彪想了想,道:“弗拉基米爾.宋.舍普琴科。”

舍普琴科是個多么痛快的名字,烏克蘭核彈頭啊。

馬德尼道夫準將微微點頭,示意屠瓦涅爾少校將這個名字填寫上去,隨即就和宋彪介紹那位中亞裔的俄軍少校道:“這位就是科爾尼洛夫少校,他此前一直負責聯絡和組織滿洲地區的本地武裝,精通漢語,由他擔任滿洲步兵團的參謀官兼高級顧問是我和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的一致意見。”

科爾尼洛夫少校很嚴肅的主動伸出手和宋彪握手,道:“從現在開始,您就是我們滿洲步兵團的指揮官閣下了,希望您能帶領我們走向最終的勝利,而我和我的同僚也將為此竭盡全力!”

宋彪微微頷首,看了科爾尼洛夫身后的那幾名俄軍上尉,大致明白這些就是滿洲步兵團的第一批俄國顧問,當即很簡單的和科爾尼洛夫答道:“一起努力吧,各位!”

馬德尼道夫準將還有很多事情要和宋彪商量,就抬手指了指堂屋,帶著科爾尼洛夫少校、屠瓦涅爾少校和宋彪一起進了房間里。

他直接就先將沈陽地區的作戰地圖取出來,在桌子上攤開,和宋彪道:“參謀部已經下達了新的作戰和調配命令,宋,你必須在22日之前抵達距離此地五公里遠的楊官屯駐扎,那里原先是西伯利亞第二軍的部分駐地,在遼陽會戰中,該軍遭受重創,和其他西伯利亞軍團重組第二集團軍,目前已經大體抽調到了蘇家屯以西的右翼陣線。你的任務是提前駐扎楊官屯,23日晚上7點之前,米舒欽柯將軍的庫班哥薩克騎軍將會抵達楊官屯和你匯合,你必須在第二天上午出發,輸送物資提前調往谷口地區,米舒欽柯將軍的騎軍則是在24日夜晚輕裝出發,25日上午抵達谷口,在25日中午對沈旦堡地區駐防的日本騎軍第一旅團發起突然性的沖擊。你的任務就是運輸物資,務必確保物資安全,防范土匪部隊的襲擊。在米舒欽柯將軍奪取沈旦堡陣地后,你將繼續在沈旦堡協防,3月份之前,我會想辦法將你們抽調回沈陽,繼續駐扎在楊官屯,同時正式負責清剿土匪的工作。”

宋彪微微點頭,道:“行,我下午就安排人先去楊官屯,至于其他的事情,您也不用擔心,對我的部隊來說還不是很難的事。現在的問題是我的人太少,您報上去的是三千人規模,其實我手里只有一千號人,您也知道,我這兩天得想辦法臨時增招一部分新兵。此外,如果要讓我們負責運輸和保護工作,槍械彈藥得先送過來,特別是馬匹和馬車也要加緊調配。”

馬德尼道夫準將道:“我已經都給你安排好了,在你昨天讓屠瓦涅爾轉交的物資申請的基礎上,我稍作調整,目前急需要用的物資在22日之前就能全部領取,剩下的部分也會在3月份之前補充完畢。這是我重新批準的所有建團軍械清單,你看一下,這是正式的批文,在此之外,如果你還需要其他的物資,那就只能在軍費撥款中另外想辦法。”

說完這話,他就讓屠瓦涅爾少校將一份厚達五頁紙的建團軍械批文清單交給宋彪過目。

宋彪拿過來大致掃視一眼便是喜出望外,他只能說俄軍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是很爽快的,因為是按照六個營的編制設立,建團軍械的基礎是按照3500人核算,也就是傳說中的加強團。

在此基礎上,遠東軍參謀部一次性撥付4200桿莫辛納甘M1891步槍,其中包括700桿騎兵版本的莫辛納甘步槍,多出的20配備就是預備物資,每槍配備彈藥500發。

頓河和西伯利亞戰馬總計520匹,本地征用的輕中型挽馬330匹,四輪馬車75輛,關東雙輪輕馬車120輛,可拆式雪橇二十輛,每月配備二十萬斤粗料,額外折軍費2萬盧布,就地征用解決。

其他包括工兵工事裝備,如鐵鍬等都計算在案,包括行軍帳篷等等,較為緊急的物資都在22日之前調配至楊官屯,就地領取。

一部分不是很緊急的物資和暫時難以抽調的物資,包括四千兩百套冬季軍裝、藥品、軍刀、多門日本三一式野炮、六挺馬克沁重機槍及手榴彈等,則只能是在3月份之前補充完畢。

仔細看完清單后,宋彪還是非常滿意的,有了這些基礎物資后,他后續要花錢補充的軍火并不多。

他將清單收起來,道:“行,差不多就這樣了。”

馬德尼道夫準將則道:“考慮你這邊人手緊張,旅順戰役結束后,有一部分原防區部隊的士兵逃散回來,暫時還未有正式的重新編入,今天下午,科爾尼洛夫少校會去抽調一部分兵力組建一個步兵營。所以,你這邊只需要另外增招數百人組建兩個步兵營即可,騎兵營暫時不需要完全組建成型,關鍵是運輸營和工兵營要準備妥當,這是你們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宋彪在心里盤算一番,感覺在兩三天的時間里要想組織一個運輸營和一個工兵營還是很困難的,最好的對策就是在撫順地區緊急招募一批馬幫和勞力,特別是要招募一些礦工,不需要重新訓練就能派上用場,至少湊活著能完成運輸和工兵工作。

他微微點頭,道:“我會想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另外有一個事情,如果暫時沒有辦法調配機槍給我,那能不能想辦法解決十幾箱的彈藥,我手里倒是有六挺從日軍搶過來的德造馬克沁機槍,估計原先也是日軍繳獲的戰利品。”

馬德尼道夫準將哦了一聲,道:“這倒是沒有大問題,我盡力給你安排一下。有些東西直接報計劃批調是很困難的,我們在哈爾濱和西伯利亞等地自制的手榴彈安全性較低,你的部隊沒有接受過完整的訓練,直接使用這些手榴彈反而更加危險,德國進口的手榴彈價格比較高,數量也不多,不可能直接報批下來。不過,我已經讓屠瓦涅爾少校做了安排,盡可能的在22日之前從其他預備部隊的物資中買一批給你,錢是要你自己出,大概能買到五六箱,每箱一百枚。機槍是買不到的,預備部隊定期也會檢查,彈藥倒是能賣給你,買多少都不是問題。”

宋彪一聽就明白了馬德尼道夫準將的意思,俄軍現在也就是這個情況,內部混亂腐敗不堪,預備部隊的將領私下將物資出售給其他部隊。

這種情況就有點像計劃經濟時代的買糧票,每個部隊都是按計劃供應,二線部隊的計劃一般是用不完的,他們就偷偷出售給那些急缺物資的部隊。

宋彪估計這種內部交易的成本也不會太高,就點頭同意了。

馬德尼道夫準將是主管后勤的高級參謀官,在此一階段正是最為繁忙的時候,公務纏身,和宋彪交代了一番后,他便迫不及待的先離開了,屠瓦涅爾少校留下來和宋彪談了談買物資的事,隨后也告辭離去,只有科爾尼洛夫少校留下來,正兒八經的和宋彪討論滿洲步兵團的正式建制問題。

在和科爾尼洛夫少校討論了一段時間后,宋彪感覺這個中亞裔的少校還是很不錯的人選,大概是因為在沙俄帝國陸軍中也屬于少數族裔,他對華人等亞洲人種并沒有明顯的歧視和傲慢心態,這個科爾尼洛夫少校又一直在負責聯絡和指導各地土匪武裝的工作,關東味道的漢語說的還是很不錯的,對關東地區和東北人也比較了解,雙方很容易打交道。

因為時間緊迫,很多問題基本是來不及解決,大致談了談,宋彪就和科爾尼洛夫少校做了一個簡單的分工,他負責組建運輸營、工兵營和兩個步兵營,科爾尼洛夫少校則負責在遠東軍司令部內活動,不管是調配,還是購買,先想辦法盡可能的多要一些軍火,另外也盡可能多抽調一些俄國步兵組建一個加強營規模的第三步兵營。

其實在沙俄時代,俄軍不是很注重營部的建設,它的軍隊體系基本是以連為基層單位,十幾個連編起來就是一個團,比如像哥薩克騎兵和西伯利亞步兵團,很多時候將七八十個連隊一編就是一個軍。

和日軍相比,俄軍依然有著很濃厚的封建領主時期的古歐洲軍事特征,它的士兵作戰是很悍勇的,它的軍官也是按照德法等國的陸軍系統培養出來的,它甚至也設置了參謀部這種新的軍事變革,但在整體上,俄軍還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建立德國的那種現代陸軍體系,一旦發生大規模的作戰,俄軍在整體指揮和作戰調度上是極其混亂的。

在和科爾尼洛夫少校的交談中,宋彪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這一點,科爾尼洛夫少校實際上也沒有一個營部的概念,宋彪提出要建一個加強營擴充戰斗力,科爾尼洛夫少校的理解就是多設兩個連隊即可。

宋彪并沒有和科爾尼洛夫少校細致的討論這里面的問題,和科爾尼洛夫少校達成分工合作的分配意見后,他就帶著人去楊官屯。

此時的楊官屯早已是一個空蕩蕩的孤獨小村,鄉親們都被俄軍驅逐了,周邊的土地一片荒蕪,數百棟民宅土房都被征用。

在這里掛上滿洲步兵團聯絡處和駐兵站的俄文公牌后,宋彪重新回到撫順武家屯,在那里招攬了一批馬幫的人,又去撫順煤礦招了百余名礦工,他開出來的軍餉是每個月三十銀圓,從者眾多,連他自己都未預料到招人居然是如此容易。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