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269 義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269 義倉

no、269 義倉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1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這是貞觀


黃俊明狠狠的合上手中的書頁,驚得正在注視他的李淳風一大跳,黃俊明捏著自己手中的書冊,不知道該對李淳風說些什么。16kbook小说网就憑這第一冊書,李淳風絕對城的上大唐現代地理學之父了,雖然是以星象的名義,但這個中知識,是在是太過超前,結論又是有理有據,猜想又是合情合理。

黃俊明相信,就這第一冊若是發行出去會給整個大唐待來多大的震動。恐怕對于大唐民間的思想沖擊不是一點半點的。畢竟都是大家延續了幾千年的觀念,一下子被推翻,肯定不是那么好相與的,而這種反駁都沒法反駁,鐵證如山般的言論,更是會讓大家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仙長。。。。”李淳風見黃俊明猛地合上書冊,還以為是自己的結論有所偏差,讓黃俊明這個“星象大能”的仙人看不下去了。忐忑的喚了黃俊明一聲。

黃俊明見李淳風不負方才的自傲表情,而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不由的暗自笑了起來,一邊將手中的書冊放回原位一邊裝作嚴肅的說:“淳風,你知道你這書一出,你被大家看做什么?要是在極西之地的那個宗教國家,你!李淳風!將被綁縛在火刑柱上活活的燒死!”

李淳風聽到這句話,悚然一驚。臉色也變得有些不自然起來,綁縛在火刑柱上活活燒死。這在李淳風的思想中是不可理喻的!畢竟炎黃大地最類似的刑罰“炮烙”也只是實行了那么幾年而已,隨后再也不見這種殘酷的刑罰。而自己寫的這些東西。竟然會被綁縛在火刑柱上燒死,李淳風既覺得不甘,又覺得失落。

既然黃俊明這個當仙師說在極西之地會被燒死,那在大唐恐怕就是要砍頭了吧?李淳風在心底想著,但他不明白,這是為什么。

黃俊明看著李淳風那不斷變換的表情,又開口說道:“。淳風!你現在身在唐朝!你這本書一旦公之于眾,勢必震撼全大唐人的內心!而你,就是那個將偌大的。偌大的天下,多大的星空帶入到人們眼中的那個第一人。勢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中國古代的社會雖然是君主。但對于思想和文化以及對社會的認知上,卻并不是的,不像是西方那些以上帝為信仰的人們。提出一個日心說,就被活活的燒死。原因是瀆神。。。黃俊明想想就覺得可笑。自古以來瀆神這兩個字,從來沒有在中國歷史或者神話當中以文化或是思想的認知方面出現。

而對于李淳風來說,可是體驗了一回什么叫做才下地獄又上天堂,李淳風這個人說怕死那是假話,總覺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比生死更加的有價值。本來以為自己的這些文字,將要被封存或是被銷毀,沒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按照黃俊明的說法自己將要因為這些文字而流芳百世,名垂青史。這種喜意可不是說說而已。名利一途少有人免俗,李淳風也是如此,不過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著作和思想能夠流傳后世。像是老子、孔子那樣。對后世造成極大的影響。

“仙長。。。”李淳風剛要說些什么。卻聽身后傳來腳步聲,硬生生的止住想要說出的話。轉頭向著身后看去。

只見和尚道人手中拿著一封火漆信,直徑奔著黃俊明走了過來。

黃俊明對著和尚道人招了招手,將火漆信接在手里。又示意和尚道人退下,自己直徑打開了火漆信。李淳風在這時也隨著和尚道人退了出去。這仙師看信,再怎么說也要避嫌的。縱使心中有再多的話要說,也要先等上一陣了。

信中的內容并不多。歸結起來的意思就是說,去年大唐豐收,國庫糧食充裕,國家要在各個州郡建立糧倉,以備災時啟用。

這都是從官府的邸報中抄下來的,黃俊明一打眼就看的出來。只是在這份摘抄的邸報下面卻又附著另一行字。各地義倉儲糧均不過半,河南道,河北道義倉不著粒米。

黃俊明看到這里,皺了皺眉頭,州郡的糧倉多大,黃俊明是知道的。各州各郡的義倉現在連半數都沒有裝滿,當然不是官員克扣了去。顯然是國家并沒有足以填充滿義倉的糧食。在黃俊明看來,自己牽頭更改了民眾的農具,更改了耕種方式,這糧食的產量應該大大的提升啊,但為什么這糧倉都沒有裝滿?難道是有環節出了疏漏?

而且這河南道,河北道又是怎么回事,竟然整整兩個道的倉庫里一粒糧食都沒有?要知道整個大唐才十個道,十個道中有兩個道的糧倉都是空的,那幾個月之后的大災又要怎么辦?

黃俊明越想越是納悶,這蝗災的來臨那是必然的,史書上不會再這一點上作假。每逢大災,官府賑濟那是最主要的,要是官府沒糧,就算其他人再救濟也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沒準兒還會把救助難民的人的家庭拖垮。黃俊明可沒少聽過這種故事。

大災來臨,官府無力救助災民,地方富戶,開倉助民,到了最后富戶家的糧食也不多了,但饑餓的民眾并不了解,反倒會以為富戶只是裝樣子救災來謀求名聲而已,更有些激憤的上門搶糧,到了最后,富戶也變成了貧農。這種故事在災年可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而現在,國家義倉當中準備救災的儲備糧明顯短缺,又有兩個道的“空倉”對于近在眼前的大災,黃俊明還真有些忐忑不安起來。早在去年,黃俊明便以整個道教的名義發表聲明,聲稱當遇到災年的時候,道教會不遺余力的賑災。那時的黃俊明可沒現在的情形會是這樣。

在他眼中,只要農民的糧食多了,國家的糧食也就多了,大災一到,大部分的災民肯定是要受到國家的救濟的,而自己和道教,只是需要在一些糧食和災民稍微不對等的地點幫扶一下就可以了。照現在的情形看,將話說出口的道教很有可能與整個官府一樣第一個被頂在賑災前線。

也不是黃俊明舍不得那些糧食,而是道教中所留備賑災的糧食實在不多,畢竟沒有哪個統治者會樂意大批的糧食掌握在某一個他還不能百分百掌握的組織手里。再加上民眾都知道今年會是個災年,為了保證自己在災年中生存下去,很少有將家中余糧出售的打算,市面上糧食少,道教又沒有自己的田產。(原本是有的,搞福利待遇的時候送還于民了。)就算不顧官府,也收不上糧食。

再說官府又何嘗不想收糧食,市面上的糧食早就被人采購空了,至于是哪方面采購,除了家財雄厚的世家,也找不出別的人選了。這封火漆信的雖少,可卻實讓黃俊明陣陣頭疼。沒糧,大災來臨要是處理不好,對于道教聲望的影響是小,若有人餓死,那就是黃俊明不能接受的了。

“和尚,過來!”黃俊明對著門外喊道。他知道和尚道人一定守在門口。

“仙長。”和尚道人對著黃俊明行了一禮,恭敬地站在一旁。

“和尚,你現在去找彥麟,讓他找人查一下,為什么河南道,河北道的義倉是空的。記住,不要讓信眾知道這件事。”黃俊明對著和尚道人說道。望著和尚道人推門出去的身影,黃俊明暗自嘀咕,李世民下令天下州郡都建立義倉,又何嘗不是一個安撫民心的舉動呢?在倉庫沒有打開之前,誰都以為糧倉里面裝滿了糧食。對于這早就知道的大災,自然底氣十足,不會引發什么騷亂。到時候好及時從輕災區或者沒有守在的地方向重災區運糧。以解決這場大災。

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這整個大唐都受災了呢?運糧的道路受阻了呢?民眾們苦等等不來救濟糧,憤怒的打開義倉,卻發現不了幾粒糧食。恐怕又會是一番血腥景象。

葛彥麟的辦事速度還是相當快的,黃俊明剛讓和尚道人去傳話還沒超過半個時辰。葛彥麟就匆匆的找了過來。行禮之后對著黃俊明說道:“師尊,您讓弟子查的事情,弟子查到了。”

“哦?”黃俊明有些驚詫葛彥麟的速度:“說來聽聽。”

“師尊,是這樣的,去年河南道、河北道兩道受到了霜害,要不是使用了新式農具,新的耕種方式,這兩個道的百姓怕是又要逃荒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去年所產出的糧食勉強夠百姓生活所需,官府肯定無法收到足夠多的農稅。這樣一來,拋去官府所需的糧食,農稅所剩的糧食怕是沒多少了。義倉空虛那是自然的。”葛彥麟簡簡單單的將緣由說完,靜靜的等著黃俊明發話。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