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五四三、半是英雄半為梟(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風暴 >>明末風暴最新章節列表 >> 五四三、半是英雄半為梟(三)

五四三、半是英雄半為梟(三)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3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俞國振 | 圣者晨雷 | 明末風暴 
世界華人齊聚聚軒閣,與您共享讀書的樂趣!圣者晨雷


最終還是宋獻策忍不住,他搶著開口道:“多爾袞與李闖都是包藏禍心,他們還能耍出什么花樣,最多不過是反間計罷了,其蠢無比,但還有比他們蠢的,十之八`九都會上當”

宋獻策說的比多爾袞與李自成蠢的,毫無疑問,就是指朝廷上的那些人了

特別是崇禎皇帝,他剛愎多疑,偏偏喜歡自作聰明,這種計策,還真能讓他上當

但宋獻策說的“蠢”又有另一個含義

用不著他們使什么破反間計,現在崇禎對俞國振的猜忌已經到了極致,但那又怎么樣,俞國振擁有足夠的實力,讓崇禎把所有的猜忌都隱忍在心,逢年過節,甚至俞國振長子的生日,崇禎還不是乖乖派欽使來頒布恩賞之令

賞賜的都是些不值錢的虛名,可這其后表現出他對于俞國振的籠絡,極為明顯

多爾袞與李自成再是梟雄本色,也沒有辦法弄到崇禎十三年時俞國振與崇禎通過范閑定的那紙密約,不知道在那密約當中,崇禎以開放市場和人口遷移為代價,換取了俞國振不再揮師北上的承諾雙方的密約,根本不是什么挑撥離間能夠動搖的,因為這是建立在雙方的戰略選擇之上:崇禎無力南顧,而俞國振希望能得到寶貴的發展時間和市場

眾人聽了宋獻策之話,都笑了起來,宋獻策又道:“無論他們說什么,咱們口頭上都答應下來,但他們請求我們做的,我們堅決不做,他們要我們不去做的,我們立刻去做……”

“你那是驢啊”茅元儀不滿地道

眾人又是哄笑按著宋獻策的說法可不是一頭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犟驢么

宋獻策嘿嘿干笑了兩聲,別人說他他定然是要臉紅脖子粗地爭吵的,但是茅元儀么——一來資歷確實比他老二來在戰略眼光上,他也自承不如

“茅先生以為呢?”

“小宋先生說的也沒有錯,這是離間計至少離間我們與朝廷的關系是其目標之一確認這一點,那么對方的主要目的也好揣測了,李自成說他要東征,攻至徐州,但攻至徐州之后他準備怎么做?如今李自成的兵力足有十萬,而且這不是那種裹挾來的烏合之眾,而是跟著李自成兩三年的慣戰之兵——莫笑,莫笑,雖然和咱們虎衛相比也還是烏合之眾,但至少對上官兵,不再是一觸即潰了”

眾人的笑讓茅元儀原本繃著的臉也松了下來他也不大好意思去夸闖軍的戰斗力畢竟,在座的可都是熟悉虎衛的當世第一強軍,非虎衛莫屬,甚至就算將歐洲諸國的強軍拉過來,也未必能強得過虎衛

“李自成到了徐州,得了我們的糧食,他接下來若是南下,就得面對我們的怒火,因此,他唯一的選擇便是北上,揮師進京”眾人笑定之后,茅元儀輕聲說道:“他想去紫禁城里過一回皇帝癮了”

此語讓眾人完全安靜下來,幾乎所有的目光都看著俞國振

在座的諸人眼中,如果說天下需要換一個皇帝,那么這個皇帝除了俞國振外,別人都沒有資格所以得知李自成這個流寇現在竟然覬覦起皇帝的寶座來,眾人無一例外,都是暴怒

倒是俞國振自己,還很是安靜

“建虜呢,建虜派人來,莫非也是要再度入京?”俞國振問道

他輕巧巧地將皇帝一事撇開,視之如草芥的態度,讓眾人有些不甘之余,也不禁欽佩

這世上有多少人能面對皇帝寶座的誘惑而不動顏色?

他們卻不知,俞國振的想法很簡單,該是他的,終究將是他的,一切一切,都會水到渠成即使李自成真到紫禁城里去當了這個皇帝,那又能怎么樣,他俞國振難道會承認?

“建虜的目的,除了離間、入京之外,怕是別有懷抱,建虜只怕也有試探究竟能否與我們和平相處的可能……我想不明白的是,建虜和闖賊同時有這心思,究竟是有所勾結,還只是巧合”茅元儀道

“只要建虜未曾還盡他們對華夏的罪孽,那么和我們之間就不會有和平可言”俞國振平靜地道:“這一點,無論多爾袞如何試探都不會改變”

這是俞國振的一慣態度,而所謂建虜還盡罪孽,其中第一條就是愛覺羅氏族滅——這又是建虜絕對不可能接受的條件,因此雙方的死碰是不可避免的

“還有人補充么?”茅元儀思考得已經很全面,俞國振自己想到的,也就是這些,因此俞國振跳過了一一點名的程序,直接問道

王浩然看了看眾人,大伙都沒有出聲,他想了想,終于舉起了手

“王兄,說”俞國振笑道

“咳咳……”一句“王兄”險些將王浩然到嘴的話又堵了回去,他瞪了俞國振一眼,仿佛又回到了兩人單純的朋友關系之時,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也因此放松了

“建虜與闖賊,未必有什么勾結,可能只是巧合,否則雙方不會同時向我們派遣使者,這豈不是多此一舉我這些時日,一直在關注大明內部的一些事情,這兩年來,大明內部有些事,挺有意思的”

“南直隸一帶,原先的織戶抗捐之舉,時有發生,這兩年是頻繁得每月都有,松江的棉布機戶,約有小半都到了咱們襄,剩余大半,度日艱難,而朝廷仍在征稅,剿餉、遼餉,年年不絕,他們唯有抗捐”

“湖廣江`西一帶,原是糧倉,但這兩年因為獻賊禍亂,百姓流離,好不容易將獻賊又趕至大山中,可朝廷賦稅沉重,百姓交不起銀兩,紛紛典地賣田,成為流民,咱們襄這兩年移民中,許多都是由他們當中來”

俞國振嗓子微微有些癢,他看了茅元儀一眼,茅元儀恰好看過來,兩人目光中都略有慚愧

王浩然把這絲慚愧也收入眼中,他在心中同樣一嘆

南直隸的手工工場和湖廣江`西的自耕農破產,朝廷的苛捐雜稅是主因,但是襄在這件事情上也是推波助瀾這幾年間,隨著蒸汽機的應用,襄在許多產業上都已經實現了工業化,就以棉紡織業為例,不僅僅式的紡紗機、織布機被推出來,甚至連棉花的品種,都由原來的土棉換成了纖維較長適合機織的美洲棉這樣的競爭之下,南直隸一帶的織戶哪有不破產的?而湖廣江`西一帶自耕農的破產,是俞國振有心的結果,他每到收獲之時,便將襄產的稻米運至這些地方賤價出售,以壓低米價,而按著一條鞭法,朝廷收稅收的是現銀,并不是實物,自耕農必須將自己的農產品出售后換取銀兩再來交稅在襄的低價傾銷下,自耕農們“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劇,幾乎是一年一年地重復上演

到這個時候,俞國振與茅元儀都是恍然,王浩然揭開了他們不大愿意想的一件事情,卻也讓他們對整個時局有了清楚的認識

茅元儀終究是大明舊臣,當真正看到這個王朝走向窮途沒路時,內心深處還有些不忍;俞國振則用慣性的眼光看著這個朝代,總覺得這個朝代還有兩年可以支撐

但實際上,襄為了反制當初朝廷圍堵襄的經濟手段,已經象白蟻一樣,將這棵大樹的最后兩根根基也蛀毀了

只待一陣風,這棵大樹就倒了

讓人覺得意味深長的是,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在這件事情上利益受損,卻都不得不承俞國振的情:朝廷要感謝俞國振運來的糧食平抑了米價,失地的自耕農要感謝因為襄的存在他們不至于走投無路

“前些時日,朝廷遣范閑來襄,商討尋襄借款事宜,因為范閑表現得不甚熱切,故此我們都未曾重視看來朝廷也已經意識到自己撐不了多久,故此才會有此舉但這位范公公不知從何考慮,并未如實地反應皇帝的真實意圖,故此我們才會忽視其背后的含義”王浩然沒有再去想俞國振與茅元儀眼神中的含義,他只是將自己的想法繼續說出來:“故此,我建議我們不用主要考慮李闖與建虜的真實用意,而應考慮若是朝廷真的撐不住了,我們當如何去做”

“那還用問,自然是小官人揮師北上,當了個皇帝,娶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啦”田伯光嘿嘿笑道,也只有他敢在這種事情上開俞國振的玩笑

不過這只是玩笑,眾人都明白這一點

“咱們在京城的情報系統……為何沒有傳來這方面的消息,朝廷撐不住只可能是沒有錢,但是,咱們的計算里,朝廷手中應該還有些錢啊”顧家明謹慎地道

“朝廷‘應該’還有些錢,但是架不住他們漂沒”王浩然的回答簡潔有力

是的,襄給予了朝廷一定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因為襄的經濟入侵而造成的財政困難,但是朝廷內部的蛀蟲造成的損害,就是襄的情報系統也無法調查清楚

“王兄說的不錯,朝廷看來是真正無力支撐了,外強中干,而且不幸的是,這種外強中干,被建虜和李闖都看破了我們只是沒有動手推翻朝廷之心,所以才沒往這方面想,否則的話我們也早就看破了”俞國振緩緩地道,眾人明白,他已經采納了王浩然的建議,接下來會議就從如何回付李闖與建虜,轉到如何在大明滅亡的情形下應對了

繼續求票,今天努力,爭取再有所報

聚軒閣提供txt,請支持聚軒閣!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積分提示

·每票3

·積分2

·評論刪除積分4

·精華書評積分50

·保持版面清潔,請勿灌水!

·投光每日推薦票,積分賺不停!


上一章  |  明末風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