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第五六零章 和平的背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辛亥大英雄 >>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六零章 和平的背后

第五六零章 和平的背后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6日  作者:河馬散人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河馬散人 | 辛亥大英雄 
其他書友正在讀:


……王庚正在海蘭泡省的騰達集中營做最后準備。

海蘭泡省原為俄國阿穆爾州,是上海公報后建立的外興安嶺東北6省中的一個。這里也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斯拉夫人聚集區之一。但連綿的戰火和動蕩,使這里的原俄國人口已經下降到不足40萬,相反漢族移民比例從7萬增加到目前的97萬,楊秋還下令在這片被譽為東西伯利亞糧倉的土地上,建設339個超大型國家農場,購買了2000臺拖拉機,以加速融合這些收復的國土。

那么原來的俄國人口呢?

王庚手里有份統計,約150萬遠渡重洋前往世界各地,300萬被通過鐵路被遣送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以西荒涼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剩下的則在國防軍和游擊隊的掃蕩和反掃蕩中被打死或因為缺少糧食餓死,而最大的人口消滅武器就是遍布于外興安嶺的數個大型集中營。所以從東北動蕩開始,處于軍管中的外興安嶺地區就禁止一切記者進入報道,只有中央社和軍報的記者才能進入,對待媒體一向寬容的民國政府在此事上卻格外嚴厲,究其主要原因就因為人口集中營的存在。

騰達集中營是外興安嶺6省中最大的一個,僅目前就有19萬俄國人被以“資助叛軍”“分裂中國”等等罪名帶到這個不足15平方公里的煉焦煤產區。

站在崗樓上可以看到。整個集中營都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南側用白樺木搭滿了長條狀簡易房。北面是是現在東北最大的煉焦煤產地,鞍山、長春。哈爾濱、吉林等大中型鋼鐵廠使用的煉鋼焦煤有7成都靠這里提供。相反集中營里的俄國礦工每日卻只能得到4個雜糧饅頭,沒有醫療,沒有棉衣,更沒有清潔的飲用水,只有冷冰冰地鐵絲網和每隔30米一座的武裝崗樓。

如此艱苦的環境肯定有人想逃離,但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成功案例。哪怕你離開這里也不可能活下去,因為附近100公里都是無人荒地,只有一條運送煤炭和木材的鐵路連接外面世界。

沒人知道有多少人最終死在這里,一切和這些有關的數字都被永久鎖在南京機密檔案庫內。駐扎在這里的看押部隊只知道每天都會有火車運來大量俄國“罪犯”,然后運走多幾倍的尸體和遺骸。

王庚剛來時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直到第一次親眼看到后才明白在南京高歌獨立共和的輝煌下,還藏著這么可怕的種族屠殺事情。他曾經害怕過,也猶豫過,但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因為楊秋說的很對,現在不去做,未來幾百萬滯留的斯拉夫人就會給國家帶來分裂隱患!

所以!總要一些人必須站出來,哪怕未來被送上絞首架。

還好,這樣的事情今天終于到頭了!根據最新統計。短短四年,生活在東北地區和外興安嶺6省的900萬俄國人已經不足200萬,相反程誠法案和政府宣傳,強制遷徙等等手段下,漢族移民比例已經提高到600萬,到1925年實現千萬移民的數字已經毫無懸念,加上楊秋盡速穩定國家的命令,所以今天王庚來這里,就是要將這種國家罪惡徹底的從歷史長河里抹平!

“讓他們回營吧。”王庚看看表。下達了最后命令。

警哨響起,數以萬計面黃肌瘦正在勞作的礦工在士兵的監督下回營,他們還不明白出了什么事,暗想難道今天是中國的什么節日?居然這么早就收工。

營地警衛很快用卡車帶來了饅頭,礦工們一搶而空躲回宿舍將饑腸轆轆的肚皮填個半飽。傍晚的自由活動被取消后,大家只能無所事事的躺在骯臟的簡易床上休息。

夜幕逐漸拉開,寂靜的荒原上聽不到任何聲音,饑餓讓絕大多數人都早早進入夢鄉,只有極少數人聽到了一些奇怪的響動,但他們卻不敢出門,要知道夜晚出門被打死的人絕對比餓死的還多。一隊隊原來駐扎的士兵被勒令登上火車離開,而一些帶著防毒面具背著噴火器的士兵取代他們悄然進入營地,用早已準備好的引火柴禾封鎖通道,然后打開了噴射器保險。

“呼......。”幾小時后,數百道橘紅色的火線從他們手中噴出,瞬間就將夜色點亮。白樺木建造的宿舍是如此易燃,不到片刻整個宿舍外圈都成了火海。

“著火了!”

“離開這里。”

“上帝啊,救救我們!”

無數“罪犯”被突然竄起的火苗驚醒,如同沒頭蒼蠅般瘋狂亂竄,一些人拿起寶貴的御寒薄毯撲打火焰,一些人則向四周逃竄試圖離開。但他們還沒鉆出外圍火墻,調集來的60余挺馬克沁重機槍就爆發出可怕的嘶鳴。

“噠噠噠……全速!全速!還是全速!

參與此次絕密行動的士兵自己都閉上了眼,然后死死扣住扳機按照要求打開全自動模式,以每分鐘400發的速度將手中30箱子彈掃射出去!這種速度足以將循環水變成蒸汽,足以震碎機槍手的身體,足以打壞槍管,但此時已經沒人在意,機槍手每隔五分鐘就會換一位,凄厲的慘叫和火焰中一具具滾動燃燒的身體,讓士兵發了瘋似的開槍掃射,只想盡早結束這一切。

炮彈也落下了下來,數十門老式75mm野炮使用縱火彈對營地無差別炮轟,飛揚的白磷和引火材料愈加助長了火勢,西伯利亞的初夏才開始,就被淹沒在夜晚的罪惡下。

“希望老天爺原諒我們。”火光映紅了王庚和所有人的臉頰。身后的軍官們也一個兩個扭過頭去。這種景象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就連今夜執行任務的士兵也都會被送到秘密地點。接受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心理治療。

幾個小時后,整個騰達集中營就只能聽到火焰中木板噼叭作響的聲音。根據計劃。這里和其它同時動手的集中營很快就被會清理干凈,等明年內地礦工抵達后,他們只會知道這里有富饒的資源,完全不會知曉曾經發生的事情。

外興安嶺的大火少了一夜,因白銀危機延遲了一年的針對雅庫茨克的行動也到了收尾階段。

虎頭捏著破山刀,躲藏在低矮的灌木叢中。望著不遠處有說有笑正在開墾荒地播種土豆和玉米的俄軍士兵,虎口繃得幾乎要裂開。但他不敢妄動,四周那些神秘士兵告訴他,這個距離只要保證靜止狀態。身上這種叫迷彩服的軍裝就可以騙過俄國兵的眼睛,但移動的話必須有技巧,沒技巧亂動就是害人害己。

換做以前他肯定不會這么聽話,但四周這些兵卻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報仇的唯一希望,所以他不敢亂動,怕破壞了人家的大事。

話要回到去年他和伙伴跳河逃生時。當時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卻沒想到沖到下游后被一群士兵救起,并送回海蘭泡養傷。傷養好后士兵來找他,要求做向導帶他們回去。原本什么都準備好了,可不知為何又突然取消。因為身份特殊,他和伙伴被勒令住在海蘭泡一個軍事基地內不準離開,直到上月初那些士兵又回來,再次讓他做向導。

沒有彷徨也沒有顧慮,至于當初的夢想更隨著那天的慘劇全部破滅。對他來說只要能回雅庫茨克,哪怕親手干掉一個俄國兵也值得,所以立刻帶這群神秘士兵回到這里。現在那些救起自己的士兵就分散在四周,但他可以發誓。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部隊。

臉上涂著京戲油彩,身著迷彩軍裝,同色的鋼盔上還扎著樹枝條,牛皮大頭靴,每個人都還背著一個雙肩皮囊。更古怪是,一路徒步跋涉的過程中,他們比自己這個在老林里生活幾年人還熟悉,好幾次自己還沒看到敵人,他們就先發現隱藏的俄國哨兵。最驚訝的是他們還不喜歡用槍,多是用弩弓和匕首悄無聲息解決掉敵人,甚至有一次還用幾個毒蘑菇,就干翻了七八個正在燒飯的俄國兵。

這種神出鬼沒的手段讓他背脊透涼,才知道以前是多么幸運,要是早遇上這支部隊,恐怕怎么死都不知道。

旁邊,有一根樹枝似乎動了下。虎頭扭頭看去,右邊20米外的草叢里已經探出一挺粗大的機槍,一只手正在調節槍口螺紋帽。他也算是身經百戰了,17歲至今已經打了6年仗,見過馬克沁、見過民國造輕機槍,見過比利時麥德森,還見過法國和日本用彈板供彈的重機槍,連英國劉易斯艘見過,卻第一次見到這種奇怪的機槍。

雙腳支架,整把槍看起來就是一根直的鐵棍,做工看起來很差,表面都是鉚接的痕跡。槍口有螺紋狀帽子,裝子彈時要先打開機匣上面的蓋子,最特殊的是的槍管散熱套,居然是方的!他讀的書不多也不知道用什么詞來形容,就覺得這玩意看起來就像是用鐵片和鉚釘拼湊起來的簡單貨色,別說和看起來就威武的馬克沁相比,就算和國內用的輕機槍比也難看很多。

倒是有一點不錯,它使用是50發彈帶,比輕機槍30發彈匣能裝更多子彈,但彈帶卻不是帆布的,外觀看好像是鐵皮的,而且都盤在供彈盒掛在機槍左邊。

虎頭收回目光又去看左邊,發現那里也探出幾挺相同的機槍,立刻明白這是要動手了!“拿著......。”還沒等他選好自己的目標,旁邊突然伸來一只大手,手上還捏著一把上膛的民元式手槍。

“小子,想活命的話就別亂來。”郝文寶壓低聲音,鋼盔下如同野獸般的目光連死人堆里出來的虎頭都連咽口水點頭保證。

郝文寶朝他笑笑,舉槍瞄準一個看起來像軍官的人。

虎頭看看槍。心里又搖搖頭,搜腸刮肚實在想不出這是支什么部隊。為什么步槍也和別的部隊不同,槍托下面居然多裝了一個小握把。

郝文寶不知道他的想法。其實他手里的還是18年式實驗型半自動步槍,唯一區別是加裝了手槍式小握把。這是獵人在寒帶作戰摸索出來的經驗,因為冬季戴上手套后如果沒有握把,射擊會很困難。至于旁邊的機槍倒是年初才拿到的新裝備,同樣是送來獵人嘗鮮實驗的。暫定為HJ21通用機槍,H為現在全國推廣的漢語拼音中漢陽的第一個字母,J是機槍的第一個字母。21則是設計定型的年份。

用字母開頭做武器型號在歐美很普通,國防部也開始使用這個辦法,但編號外還有其它外號和名字,比如重新命名的HC14式。就是漢陽造14年式沖鋒槍,通俗名字就是漢陽造花機槍。

又有一隊外出的俄國兵歸來,其中還有幾個扛著野鹿的蒙古士兵。他們的出現讓虎頭瞬間雙眼充血,因為他發現其中有個人特別面熟,就是當初逼他跳河的蘇赫巴爾托!就在他越來越忍不住怒火時,一聲槍響陡然打破了這片森林的寧靜。

瞄準鏡中,被郝文寶瞄準的那個俄官腦袋如開了花般盛開著,鮮血和腦漿飛濺到他旁邊一個俄國女人身上,那個女人居然還呆呆沒回味過來是什么事情,片刻后才發出一聲高亢的尖叫!但已經晚了……嗤嗤嗤……一陣古怪的聲音響徹森林。連虎頭都感覺詫異四處搜尋,片刻后才發現這種像當年在哈爾濱中東鐵路局當學徒工時,聽過的切割木材的電鋸的聲音居然發自旁邊的機槍。

虎頭心頭一抖,這要多快的射擊速度,才能讓槍聲變成這種如扯布般的調子啊!

這哪里是機槍,分明是扯布機。

虎頭并不知道,他取得這個外號后來竟然成了全軍通用術語。

HJ21扯布機機槍仿造于后世大名鼎鼎的MG42的北約NATO版,MG3通用機槍。相比原型考慮到國人的臂長縮短了槍托,采用不可散金屬彈帶。其它則基本沒變,繼續使用國防軍標準的……全威力彈藥。但讓楊秋無奈的是,他原以為MG3很容易仿造,但后來才知道因為國內沖壓技術才開始引進使用,精細開模水平差,金屬彈鏈以目前的加工水平更是困難,所以想造好一支HJ21通用機槍并不簡單。

還好,他也沒打算那么早普及裝備,目前只是給獵人試用,用于技術研究和儲備。

槍口射速調節圈讓HJ21通用機槍保持在每分鐘900發的射速上,即使沒到最快,這個速度也是驚人的,機槍手只要扣一下扳機,目標就會被擊中四到五次,根本沒有存活的機會。

為此次行動獵人大隊出動兩個中隊,總計12挺通用機槍。火力密集程度是難以想象的,加上速度奇怪,毫無準備的俄國士兵幾乎被成片成片的掃倒。一些人即使做出隱蔽動作,也避不開潑水般撒來的彈雨。

扯布機般的機槍聲驚動了指揮所內的基洛夫和舒米亞茨基,前者更是嚇得臉色蒼白,拔出防身手槍大喊道:“該死的,是誰在開槍?”

“是中國小分隊!在我們西......轟!”

沒等衛兵報告完,兩發60毫米迫擊炮炮彈就準確落在了指揮所附近,火球和硝煙嚇得基洛夫更緊張,連忙在士兵的保護下向河邊撤退。

舒米亞茨基倒還算沉穩,起碼他早料到中國國防軍不會輕易放過雅庫茨克這個據點,所以早早修建了很多掩體工事。渡過最初的慌張后,四面八方趕回來的上萬游擊隊士兵紛紛進入掩體和工事。

“4小隊,去左邊!別讓他們進林子。”

“小子!你帶我們去河邊。”

郝文寶一把拽起虎頭,讓他帶路向河邊迂回。獵人大隊不是正規軍,面對上萬敵人想要殺個三進三出是不現實的,他的戰術就是讓部隊始終處于密林邊緣,一點點將俄遠東第一師向河邊壓縮。

“他們人不多。去把他們找出來!”蘇赫巴爾托見到始終只有機槍聲,炮彈更是稀稀拉拉。壯起膽帶著數百蒙古士兵向密林邊緣搜索而去。虎頭認得這個家伙,當初就是他帶兵第一個殺入中國營。所以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兩個箭步就向對方沖突。

郝文寶見狀破口大罵,連忙指揮小隊掩護他。

兩挺HJ21機槍組成的火力網壓得蒙古兵不敢抬頭,虎頭不愧是打了六年的老兵,左閃右避利用機槍掩護很快就抵達蒙古軍陣前不遠,然后一個滾身靠近死去的蒙古兵。抄起他們的手榴彈向蘇赫巴托爾砸去。

轟隆隆的爆炸嚇得蘇赫巴爾托渾身一激靈,連忙找地方躲藏起來。眼看著仇人進入士兵保護圈,虎頭越加著急,正要以命換命強行沖破封鎖線時。蒙古軍后面卻陡然炸開一團團密集的火球。緊接著,隆隆的馬達聲從河道處響起。3艘海鷗級快艇從勒拿河下游急沖而上,特意為行動安裝的40毫米機關炮對準沿岸紅軍陣地猛烈炮擊,十幾艘機帆船跟在它們后面,成百上千的第16旅士兵沿河岸登陸,向雅庫茨克發動總攻。

舒米亞茨基和大家都沒想到對方居然用船只沿河而上,雖然他和軍官都不知道國防軍是如何將幾十噸的快艇運送到這里的,但沿河道而上的敵人壓垮了他們最后的信心。

無論是40mm機關炮還是機帆船上臨時加裝的迫擊炮和12.7毫米重機槍,都是游擊隊無法匹敵的重型火力,等僅有的幾門重機槍被打啞后。舒米亞茨基不得不下令向上游荒原撤退,準備從上游越江前往東面的鄂霍次克撤退。基洛夫跑到江邊正準備渡江先撤,突然出現的快艇葬送了他的希望,兩排40mm炮彈過來,簡易木筏就被炸得四分五裂,這位被斯大林安排到遠東,并親自下令屠殺中國營的軍官還沒哼出來就被炸死。

背后突然出現的大股敵人引發了嚴重混亂,大量紅軍慌不擇路亂竄,裹挾其中的蒙古軍也跟著亂跑。早就在等機會的虎頭找來一支莫辛納干。見到蘇赫巴爾托向他這邊逃竄,將準星鎖在了那張驚慌失措的臉上。

爆炸密集的雅庫茨克,單獨一聲槍響并不刺耳,但倉皇出逃的蘇赫巴爾托卻猛地停下動作,附近的士兵還沒注意就見到他已經滿臉是血直挺挺地倒在了黑土地上。

沿著河道而來的國防軍壓垮了俄軍的信心,不到三小時戰斗就基本結束,除了舒米亞茨基帶不足3千人撤到北方密林深處外,其余全部被殲,整個營地都是被俘的俄軍和蒙古叛軍,窮黨在遠東地區的最大根據地內躺滿了尸體。

“報告,戰俘……什么戰俘?”郝文寶看看趴在地上抽搐的虎頭,瞪了眼來匯報的軍官,冷哼一句:“發電報給指揮部,已經占領雅庫茨克。”

“是。”軍官明白了他的意思,呵斥著被俘士兵進入密林,片刻后一陣陣急促的機槍掃射聲從里面就從里面傳了出來。

郝文寶似乎沒聽到槍聲,走到虎頭旁邊用腳踢了踢他:“小子,沒死的話就起來。”

虎頭紅著眼睛,看看他從地上爬了起來,將手槍還給他說道:“謝謝。”

“謝我做什么。”郝文寶看看他稚嫩的臉龐,動了心思問道:“槍打得不錯。大名叫什么?幾歲,拿了幾年槍了?”

“羅文虎,23歲,跟任大哥.....6年了。”

“還行。”郝文寶繞著他轉了幾圈,說道:“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

“加入軍隊?可是我......。”虎頭一愣,沒想到自己居然有機會加入祖國的軍隊,還是這樣一支神秘可怕的部隊,頓時連話都不知道怎么說了。郝文寶見他這個樣子,掏出煙笑道:“我只能提出建議,送你去專門的訓練營,能不能練出來靠你自己。明白嗎?”

虎頭用力點點頭。

“過去的事情就別想了,誰年輕時都有理想。”郝文寶見他答應,拍拍肩膀安慰兩句后回到快艇,用電報聯絡海蘭泡司令部。

當雅庫茨克和集中營處理完畢的消息發到南京時,西北外也傳來重大消息。6月17日,高爾察克會師殿后部隊,正準備繼續向葉尼塞河撤退時突然遭遇布柳赫爾率領的近7萬土耳其斯坦方面軍的截擊,雖然中國志愿軍竭盡全力以炮火掩護突圍,但早已無心戀戰的白衛軍完全擋不住紅軍的拼死沖擊,總計有27萬人被切割殲滅,僅剩不足3萬人隨中國志愿軍撤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高爾察克和杜托夫等匪首在亂戰中被打死。

消息傳到南京,從總統府到民間一起強烈譴責蘇維埃紅軍這種暴行!譴責加拉罕利用發表對華宣言的機會,迷惑中國,造成和平假象卻大肆屠殺反對派的做法。

在此情況下,國內進行了歐戰后最大的一次軍事調動。包括中原戰區、華北戰區在內的7個師接到命令登上火車源源不斷向西北趕去,伏龍芝聞訊也嚴令部隊徒步向東加快行動,防止中國國防軍進入俄國領土挑起戰爭。

這個突然的消息震驚了世界,英法美等國都隱隱猜到內幕,但苦于沒有證據只能寄希望于雙方真的打起來。到月底,云集于西北的雙方軍隊已經多達40萬,剛剛平息下來的遠東似乎又聞到了硝煙的味道。

雖然莫斯科和南京都措辭嚴厲要求對方先撤軍,但卻派遣陸征祥和加拉罕在內的外交官前往巴爾瑙爾緊急磋商,避免事態擴大。

9月初,巴爾瑙爾會議結束,雙方于上午11點正式公布早就簽署好的《中蘇和平條約》。根據條約,俄國除承認上海公報外,還將包括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至安加拉河的葉尼塞河以東地區割讓給中國,還答應允許中國商人進入包括雅庫茨克在內北方地區,哈薩克咸海以東地區進行商業投資,并將卡拉干達鐵礦以50萬美元價格出售給中國西北鋼鐵公司,允許修建從礦區到齋桑泊的窄軌鐵路用于礦石運輸。

此外,和平條約還也嚴格規定了雙方駐軍數量,根據規定中國國防軍將恢復上海公報達成時4個師的數量,而俄軍則撤退到100公里外的巴爾瑙爾一線,除民事警察外,軍隊還不得進入葉尼塞河以東地區。

嚴厲的條約讓莫斯科咬牙切齒,尤其是軍隊不得進入葉尼塞河以東這條等于放棄了廣袤的東西伯利亞實際控制權,但在國內形勢愈發嚴峻的時刻,列寧不得不答應全部條件。

從《布列斯特和約》開始到《中蘇和平條約》,歷經五年的俄國內戰終于劃上了句號。經歷浩劫的俄國總計失去3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還變相失去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東西伯利亞的控制權,失去數千萬人口,年鋼鐵產量下降到不足20萬噸,經濟更是下降到歐戰前的二十分之一。

無論是《巴黎和約》還是《里加和約》,或者是最后達成的《中日》和《中蘇和平條約》,苛刻而嚴厲的條款讓德國、蘇聯、日本這些國家份外不滿,國家民族之間的仇恨不僅沒減弱,反而隨著時間深入愈發尖銳。

但不管如何,《中蘇和平條約》簽署的消息讓全世界人民都開始憧憬進入和平年代,戰后經濟開始逐步恢復,時間讓人們漸漸淡忘傷痛,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想到,各國其實都已經在悄悄準備下一次戰爭。

楊秋把雅庫茨克、集中營和巴爾瑙爾這些資料都鎖了起來,并永久性密封在國家資料庫內。和平的背后是血腥!短短2月包括高爾察克等人在內就有百余萬人從遠東板塊上永遠消失!罪孽深重又如何呢?至少一個內部沒有重大分裂隱患的中國已經屹立起來,現在要做的就是重新抖擻精神,從此刻起開始為下一場世界大戰全力準備……。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Q

繆學


上一章  |  辛亥大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