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255 金蟬出關講所悟 (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255 金蟬出關講所悟 (續)

no、255 金蟬出關講所悟 (續)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31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正文


很多人對于道家無為,都是理解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要做,什么都不許做。當然單憑字面意思就是無所作為,大白話說一下就是啥也不干。但是人畢竟是人,啥也不干能活么?肯定不能啊。所以說這道家的無為可不能用字面意思解釋。

若是按照用字面意思的解釋,人人都這樣“無為”的話,這個世界也沒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大家躺著等死就好了。雖然有點夸張,但絕對是大多數人對“無為”二字的看法。聽金蟬子上來這第一件事就是更正“無為”這兩個字。所有人都來了興趣,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對“無為”這兩個字的理解都是有些淺薄的。

黃俊明聽這金蟬子的第一個話題就是“無為”也是暗自點了點頭,“無為”這兩個字可是每個道教信徒,道教人士都會接觸的詞語。同樣也是道教思想的中心之一,在黃俊明編纂道藏的時候更是下了大工夫對“無為”二字做了詳細的解釋,金蟬子講道的第一件事講這個,黃俊明相當的滿意。因為這“無為”就是道教當中最最基礎的東西。

沒等黃俊明在心底感慨完,又聽金蟬子說道:“《淮南子.原道》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所以說魏晉以后,“無為”逐漸成了道教社會的基礎。同樣河上公的《老子注》聲稱:“法道無為,治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所謂“治”的“無為”,應當“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于無為,”這樣才能全、去危、離咎。所謂“治國”的“無為”。應當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來治理天下,這樣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金蟬子將各個典籍信口捏來,說了個有理有據,現在的道教信徒可都是小有價的,否則對于這些文言文,自然是聽得懂,隨著金蟬子由遠到近的“無為”解說。都是聽得頻頻點頭。

“怎樣才能做到“無為”呢?”金蟬子突然問道。隨后又說道:“師尊曾說過:“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茍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斗。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圣齊功。與天同德矣”。這可以簡稱為四遠、四慎、六通。更重要的是通過無為,可以與圣奇功,與天通的。所以說“無為”,并非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的境界。”

金蟬子話音一落,整個八角高臺四周鴉雀無聲,可以說像是金蟬子這樣將“無為”二字講的這么深入淺出的相當的少,甚至這整個大唐也找不出來幾個。而金蟬子向小年紀卻能將無為理解的這么透徹,可以說相當的不容易。而金蟬子飲用黃俊明的那句話。黃俊明似乎覺得在某種場合說過,但這記憶方面倒是不太清楚是具體那件事了。不過這句話的出處黃俊明還是記得的,編纂道藏的時候,黃俊明親自“寫”了幾本道經。這都是黃俊明在現代背誦下來的。又是唐以后總結的。趁著編纂道藏的機會書寫了下來,送到了藏經閣中,沒想到還真被金蟬子用上了。黃俊明不得不感慨金蟬子的好學。

“說完了“無為”小道再來說說寡。”金蟬子稍微給了一些讓大家整理思想的時間,隨后開口說道:“清心,大多適合寡聯系到一起的。很多人不了解道教。認為道教講求清心寡,什么私都不能有,所以因此不信奉道教。當然小道相信。在場的諸位對這一點應該是有所了解的。”金蟬子說道這里,微微一笑。在場的還真都是浸道教幾年。幾十年的人物,雖然有些香眾是剛剛信奉道教不久。但他們既然能在這里聽金蟬子講道,就證明他們對自己的的控制還是有一定的心得的。

“雖然諸位對這寡有所了解,但小道還是淺談一下。”金蟬子見底下的人表各異,稍微精練了一下語言隨后說到:““見素抱樸,少私寡”。這是老子的話。要知道人不可能摒棄私,就連戒律繁多的佛教都不能完全的控制人的,別說為平常人的我們了。所謂的‘寡’在小道的理解中應該是在為人處世中,時時節制個人的私。做到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達到“無”的清高境界。“寡”,也并不是什么“絕”、“無”的意思,那樣的話,也就不是人了。只不過寡應該是不極端、不奢侈、不過分。只有這樣才能時時刻刻的保持本心不被外物所侵擾。”

清心寡,這一點黃俊明可沒有給金蟬子講過,在黃俊明眼里,這所謂的清心寡只要是個道教徒都有所理解,沒必要單單的抓出來講上一番,但聽金蟬子這么一講,琢磨一下還真是那么一回事。金蟬子能注重這大家都有所了解的東西,并為他付諸更完整的意義就憑這這一點,黃俊明自認為自己是做不到的。

金蟬子現在完全憑著“無為”和“寡”兩個話題鉤住了道士們和香客們的注意力,這種從小見大,正是最貼切大眾思想的,這時候要是讓金蟬子去給大家講什么更深奧一點的東西,恐怕有些人還真未必能聽懂,從人不在意,不注意的小事說起,才更能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而事實上,金蟬子做的就是這樣,而且還做的相當的好。

“咱們再說這第三點,很多人認為道家就是謀求升仙,只顧修利己,不關心他人。這一點也是錯誤的。道家謀求升仙沒錯,修也沒錯,但要是說只顧利己不顧他人就是大錯特錯了。小道雖在藏經閣中修心學知,卻還是了解一些天仙宮的近況的。所以咱們唐朝的道教,小道就先不說了。咱們說說唐以前的道教,那時候的道教是什么樣可能諸位不清楚,不過小道查閱了一下典籍,這才發現大家在讀道家經典的時候可能落下了很多東西。比如老子就曾經說過賑窮補急則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這說明從老子那個時代,就注重真窮不急,起利除害。不知為什么可能是這句話名聲不顯吧,在這幾千年的過程中被大家忽略掉了。在晉朝時期,葛洪仙師也曾經對弟子解釋說:你們之所以不能夠成為天仙,而做了個地仙,是因為前世學道受經,少作善功,唯度,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所以說咱們道家,歷來都是有這樣一個造福大眾,關心疾苦之心。而到了現在在師尊的帶領下更是將這個觀點做到了實處。所以說師尊的功績可是相當偉大的。”

金蟬子說來說去竟然又扯到了黃俊明上,他雖然知道天仙宮在這一年里注重人民,不過最初的目的卻也不是這個。不過黃俊明聽到金蟬子在自己的講道中屢次提到他的作用,可以說也是有那么一點自得和小感動在其中。看到金蟬子將目光看向自己,輕輕地甩了一下拂塵開口說道:“濟世利物,齊同慈也是修行。”

黃俊明這一甩拂塵甩出來的十二個字,可以說是相當的拉風,即對金蟬子先前的言論做了收尾,還凝練的說出來這么做也是道教的一種修行,為這以后道人們的行為定下了一個大義。當然這時候可沒有裝一說,黃俊明的這一句話,可以說是點爆了在場的所有人的心思。大家都拼命的將這十二個字記在心底。起碼對于信徒來說并不是所有人都熟知經典,他們或許有的人比較富裕,但是卻沒有時間誦讀經文自己修行,只能通過來道觀祈福。而現在卻知道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這條路可以不誦經,可以不打坐,只要做到濟世利物,齊同慈就可以了。而這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相當的簡單的事。

“多謝師尊指點!”金蟬子聽了這十二個字,從蒲團上起,對著黃俊明施了一禮,在這藏經閣研究了這么長時間,他還真沒有總結過這一點。如今被黃俊明一語道破,怎么不讓金蟬子心生感激?再說了,金蟬子研究的這些道教基礎的東西當中,“無為”“寡”是可以引經據典讓自己的話更豐滿的。而這“濟世”卻因為各個經典當中記載的少,顯得稍微有點干瘦,不過黃俊明的這幾個字正正好好彌補了金蟬子在這一點上的不足,真可謂是畫龍點睛之筆。

二零一二年的最后一章呦!諸位,新年快樂!嗨皮妞液!最近碼字總是忘記排版,郁悶啊!()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