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三一二、玉瓶冰杯狄公酒(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風暴 >>明末風暴最新章節列表 >> 三一二、玉瓶冰杯狄公酒(一)

三一二、玉瓶冰杯狄公酒(一)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15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俞國振 | 圣者晨雷 | 明末風暴 


下書網

.

“當真是肆意妄為賊膽包天”

將手中的《民生報》往桌上一扔,閻應元哼了一聲

旁邊的小二笑嘻嘻地過來:“閻大倉,可是吃完了?”

“就你們鋪子奸詐,在鋪子里陳列《民生報》,供食者觀看”閻應元歪了歪嘴,然后站起了身

他身材高大,臥蠶眉,丹鳳眼,紅面美髯,看上去相貌,仿佛關云長再世小二對他雖是恭敬,卻并不畏懼,大伙都是熟人,閻應元又不是高高在上有功名的舉人進士,只不過是一個倉吏,雖然生得一副好象貌,卻是沒有什么用處稱一聲“大倉”是尊重,若是在外頭見了,直接呼其名也是正常的事情

小二接過那《民生報》,飛快地傳給早在一邊點了面湯等得不耐煩了的一個窮秀才,秀才接過來之后,看得搖頭晃腦嗟哦不已閻應元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大步出了這家小面鋪

小面鋪的生意在這左近算是不錯的,原因就在于他們訂了《民生報》供食看觀看,這附近不少人舍不得訂報的那幾文錢,在此蹭報看,既吃了飯,又能看到報上的消息去與人吹牛打屁

走到大街上時,閻應元看著熙熙攘攘往來的人群,突然間有一陣恍惚

這座巨大的城市,雖然先后數次為東虜所迫,但到底是大明的都城,城中的繁華無庸贅述,僅僅是那眾多的人口,便讓閻應元起想春秋時晏子使楚時對齊國都城的稱贊:“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

只不過晏子當時是在吹牛,而閻應元看到的卻是確確實實的存在

閻應元雖然只是一個小吏,卻喜好讀,當別的同僚們絞盡腦汁琢磨著怎么能夠從自己管理的朝廷官庫中為自己謀利時,他卻鉆研古時的謀略軍i.只不過鉆研這些有什么用,他終究是沒有用武之地,還比不得一個靠著溜須拍馬上位的家奴,竟然當到一省總兵之職

他心中想的,便是劉澤清

《民生報》上一期中有不少關于這位山`東總兵的事情,諸如他在治所循私枉法、貪污軍餉、為非作歹、禍國殘民、養賊自重之舉,上一期初出,閻應元便覺得不對《民生報》雖是在南直隸發行的報紙,創刊至今也有兩年多,它的影響力早就過了南直隸,傳到了京城來每一期《民生報》在南直隸問世之后,一般十到十五天,便會送到京城,而且還衍生出“賣報”這個行當

只不過這樣來的《民生報》價格就數倍于南直隸了,在南直隸只賣五文一份的報紙,在北`京卻要賣上五十文一份

看到上一期時,閻應元便意識到,是有人要對付劉澤清了

此前他也愛看《民生報》,但這報紙雖是言人所未言之事,卻一直很注意尺度,從未近乎指名道姓地說哪一位當今的官員,哪怕是一個區區縣令

可這一次卻直截了當地說山`東總兵劉某

果然,這一期中便揭露了劉澤清的來歷與聞香教教徒身份,當然,這個時候,劉澤清已經被殺,《民生報》中還甚至引用了顏繼祖一段得意洋洋的話語,將劉澤清的死罪座得實實的

旁人看的只是一省總兵竟然是聞香教余孽,閻應元看到的卻是這種不學無術被一介農家少女便刺死的貨色,竟然能夠爬到如此高位,而且還是在山`東這般重要之地

真正的英雄,卻無用武之地啊……

就在這時,他聽得身后一個南方口音的聲音響了起來:“你這廝好沒道理,站著路口,擋著人的去路”

閻應元一皺眉,回過臉去,卻看著一個笑嘻嘻的漢子i.原本這漢子的話是有些沖人,可看著這滿臉的笑,閻應元的怒火卻上不來了

“抱歉,恕罪恕罪”閻應元道

那人一見他模樣,眼睛不由得一亮,突然笑了起來:“好漢子……這位兄臺尊姓大名,不知是否有空,可愿與我一敘?”

論起相貌,閻應元當真是頗有英雄模樣,他自己也甚為自負,所以修整胡須時有意留成美髯聽得那人的話,他上下打量了一翻,只見那人皮膚是古銅色,看上去曬了不少太陽,眉宇端正,目光有神他口音里原本帶著南腔,但后來一句就是相當正宗的官話,說話時總是未語先笑,讓人心生好感

“某家閻應元,字麗亨,不知閣下有何指教?”閻應元拱手道

這人看上去只是二十出頭,至少比閻應元年輕十歲,但是氣度也頗為不凡,絲毫不沾俗氣閻應元知道這乃京城,天子腳下,會萃群英,臥虎藏龍,因此也不敢怠慢

“小弟姓將,將來的將,可不是江河湖海的江,也不是姜子牙姜太公的姜單名一個岸字,字息霜……實不相瞞,來京辦事,正逛著街,肚子餓了想要尋處所在吃飯不過小弟最是嘮叨,吃飯時喜歡有朋友陪著,這不,在街上走了半天,也沒見著兩個有資格陪小弟吃飯的,直到見到麗亨兄”

這人非常會說話,嘮叨了半日,原是拐彎抹角地恭維閻應元閻應元長得象關羽,性子也有幾分象,喜人恭維奉承聽得將岸這樣說,微微一笑:“恰好閻某如今有空……前面端和樓的脆皮鴨子不錯,將兄弟是否上去一會?”

端和樓的脆皮鴨當然不錯,但價錢也昂貴,閻應元在這附近住了多年,卻也沒有去吃過幾回將岸與閻應元在端和樓吃得倒是盡興,將岸在南方混跡了兩年,他們除了吃脆皮鴨,便是以將岸所說的安南見聞佐酒,聽得閻應元眉飛色舞,只恨未能親眼一見

不僅是閻應元,端和樓在這附近算是比較大的酒樓了,

“今日得識閻兄,當真是一大快事,有好友不可無好酒……我這有一種好酒,請閻兄嘗嘗”將岸一邊說一邊從懷里掏出了一個瓶子

這瓶子一出現在閻應元面前,就讓他眼前一亮

“這可是琉璃瓶?”

“哪是什么琉璃瓶,不過是玻璃瓶罷了”將岸笑了起來:“交趾所產之物……哦,對了,先嘗嘗酒”

他一邊說一邊拔開瓶塞,軟木做的瓶塞才打開,一股撲鼻的酒香便傳了出來,而且將岸因為不小心的緣故,還將酒潑出了少許,頓時,整個酒樓之上,都是這濃濃的香味

閻應元不是酒蟲,卻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然后贊道:“好酒”

“好不好酒,嘗了才知”將岸又是一笑,然后也不知他怎么的,從懷中掏出一個木盒,盒子里是錦緞墊著,放著小小的兩個玻璃杯只不過比起那半透明的酒瓶,這兩個玻璃杯就晶瑩剔透,宛若水晶一般

酒杯倒是不大,將岸先給閻應元倒了一杯,然后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這可是烈酒,閻兄嘗嘗”

閻應元舉酒杯,在掌中把玩了一下,嘖了兩聲他家境雖然不算富裕,但在京城天子腳下,多少見過市面,這種玻璃杯子,少說也得與等重的白銀同價將酒添了添唇,一股火燒火燎的感覺便順著唇向嘴中傳去,若是酒中老鬼,少不得仰頭就是一口

“果然烈酒”閻應元飲盡了那一杯酒,只覺得喉嚨與腸胃里仿佛都在向外噴火,他連夾了數口菜,才將那股沖天的酒性壓了下去

這酒比起如今京城各家所釀的酒都要烈,甚至勝過了自關外偷運進來的燒刀子酒

此時離京城釀出后世鼎鼎大名的二鍋頭還有二三十年的光景,而將岸帶來的酒,也正是后世的二鍋頭高粱酒

閻應元喝得酒暢快,他伸手去拿過那個酒瓶,正欲自己布酒,卻又發覺一件事情,那玻璃酒瓶之外,還貼著一張圓形的紙紙上是彩印著圖案與文字,仔細端祥,圖案乃是一個戴著面具的武將模樣,而文字則是“狄公酒”三個大字

三個大字之下,還有密密的小字,卻是說此酒來歷,乃是北宋名將狄青所釀,狄青至交趾征儂智高,便將這釀酒之法傳到了交趾,后因戰亂而失傳,于今又重現于大明云云

“這酒……是交趾所產?”閻應元對于狄青極是佩服,忍不住問道:“狄公酒?”

“乃交趾郡會安所產”將岸道:“連瓶帶酒,盡是會安所產”

他這話當然是大謊言,連瓶帶酒,都是欽`州襄所產,只不過為了避開某些貪婪的手,到會安去打個轉兒罷了如果說會安做了什么事情,那就是將那彩印的紙貼在了瓶子之上

此時已經是崇禎九年六月中,在崇禎九年一月,俞國振正在南直隸一帶血戰的時候,研制了一年有余的玻璃燒制技術終于成熟,雖然成品率還是有些偏低,但已經可以進行規模化生產而玻璃窯是現成的,只等最合適的配方和最成熟的工藝,甚至連工人都是現成的所以僅僅是一個月之后,第一批玻璃制品便整船發運會安,三月份隨著枕霞號的姊妹船連波號一起到了上`海,五月俞國振第二次北上時,隨之同行北航,比起俞國振還要先一步靠著了天津港

這一次俞國振的北上,可不僅僅是崇禎皇帝要見他這么簡單,他還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任務,就是打開大明北方市場故此,已經脫離軍務的將岸,便隨著他來到了這里

“會安……”這個地名,閻應元只是在方才聽將岸說過,他猶豫了一會兒,想象大海之南的情景,不禁悠然神往

就在這時,卻有人上前來:“二位,這酒……”

書庫索引:


上一章  |  明末風暴目錄  |  下一章