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229 充滿干勁的大唐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229 充滿干勁的大唐朝

no、229 充滿干勁的大唐朝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21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zybook,返回首頁

zybook

正文


這樣一來,在這準備農耕的前幾天,建孤兒院、敬老院的工作還真沒什么落下,反而是進展的飛快,黃俊明也適當的放寬了標準,只要是能來這里幫忙五天的,就可以在春耕前去領取一個嶄新的曲轅犁。重要/重要/這讓那些糾結于農耕臨近卻沒做好準備的人相當的興奮,紛紛跑到等級做工的地方簽了五天的工作協議,領了曲轅犁歡天喜地的回了家。

這時候的民風淳樸的很,也不用怕這曲轅犁被農人拿回家之后,并不會過來做工,再說了,現在這偌大一個工部等著黃俊明這個財神爺吃飯呢。黃俊明準備的這份協議可是在工部的認可下簽下的。雖說這工部照比其他的什么吏部、戶部、兵部什么的地位低了不少,可是那在普通人眼中也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哪敢簽了協議不去按照協議做呢?

在天仙宮的福利計劃當中,這孤兒院和敬老院可是一件大事,本打算著直接給老人一些錢財和生活所需的,但是后來黃俊明一了解,若是將錢財和生活所需的東西給了老人們,恐怕老人們也會省吃儉用,一句話,窮怕了。

所以黃俊明最后想到了建立孤兒院和敬老院。在黃俊明的想法里,孤兒院和敬老院建在一起就可以了。現在的孤兒可是相當的懂事,老人們可以由孤兒們幫著看護,而孤兒們呢。又可以聽從老人們的訓導。更重要的是,現在的這些鰥寡老人大多數都是沒有子嗣的,有了這些孤兒正好是解開了老人們心中的一個結。同樣的孤兒也可以從老人們那里找到關愛。

這樣一來一旦天仙宮的孤兒院和敬老院建成之后,天仙宮只需要派去一兩個道士作為總領全局的存在,再招聘幾個廚娘給老人和孩子們做飯,就足夠了。當然這建立孤兒院和敬老院的這段時間,孤兒和老人們是暫時沒有受到天仙宮的直接管理的。不過還好。這幾個月統計出來的孤兒和老人們的數量相差并不是太大,在黃俊明的授意下,直接將孤兒們送到了老人們的旁邊。美其名曰是互相熟悉。同時每周都給他們帶去一些吃食或者錢財什么的。只等著敬老院和孤兒院建立好了之后就讓他們搬進去。

除了將孤兒和鰥寡老人的問題落到實處之外,這殘疾人的這一問題,天仙宮也都相當貫徹的按照年初定下的章程。認真的做了下去。殘疾人不比其他,現在大唐的殘疾人多數都是在戰亂中受傷的平民或是從戰場上下來的老兵,由于身體原因,無法勞作,但卻又有自己的家庭,所以這一來二去的家里也變得不富裕了。

對于這些有殘疾人的家庭,黃俊明可是想了又想,現在科院的發展還不是很強大,現代很多能夠幫助殘疾人的東西無法制作出來。這樣就顯得相當的捉襟見肘了。不過好在每個有殘疾人的家庭大多數都有健康的人存在的。黃俊明也只好先讓這些家中身體健康的,在孤兒院和敬老院中找些工作去做。或是做些打掃工作。或是做廚娘。在黃俊明的眼中,無論什么人,想要得到錢財,必須付出相應的東西,一味的給予需要收幫助者錢財。時間一長容易使他們產生惰性心理。只為了這些救濟金,而不去從事力所能及勞作。這并不是黃俊明想要看到的。

由于現在天仙宮的香火錢是越來越多,而且天仙宮還有了自己的生意經。建孤兒院、養老院的花銷雖然大,但對于天仙宮錢庫里面的錢來說那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近期天仙宮又收購起了糧食,價格給的相當公道。這理由嘛也說得相當的中肯。天仙宮的道士不勞作,所以就沒有產出。只好買糧來預防明年的蝗災了。同時由于天仙宮承諾在災年盡可能的給予災民幫助。但是手中沒有糧食,想要幫助那也是有心無力。所以才向社會上收購糧食。

天仙宮現在在黃俊明的帶領下可沒那么多彎彎道道,有事說事這一點倒是相當的明確。大家看了天仙宮收購糧食的理由之后,只要有能力的多少都買給了天仙宮一些糧食,說實話,這也是大家給自己買的一個保險,萬一明年蝗災沒扛過去,自己家沒糧了,跑到天仙宮一看,天仙宮的道士們都餓死了。這最后的希望也都沒了。現在提前買給天仙宮一些糧食,等到蝗災來了自己真沒抗的過去,還能依著天仙宮挨過這場天災不是?

不過這天仙宮的福利待遇一實行,這弊端又顯現出來了。雖然說李世民已經下詔大唐所有道觀都要向著天仙宮學習,開展社會福利這一項待遇,不過畢竟不是所有道觀都能收到像天仙宮這么多的香火。本來自己吃飯都靠著信眾施舍,怎么有錢才去開展社會福利事業?

所以整個大唐除了天仙宮和幾個有名有號的大觀之外,還真沒幾個開展社會福利待遇的道家宮觀了,這樣一來,得知消息的孤兒、老人們為了生活不得已又開始了向著長安的方向遷徙的活動。沒辦法,誰讓現在社會福利體質還不健全呢?只有者為數不多的幾個地方才有社會福利待遇,而且又是以長安天仙宮的福利待遇為最好的呢。為了生活,也只能千里迢迢的奔向長安了。

第一時間得知這件事的黃俊明也是大傷腦筋。這老人孤兒不是天仙宮養不起,只是這本來就沒有什么依靠的這群人,跋山涉水的來長安,實在是太不安全了。恐怕這一路上身死的人就不是一個小數目,到時候這本來的善舉也變成了罪孽了。是在不是黃俊明想要的。

若是不讓他們來長安享受福利吧?不說黃俊明下不了那個狠心,就算是下了這個狠心,那也是把自己頂下的規矩給破了。這思來想去一段時間,黃俊明也只能緊急通過官府向在外的天仙宮道人們發了訊,要他們在外傳道行走天下的同時,與當地官員和宮觀商議好,共同找一處地方修建孤兒院和敬老院。一切福利水平按照長安城的來。到時候所需錢財由天仙宮這邊撥出。

這樣一來,估計就能止住那些孤兒和老人向著長安邁進的腳步了吧。隨著黃俊明的溝通,一紙告示飛奔大唐的各大城市,孤兒們和老人們固然是停止了腳步,不過天仙宮怎么運輸錢財這一點,卻被很多本來就打算劫掠的人盯上了,而這是后話。

現在的大唐朝,充斥著一股子干勁,只要是回的起鋤頭,扶得住犁的,全都跑到田地里去耕種去了,各大城市又火熱的進行起了孤兒院和敬老院的建設工作。甚至連那些商人們,也因為突厥和大唐之間的商城而一窩蜂似的帶著自己最得意的商品,走上了北上的道路。同時為了李世民在救日儀式上的那一句“重視人才”士子們埋頭苦讀的同時,又更多的關注起了現在的朝廷是怎么運作的,在即將來臨的災難前是怎么處理好民眾之間的關系的。這樣一來可比之前的那死讀書強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以前書中看不懂的話也一一變得了解了,這或許也就是實踐的作用。至于士兵們呢?現在的士兵們的生活也是相當的充實,大唐本來就是府兵制,現在又是農時,大多數的士兵早都領了器具,開始了農耕生活,而那些邊疆的守軍們,更是每天將刀槍磨得锃光瓦亮,防范著敵人的進攻。

畢竟現在的大唐可是處于一個相當緊繃的狀態,這時候外人要來趁火打劫肯定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所以邊關的守將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守護這個國家。不過效果上還是蠻不錯的,起碼突厥那邊由于商城的存在沒有太大的動作。而在高句麗那邊更在大唐的高壓下,暫時不敢抬頭。吐谷渾目前還是大唐很忠實的一條狗,和吐蕃兩國爭斗的正厲害。唯一麻煩點的就是梁師都了。不過梁師都在柴紹和李靖的雙重壓力下,也不敢有所舉動,相信只要梁師都稍微有一點動作,絕對會是一個滅亡的結局。這一天,大唐已經等了十年了。

說完了士農工商,國外軍情,再說說國內的官宦世家,要說這官宦世家一直都是李世民最頭疼的。不過起碼大多數世家還是懂得這大災來臨之前要怎么做的,這災禍一事們雖然世家不是太相信,但是也是不敢懈怠,世家家業大,每次受災損失的最大的便是他們了。這些對于他們的思維有些模凌兩可的事情,卻是最要他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所以大世家們還算安分。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官宦世家都能看清楚形勢的,那些看不出形式的,只是剛一冒頭,就被大唐的高壓,壓成了粉末。其中過程太過血腥,總之是貫徹了李世民在太極殿中的話就是了。西南也就不一一敘述。

——————————————————————————————————————————————————————三千字完成,今日一萬一千字到位,或許,可以稱之為末日前的狂歡?哇咔咔,明天若是有更新,證明西南還健在,若是沒有。。。那就沒有吧(重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zybook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