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280 再回武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280 再回武當

no、280 再回武當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04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離開長安城天仙宮已經有些時日了,對于黃俊明來說,什么政治,什么功利,什么憂國憂民,什么創造發明教徒明經早就拋在了長安城,而現在的他,也只是一個牽著小童的閑云野道而已。

一路走,一路行,一路賞風觀景,一路踏足唐初,從新奇的格格不入,慢慢的逐漸與這大唐合二為一,無論是從心底還是沖表現上,全然將自己當成了一個唐人。唐朝的一名普通的道人。

過往車水馬龍,西裝革履隨著心態的變化也漸漸消失了。這是下意識的遺忘,告別了過往。

“師尊。”行走間小徒弟武曌猛然抬起走,對著身側的黃俊明拖著長音叫道。到底是個幾歲的孩子,這一路邊走邊看,早就對這路邊的精致看的厭煩了。

反倒黃俊明卻看的依舊興致勃勃,起初黃俊明見武曌對這周遭的景色如同十萬個為什么一樣的不斷發問,也是樂在其中,按照他所了解的東西把周圍的事務,景色講給武曌聽。后來武曌沒了興致,黃俊明也就自得其樂一個人欣賞起景致來。

可是這樣一來,黃俊明沉浸在周遭看不盡的美景當中,自然也就忽視了跟在身旁的武曌,武曌這般賣萌似的叫喊,黃俊明也早已見慣不怪了。每每遇到這種情形,不是武曌覺得累了,就是覺得餓了。也難怪一個孩子,跟著黃俊明漫無目的游走。到底是比不了黃俊明一個成年男子的體魄的。

“怎么了小武曌?是餓了還是累了?累了的話,咱們就在這路邊歇歇可好?若是餓了,為師包里有點心,你先拿去墊墊肚子。咱們還有好一段路要走呢!”黃俊明對著身旁的武曌寵溺的說道。

“師尊,弟子肚子不餓,明空自己的包里也有點心呢!剛剛路上已經吃了好多了。”武曌指了指身后的包裹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委屈的說道。

黃俊明蹲下身子,一把抱起無辜的睜著大眼看自己的小武曌。一手輕輕拂去武曌鼻子上的點點塵土,隨后說道:“那我的乖徒弟就是累了咯?為師抱著你走好不好?”

“才不要讓師尊抱,我又不是小孩子。”武曌氣鼓鼓的說道:“只是。師尊。咱們要去哪啊?明空覺得走了好久好久了。開始的時候道旁還有人煙,可是現在都走了一個時辰了,一個人都沒看到。回頭一看是看不到頭的路,向前看也是路。師尊到底要去哪里嘛?”

聽到武曌的問話黃俊明不由得深邃的望著遠方的群巒,是啊,幾個月來漫無目的的行走,自己到底要去哪?再看看自己腳下的土地。難道真的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驅使自己又走上了這樣一條路?

雖說一千五百年后的地形和這初唐時有些不同,可黃俊明還是分明知道,這條路他曾經走過,而且走過很多遍,雖說今日的夯土馳道早在那時變成了車水馬龍的水泥公路,可分明方向不曾變動。

在這條路的那頭有一個小小的從初秦便設立的鎮子。此鎮因山而得名,依山傍水,與世隔絕。早在漢末,此地變成了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清凈寧宓。

或許在當下這個唐初,此地名聲不顯,只是大唐千萬山川河越中的其中一座罷了,但黃俊明知道,在過幾百年到了宋朝。此地逐漸會成為天下道教第一圣地。

因為。此山叫做武當山。

黃俊明將目光逐漸拉了回來,手臂緊了緊抱在懷中的武曌。隨口說道:“乖徒弟,為師要去武當山。看,前面那座山就是武當山,那里,便是為師最初的家,也是為師來咱們大唐之前的所在。”

黃俊明說了什么,武曌并沒有聽懂,她只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是武當山,僅此而已,至于什么黃俊明最初的家,來大唐之前的所在之類的話,武曌可是聽的迷糊。師尊不是天上的神仙么?怎么會在這么偏僻的山里有了家?

俗話說望山跑死馬,這老話卻是黃俊明一行的真實寫照,從那次聊天開始,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時辰,黃俊明除了覺得這武當山越發的清晰了之外,連鎮子都沒看到。

走累了,就歇一會,餓了隨手從包裹中拿出點點心。將就著吃了,又過了將近兩個時辰,總算是近了,拐過路旁的樹林,一個不大的鎮子顯露在黃俊明眼前。

黃俊明按捺住心頭的激動,在鎮口整理了一下早就布滿灰塵的道袍,和已經散亂開來的發髻。武曌看到黃俊明如此莊重,也細心的把自己整理了一番,又從黃俊明背著的大包里拿出一大一小兩柄拂塵。將大的遞到黃俊明手中,小的直接往自個的臂彎里一噠。一股子小道長的氣息油然而生。

黃俊明單手挽著拂塵,另一只手搭在武曌身后,莊重的向著武當鎮里面走去。

武當鎮是個小鎮,也沒幾個兵丁,畢竟這么大點地方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也沒必要防范誰。要說這外來人,除了定時跑來跑去賣點針頭線腦的行腳商,也就是磨鏡的道人或者是前往山里修道的隱修士。怎么說這外來人當中道士可是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所以對于黃俊明和武曌這一大一小兩個道人的組合,武當鎮的老少也沒什么驚奇的。只是打眼一掃,微笑而過。

黃俊明一步一步走在武當鎮上,這迥異于記憶中的武當鎮,可讓黃俊明心奇了好一陣子,雖然顯得破敗了些,但卻又那樣的合乎常理,把鎮子和整個武當山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或許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諦吧。

黃俊明打聽了一下,牽著武曌在鎮子里唯一的客棧住了腳。準備不日上山。

注:武當鎮秦時設鎮,一直延續下來。武當山的興起是從宋朝,道教將武當山奉為真武大帝的道場之后才開始的。到了明朝時鼎盛。此時只是隱居的道人比較多而已。磨鏡道人,古人使用銅鏡,銅鏡生銹之后不清晰,道家道士在行走時用替人磨鏡獲取錢財和食物,以供自己所需。

PS:西南出現,恩,我知道這本書沒人看了,我自己也好幾個月沒更新了,不過也不想讓這本書就這樣太監掉,好歹也是3萬字簽約20萬字上架的書。雖說因為西南這個懶人的斷更流失了人氣。再怎么說之前那份數據也是舍不得的,所以沒事的時候西南會寫一點。慢慢的到完本。其實完本也沒多長時間了。只是找不到一個合理的過度,讓他順利完本。所以拖來拖去的。另外新書也寫了好久,一直沒敢發,因為西南太懶,沒有足夠的存稿,可不敢在發書了,萬一某一天犯懶了又坑了大家。另一會還有一章。

(看章節,請看書窩,或直接輸入。)

(看精品小說請上看書窩,地址為://。。)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