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265 黃俊明的惡趣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265 黃俊明的惡趣味

no、265 黃俊明的惡趣味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0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正文


前列縣發鹽?!黃俊明聽到大媽的這句話不由得有些頭疼,如果西南寫的是二次元的話,大家或許可以看到這黃俊明額頭上的井字符和三條豎線什么的了。.(.)第;一;中;文\s

說真的這前列縣發鹽這種想法還真讓黃俊明下了一大跳,不過這話也讓神經一直比較緊繃的黃俊明不由得起了一點點的惡趣味:“大媽,這前列縣吶可是個遠地方,離咱這太遠了。在典籍中記載道,吟道產鹽,有婦人言鹽潔,又有白姓郎中以鹽入。懸壺濟世。某年某月某一日,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上食之曰,好!賜名,吟道鹽。又三年,有縣曰前列縣。縣令嗜鹽如命。尤愛吟道鹽。然外族圍城,城中鹽盡,忍痛發鹽于民。遂勝。此役之后,常有人言,前列縣食吟道鹽者乃壯士也。如此,吟道鹽為前列縣之至寶,每逢圍城之祭皆發鹽于眾,以此紀念。”

黃俊明胡謅八扯的湊了篇故事,不過這大媽倒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好像是自己也是那前列縣中吃過吟道鹽的壯士一般。這大媽稍微有些發福的身體雖然惹眼,不過那嘴邊的些許口水亦是十分的晶亮,讓人不敢直視。

“小道長真是博學,這一個前列縣這樣一個地名都能讓您說出這么驚心動魄的故事來。”那大媽擦了擦嘴角,對著黃俊明繼續說道:“只是小道長,咱們大唐不是只劃分了十個道么?這吟道在那?大媽沒有你學問高,跟大媽說說唄?還有那圍城之祭是個什么時候?有時間大媽也想去湊湊熱鬧。”

這大媽卻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目的,看樣子黃俊明要是說出一個地方,大媽還真沒準背著口袋去找鹽去。對于這點,黃俊明可就朕編不下去了,只好言語不詳的說道:“大媽,您看小道也是剛下山。這書中記載的地方小道也沒去過還真不知道在那。這圍城之祭的日子小道道士知道,書上說是十二月二十一日,只是這都到了元月了,恐怕您老啊還要等上一年。”

“哎,那就算了吧。大媽也不瞞你,這一聽前列縣發鹽吶,大媽真想去背上幾斤回來。雖說這些日子家中富裕了。可這鹽比米貴啊!窮日子過怕了。能省則省啊。大媽真不是那種占小便宜的人。真不是。。。”那神采有些發福的大媽訥訥的說著,一句有一句反復的自顧自說著。讓黃俊明倍感頭疼。趁著大媽不注意,悄悄的扯了一下馬韁繩向后退了出去。

“大媽真不是貪小便宜的人,誰讓鹽價太貴呢。這一兩鹽錢都能買二兩米了。。。。誒!小道長?小道長??”大媽終于從他自己的神世界中了出來,這時候哪還有黃俊明的身影?就連自己身邊的人也早都空出了一半,跑到前頭看病去了。而大媽孤零零的站在雪地上,頗有幾分祥林嫂當年的架勢。

黃俊明騎在馬上,直徑奔著長安城跑去。說句實在話,這自己的惡趣味還真讓人有些好笑,不過這在好笑時間一長要是把自己裝進去了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了不是?話又說回來,這大媽說起前列縣發鹽的時候那認真嚴肅的表情,還真有些讓人啼笑皆非的感覺。可是轉過頭來一想,大媽是有這個占便宜的心。可這歸根結底不還是物價太高的事么?

初唐很窮,黃俊明雖然一直在大唐的貴族層面上,但對這些東西還真有耳聞,糧價低是強制的,沒辦法這國家不能讓百姓餓死。只有糧價低了。國家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糧食產出,有源源不斷的兵員,整個社會才能穩定的運作起來。可是除了糧食,布匹也是可以用來交稅的。百姓們除了自家所需的布匹,大多數都折抵了糧食作為稅收交了上去。

至于其他的東西,鹽、鐵、茶、酒。這四類是國家專賣的,其他人要是私了些酒水,鹽茶之類的。自己吃喝那是沒問題的,但是想要銷售。那就是萬萬不可的。哪怕是一滴酒水,一粒鹽粒子都不成!至于鐵?那就更不用多說了。鐵農具損壞了都是要去官報備的,更別說私自買賣出售了。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也不想這樣,這禁止百姓私自制酒販酒,那是因為糧食少,要知道制酒那是要糧食的!這糧食又是國家的根本,為了讓國家渡過難關,怎么能允許浪費糧食制作酒水?至于鐵,那更是軍備物資,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朝代,都沒放松過對鐵的禁令。只是有輕有重罷了,而這茶則是高檔物事,價格太高,價格高收入也高,所以嘛,鐵茶酒全都是有國家把持著的。

這鹽,在古代一般都是和鐵聯系到一起的,稱之為鹽鐵官營,而國家掌控鹽這一點,無非就是食鹽這種東西是每個人所不能缺少的作料。而且是最重要的作料,不吃鹽雖然可以,但是想想白就知道,不吃鹽是絕對不可能的。同樣的古代的制鹽業并不發達,造成了需求量遠遠大于產出量的狀況,所以說無論在哪個朝代,食鹽都是相當緊俏的物事。

而為什么國家將鹽作為一種物資壟斷起來,一句話,為增加政財政收入,打擊工商業者,所以才實行鹽由國家壟斷經營的這個法子。而食鹽民制、官收、官運、官銷這一套路子下來之后,鹽價往往高出當初的收購價格的幾倍,甚至是幾百倍。雖然說這唐初物價低,一斗鹽只要十文錢。可比起米面來說,那也是相當的貴了。沒辦法制鹽的就那兩三個省份,吃鹽的整整一國人。不把價格提高些。這點鹽還真不夠分了。這歸根結底一下,又是一個生產力的問題。

黃俊明雖然知道這鹽價高于米價因由所在,不過還真沒打算管這事,誰叫這玩意是掌控在國家手中?而現在國家缺的是什么?錢!控制鹽價又是朝廷錢財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牽連不說多么廣,就說這一個國字當頭,也不可能讓黃俊明更改了去。

大家晚安,早睡,好夢。()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