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239 隴右兇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239 隴右兇手

no、239 隴右兇手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25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zybook,返回首頁

zybook

正文


是啊,黃俊明沒穿越之前,大唐的道教雖說也是在李淵的支持下小有發展,但在黃俊明穿越后的一次次作為之后,現在整個大唐的道教已經完全和之前的道教大有不同,教義和思想上沒變,只是更加的付諸行動了。重要/重要/更加務實了。而這黃俊明也無法對著劉姓士子解釋太多,只是打著哈哈,對著三人說道:“不管怎么變,只要現在的道教變得比之前好就行了。”

“也對!”三人聽到黃俊明這話微微點頭,道教無論怎么變只要對人民有利,那就是一個好的宗教,也沒必要去琢磨那些道教為什么變的原因。結果和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了。

“其實,我覺著之前道教之所以給人神秘,就是因為道教的思想太實太雜了。所以給人們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而現在,道教將他的實,從思想上便道了行動上。將他的雜,變得一是一二是二,更加系統。所以說才會給咱們一個道教變化了的錯覺。事實上到道教還是那個道教,只不過更升華了而已。”那周家士子緩緩開口說道。這話說的倒也是有理有據,在做的幾人全都點頭示意,表示周家士子的見解獨到卻是實話。

“哈哈,周兄倒是好見解。以周兄沉穩的性子和敏銳的感覺。想必周兄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令尊那樣的人物。”黃俊明對這周姓士子的話相當的滿意,來而不往非禮也。輕輕的吹捧他了一下。

隨后又是一番觥籌交錯,暫且不提。

“仙長,您回來了!陛下在百年殿等您呢!說是有重大消息告訴你。”黃俊明在外玩轉夠了,閑庭信步走回了天仙宮,沒等進門,就聽得天仙宮守門的道士跟自己說這李世民來了的消息。

李世民來了?黃俊明聽到守門道士的話頓時一愣。隨即快步向著百年殿的方向走去,這李世民沒有事情是不會來天仙宮的。但今聽他不但來了,見自己不再還等在這里,有話要親口告訴黃俊明說。這基本上便可以肯定是黃俊明最為在意的那件事了。

“陛下久等了。貧道最近心思不佳,去長安城中逛了一圈。倒是怠慢了陛下,還望陛下贖罪。”黃俊明嘴上說的相當的客套。卻又絲毫沒有給李世民站半點便宜的架勢,也不行禮,挨著李世民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無妨,仙師。朕今天來天仙宮,是為了告訴你,隴右道截殺天仙宮道人的兇手已經找出來了!”李世民說的很是嚴肅,最近基本上朝廷當中除了正常的運作之外,全被李世民施壓查證這天仙宮善款被劫一事,過了這么長時間,終于鎖定了這隴右道殺人劫財的兇手是誰。這兇一確定。李世民便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天仙宮。畢竟還是要通知給黃俊明一聲的。

“哦?查到了?”黃俊明說的看似毫不在乎,可是那雙散發著兇光的眼睛,卻昭示著黃俊明的內心并不平靜。

“恩,查到了!”李世民嚴肅的說道。

“是誰?”黃俊明從牙縫里擠出兩個字,仿佛是費了好大勁一般。隨著黃俊明的這聲短問。這百年殿。暫時變得寂靜而又肅殺了起來。

不知怎的,李世民聽到黃俊明這充滿殺意的短問有些征佇,緩了好半晌,這才開口說道:“李幼良!”

黃俊明看李世民的這個樣子,心底沒有來的一突,隨后追問道:“宗室?”

李世民默默地點了點頭。隨后又緩歇了一陣,這才說道:“說起來,朕還要管李幼良叫聲叔叔。”李世民說到這里,臉上的神色一遍再變,時而不逞,時而陰沉。

“說來聽聽!”黃俊明此時也沒心情稱呼李世民什么陛下,皇帝之類的了。連忙對著李世民問道。這所謂的李幼良在黃俊明的記憶力可是一點也沒有留下痕跡。現在又聽說李幼良是宗室皇親,更要好好的了解一番了。最起碼要知道這天仙宮的仇能不能報,是讓李世民出手,還是自己出手。

“父皇有一六叔,朕應當稱其為六叔公吧,朕那六叔公和父皇雖然輩分有別,但卻跟像是看著一起長大的兄弟,后來六叔公早亡,留下兩個兄弟,其一名叫李叔良,大唐建立之后,被封為長平郡王。武德元年官拜刑部侍郎。率領軍隊鎮守涇州,用來抵御薛舉的軍隊。當時薛舉聲稱自己的糧食已經用光了,帶著兵將南撤,誰承想這薛舉又暗中派遣高墌人詐降。長平王派遣驃騎都尉劉感率軍隊受降,到了細川的時候,突然中了薛舉的伏兵,官軍戰敗,劉感也死在了陣中。長平王驚懼之下,用自己的錢財賞賜給士卒。士卒這才防守的十分嚴謹,涇州得以保全。武德四年,突厥入寇,父皇命令長平王率五軍攻打。不幸在戰場上中流矢斃命,父皇得知長平王死訊之后,追贈長平王為左翊衛大將軍、靈州總管,謚號稱之為肅。”

李世民說了半天一直說的是一個叫做李叔良的人,黃俊明也沒有打岔,因為很明顯從這人名上就看得出來,李叔良和那李幼良可是關系不小,這李叔良又是戰死疆場,若這兩人真有什么關系的話,平這份情面,黃俊明也得擔待著點。不過黃俊明也知道,這李叔良、李幼良可是有九成九的可能是兄弟的,否則李世民也不可能將這李叔良的生平說在前面。

“而這李幼良就是李叔良的親弟弟。李幼良早年身體有疾,未能入仕。武德元年,受封為長樂郡王,當時父皇本是想接著這封號的彩頭給李幼良驅驅疾,這沒過半年,李幼良的病情就好了,但是性子卻變得暴躁起來。父皇當時可是經常責罵他,朕記得罵的最狠的一次是,有人偷盜了李幼良的馬,后來當那偷盜之人被抓到之后,李幼良直接下令將那人殺掉了,把人頭掛在馬尾巴上,一連掛了三天,期間縱馬游玩也不接下來。后來父皇得知這件事,就對著他罵道‘盜馬是有罪,王能有專殺之權嗎?’又詔令禮部尚書李綱召集宗室在朝堂杖責李幼良一百下。隨后便將李幼良逐出了長安城,任命他為涼州都督。”李世民說到這,不在向下說下去,只是一臉苦笑和歉意的看著黃俊明。

黃俊明那還不明白什么事,這李幼良這小子在唐朝建立之前生病,沒辦法參與朝政,要知道關隴李家歷來是一個官宦家族。這等家族的子弟若是不能為官,恐怕是少不了白眼的。這一來二去之下,李幼良便積累了一股子怨氣出來,后來唐朝建立了,李淵分封藩王,這都是親戚長親戚短的,還是自己六叔的兒子,更主要的是這個六叔還是自己當年的發小,這發小早亡,李淵便將這份情感寄托在了他留下的這兩個兒子身上。封了兩人為郡王,不過這兩人性格完全不同,一方面李叔良是大唐將領,功績并不缺,這李幼良卻因為身體有疾病,不能當官拿不到實權。這親兄弟之間的差異又出來了。更是讓李幼良心生怨恨。

隨后就是因為心中的怨恨,變得有些暴躁易怒的李幼良突然之間身體好了,不過正因為他以前身體不好,所以被留在了長安,要知道這皇子巴不得都留在長安,那是因為長安是皇上和太子呆的地方,沒準什么時候這太子就落到了自己的頭上。但是像是李幼良這種宗親藩王,是堅決不會留在長安的,長安總有人管著怎么著都不舒服不說。而且還沒辦法掌權,這沒辦法掌權對李幼良可就是一個相當郁悶的事了,這活了這么大歲數,因為身體弱不能當官受盡白眼,這當了藩王之后又無法得到實權。怎么能讓他心情好?

索性李幼良干脆什么也不管了,只顧著發泄,結果把這李淵弄煩了,一腳踹了出去,給你個官。在外面呆著去吧。得,這下正中李幼良下懷,可是要知道這李幼良性子已經定型了,又沒什么管理經驗,這到了地方之后自然收不住自己的性子,一來二去的找了一幫心術不正的親隨,平日里霍霍百姓,又愛享樂。可這官員的俸祿和涼州百姓的那些錢財根本就不夠他一個人揮霍的,索性就占了地利的方便,和羌人胡人開起了買賣來,不過這一點不能見光,雖然小有收入,對于李幼良來說也是相當的捉襟見肘。

正巧趕上天仙宮運送善款的車子來到隴右,這李幼良手下那些人本來就不三不四,對于這等“肥肉”怎么有不知曉的道理?于是在李幼良和手下的策劃下,借著兵卒調防的由頭,偷偷的在剛入隴右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截了善款之后走人。這涼州本來就是相當靠外的城鎮了。隴右被劫錢款的地點又是在剛入隴右的秦州附近,這樣一來誰都不回去想是他的涼州兵截了錢款。

第一更,今天本應更新九千字,可是一會西南有應酬,很可能不能更新。所以希望朋友們見諒。如果應酬結束的早,西南回回來碼字的。(重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zybook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