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在異界第十集 第七百三十一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六道>> 唐寅在異界 >>唐寅在異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集 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十集 第七百三十一章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28日  作者:六道  分類: 玄幻 異世大陸 | 六道 | 唐寅在異界 
››››第十集

第十集

小說:

第七百三十一章

風軍接下來要進攻的是太峰郡的郡城福成。福成是太峰郡的第一大城邑,城中人口多,城防也堅固,其中還囤積有安軍大量的軍資軍備以及糧草。

本來安軍在福成外是環城扎寨,想在城邑的外圍與風軍打一場攻堅戰,結果等先行南下的第九軍趕到之后,安軍于城外的營寨被踐踏得支離破碎。

重裝騎兵的戰力太強悍,根本不是普通營寨所能抵擋得住的,最后崔圖和李德二人無奈,只得被迫率軍退回城內,龜縮在城里死守。

有了堅固的城墻做阻擋,第九軍是攻打不進去,但安軍也嚇得不敢露頭,十多萬的大軍縮在城邑當中,每天要吃要喝,就算不打仗不耗費體力,也難以長久維持。

不日,唐寅所統的直屬軍和新軍抵達福成城外,與第九軍匯合一處。齊橫把目前的局勢向唐寅做了詳細的匯報,建議己方應即刻強攻福成,一鼓作氣殲滅城內的十多萬敵軍主力。

舞英對此表示不贊同,風國與安國又無深仇大恨,對安軍也沒必要趕盡殺絕,何況,若真把安軍急了,己方想強攻下福成也非易事,所以打福成還得智取,不宜強攻。

她的說法頗合唐寅的心意,對付安軍,是應該軟硬兼施,一味的強硬,弄不好就會適得其反,反倒把貪生怕死的安軍得和己方做拼死一戰。

唐寅決定,派出一名使者到福成勸降,有效果固然最好,若沒效果再另謀它策。

白安主動向唐寅請纓,愿做使者去往福成,見狀,閻炎立刻跟著站了出來,表示愿隨白安一并前往。

對白安和閻炎二將,唐寅還是很看重的,覺得沒有必要讓他二人去冒險,駁回了他倆的請纓,改由新軍中的一名隨軍謀士前去福成勸降。

這位謀士名叫龔山虎,和劉彰、白安、閻炎一樣,都是從軍不久的新人,只有二十出頭,中等身材,白白凈凈,一看就是個書生。

龔山虎領命而去,出了軍營,乘著一輛插著白旗的小馬車去往福成。聽說是風軍方面派來了使者,崔圖和李德二人的意見起了分歧。()按照崔圖的意思,根本不用見,直接射殺于城外就好。而李德的意思是應該見一見,看看風軍方面要說什么,再者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直接射殺風軍使者,也顯得己方肚量太小,惹人恥笑。

崔圖是上將軍,李德是中將軍,按軍階來說,崔圖比李德要高,但現在前者手里只有六萬來人的殘兵敗將,而李德手中卻握有十萬精兵,李德的意見,崔圖也不得不重視。

最后,還是按照李德的意思,二人接見了龔山虎。

龔山虎就是個文人,沒修過靈武,也不會打仗,但口才倒還不錯,膽子也大,見到崔圖和李德之后,毫不怯陣,侃侃而談,歷數越澤的不是。

在他的嘴里,越澤簡直就是個十惡不赦、荒無道的天下第一大昏君,是天下人的笑柄,是所有安人的恥辱。

崔圖越聽臉色越難看,氣得身子突突直哆嗦,連連拍打桌案,指著龔山虎的鼻子破口大罵,讓他閉嘴,而后強壓著心頭的怒火,令人把他逐出福成。

在一干侍衛把龔山虎架出去的時候,李德也跟了出去,喝退龔山虎身邊的那些侍衛,而后向他拱手說道:“龔先生,崔將軍是個粗人,剛才有冒犯之處,還請先生多多見諒啊。”

李德的膽子向來不大,尤其是在伐風之戰中被風軍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心中對風軍畏懼甚深。雖說他現在在和風軍打仗,但他又不太敢過于得罪風軍,總想給自己多留一條后路。

龔山虎多多少少能看出一些他的心思,他壓低聲音,正色說道:“李將軍深明大義,萬萬不可一錯再錯啊,越澤昏庸無道、沉溺酒色,安國已實難長久,李將軍應及時抽身而退,令覓良主。”

“呃……”李德心中一顫,面露難色。龔山虎還想再勸說,見崔圖已走了出來,他急忙拱手說道:“忠言逆耳,李將軍,在下告辭!”說完話,快步走了出去。

看著龔山虎逃也一般的背影,崔圖走到李德身邊,問道:“剛才李將軍和他說了什么?”

“沒什么,只不過是幾句客套話而已。”李德不動聲色地笑了笑,又向崔圖擺擺手,隨即轉身走開了。

且說龔山虎,被安軍逐出福成,回到風營之后,將此行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唐寅講述一遍。最后,他說道:“大王,看起來,崔圖與我軍戰意已決,實難倒戈。”

“崔圖不會,但李德可就不一定了。”唐寅若有所思地說道。

龔山虎說道:“但李德畢竟是副將,主控安軍大局的還是崔圖。”

唐寅搖頭,道:“倒也未必。李德所掌管的那十萬安軍都以他馬首是瞻,只要李德肯倒戈,這十萬安軍也會一并投降,到時,崔圖再強硬,在無兵可用的情況下,也是不堪一擊。”

在場的風將們紛紛點頭,可是,又如何來勸降李德呢?眾人議論紛紛,討論派何人前往合適,唐寅則看向艾嘉,問道:“地網可有兄弟在福成?”

“有的,只是人數不多。”艾嘉拱手回道。

“并不需要太多的人。立刻傳書城內的兄弟,想辦法接觸上李德,勸他投降,只要他肯降,無論什么條件都可以滿足他,金銀珠寶、封官掛爵,任他去提。”唐寅斬釘截鐵地說道。

“是!大王!末將即刻就令人去傳書。”艾嘉應道。

地網當中有飛鷹傳書這個便捷條件,身在城外的艾嘉也隨時可以聯絡到城內的屬下。

按照唐寅的意思,艾嘉給潛伏于城內的地網探子傳去書信,令他們馬上找機會聯系上李德,并想盡一切辦法策反李德倒戈。

此事一拖就是三天,三天來,風軍駐扎于福成外按兵不動,即不攻城,也不繞城而過,戰事暫時被拖延下來。

唐寅能等,齊橫可是滿心的焦急,幾乎天天都來向唐寅請命,要求主動出戰,強攻福成。

齊橫的焦急也是有原因的,他們這邊已接到平原軍方面傳來的戰報,阻擋平原軍和天鷹軍東進的白晴一部已然倒戈投降,兩軍正長驅直入,直取安國的都城御鎮。

這個消息,可以說即令人欣喜,又讓人頗感意外,要知道白晴一部可是二十萬的大軍,全體投降,實在不可思議。

由始至終,平原軍和天鷹軍與白晴一部都未動一刀一槍。

兩軍碰面之后,都很有默契,心照不宣的各自安營扎寨,誰都沒有主動出擊。而后,平原軍的主帥蕭慕青親自前往安營,求見白晴。

當然,蕭慕青之所以有這么大的膽子,敢冒險去往安營,全因身邊有上官元讓隨行。上官元讓一人的威懾力也足可以抵過千軍萬馬。

白晴對于這位敵軍的主將是客氣有加,以上賓之禮接待,將蕭慕青和上官元讓二人接入中軍帳,連帶著,把全軍的將領也都召入中軍帳。

在中軍帳內,蕭慕青閉口不談兩國交戰之事,只談往日兩軍同甘苦共患難的同盟情義。

對于蕭慕青,白晴一部的將領們包括白晴自己心情都是很復雜的,現在,他們是敵人沒錯,但是,當初白晴一部受困于豐陽的時候,與川軍戰至彈盡糧絕,陷入全軍覆沒的邊緣,正是以平原軍為首的風軍及時趕到,擊潰圍城的川軍,可以說蕭慕青對他們有救命之恩。

現在聽蕭慕青談起往事,談起昔日兩軍并肩作戰時的情景,在場的安將們紛紛垂下頭去,表情黯然,沉默不語。

“不要打了,這場仗,我們也不應打!”

在引起安將們的共鳴之后,蕭慕青這才話鋒一轉,切入正題,正色說道:“那些冠冕堂皇的道義,我不想多講,我只是覺得,昔日的兄弟姐妹,今日又豈能兵戈相向!”

等他說完,中軍帳里陷入一片沉寂當中,不知過了多久,一名安將騰的站起身形,大步來到白晴的帥案前,插手施禮道:“將軍,蕭將軍所言有理,就算不提大王所做的那些荒唐事,單單是看在兩軍之間兄弟情誼的份上,此戰也不應再打,將軍——”

隨著他一帶頭,其他那些安將們也都紛紛站起身,插手說道:“此戰不應也不能再打,將軍早做決定啊!”

“為了那荒無道的昏君,卻要我們和風軍弟兄手足相殘,這樣的仗,不打也罷!”

其實,友軍之間的兄弟情誼也是要講實力的,如果平原軍和天鷹軍是軟柿子,安軍將領倒也未必會這么急切的想放棄作戰,滿嘴的兄弟情誼,關鍵是平原軍和天鷹軍都是風國的主力軍團,以驍勇善戰而聞名,他們是打心眼里不愿意也懼怕和這兩支軍團對決。

白晴又何嘗不是如此,她也不愿意和平原軍、天鷹軍作戰,真要是打起來,這二十萬的安軍將士以及白家的子弟們,恐怕最后也活不下來幾個。

經過一番天人之爭,白晴把心一橫,最終決定接受蕭慕青的招降,全軍放棄抵抗,全體倒戈。


上一章  |  唐寅在異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