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大明第1308章.在握(十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攝政大明 >>攝政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8章.在握(十七).

第1308章.在握(十七).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10日  作者:蟲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蟲豸 | 攝政大明 


身為薊遼總督,吳應熊一直都在處心積慮的想要吞并遼東鎮,但他從來都沒有妄想過自己可以轄制薊鎮。

明朝九大邊鎮之中,薊鎮乃是最為特殊的一處邊鎮,它的地理位置極為關鍵,從東、西、北三個方面包圍著京城中樞,所轄防區與京城城門相距最近之處僅有不到五十里路程。

可以說,薊鎮的設置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拱衛中樞、防范叛亂、牽制另外八大邊鎮以及京營,而歷任的薊鎮總兵,向來都是明朝皇帝最信任的武官,薊鎮軍隊也一向都是明朝皇帝的禁臠,再等到德慶皇帝登基親政之后,這般情況也就愈發明顯了。

至于現任的薊鎮總兵張肅,在德慶皇帝尚未繼承大統之前就已是東宮近衛,更是眾所周知的忠心耿耿、固執認真,性格就像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除了德慶皇帝之外誰的面子也不給。

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最能體現張肅的性格,那就是十年之前,他返京述職期間聽到德慶皇帝抱怨周尚景擅權難治之后,忿怒于周尚景讓德慶皇帝難堪,就擅自策劃了一場針對周尚景的刺殺行動,最終還是德慶皇帝本人及時察覺到了跡象,關鍵時候出手制止了張肅的刺殺行動,否則周尚景說不定早就命喪黃泉了。

但這場暗殺行動,最終還是曝光了出去,雖然沒有被人抓到確鑿證據,但依然造成了朝野震動、百官激憤,讓德慶皇帝耗費了極大力氣、付出了極大代價,終于是擺平了這場風波。

也正因為如此,張肅與梁輔臣二人雖然皆是德慶皇帝最為信任的心腹,但相較于梁輔臣的平步青云、出將入相,張肅至今也只是薊鎮總兵,除了張肅的才能與手段確實是不及梁輔臣之外,也是受到了這件事情的影響。

總而言之,雖然薊鎮軍隊的戰斗力明顯不及遼東鎮,張肅本人領兵作戰的能力也不算是出類拔萃,但因為張肅本人深受德慶皇帝的信任,又是一個性格固執、不折手段、不顧后果之輩,所以相較于遼東總兵何宇,吳應熊反而是更為忌憚薊鎮總兵張肅。

此時,看到趙俊臣的密信內容之后,吳應熊頓時是大驚失色。

見到吳應熊的表情變化之后,趙俊臣冷笑道:“吳總督,你也清楚張肅這位老將軍的性子,他一向是忠心耿耿,執行陛下的旨意之際從來都是一絲不茍、傾盡全力……

也不瞞你,本閣與遼東鎮發生沖突之前,就已經提前聯系了張肅老將軍,與他達成了約定!若是不出意外,張肅老將軍現在已經把自己的總兵行營移到了鄰近于山海關的撫寧衛!若是本閣的這封密信無法在十天之內送到撫寧衛,張肅老將軍就會立刻率軍進入遼東境內!

這位張肅老將軍可不像是本閣一般好說話,他必然是無法容忍任何人破壞陛下的遼東布局,一旦是讓他率軍進入了遼東境內,就必然是要全力阻撓吳總督的后續計劃,陛下也會提前察覺遼東局勢的近期變化……吳總督,你當真是想要見到這些變數出現?”

聽到趙俊臣赤裸裸的威脅,吳應熊的表情逐漸陰沉了起來,一改此前的和善態度,同樣是冷聲反問:“趙閣臣是在威脅本督?”

趙俊臣搖頭否認,道:“本閣依然是想要與吳總督保持融洽關系,只是不希望吳總督輕視本閣,把本閣的誠心與善意皆是視作等閑罷了!”

吳應熊再次沉默片刻后,又問道:“趙閣臣當真是與張肅老將軍達成了這般約定?本督為何感覺……閣臣是在詐唬本督?”

趙俊臣反問道:“若是吳總督認為本閣是在詐唬于你,那本閣現在就可以撕毀這封密信,讓張肅老將軍再也無法收到本閣的回復,如何?”

實際上,趙俊臣就是在詐唬吳應熊,他至始至終都沒有與張肅進行過聯系與溝通。

畢竟,一旦是讓張肅率領薊鎮軍隊進入了遼東境內,就相當于是讓德慶皇帝親自下場,同樣會徹底破壞趙俊臣本人對于遼東鎮的圖謀。

但趙俊臣相信,以吳應熊的持穩性格,他也許會心存僥幸、賭一下建州女真不會趁機來犯,但他絕對不愿意承受張肅出兵攪局的風險——前者還有補救余地,畢竟遼東鎮的遼沈防線已是經營百年之久,并不會讓建州女真輕易攻破,但后者卻一定會讓山海關吳家的野心徹底破滅。

果然,吳應熊再次沉默許久之后,皺眉問道:“趙閣臣你究竟想要什么?”

“本閣只是希望,吳總督可以認真考慮一下本閣所提出的三項建議……事實上,本閣所提的幾項建議,對于吳總督而言皆是有利無害,也皆是出于一片誠心,但若是吳總督毫無理會,本閣自然也不愿意再與吳總督合作,而是會自行其是……合作這種事情,前提就是各取所需、地位平等,對不對?”

自從相見之后,趙俊臣就先后向吳應熊提出了三項建議,其一是勸告吳應熊暫時先不要出手吞并遼東鎮,而是盡快集結胡家莊境內的各方軍隊、優先率軍北援;其二是希望山海關吳家拿出更多誠意收買自己、與自己結為利益同盟、雙方共同瓜分遼東勢力;其三是希望吳應熊把西門盛交給自己看管。

對于吳應熊而言,他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答應后面兩項提議。

所以,吳應熊只好是認真考慮出兵北援的事情。

又一次沉思許久之后,吳應熊問道:“趙閣臣認為雙方合作的前提乃是各取所需,卻不知……本督率軍北援之事,對于趙閣臣而言又有什么好處?”

趙俊臣輕嘆一聲,道:“在許多人眼里,本閣就是一個貪官奸臣罷了,所以本閣若是說自己反復敦促吳總督率軍北援,乃是出于顧全大局的一片公心,不愿意坐視朝廷邊疆有淪陷之憂,吳總督恐怕是不愿意相信,所以……吳總督就當是本閣想要趁機為自己撈取更多軍功吧!”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回答,吳應熊微微一愣,但思及趙俊臣近年以來的種種表現,反而是稍稍相信了趙俊臣的“公心”之說。

最終,吳應熊認真答復道:“既然如此,本督將會認真考慮出兵北援的事情!還請趙閣臣放心,本督這一次絕不是想要搪塞推諉、拖延時間,只是率軍北援之事關系重大,有太多細節需要考慮,而且想要整合胡家莊境內的各方軍隊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最遲明天下午,本督就會給趙閣臣一個準確答復。”

見吳應熊終于是給出了一個準確時限,趙俊臣也不再糾纏,點頭道:“若是如此,自然是最好不過。”

接下來,吳應熊與趙俊臣之間的氣氛,很快就陷入了尷尬與冷淡之中,再也不似此前一般和睦親切。

畢竟,不論趙俊臣如何否認,他剛才就是在脅迫吳應熊,這般做法無疑是破壞了雙方表面上的融洽關系。

于是,吳應熊很快就起身告辭了,而趙俊臣則是親自起身把他送到了營帳之外。

目視著吳應熊的身影漸漸遠去,趙俊臣表情有些無奈,搖頭自語道:“這個吳應熊,性子過于謹慎,無法輕易說服,為了促成北援之事,我只好是撕破了雙方面皮、使用了施壓手段,必然是已經引起了吳應熊的心中敵意……這樣一來,接下來就很難讓他對我放松警惕了!”

說到這里,趙俊臣轉頭看向身后的姜泉,吩咐道:“通知遼東鎮各將,讓他們可以執行后續計劃了。”

與此同時,吳應熊快步離開趙俊臣的駐地之際,也轉頭吩咐道:“立刻派出快馬返回山海關,調查薊鎮的軍隊動向……還有,喚來方先生、應麟、世霖等人,本督有重要事情與他們商議!”

傳令之后,吳應熊的表情再次陰沉,緩聲自語道:“這個趙俊臣,看似是想要合作,但他野心太大、欲壑難填,而且太有主見、也過于強勢……對于我吳家而言,恐怕是敵非友!”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攝政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