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262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262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二)

no、262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二)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8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二)

“走吧,出去逛逛。”袁天罡也在這屋子里呆的有些厭倦了,聽到黃俊明的提議,很是贊同的跟了出去。

時值傍晚,紛繁的雪花染的天色有些昏暗。說來也奇怪,這貞觀元年的冬天應當算的上是個暖冬,起碼對于黃俊明等人來說,并不是十分寒冷,起碼比起武德年的冬日要暖和不少。只是尋常的道袍內多穿了幾層衣衫,外面裹著一層羊皮馬甲,羊皮褲,就已經算是冬衣了。還好,只要不是在屋外站的久了,還不是太冷。

人都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黃俊明總算知道了這句話的含義。大雪從十月末下到冬月,再從冬月下到臘月,幾乎是沒有停息的跡象,似乎這天,是要將這夏日里欠下的雨水通過另一種方式補償回來。雖說這時候沒有棉花,但皮毛還是有的,就算是沒有皮毛的貧困家庭也多少會準備一些麻衣碎布等的東西作為冬衣的填充物。在加上家家都有火炕,家家都有余糧。挨過這個冬天并不算困難。所謂貓冬嘛,就是躲在溫暖的房屋享受清閑的生活。

“袁道友,你看這雪花紛落,從天而降,他們是否知道,自己并不能長存于這個世界呢?”黃俊明看著紛繁的雪花,輕輕的說道。

袁天罡也是一副清閑的樣子,雙手攏在袖子之,不愿拿出來。聽到黃俊明的呢喃。眉頭輕輕一皺,搖了搖頭。隨即說道:“道法以吾我為真實。”

黃俊明聽了袁天罡的回答,并為接話,反倒是話頭一轉,轉身過來對著袁天罡說道:“袁道友,咱們這也接觸了兩年多了吧?成天整日的忙著編纂道藏,倒也讓你這滿頭青絲有了些許白發。咱倆也不是外人了。今個貧道就稱你為老袁,總是道友道友的叫,總覺著有些生疏。”

“如此甚好!”袁天罡對于黃俊明這個改口的提議十分的贊同。起碼對于他來說,在天仙宮的這一段時間可親眼見證了這黃俊明成為了大唐道教的領軍性人物,雖然黃俊明的這一切都基本上與他袁天罡分不開。但是要是沒有黃俊明這個引路者,他袁天罡或許還只是那個對于相術頗有研究的名道人。

聽到袁天罡的贊同,黃俊明點了點頭,接口說道:“老袁,咱這道藏也進行過半了,接下來剩下的無非就是‘五術’和‘科道’的編纂了。所以貧道琢磨著,明年待到蝗災過去了下山走走。來大唐這也好幾年了,還沒走出過長安城。出去走走,見是見是大唐的大好河山!”

“多走走也好。”袁天罡并沒有什么挽留的意思,道人們的生活就是這樣。隨性自然,心想身隨。毫不拖泥帶水。對于道人們來說,每一天都是求道的一天,每一個念頭都是探索大道的一個節點。阻人道路,便是阻攔了他的道心。“三洞

、四輔、十二類基本上已經接近收尾了。這五術也不用擔心,山、醫兩術由風君子師侄和孫道友主持著想必也快要完稿了,至于命、相、卜三術和科道,咱們可以慢慢來,就算是道藏真的刊行于世了,恐怕這五術和科道也是不能外傳的。”

黃俊明心知袁天罡說的沒錯。這原本的華道藏的三洞、四輔、十二類馬上要編纂完了,這所謂的三洞,說的是道教的三位圣人名下的經典,而這四輔說的是這三位道教圣人名下經典的“輔經”以及貫通三圣思想的經。這些東西都是道教最核心最基本的東西,編纂起來并不費事,無非就是在注釋上廢了一番功夫,說起來也就是一個分門別類的匯編過程,所以說道也是相當的快。

而這十二類,只是一個統稱罷了,事實上這十二類編纂的東西可不止這十二種,第一類本類寫的是經教的原本真;第二類神符類說的是龍章鳳篆之,靈跡符書之字;第三類玉訣類比較困難是對當下所有道經的注解和疏義;第四類靈圖類是以畫圖作為側重點著作;并有譜錄類、傳記類、章表類等等,要是真正的細分出來,別說十二類,就是三十類,七十二類也分的出來。

不過些東西在這兩年的時間里已經編纂了大半,那些比較具體的,需要重新注釋新的意義的早就在黃俊明和袁天罡等人的組織下解釋完畢,而剩下的那些部分,又大多是與這重新解釋過的經典有所聯系的,或者說是相重復也不得為過。所以接下來雖說這編纂道藏的任務還有一小半,可是工作量卻減輕了不止一兩倍。

除了這些之外的原本被黃俊明所總結發展的一門,也就是玄門,道教的基本教義。兩愿,愿天人合一,登仙求道。愿濟世度人,為德醒神。早都在編纂道藏之前書寫完畢,這整個的道藏的編纂過程都是以這一門、兩愿為基本思想結合而成的。而這也是最早傳授給天仙宮學習的那些道人的知識之一。至于五術,山術的武功招數演練一番抄錄就好,可以說沒什么難度,但風君子被黃俊明一忽悠,打算從找出一種最適合搏殺的套路。所以遲遲拖著進度不能完成。難道說,這風君子打算跟著后世某朝的黃裳一樣,搞出一套絕世武功?恐怕就是這樣的。而醫術方面,可以說是目前已經書寫的這些道藏內容進展最慢的了,沒辦法,醫術不比其他,這稍有不慎就是要命的事情,必須謹慎謹慎再謹慎的祛除原本道教醫書的駁雜,并適當的添加進去一些道經沒有的診病方法,可以說繁雜的緊。不過還好,孫思邈還樂得其。前些日子據說在某本不知道朝代不知道作者的典籍找到了“種痘”的法子。這可讓一心潛心醫術的老孫同志欣喜了好一陣子……這幾天研究了一下李約瑟的《國科學技術史》發現之前寫的很多東西都有出錯,唉,知識面淺的悲劇不過如此。比如說之前寫的火墻。這東西在秦朝就有了!

而今天所說的“種痘”早在葛洪時期就有記載,公元五、世紀就已經發明了種痘之法,1500年醫正式公開著書介紹這種療法。這時歐洲人對此一無所知,許多患者因此失去生命。國種痘法西傳后,1700年經土耳其傳到英國(1722年,英國駐土耳其伊斯蘭堡朝廷大使夫人沃爾斯萊.蒙塔古夫人……讓自己的孩子們全種上痘,并把種痘術帶回英國,在歐洲廣為宣傳)。十世紀初,愛德華.真納……發現了牛痘苗可安全預防天花。()RQ

.蘇1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