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111 突厥襲來 【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111 突厥襲來 【求月票】

no、111 突厥襲來 【求月票】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01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武德九年八月,柴紹于秦州大敗突厥,斬殺突厥特勒一名,將士一千余。]凱旋而歸。十日后轉戰朔方,御梁師都突厥聯軍于外。寸土必爭。時六月王君廓平廬江王李瑗叛亂長安大部兵將外派平亂,余兵不足萬人……

正如柴哲威說的那樣,柴紹在秦州擊殺的那個特勒,正是咄苾可汗的族親,再者自隋末以來,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突厥的實力得到空前的壯大。中原各路諸侯不得不臣服于突厥,向突厥進貢,就連當初李淵最初起兵的時候也不得不迫于形勢,自下于突厥。也就是說只要中原戰亂,突厥就有數不完的好處。所以突厥不敢也不能讓唐朝自家獨大。

可惜無論是下邊擾民還是扶植其他勢力例如梁師都等人與唐對抗,結局大多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這次趁著李世民初登基立足未穩,又趕上自己的子侄身死秦州,咄苾可汗引兵十萬與阿史那什缽苾可汗的十萬精兵匯聚一起直下長安。

突厥軍皆是騎兵,城墻高大不利攻打,索性直奔城外的鄉村,城內守軍又多是步兵,守城還好,若是開門出戰不消得一個時辰功夫,就會被突厥人砍瓜切菜般殺個干凈。若不出戰,一應鄉里便是尸橫遍野,流血漂櫓,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可讓守官相當無力,只得將一份份急報送上東宮李世民的案頭。

東宮,李世民拿著一份份戰報愁眉不展,突厥軍連攻涇州,武功除城墻高大,騎兵不便攻城之外。一應鄉鎮全被突厥軍隊搶殺了個干凈,流民早都來到了長安城外。可長安無兵,周邊四處告急。問題是怎么去做,才能避免敵軍攻入國都這種大恥。

李世民一張一張的看完了所有的戰報,順勢向下一遞。自有太監讀到:“大唐武德九年八月十三,突厥咄苾可汗率鐵騎十萬,南下涇陽,圍城不攻,屠盡城外十一鄉。無分老幼男女,死傷近八千余人,尸橫遍野。無人收斂,不出半日臭氣熏天,烏鴉盤桓不散。”

“大唐武德九年八月十五,突厥軍二十萬,襲武功城。驅附近鄉里之民攻城,武功守備宋闖,拒萬民于城外,致使突厥殘殺民眾三千余。后臨陣脫逃不知所蹤。武功郡守姚謙亮。親率守軍接應民眾入城。]同時拒敵于城外,守軍千人,陣亡七成,余者人人帶傷。依城而守。”

“大唐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三。突厥前鋒抵達高陵,高陵守軍不足五百。請上派兵相救。”

一連幾份戰報讀下來,除了戰敗就是戰敗,讓這些大唐的精英們么是相當的痛心疾首。李世民環視著朝臣,沉重的問道:“諸位愛卿都聽明白了?突厥已經打上門來了!誰知道高陵與長安相聚多遠?只有區區六十里!今日你等還能與朕在這殿上說說話,說不上明日這大殿酒杯突厥人拆了烤肉去了!”李世民說的相當沒落。一種哀傷沉寂在整個大殿中愈加濃郁了起來。

“陛下。由于近些年平亂長安城各倉糧食約有三百萬擔。錢帛不過一百二十萬貫,府兵八千……”房玄齡一一細數著長安城現有的物資數量。

房玄齡話音剛落長孫無忌繼續說道“近日,流落到長安的難民約有十萬人,想必這個人數會越來越多。”

士兵不足,錢帛不足,糧食不足,難民越來越多。顯然不是什么好的兆頭。沒等眾人反應過來,高士廉又沉重的說道:“現下突厥軍攻來這件事已經瞞不住了。整個長安城人心惶惶,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一聽這話。李世民也來了火氣。怒喝道:“朕做決斷!朕做決斷要你們何用!?朕不想聽數字,你們……”李世民用手指挨個在眾位大臣的身上點了一圈。繼續說道:“你們現在就給朕做出個決斷來!”

李世民也是真的急了。六十里的路按照騎兵的速度用不上一天就能趕到,到時候兵臨城下。讓李世民這個剛剛登基的帝王如何面對全國老幼?況且突厥人起兵的緣由就是不承認李世民的皇帝地位。這讓殺了李建成才登基的李世民又如何是好,一旦突厥真的攻到了長安城下,那李世民這龍椅也定然坐不下去了。

人都說房謀杜斷,在這幫臣子里房玄齡早就開始琢磨了起來。只見房玄齡越眾而出向著李世民躬身一禮,說道:“陛下,臣認為,首先要安定民心!如今長安人心惶惶,還請陛下下令封鎖城門,不允許百姓進出。同時開倉安定流民,一旦流民吃得飽了自然不會亂逛,擾亂長安城內秩序。同時派得力將軍率領長安府兵與囚徒出擊遲滯突厥軍隊,再向諸位在外的將領請兵勤王。”

房玄齡迅速把自己的想法說完,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李世民坐在椅子上輕輕地敲著扶手,沉默不言。眼下除了房玄齡所說的辦法,還真想不到其他的了。抱著試一試的心思,李世民又將目光看向其他的大臣。

“臣認為,房大人的想法可行。若是今日派人向外將請兵,只需五六日勤王的軍隊就能抵達長安城下。一旦長安城內安定。自然可以減少大部分士卒維持秩序。這樣一來遣將拖上突厥軍五六日即可。”杜如晦看到李世民看來的目光,出聲答道。

“臣,愿領兵出戰!”沉默了半晌的尉遲敬德突然單膝下跪,向李世民行了個軍禮,用自身的行動表達了對房玄齡計策的支持。

李世民從椅子上站起,環顧眾大臣,許久之后才不甘心的說道:“如此,就這么辦吧。即日起封鎖長安城,不許進出,無旨意強出城者斬!開官倉,設粥鋪于城內安撫城內流民。尉遲敬德為涇州道行軍總管,領長安府軍七千人。長安各地囚徒編入府軍。遲滯突厥南下。長安各府親兵,隨千牛衛巡視城防。妖言惑眾者,斬!趁機作亂者,斬!哄抬物價者,斬!”

“臣等遵旨!”隨著李世民鏗鏘有力的三個斬字說完,一眾大唐的精英們立即行動了起來。留下李世民一人在東宮嘆息。

“陛下,程乾和青雀還在天仙宮呢。是不是……”不知什么時候,長孫皇后走了過來對著李世民欠身一禮。緩緩說道。

李世民有些迷茫的看了看遠方,輕輕摟住長孫皇后的肩膀,嘆著氣說道:“朕,知道。不過朕也知道。天仙宮距長安城有十八里,距渭水不足二十里。突厥軍一旦攻來天仙宮的位置首當其沖。朕要讓這些臣子出力,正因為他們的子嗣也在天仙宮,若不能阻止突厥渡過渭水,那么天仙宮就很有可能毀之一炬。程乾他們就不要回來了,他們不會來這幫大臣的子嗣就不能回來。這樣他們會更出力!”李世民迷茫的眼光中多了些陰狠。

長安城的府兵很快被尉遲敬德拉走了七千人,順帶又將長安牢獄中的囚犯洗劫一空,派發了武器,馬匹直奔涇陽而去。雖說突厥軍已經離開了涇陽,但涇陽城未破,糧食也足夠萬人使用。更重要的是,涇陽是二十萬突厥軍的糧草運輸的必經之地。一旦掐住了涇陽。突厥軍必定回援,如此一來拖上幾天功夫倒還是容易做到的。

尉遲敬德可不是滿腦袋除了殺人就是殺人的那種渾貨,不足萬人的軍隊又全是馬軍,而且不必攜帶糧草,自然行軍異常的迅速,避開突厥的主力。向著涇陽直接疾馳而去,途中遇到的突厥補給隊,一概燒殺的干凈。幾次下來。唐軍的屁股后面也掛上了幾萬的突厥軍當做尾巴。

突厥身為草原的游牧民族,糧草其實就是部族中的老弱趕著牛羊跟在軍隊的身后。尉遲敬德帶領的軍隊又是大唐的精銳之一,至于那些囚徒也無一不是逞強斗狠的性子,再者早已承諾此役之后無論原罪大小,全都一筆劃了去,不在追究,一個個殺起突厥人自然不手軟。可這樣的殺戮總有漏網之魚。一旦有人逃出就會使大軍身后追擊的匈奴人多上一層,當然這也是尉遲敬德授意過的,追擊自己的匈奴人越多,長安方向的壓力越低,這是肯定的。

涇陽城下,尉遲敬德的大軍已經歇了兩個時辰,軍士們也已經恢復了過來,靜靜地等著突厥人的來臨。不多時遠處的地平線上一縷黑線由遠而近,疾奔而來。

“擂鼓,上馬!”尉遲敬德大聲喝道。

“挺槊!鋒矢陣,沖!”馬蹄聲和著隆隆的戰鼓,淹沒了前來追擊的一千多突厥軍。

其實也怪突厥軍太過大意,幾波追擊的軍隊遠近不一,又貪功冒進,將近十比一的比率。自然落得大敗。此役尉遲敬德生擒突厥阿史那德沒啜,斬敵千余。說來也巧了,這阿史那德沒啜正是李世民登基時那位被縫了嘴的突厥使臣的兄長。自然引得尉遲敬德好一陣調笑。不過,隨即而來的幾萬突厥大軍,卻讓尉遲敬德不得不暫時退守涇陽城。

三千字章節,自本書開書以來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啊。西南發現以后可不敢說什么幾點幾點更新了。哎。。實在是不好意思啊。不過還是舔臉求月票。這章是過度章節。恩,為了拿全勤盡量保證以后能日更五千字吧。(小燕文學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